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31
這個議題要從二○一七年九月份國家地理雜誌一篇報導談起,一個具有餵養世界能力的小國—荷蘭,您我都不陌生的國度,在我們的記憶裡她是鬱金香的王國,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赫然發現她的農產品出口值僅次於土地面積二七○倍大的美國,而耕作面積更是只有美國的0.46%,我們不禁想問荷蘭人是怎麼做到的?
荷蘭成為鬱金香王國,農業的模式是如何產生?
我們來走一趟荷蘭,也許就能夠了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他們的生產模式吧!以數據化科技及自動控制的溫室,在這種條件下的萵苣單位生產量為室外的十倍,農藥使用量為原本的3%。而戶外田間生產,配合人工智慧精準調整耕作方法,偵測單株在種植時所需的土壤化學性、水分含量、養分、生長勢等來做單株管理的數據,建立大數據資料庫,分析結果能做為作物自動化生產管理的依據。
由此延伸出對於精緻農業的管理,以適時的、精準的、適量的高效環保的智慧精準耕作模式正由此展開,我想大家都很期待它的成果吧,一位靠近比利時國界的馬鈴薯生產者,以智慧精準的耕作方式,每年每公頃產量達五十噸,是一般平均十四・五噸的三倍以上,卓越成效顯而易見。
那麼,這些農業發展的模式是怎麼樣產生的呢?荷蘭政府早在二十年前便推算出,在二○五○年的全球人口數超過一百億,那時將會比現在多出二十五億,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數,這些人日常生活需要水,吃的糧食也需要水來灌溉。
如果沒有找出高效的耕作方式,充分利用智慧精準耕作方式,以大量節省土地及有限的水資源,屆時是無法滿足人口成長所需要的糧食與水資源,加上氣候變化急劇使淡水資源的供應面臨極大的挑戰,全球氣候每上升1˚C將使七%人口減少二十%的再生水資源利用。
傳統灌溉法需要大量的水資源,而如何精準的降低水資源的利用,想必是未來的趨勢更是必要課題。反觀台灣,生產一公斤水稻需三千公升的水,此耕作方式值得我們省思並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
值得借鏡的「全球農業責任」與全球行銷
荷蘭政府懷著這一個具有「全球農業責任」的核心思維,啟動一系列以結合產業、學術機關及研究單位的整合式研究與發展規畫,落實貫徹。他們有很清楚的核心價值,各單位分工合作,共同為人類的生存為使命感來完成這項任務,此成果為未來農業發展樹立良好的典範。
緊接著來看荷蘭的全球行銷吧,我們福爾摩莎園藝集團是全球百合產業的一員,每年六月都必須要到荷蘭參與年度盛事「荷蘭百合節(Dutch lily days)」。除了東方的臉孔,歐洲、北美、中美洲、南非、中東等六十五個國家的百合業者群聚於此,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吸引他們過來呢?
荷蘭在精緻農業的經營,不管是在品種的開發、高效生產的模式、物流管理的技術、新市場的開拓、公司品牌及國家品牌的形象經營,都是很值得、很需要去學習的,也正是大家引領期盼去荷蘭學習,並邁開步伐迎向未來農業的世界潮流。我想這是荷蘭的產業發展定位,也是他們與全球的供應鏈長久以來所建構出的密切關係吧。
每年站在荷蘭的土地上就會想到台灣農業產業的發展,有感而發也不禁問起,台灣農業的發展及定位?到底我們是在世界地圖上找出我們的定位呢?還是在美麗的寶島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呢,你們說呢?
普101 30
回覆刪除台灣與荷蘭同屬土地面積較小的國家,台灣應該效仿荷蘭的方式。
荷蘭的「全球農業責任」的核心思維,為了全世界的人而創,十分有參考價值,台灣的產業也可以嘗試看看。
回覆刪除普101 20
台灣應該多多放眼國外學習國外的做法,也可以把好的方法分享給國外這樣他們才會分享好的方法給我們
回覆刪除Pu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