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4週年 25名納粹生還者實錄

2019-01-27 13:38中央社 記者林育立柏林
「怎麼可以泯滅人性到這種地步」,27日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4週年,談起當年的加害者,高齡91歲的歐辛茲基依舊義憤填膺,對當前歐洲極右勢力的壯大更是憂心忡忡。
「奧斯維辛」的圖片搜尋結果 ã€Œå¥§æ–¯ç¶­è¾›ã€çš„圖片搜尋結果
「南德日報」(Sueddeutsche Zeitung)駐以色列記者佛德爾-施密德(Alexandra Foederl-Schmid)和德國攝影家穆勒(Konrad Rufus Mueller),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週年紀念日前夕出版了一本文字攝影集「不可置信的奇蹟」(Unfassbare Wunder),說的是25名納粹大屠殺生還者的故事,歐辛茲基是其中的一位。
談起寫書動機,佛德爾-施密德說,以色列有一個協會,專門協助在集中營受到精神創傷的人。她2年前發現,還活著的生還者雖然愈來愈少,向協會求助的人竟不減反增,人數創下有史以來的紀錄,引起她的好奇,「似乎年紀大了,記憶和情緒再也無法壓抑」。
歐辛茲基(Rachel Oschitzki)出身捷克斯洛伐克的猶太家庭。1944年,14歲的她與家人被送到奧斯威辛(Auschwitz)集中營。火車一抵達,車上的人就全被趕進毒氣室,走到半路一位醫生突然叫住她,命令她去牢房,「他應該是看我還有力氣,能夠勞動,才救我一命」。
奧斯威辛的集中營又稱滅絕營,二戰期間至少有110萬人在這裡被謀殺,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歐辛茲基能活著走出來,成為世界上少數仍健在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生還者,還得感謝牢房內負責生活起居的大姐。
有一天,一名負責集中營管理的納粹親衛隊成員走進牢房,問在場誰的年齡小於18歲,歐辛茲基心想,可以去上學有多好,正準備舉手的時候,那位大姐突然狠狠甩她一巴掌,接著在她耳邊輕聲說:「妳從現在開始都是18歲。」
那一記耳光也救了她一命,原來18歲以下的人,後來全被送進毒氣室。
1945年,戰爭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歐辛茲基被送到軍火工廠當奴工。隨著敵軍日漸逼近,納粹為了湮滅證據,開始強迫集中營的囚犯進行「死亡行軍」,誰走不動或脫隊立即被射殺。她就這樣每天走好幾十公里的路,連續走了一個多月,最後被蘇聯紅軍拯救。
戰爭結束沒多久,歐辛茲基有天在路上認出死亡行軍時隨隊的納粹親衛隊女隊員,她們全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反觀像她這樣的集中營生還者,每個人都是全身髒兮兮。
歐辛茲基有3個哥哥和姊姊在集中營被謀殺,她當面質問這幾位親衛隊隊員為什麼要這樣做,她們竟回說:「我們只不過是聽命行事。」「我當時真的很想對她們吐口水」,歐辛茲基氣憤地說:「直到今天我還是不懂,怎麼可以泯滅人性到這種地步。」
佛德爾-施密德和穆勒兩人,花了一年的時間走遍以色列、德國和奧地利,親自訪問這些生還者。「這是他們的故事,我盡可能讓他們自己說話。」
這25人當中,有人一輩子沒說過集中營的經歷;有人不願被稱作大屠殺生還者,只說自己是時代證人。還有不少人非常寂寞,原因除了老伴大多過世,也與他們戰後逃到以色列,卻不被以色列社會接受有關,許多人不但對他們在集中營的遭遇無法理解,甚至毫無同理心地問他們為什麼不反抗。
這本新書的封面照片是1913年出生的范戈德(MarkFeingold),他是書中年紀最大的生還者,雖然高齡逾105歲,依舊保持幽默。
1939年,范戈德在奧地利被逮捕,身上的西裝被沒收,戰爭結束後才歸還給他。當時的他瘦到剩下皮包骨,體重只有36公斤,當然不可能再穿上去,可是這套一路跟著他走過奧斯威辛等4座集中營的西裝,竟然還是乾乾淨淨。說到這段故事,范戈德忍不住自我調侃:「還是徹底的管理最好。」
穆勒在德國以拍總理聞名,戰後歷任總理令人印象最深的肖像照幾乎都是他拍的。二戰才剛結束3年,他的父親就送他一本親衛隊隊員的口述歷史,他從小對集中營的暴行就不陌生。
穆勒說,書中這些人,當年才10幾歲,現在都超過90歲了,人數只會愈來愈少,他因此為這個出版計畫投入相當多心力。穆勒現年78歲,「不可置信的奇蹟」是他的第25本攝影集,也是他自認創作生涯「最重要的一本書」。
近年來,排外的右翼政黨在歐洲崛起,改寫各國的政治版圖,連當年的加害者德國也出現一股龐大的極右勢力。
「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國內各地的支持率都超過10%。該黨領導人極力淡化納粹統治為歐洲帶來的浩劫,宣稱那12年只不過是德國一千年歷史中的「鳥屎」,還稱柏林市中心紀念被屠殺600萬猶太人的紀念碑是「恥辱」,這番言論在國內外引起軒然大波。
這樣的發展讓許多大屠殺生還者感到惶恐不安,「不可置信的奇蹟」書中有人預言,德國還會再發生一次大屠殺。歐辛茲基也一樣憂心忡忡,不過她堅信,戰後的德國有從納粹學到教訓,將來會繼續堅持民主和人權的價值,長期來看極右政黨在德國沒有市場。
佛德爾-施密德在奧地利最重要的質報「標準報」(Der Standard)當過總編輯,她對戰後的奧地利把自己視為納粹的受害者,藉口逃避面對這段獨裁歷史的責任相當不滿。因此,她不只把發生過的故事記錄下來,還詢問生還者對現在和未來的看法,抱著教育下一代的使命感來寫這本書。
佛德爾-施密德總結說,每一位受訪的人傳遞的訊息其實都一樣,那就是社會大眾有必要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且應該發揮道德勇氣拒絕歧視的言行,「不要再讓這樣的事發生」;此外,民主和人權非理所當然,隨時可能不保,有必要「時時提高警覺」。
註:奧斯威辛集中營,或稱奧許維茲-比克瑙集中營,是納粹德國時期建立最主要的集中營和滅絕營,位於波蘭南方、距波蘭第二大城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的小城奧斯威辛。 奧斯維辛集中營於1940年4月27日,由納粹德國親衛隊領導人希姆萊下令建造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