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108社會領綱,歷史學科中心邀請「土城高中」團隊分享接地氣的「台江課程」及「人文經典讀書會」養成學生研閱經典的歷程,讓各地歷史教師架接其經驗,如何在資源差距下,努力實踐歷史教育的可能性。
108/1/30(三)
09:00-09:40 報到(臺南市立土城高中)
09:40-10:00 開幕
10:00-11:00 「土城高中校本課程-台江課程」分享
11:00:12:00 「台江學跨校課程設計:台江流域北、中、南段學校分享」
12:00-13:10 午餐、休息
13:10-13:30 搭車
13:30-15:20 走讀台江社區博物館「鄭家古茨」
15:30-16:30 鹿耳門歷史行旅:竹籠茨、十二佃神榕、府城天險
16:30- 賦歸
1/30行程 土城高中~十三佃~十二佃~府城天險
台江社區博物館鄭家古茨
台江就是博物館 老中青三代找尋十三佃風華
十三佃大廟慶興宮,在十三佃土生土長的退休教授鄭新讚與大廟委員黃哲男耆老等人帶領下,實地踏查村內鄭家及唐家古茨。十三佃唐家是曾任市議員的唐瑞明先生老家,具有巴洛克建築風格;村內還有一棵百年以上的粿仔樹王公,黃哲男說,從有十三佃村就有這一棵粿仔樹,旁邊即是舊稱蕭壠路的台江古道。
台江分校說,這條古路連接新寮,越過曾文溪就到蕭壠,即今日的佳里區。
鄭新讚教授表示,鄭家老宅創建於日治時期,屋後還有豬圈。今天大家還在鄭家老茨後方發現一棵魚木,這是台江地區發現的第四棵魚木,見證台江農業拓墾歷程。
社大台江分校指出,這一趟十三佃社區博物館踏查,老中青三代找尋十三佃風華,將進一步展開口述歷史與老照片的調查行動,協助台江國中、小學發展台江本土教育。
台江就是一座博物館,海尾朝皇宮、社大台江分校結合十三佃慶興宮、鄭家老茨、唐家老茨、社區柑仔店,採集村落生活、歷史文化故事,整理台江農村文物,做為孩子放學後的學校,今天下午在地方耆老的導引下,十多位親子朋友參訪走踏文化之路,體驗綁酒杆、社區擔水生活經驗。安南區古稱台江,老茨見證台江先民拓墾歷史文化。
鄭家古茨是阿嬤鄭陳來在1929年所起建,至今已有八十八年了。
鄭家古茨
十三佃大廟慶興宮.安南區本原街一段160號
清雍正公元1723年,前先民吳、莊、蔡、楊、周姓等十三人,來耕此菅仔埔耕成畑,為此十三人名曰十三佃庄。道光公元1821年,建造一草厝為做公厝(現在廟前路南邊),恭奉池府千歲、黑虎將軍。民國8年(1919),恭奉吳府千歲、中壇元帥。民國21年(1932),黃炎、唐讚、鄭長等發起籌募公厝改建做廟,名曰十三佃廟(現址),民國62年(1973)年,莊登坐、吳塗水等發起募款重建現在慶興宮,恭奉李、朱、范合成五府千歲及天上聖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民國67年(1978),莊南波等發起籌募建造鐘鼓樓。
十二佃神榕台南市安南區公學路四段54巷
十二佃神榕簡介
十二佃神榕位於台南市安南區內公學路四段43弄附近,介於台南市與曾文溪之間。由於曾文溪常常發生水患,所以百年前建醮時,後關聖帝君顯聖,指示種下此株榕樹,村民種下了一棵象徵鎮壓水患的榕樹苗;十二佃榕樹生長的面積廣達3000多坪,就像一座小森林,十二佃神榕的特色為數棵榕樹環抱在一起,樹枝相互交錯,盤根錯節十分具有特色;由於十二佃神榕受到當地民眾敬仰故曰神榕,逢年遇節更是絡繹不絕,香火鼎盛。
十二佃的歷史淵源
十二佃為一相當具文史色彩的村落,庄內三合院等古宅眾多,可見其過往應有一輝煌的歷史;十二佃起自清朝道光年間,有程、高、毛、許、吳、陳等十二姓移民人家,其中程由口寮、高由漚汪、毛由苓仔寮、許由大潭寮、吳由馬沙溝、陳由中洲或馬沙溝等,自台南縣將軍鄉的一個小村落遷至台南市郊曾文溪河畔,一起移墾向地主或官府租地耕種,「佃」為代人耕種的農人,此地因而被叫做十二佃。
十二佃神榕下的武聖廟
武聖廟主祀協天大帝(武聖關公)、松王公(榕樹公)、田府元帥,到了每月的農曆初一、十五,附近的居民便會帶著身體較為羸弱的孩子前來參拜榕樹公,祈求身體強壯、病痛遠離,因此香火十分鼎盛。
十二佃社區-南天宮
十二佃社區的信仰中心-南天宮為目前安南區最早的木樑結構廟宇,是台灣本土化50年代廟宇建築之代表作,主祀池府千歲,同祀天上聖母、關聖帝君等神明,創建於西元1875年,1963年南天宮重建落成,才增祀天上聖母,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南天宮中有許多出自名人的楹聯,十分具有保存的歷史價值;村莊中尚有吃水窟及水圳等,可為聚落形成之時水源的探究。
台江有扛竹籠茨的歷史文化
吳茂成│2017/09/26
在秋分之後,台江民俗文化班也開學了,第一堂課的暖身,延續昨天【新寮│公親寮│布袋嘴寮】三庄頭社區博物館的文化採集與整備工作,文財還帶來蘆竹做的竹籠茨模型,新舊同學就這樣玩起來,這樣很好。
從台江民俗文化的探究,發展台江文化教具,這是上學期的學習重點,今晚開學,士哲也來溫習功課,值得期待的事,未來同學們還可以 將這套教具,介紹給更多的自學孩子,一起來玩。這個假日,阿財也會再割菅芒來試做看,運用不同的在地植物,創作出不同的台江竹籠茨教具。
菅芒,詩經有記載─白華菅兮!這是台江內海在好幾次曾文溪改道沖積之後,海埔上最常見的植物。
曾文溪在一八二三年,即從菅寮改道。
菅寮,位於曾文溪南畔,村的西邊為海寮、蘆竹崙、公親寮,四個村落畔著曾文溪埔發展,從地名來看,菅芒是菅寮主要地景,蘆竹崙則是蘆竹。
除此之外,菅芒也是蓋竹籠茨屋頂的建材。
這門課雖是以台江民俗文化為名,其精神則是從民俗文化的採訪調查,認識我們生長的家鄉環境及其社會歷史發展。
因此,這頂竹籠茨的教具,不僅是帶領學習者認識竹籠茨,以及上梁詩的故事,更可以引導學習者了解台江在地建材的種類及特色,例如刺竹、菅芒等在地植物。這些建材都是取自在地,具有輕量建築、耐震的特色,若是高腳屋,還可以防水災。過去,台江有扛竹籠茨的歷史文化,除了面臨水患,逼不得已要搬家遷村之外,自己換新屋時,舊屋的竹籠茨也可以賣給別人…這類的竹籠茨故事,我們還可以採訪老人家了解,收集傳播這些故事。
歷史未寫聽講古,誠不虛。
不過,大家要留心「茨」與「厝」之別,後者是陰宅,但是一直被誤用,若是「扛厝」,就變成老一輩說的「扛大厝」,也就是「出山」扛棺材的意思,台江先民是「扛茨」走溪流,而非扛棺材走溪流。
此外,今日我們面對災難社會之際,探究竹籠茨不僅是了解過去,更重要是前瞻未來,探究社會文化問題改變的可能。
以刺竹來說,圍繞著村落,形同城牆,清初台南舊城就是種刺竹為圍籬。竹林包圍著竹籠茨,共構成家與村落的共同體,也體現了台江村落的公共性。
這份公共性在現代的高樓大廈裡,幾近消失,「家」僅剩四牆圍住的水泥房,人很容易忘了土地與村落的神聖與公共性,這樣的都會生活空間也限縮了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公共連結,都會很容易淪異化的世界。我們很容易只關心自己的家,而忘了主動參與社區營造的公共參與能力。
這些都是我們在學習之時,可以連結生命與土地環境的可能,我們可以從這頂竹籠茨教具的操作,帶領學習者探究在地環境特色及其研究的問題意識,果能如此,那麼,民俗文化才不會淪為古董,淪為死文化,我們也才能經由台江民俗文化的探究,重新看見傳統生活的智慧與意義。
幫老匠師蓋竹籠茨 36大小朋友一起來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幫老匠師蓋竹籠茨,36名大小民眾今天在台南市安南區,協力為傳統匠師李養搭建的竹籠茨剖竹篾、編竹牆,還有人遠從台北專程南下參與。
36位大小民眾協力為竹籠茨剖竹篾、編竹牆。(記者劉婉君攝)
36位大小民眾協力為竹籠茨剖竹篾、編竹牆。(記者劉婉君攝)
36位大小民眾協力為竹籠茨剖竹篾、編竹牆。(記者劉婉君攝)
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透南風工作室號召下,36名學員昨天開始取草、剖竹篾,今天上下則進行編竹牆工作,下午將體驗塗牆,看到辛苦成果,學員們直說「這個活動很有意義。」
70歲的張麗雲從台北來參加,她說,2年前第1次聽到「扛茨走溪流」,覺得相當驚訝,所以這次特地來參加協力造茨活動,親自體驗老祖先們的智慧。
在北部博物館工作的王生輝本身即對竹很有興趣,也來向李養學習,他認識竹籠茨也是是未來面對氣候變遷的方法。
南興國小學生吳建昇、黃泓銘等人也跟著老師一起來體驗。
90年前,曾文溪泛濫時,沿岸居民會以「扛茨走溪流」方式,走避水患,李養為了讓年輕一輩也知道這一段歷史,從前年即開始不用釘子及鐵絲,搭建一棟26坪的竹籠茨。
百人扛竹籠茨,體驗台江先民走溪流新結庄精神
2018.06.25
百人扛竹籠茨,體驗台江先民走溪流新結庄精神
台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八月中旬暴風雨,曾文溪水沖毀溪南寮堤岸「三百五十間」,昭和四年(一九二九)七月二十九日,午後大雨徹夜,曾文溪水再次暴漲,溪南寮堤防又潰決,這一夜,十二佃、和順寮等三庄受創最為嚴重,直到隔年,溪南寮堤防才修復。根據溪南寮興安宮沿革記載,溪南寮舊廟合安宮在昭和三年大水時,慘遭曾文溪沖走,全村人扛著竹籠次南遷今日現址,一部分人則移住十二佃旁,起建新吉庄。
溪南寮興安宮黃登圍主委表示,台江鄉親一起來重現先民扛茨走溪流歷史,非常感謝,也很有意義,可以讓現代孩子認識祖先在天災之下,扛竹籠茨辛苦奮鬥打拚,不放棄這塊土地的精神,希望大家更加疼惜這塊土地。
住在台江公親寮的劉江水阿公也說,一九六二年,他在公親寮扛過竹籠茨,當時候約有三十幾人,大家差不多扛了三十幾公尺,不像這一次扛了九百公尺。
竹籠茨的主人李養先生,他也是竹籠茨的老匠司,他說,希望下一代子孫了解,竹籠茨很涼,不怕地震,還可以扛著走,讓下一代了解台江文化。
社大台江分校也指出,整體而言,十九世紀可說是古稱台江的台南市安南區,走溪流的世紀,平均七到八年就有一場大水,沖毀田園,沖出新埔,百年來的水患,要等到昭和九年(一九三四)延長四公里的安順堤防修築之後,沿岸村民才能免去長年的走溪流之苦。
為開築這條新堤防,昭和十年(一九三五)七月,村落原本在是堤內的十份塭,六十六戶人家,也在這個夏天,全數遷到溪南堤外新居,他們的祖先,大半輩子,都與曾文溪氾濫在搏鬥!然而,時至今日,由於菅仔埔地勢低平,東邊新灣兩港及西邊原屬鹽田,率皆填土墊高地勢,闢做工業園區,加上菅仔埔舊有的水路,日益淤淺,人口增多,卻未增開大型的排水路,愈來愈多的超大洪水量,已非日治時期興建的排水路,所能負荷,以海尾寮為例,每逢大雨,村內必然淹水,簡言之,二百年來,每年幾乎都淹水。
台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治水之路,迢迢漫長,從走溪流到扛茨新結庄,如何面對極端氣候衝擊…考驗著當代治水經驗與智慧。
小台江公民記者/台南報導
附記│扛茨與扛厝之辨
古語說「茅茨土屋」,諸羅縣志也記載「諸羅縣學,原在善化里之西,茅茨數椽。」
過去,台江有扛竹籠茨的歷史文化,除了面臨水患,逼不得已要搬家遷村之外,自己換新屋時,舊屋的竹籠茨也可以賣給別人…這類的竹籠茨故事,我們還可以採訪老人家了解,收集傳播這些故事。
歷史未寫聽講古,誠不虛。
不過,大家要留心「茨」與「厝」之別,後者是陰宅(例如奉厝,暫時安置靈柩待葬。),但是一直被誤用,若是「扛厝」,就變成老一輩說的「扛大厝」,也就是「出山」扛棺材的意思,台江先民是「扛茨」走溪流,而非扛棺材走溪流。
此外,今日我們面對災難社會之際,探究竹籠茨不僅是了解過去,更重要是前瞻未來,探究社會文化問題改變的可能。
鹿耳門溪
從台灣至澎湖東吉嶼海域之歷史航道,包括:大航海移墾時期閩台對渡的代表性航道、清朝台灣移墾時期的代表性航道、黑水溝移民拓墾航道等,代表不同時期台海歷史文化以及豐富的沉船文化遺產。清代「鹿耳門」因地處要道,成為台江地區的主要航線,有台灣咽喉的稱號,而位於航線要衝的鹿耳門天后宮因而得名。
鹿耳門天后宮
1661年(明.永曆15年)延平郡王鄭成功拓臺聖地,供奉鄭王國姓爺座艦之「鹿耳門媽」,今已成為著名之宗教觀光聖地。清初《康熙臺灣古圖》中,鹿耳門北汕尾島上註明「媽宮」,即為明式媽祖廟之稱呼;現今臺南市安南區顯宮里媽祖宮社區,即以廟為名。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臺南是臺灣的發源地,臺南歷史要從鹿耳門嶼說起,臺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緣起於十六世紀前,因奉祀鹿耳門媽祖而興建。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鹿耳門媽顯靈助漲潮水以利鄭成功大軍入臺降服荷軍。次年荷人投降,鄭王為酬謝鹿耳門媽而重建神廟,並增祀隨艦護軍之文、武館媽及國聖媽。此時鹿耳門嶼漸成為臺灣門戶,躍為軍商重鎮,鹿耳門媽的地位益形崇高且神威顯赫,屢顯聖跡。道光十一年(1831年)七月,曾文溪氾濫,聖母廟遭洪水沖毀,鹿耳門媽等神尊於是寄祀三郊海安宮。迨至民國七年(1918年)二建聖母廟落成安座,並將寄祀海安宮之鹿耳門媽等七十餘神尊迎回奉祀。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因香火鼎盛,二建之聖母廟無法應付絡繹前來朝拜香客之迴旋,經請示鹿耳門媽旨意後三建聖母廟並為明紹延境古鹿耳門媽之香煙,正名「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為台灣唯一奉祀有八百年以上歷史鹿耳門媽金身及建築面積第一大規模之媽祖廟。
日、大正二年(1913年),泉州富美宮流放一艘五府千歲王船途經險惡黑水溝(臺灣海峽)停靠土城沿海,經媽祖靈示為邀請來護佑萬民,於是土城民眾迎回築一王宮奉祀,大正五年時前往迎回因古聖母廟受洪患臨時寄祀三郊鎮港海安宮之鹿耳門媽等七十餘尊神像;大正七年二建神廟落成,名為保安宮,直到民國四十九年才更名為《鹿耳門聖母廟》。歷經多次維修重建,在媽祖神威庇佑下,三建神廟於民國七十年落成。
府城天險安南區媽祖宮一街345巷420號
鹿耳門(閩南語:Lo̍k-ní-mn̂g)是位於臺南市安南區的一個地名,最初用來指臺江內海與外海連通的水道及其周圍地區。鹿耳門水道南北兩邊為濱外沙洲,分別是南線(南汕)與北線(北汕),而在姚瑩《東槎紀略》〈籌建鹿耳門砲臺〉一文中提到南線又名北線尾,北線又名海翁隙。1643年於《熱蘭遮城日記》上出現的「Lacquymoye」一詞可視為「鹿耳門」一名在荷蘭文獻上的首次出現。另外在清初文獻上記載鹿耳門之名是因「形如鹿耳,分列兩旁,中有港門,鎮鎖水口」而來。而自1960年代左右開始安南區的顯宮與土城地區便開始爭論鹿耳門港的位置與清代鹿耳門媽祖廟的正統相關性。
在大航海商業競爭的時代中,第一個侵入台灣的不是葡萄牙艦隊,而是攻佔澎湖不成,轉而佔領台灣的荷蘭軍隊,西元1624年荷蘭人進駐台灣南部,據以做為轉口貿易的基地,在統治了38年之後,卻被鄭成功從滿是珊瑚礁石的鹿耳門水道侵入,進而圍攻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荷蘭人退出台灣,故鹿耳門史稱“台灣之門"。
當時的鹿耳門為兵家必爭之地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它位於台江內海這個重要的通商根據地上,台江內海千帆往來、繁華盛及一時。荷蘭統治時期因荷蘭人的入台,帶動台江內海的國際貿易,又因鄭成功及後人的開墾,使台南在台灣建省前佔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見台南曾是台灣的經濟重心,但由於後人北移的開墾,使得台灣的經濟重心逐漸往北移。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台灣之門不只是軍事之門,亦是台灣經濟、文化、歷史的起點。
鹿耳門溪地理位置
鹿耳門溪位於台南市安南區,車行西濱公路,從台南市來的方向,經過台南科技工業區不久,就可以看見指標往鹿耳門天后宮,鹿耳門溪就伴隨在旁,現在已不復見昔日浩瀚的台江內海,大量開墾採伐樹木以及幾次大水,使得海洋淤積成陸地,舊台江內海即今日北起南縣漚汪溪口、馬沙溝(現今將軍鄉一帶),中間經過赤崁樓(普羅民遮城)南到台南市南區喜樹、灣裡一帶。西面為沙汕(洲)所包圍,現此時:青山港汕、網仔寮汕、頂頭額汕、安南區沿海(舊名隙子島、北線尾)、安平沿海(一鯤鯓至七鯤鯓)等;東面沿七股鄉篤加村、西港鄉蚶西港、西港、安定到永康的洲子尾。
鹿耳門港道因地勢險要,為臺灣(台江內海)對外進出門戶,亦為古臺灣八景「鹿耳春潮」與「鹿耳連帆」所在地,也是鹿耳門溪口為眾人欣賞夕陽美景的重要地點,傍晚時分可觀賞到西斜的落日、歸航的漁船、橫臥的竹筏與遍植河道的蚵棚構成的美麗漁村風情。
位在台南市安南區的鹿耳門溪,是西元1661年鄭成功登台航行的水道,後來台江內海淤積,變成陸地。
現在沿著堤防走,可以看到一顆大石,上面刻了「府城天險」四字,看到這個石頭就可以知道你現在位於鹿耳門溪,在這裡還可以看到聞名遐邇的「鹿耳夕照」,再黃昏時刻來可看到晚霞和成黃色的太陽下山,沒有建築物的遮蔽,日落過程盡收眼底。還可參觀位於出海口的「四草保護區-溼地保護區」自然景觀,還有為紀念鄭成功在此登陸而設立的「鄭成功紀念公園」,鹿耳門溪因為有機物質多,使得生物繁衍快,居民在流域內搭設棚架,用來養蚵,密集的蚵架也成為鹿耳門溪特殊的景觀。
108/1/31(四)
09:20-09:40 報到(臺南市安平區西門國小古堡街空地,英商德記洋行對面)
09:40-10:00 步行至安平聚落
10:00-12:00 安平聚落走讀
12:00-13:20 中午在安平用餐再搭車回校
13:20-15:20 如何帶領學生進行「人文閱讀與思維」-以台南市跨校「人文經典閱讀讀書會社」經驗分享
15:20-16:20 臺江書寫分享與台江課程設計綜合討論
16:30- 賦歸
安平聚落
位於安平效忠街一代的安平舊聚落歷史公園,是近年來將安平路、古堡街、安北路及平生路間的社區中71間老房子整修而成的一個舊聚落居。這裡是漢人來台開墾的第一個聚落,也是台灣的第一條街道。
台南安平大概是台灣歷史古蹟最密集的區域。安平擁有兩個國家一級古蹟(安平古堡、億載金城)及十餘個各級歷史古蹟。 安平是台灣最早建立漢人聚落地方。安平舊稱「大員」,是「台灣」地名的起源地。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要從安平開始寫起。
安平一帶是台灣最早發展的地方。這裡原是西拉雅族的活動範圍,當地人稱此地為「Tayouan」,漢人來到之後, 依河洛話發音,譯為「大員」、「台員」或「台窩灣」,於是福建沿海的居民,就以「大員」來稱呼整個台灣, 「大員」後來演變成「台灣」,成為台灣的正式稱呼。
1624年,荷蘭人來到大員,在此興建城堡,並在城堡東側二百公尺處建立街廓,為漢人主要的聚落市街。當時的熱蘭遮城市街共有三條東西向的街道, 最南邊的稱為「寬街」,又稱「石板街」或「市仔街」,是最主要的街道,即今日的延平街,因此的延平街又有「台灣第一街」的美名。 居中的「新街」,又稱「石門樓」,即今日的效忠街;最北的「北街」,又名「磚仔街」,即今日的中興街。
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領有台灣,將大員市鎮改稱「安平」,以慰鄉愁(鄭成功故鄉為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安平鎮)。歷經三百餘年之後,雖然滄海桑田, 而安平仍保有古市鎮的街巷格局。
民國八十三年(1994),當地居民以延平老街狹窄,寬僅約二、三公尺,居民出入不便,強烈要求拓寬道路,爆發了「延平街事件」的爭議。 雖然學者主張應保存老街歷史古貌,但最後不敵民意,「台灣第一街」的古貌因此消失。所幸效忠街及中興街,仍保存了古市街的格局。民國九十七年(2008),台南市政府展開安平歷史風貌園區的執行計劃, 前後共完成七十一戶民宅的舊屋修復,以保存原安平聚落的市街古貌。
效忠街,像一般的小巷子,卻曲折多迂,其間又有小弄與延平街、 中興街相通,走在古巷曲弄裡,宛如走迷宮,隨時遇見古樸有致的古厝老屋。
延平街古井鑿於清咸豐年間,被列為三級古蹟,以前水源極為豐沛且清澈,因日據時期鋪設自來水道,改變居民用水習慣,自來水的便利與乾淨使的井水也漸漸的被取代,也漸漸被遺忘,此時有一井旁的居民利用荒廢的井水培育豆芽菜成功,而且菜鮮味美,生意旺盛,所以此井又可稱「豆菜芽仔井」。
清咸豐年間古井為紅磚所建,外以石灰粉飾,因道路改建提高的緣故,加以用水泥護牆,欄口至地面高約七十二公分,但內部仍是保持昔日紅磚材質,可是為了避免人為的破壞,所以在外圍加裝不鏽鋼欄杆圍繞,但不影響觀看,井水現今依然清晰,可透到井底。
當時的安平並未與其它陸地相連,其隔著臺江內海與現今的赤崁樓遙遙相望,而大員以南為綿延的沙州,當海水漲潮時即淹末於海中,因此台南安平古名又稱一鯤鯓,往南分別為二鯤鯓(現今億載金城)、三鯤鯓、四鯤鯓(南區鯤鯓社區)、五鯤鯓(喜樹地區)、六鯤鯓(灣裡)、七鯤鯓(高雄市茄萣區白沙崙)等7個沙洲島。
翻開更早的歷史,三國時代稱台南安平地區為『爽洲』;隋、元時稱為『琉球』;明代稱為『東番』、『臺灣』及『北港』;荷蘭統治時代,則以『大員』為名。鄭成功於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驅逐荷蘭人後,鄭氏三代皆定都於此,改稱為『臺灣』,直到清朝康熙年間,在臺灣設一府三縣,才將行政中心移至赤崁。於此設安平鎮(即今天的效忠里),並設置水師協鎮署。
安平古堡台灣最古老的城堡
安平古堡最早建於1624年,為荷蘭人所建造,起初名為奧倫治城 ,之後又改名熱蘭遮城,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堡。園區內有兩處遺跡被列為古蹟,分別為臺灣城殘蹟為國家一級古蹟與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被台南市政府列為台南市定古蹟。
一般遊客會誤以為園區中尖形高塔為古蹟,其實不然,該高塔為日治時代所建,真正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者為位於園區南邊的臺灣城殘蹟(為明朝王城至目前僅存之一部份)。
西元1661年,鄭成功領台後將此地改名為安平,因此熱蘭遮城也稱為台灣城、王城、安平城,改建後稱安平古堡沿用至今,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古堡。
清朝中期以前的台灣王城(行政中心)所在
安平古堡原為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所在,後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將此處收歸為治理台灣之宅第,也是當時延平王官府所在地,昔稱王城,鄭氏三代皆住於此。
賞遊重點
安平古堡目前真正荷蘭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僅有北側平台下兩段內城半圓城堡,及古堡前方靠近馬路邊外城城垣的磚牆,斑駁的城牆,由此可見三百年歷史遺跡歷經的滄桑,站在古堡內最高點的瞭望台安平風景盡收眼底,視野極佳,微風吹來彷彿重反歷史。此外,古堡正前方為永漢民藝館,目前陳列邱永漢先生所捐贈的民間藝術品,展出的藝術品多為明清及晚近漢族先民器物,相當有歷史特色,其中最具代表的文物為『安平古壺』,此文物於安平海濱所發現,是當年鄭成功攻打荷蘭人裝火藥的容器。
億載金城(二鯤鯓砲臺)
億載金城興建於1876年,佔地約3公頃,於民國七十二年經內政部列為國家一級古蹟。億載金城昔日又稱二鯤鯓砲臺,或二鯤鯓礮臺,對應於安平小砲臺,當地人也稱億載金城為安平大砲臺。億載金城環境清幽,早年便以「金城春曉」名列台南十二勝景。
周圍環繞護城河的億載金城,四周樹木茂密,目前周圍闢為廣大的公園,其間步道縱橫交錯,為當地民眾重要晨運地點,億載金城內以壯觀的城門、巨大的阿姆斯壯大砲、園區內花草扶疏吸引無數遊客,而園區內到處可見參天大樹,濃密枝葉讓遊客就算在日正當中的炎炎夏日,也可悠閒的細細品味歷史故事與古蹟。
億載金城建成歷史
清朝末期國力日衰,各國虎勢眈眈,日軍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藉牡丹社事件發動侵台戰爭,清廷緊急派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以欽差(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身份前來台灣處理。當時沈葆楨一邊與日軍進行交涉,一邊開始積極部署台灣的防務,期間規劃了許多防禦工事及相關事宜,其中便包括了興建二鯤鯓砲臺。
當時二鯤鯓砲臺委託了在馬尾造船廠工作的法國工程師帛爾陀(M. Berthault)及魯富參考了巴黎的外圍防禦工事進行設計。工程從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開始動工,當時二鯤鯓砲臺地處台江內海沙洲,材料取得與運送困難,於是許多磚材便就近取材自當時已經殘破的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再混合洋式紅磚頭建造,一直到光緒二年(1876年)八月台灣第一座的西氏砲台才完工。
二鯤鯓砲臺於光緒年間陸續進行修建維護,後來在中法戰爭和乙未年(1895年)劉永福抗日時,都發揮了極佳的防禦外敵的功用。
當時二鯤鯓砲臺的設計者為法國人,砲台使用英國阿姆斯壯大砲,搭配美國式的洋槍,操作使用的則是台灣人,結合多國智慧結晶相當特殊。二鯤鯓砲臺原本設置有8尊大砲及5尊小砲,到了日據時代,由於缺乏維護砲臺逐漸荒蕪。後來又發生日俄戰爭,當時為了支應戰爭所需龐大費用,日本政府被迫賣出億載金城裡的大砲,只留一個小砲作為紀念,自此億載金城失去防禦功能。後日本將原來進入砲臺的木橋改為鋼筋混泥土橋,並將園區修整,成了府城名勝。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地處荒郊的二鯤鯓砲臺缺乏管理維護,更加殘破。一直到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正值其建成一百週年,臺南市政府撥款進行大規模的修護與整建,仿製當年的大砲、小砲,逐漸恢復昔日之規模。目前所見之億載金城係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時再進行整修時,挖出部分埋藏於地底的兵房與小礮彈藥庫遺跡,目前設置玻璃罩保護,供遊客參觀。
海山館
海山館
跟隨著指標,來到了三級古蹟「海山館」。海山館是清朝時期駐守安平的班兵所建立的廟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大清帝國消滅明鄭,取得台灣,置水師駐守安平,由福建派遣班兵來台駐守,並定期換防。 來自不同家鄉的部隊,便以部隊為單位,在安平建設廟館,供奉家鄉神祇,並做為平時聯絡聚會的場所。
當時班兵所建的廟館共有五座:「提標館」、「烽火館」、「閩安館」、「金門館」、「海山館」, 合稱為「安平五館」。海山館是來自福建海壇鎮的標班兵所建造的廟館,因海壇鎮有一座山名為「海山」, 於班兵將廟館命名為「海山館」,以慰思鄉之情。
日治時代,安平五館全數荒廢,海山館亦改建為民宅,原供奉的媽祖神像移至文朱殿,廟前一對蝙蝠石柱則被移往妙壽宮。 到民國六十四年(1975),台南市政府議購這座民宅,規劃為「安平鄉土館」,展示安平地區鄉土史料,展示各式民俗避邪物品, 其中以劍獅最具特色。
安平樹屋原為德記洋行的倉庫
安平樹屋昔日原是德記洋行的倉庫,據推測最早興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日治時期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辦公室與倉庫。
台灣光復後,台鹽也曾經將其做為倉庫之用,當時老榕樹便已伸進倉庫屋內,後來製鹽工業逐漸末落,後來再度荒廢,一度無人聞問,任由多株百年老榕樹盤根錯節隨意生長,民國七十年旁邊德記洋行整修時,並未整修倉庫區,經過近一甲子造成整個倉庫皆為榕樹所霸佔,樹與屋融為一體。
在文建會的補助之下,於民國90年12月16日至91年2月15日台南市政府曾辦理「安平文化特區藝術家進駐計畫」,樹與屋的和諧共存吸引藝術家進駐,頗受好評,後因經費無以為繼又再度荒廢,直到「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成立後,被列入風景區範圍而開始進行規劃重生,2004年底開始進行整修並規劃與建置了木棧道,讓遊客可以深入樹屋內部遊覽,屋內隨處可見老榕樹氣根自破損的屋頂垂下,中午時分陽光自屋頂流泄而下,有著一種特殊情調。目前安平樹屋以成為安平地區最受遊客歡迎的景點。
英商德記洋行
英商德記洋行,國家三級古蹟。「洋行」指的是外商在中國各地所設的商業辦事處。在清同治6年(西元1867年),英屬東印度公司在台南安平港開港時,於安平設立德記洋行分行,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大多從事鴉片、樟腦、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當時英國的德記洋行、怡記洋行、和記洋行、德國的東興洋行及美國的唻記洋行合稱安平的五大洋行。
光緒21年(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日政府將鴉片、樟腦大宗貨物交易權收回專賣,洋行貿易量銳減,加上安平港日漸淤塞,影響船舶載卸,紛紛關閉,唯獨剩下德記洋行。接下來它先後被改為鹽業會社、臺南鹽場辦公廳舍。民國68年,台南市政府將它收回並整修,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德記洋行採拱廊模式,以避雨水及日曬,是西方人在台灣建的建築物的特色。而隔壁的安平樹屋是當時德記洋行的倉庫,兩者關係密不可分,連現在也是採結合管理。
西元1865年天津條約,台南安平港被列為條約通商港之一,海關、洋行紛紛設立,繁榮一時。像德記洋行、東興洋行、和記洋行(已全部損毀)都是當時外商於此所設立的通商單位,目前極為熱門的由數顆百年老榕樹盤根佔據的安平樹屋則為當時德記洋行的倉庫。
安平東興洋行(原德商東興洋行, 安平外商貿易紀念館)
東興洋行,國家三級古蹟,原名德商東興洋行。洋行是鴉片戰爭以前,清廷特許在廣州經營對外貿易的行商的行號,西元1884年安平開港後,美、英、德等各國相繼在安平設立洋行。英商德記、怡記、和記、德商東興和美商睞記等,台稱安平五大洋行。
西元1895年日本據臺後,將鴉片、樟腦等大宗貨物收回專賣,只開放砂糖一項,使得洋行貿易量銳減,無法維持,東興洋行遂宣告關閉。之後短暫歷經為臺南廳安平支廳、臺南警察署安平派出所,民國34年更讓臺南市清潔隊員進住過,直到民國73年市政府才予以收回並重加整修,使東興洋行恢復舊觀,並提供商務史料館使用。為「安平外商貿易紀念館」。
小西門砲台遺跡(安平小砲台)
安平小砲臺,國家三級古蹟。建於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當時爆發中英鴉片戰爭。台灣兵備道姚瑩建議在全台17處臨海港口興築砲臺。安平小砲臺即為其中一座砲臺。
安平小砲臺面向台江內海與西岸的四草砲臺形成犄角,用以阻絕敵船;當時安平地區設有大港砲臺、紅毛城砲臺、天後宮砲臺、安海頭砲臺和灰窟尾砲臺,安平小砲臺名字的由來是比照沈葆楨所建的『工鯤身砲臺』(又稱安平大砲臺)就規模大小而稱呼的;經過幾次重修之後,現在所看到的砲台形貌,是台南市政府在民國83年修復完成的。
安平小砲台的設計上不同於採現代西式砲台設計的億載金城,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中國舊式砲台中最重要的後期代表作,在億載金城建造完成前,扮演著安平地區西南海最重要防禦堡壘的角色,更肩負著捍衛府城的重要任務,在當時更扛下保護安平古堡的安全責任。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燒蚵殼是台南地區流傳久遠的傳統產業,但由於燒蚵會造成空氣污染的關係早已停燒,在民國六、七十年代,面臨現代化石灰工業大量生產的競爭,一座座的安平灰窯相繼停產拆除,如今僅餘安平蚵灰窯尚保存完整。
安平蚵灰窯最大特色就是建築外方內圓,外形由紅磚堆砌而成,上頭還有蚵殼附著其牆上,內部直徑約4公尺,高度約比成人稍高,壁體厚度最薄處約有1公尺。入口處也有用蚵殼裝飾,草原展示品也依附著蚵殼,讓整個館內非常呼應調和,和其他蚵灰窯比較,此窯當屬中大型規模。
運河博物館
運河博物館原本叫安平海關,鄰近安平古堡及安平許多重要景點,這棟有著綠地木棧道的安平海關,建於一八六五年。之後長久來荒廢隱沒在安億橋邊,直到九十二年列為市定古蹟,重新整修後,才以運河博物館名子再現。
運河博物館建築物外觀為紅磚頭屋頂黑瓦片的古老建築樣式,館內有介紹運河的影片,牆上也掛著很多運河的老照片,還有當時船隻進出紀錄的黑板,安平港口活動的各式漁船模型,內部採用「編竹夾泥牆」,先以竹條編織成網狀的壁體,在其內外抹上泥土,泥中參雜稻草、稻殼,是相當古老的築牆方法。
妙壽宮
妙壽宮,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因廟埕寬廣,不時有成群兒童在廟前玩耍,因此又被稱為「囝仔宮」。
妙壽宮的廟埕廣場外側兩邊角落各有一隻小石獅,古樸可愛,據說是一位久試不中的窮舉人考上進士後所捐獻的。
妙壽宮現為三級古蹟,三川殿有全台罕見的蝙蝙石柱。這對蝙蝠石柱原為海山館舊物,立於道光十六年(1836) 聯柱為道光十六年(1836)澎湖水師協副將王得祿所撰題。海山廟館荒廢後,後來才被移置於妙壽宮。
劍獅的由來,相傳與鄭成功有關。據說明鄭部隊盾牌繪有獅面的怪獸圖騰。
鄭成功取得台灣後,軍隊駐紮安平,部隊操演結束,士兵返家休息,將獅面盾牌掛在牆上, 刀劍則插入獅嘴的牙縫鐵勾,看起來像是猛獅啣劍,安平人起而仿傚,而成為安平劍獅的由來。
安平由於地處濱海,沙嶼空間受限,因此巷道窄小彎曲,因而產生各種風水忌諱。門牆懸掛劍獅, 正可用來鎮宅避邪。此外,安平人也運用刀劍屏、照牆、葫蘆、風獅爺等物品來驅邪保安。
安平的劍獅,運用木雕、泥塑、陶雕、洗石子等材料,裝飾於門牆。由於每戶劍獅造型及表現不同, 成為安平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築風貌。老一輩的安平人說,早期安平沒有門牌編號,造型各異的劍獅, 彷彿就像是各家各戶的門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