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栓」、採茶戲後場音樂 苗栗無形文化資產再添2項

2019-01-19 23:37聯合報 記者胡蓬生
新登錄苗栗無形文化資產「採茶戲後場音樂」保存者鄭榮興。 圖/鄭榮興提供
新登錄苗栗無形文化資產「採茶戲後場音樂」保存者鄭榮興。 圖/鄭榮興提供
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新增採茶戲後場音樂、傳統腳踢轆轤拉坏「抓栓」2項無形文化資產,全縣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達到25項,縣府強調,透過指定登錄讓民眾更加認識縣內無形文化資產、厚植傳承能量,將持續致力文化資產維護與發揚。
文觀局文化資產科指出,審議大會還新登錄1項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傳統土埆拱窯技術」;目前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有5項、傳統表演藝術9項、傳統工藝11項,其中賽夏族巴斯達隘、白沙屯媽進香2項也是國家重要民俗。
文資科指出,採茶戲後場音樂自1920年代崛起迄今,是苗栗以北客家戲曲音樂文化重要代表劇種,戲曲演出後場音樂伴奏,在三腳採茶文化基礎上,廣納各種大戲後場音樂,形成特殊藝術表現與價值,這項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為鄭榮興,是當今採茶戲界藝師級表演藝術家。
新登錄苗栗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腳踢轆轤拉坏抓栓」保存者林瑞華。 圖/林瑞華提供
新登錄苗栗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腳踢轆轤拉坏抓栓」保存者林瑞華。 圖/林瑞華提供
傳統腳踢轆轤拉坏「抓栓」瀕臨失傳,它以福州式低姿態操作方式,配合拉坏「抓栓」技術,確保拉坏形體完整性,具藝術價值及時代特色等登錄基準,保存者林瑞華承襲父親林添福的技藝,承先啟後。
「傳統土埆拱窯技術」是縣內首次登錄的文資保存技術,保存者也是林瑞華,他傳承林添福的採土、練土、印製土埆及拱窯技術,發揮窯爐高溫燒成技術並獲金氏世界紀錄。
另外,原有的無形文化資產「客家八音」、「亂彈戲曲」,這次審議分別增加登錄保存者鄭榮興、彭繡靜;彭是當代職業亂彈前場演員重要代表之一,退休後仍在各子弟社團、學校指導後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