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可能續供過於求5年
2015-11-08 09:06:09 聯合晚報 記者陳世欽╱即時報導
科威特駐油國組織(OPEC)代表夏迪7日表示,中東產油國持續提高產量的情況下,石油市場勢必繼續供應過量,時間可長達5年。伊拉克今年6月的每日產量達到創紀錄的440萬桶;利比亞因為內亂而致減產逾半,不過「隨時」可能恢復。伊朗可在國際解除制裁的一周內,每日增產50萬桶,半年內達到100萬桶。
沙國搶歐洲客戶 降油價
2015-11-08 03:58:34 經濟日報 編譯廖星嵐/綜合外電
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夥伴成員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正調降出售給歐洲客戶的石油價格,以爭取歐洲新客戶的青睞。
JBC能源公司指出,沙國為回應伊拉克石油產量增加、與伊朗準備在國際解除制裁後恢復出口原油的情勢,正調降油價,並罕見地把原油賣給波蘭和瑞典煉油業者。沙國5日調降出口至西北歐與地中海地區的所有等級原油官方售價;此前沙國把該國原油賣給過去都是俄羅斯Urals公司客戶的波蘭及瑞典煉油廠,為多年來首見。
在全球石油生產過剩、各產油國試圖維持市占率之際,歐洲正成為產油國的最新戰場。JBC分析師林德爾說,現在原油市場是買方市場,若產油國想賣出更多石油,就必須降價。
林德爾說,沙國正準備因應明年市場情勢可能更具挑戰性的情況。即使歐洲煉油業者明年的煉油量可能減少,但伊拉克賣到歐洲的石油可能持續增加。彭博資訊彙整的數據顯示,伊拉克上月產油量為每日430萬桶。
科威特的OPEC代表說,來自伊拉克、利比亞和伊朗的石油供應增加,將延後石油市場達到供需平衡的時間,石油供應過剩的問題可能持續多達五年。
補充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英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縮寫:OPEC;發音為/oʊ.pɛk/;簡稱歐佩克、油盟或油組)是一個國際組織。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為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和維護石油收入,1960年9月10日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代表在巴格達開會商議成立一個協調機構,9月14日「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正式宣告成立。
成員國由最初5個增加到現時12個,即卡達(1961年加入)、利比亞(1962年加入)、阿爾及利亞(1969年加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71年加入)、奈及利亞(1971年加入)、厄瓜多(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再加入)和安哥拉(2007年加入),而印度尼西亞(1962年加入)和加彭(1975年加入)則分別於2008年和1995年退出該組織。該組織總部於1965年起設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根據該組織的法令,它 成立的目的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和價格,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並藉撇除有害和不必要的波動,策劃出不同的方法來確保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的穩定;給予產油國適度的尊重和必不可少而穩定的收入;給予石油消費國有效、經濟而穩定的供應;並給予石油工業投資者公平的回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