17世紀古地圖 台灣怎像半顆啃剩的番薯
2015-11-02 02:56:46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原來是一七一四年(康熙五十三年)法國耶穌會教士馮秉正等人,奉康熙帝之命測繪地圖(即著名的《皇輿全覽圖》),來到台灣測繪時,因當時清帝國在台灣實際可控制的範圍未及東部,台灣當局規範了一條「番界」,以致馮秉正的足跡僅及台灣西部,畫出來的台灣地圖,因而像是被咬剩的半顆番薯。
台灣最早出現在世界版圖時,繪圖者是依船員們途經驚鴻一瞥印象,把台灣畫成三塊小島或是一連串小島。
「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地圖」(漢聲出版)收錄了一五九二年荷蘭人布朗休斯印刷的「東南亞地圖」,就把台灣畫成三個小島。一六二七年英國人出版的「世界知名地區全覽圖集」,當中的「中華帝國圖」也把台灣描繪成三塊島。四百多年前的「東印度群島圖」則把台灣、琉球一帶畫成一連串小島。
直到一六二五年,荷蘭人才完成他們第一張精確將台灣描繪成一個島的地圖並且發行出版。
西方人在大航海時代瘋地圖,誰能掌握航線、誰就掌握商機。出身荷蘭的林斯豪頓,在一五九六年出版《東印度水路誌》記述了他從印度回到荷蘭沿途的第一手經歷。適逢歐洲各國想搶占東南亞的香料生意,這本超實用的指南,被翻譯成多國語言,造成出海熱潮。台灣因是航向日本的地標,也被收錄在此書中。
地圖還成為新富家庭的擺飾;為避免過度留白,有些地圖會在圖框及空白處各出奇招,例如:「東印度群島圖」把航海途中遭遇到的奇風異俗、船難、海妖、美人魚都畫上地圖。
「中華帝國圖」的圖框上方有陸上行舟、澳門半島、北京和十六世紀日本處決天主教徒的情景;左右兩側還畫了明代男女、日本武士及緬甸男女的服飾,另有歐亞帆船、海怪,充滿東方式的異國風情。
「台灣地圖節」將進行至十一月八日,台史博有地圖展及手作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