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四冊非洲補充資料~鏡頭背後/盧安達百日:種族滅絕,盧安達大屠殺的25週年

2019/04/08 轉角24小時

【2019. 4. 08 盧安達】
鏡頭背後/盧安達百日:種族滅絕,盧安達大屠殺的25週年
「我選擇原諒...否則我無法重拾平靜。」這個星期日是「盧安達大屠殺」的25周年忌日,從1994年4月7日開始到7月15日為止,超過80萬的圖西族(Tutsis)在這100日內慘遭當政的胡圖族(Hutu)屠殺;25年後,盧安達已成為東非經濟發展最穩定的「模範國家」,但當年大屠殺所留下的膿瘡,卻仍以不同形式持續困擾著「重生的盧安達」。
「非洲地圖」的圖片搜尋結果
盧安達大屠殺真正的觸發引信,始於1994年4月6日。當時,盧安達總統——胡圖族的獨裁者,哈比亞利馬納(Juvénal Habyarimana)——所乘坐的小客機,在首都吉加里上空,遭到「不明的防空飛彈擊落爆炸」。哈比亞利馬納總統與同行的蒲隆地總統恩塔里亞米拉(Cyprien Ntaryamira)當場死亡。群龍無首的盧安達,一時陷入集體混亂。
哈比亞利馬納任內,曾大力推動針對圖西族少數派的「種族清洗」,並觸發兩族在90年代初期的頻繁交戰;再加上墜機身死的兩位總統,都是胡圖族出身的領導人。於是一時之間,「圖西族發動暗殺」的謠言,才刺激了盧安達軍方與胡圖族激進主義者的「復仇行動」——一場遍及全國的「種族滅絕」大屠殺自此爆發。
1994年4月7日,針對圖西族的滅絕屠殺正式展開。各種無差別強暴、虐殺、處決、縱火,在短短100天內殺死了超過80萬名圖西人——瘋狂的子彈與砍刀,以每日將近1萬死的屠殺速率,快速消滅了盧安達10%的人口;也殺盡了圖西族總數的70%。
儘管當時血流成河的瘋狂,震撼了世界;但整整百日之間,對於阻止暴力,國際社會卻是毫無作為。直到流亡烏干達的圖西族武裝「盧安達愛國陣線」(FPR),在現任總統卡加梅(Paul Kagame)的領軍下強勢重返,並於7月15日攻佔首都吉加里後,整場血腥才終於「劃下句點」。
卡加梅掌握政權之後,以「重建國家」為名,將盧安達打造成了「開明專制」的獨裁政體——在他治下,盧安達的經濟得到高度發展;過去的仇恨與族群差異,也透過一系列強力的法律管制而被完全壓制,成為貌似和諧但「不可言說」的社會禁忌。
「我明白,我們不可能全然地體會那些倖存者的孤寂與憤恨;但與此同時,我們卻得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他們,請大家寬恕、請大家為了這個國家的重生作出『必要的犧牲』...有任何痛苦與仇恨的情緒,我都得請大家好好把它們藏起來。」在悼念活動上,卡加梅如此表示。
在7日的紀念活動中,卡加梅先是在吉加里大屠殺紀念公墓,點燃了象徵悼念的紀念聖火。之後稍晚,數萬名盧安達民眾也湧入了吉佳里國家足球場,在黑暗中舉起燭光,聆聽大屠殺倖存者們對於死亡的親口見證,以及和解原諒的希望誓詞。
「我選擇原諒,因為仇恨永不可能讓你平靜。」49歲的穆卡魯琳達(Alice Mukarurinda)在大屠殺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卻對《衛報》表示:自己早已經放下了仇恨。
「在大屠殺中,也有胡圖族人為了保護圖西族的朋友而死。如果真要怪誰的話,我們只能怪過去的政府不公不義。我認為那些殺害我家人的人們已經對我道了歉,我也選擇了原諒——對我們來說,擁抱未來,或許更為重要。」穆卡魯琳達表示,自己選擇放下,因為她知道當前的和平與和諧「得來不易」,她不願因報復而成為與那些屠殺兇手一樣的人,也不願讓自己的國家再冒險重複一次對立的悲劇。
但同樣作為受害者,每個倖存的故事與選擇,卻都不盡相同。像是12名家人慘遭殺害的卡勒克濟(Jean Claude Kalekezi),就無法接受當前這種「不明不白的刻意寬恕」:
「政府只會逼著我們、要活過來的大家『選擇原諒』;但就在此時、就在現在,還有好多殺人兇手藏身在民間——他們歌照唱、舞照跳,對過去的滿手血腥隻字不提,只要不說出死人埋在哪裡,他們就是無罪者。於是新的房子蓋在萬人塚,『新生』的盧安達就建在冤魂的犧牲上頭...。」
吉佳里的盧安達大屠殺紀念館,倖存者們把死難家人的照片捐出來,放在館內供後人憑弔。...
「或許其他人可以選擇原諒。」卡勒克濟說,「但我沒辦法。永遠都沒辦法。」
儘管盧安達本國,與聯合國所成立的「盧安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ICTR)曾持續追查並定罪,但由於行兇者的數量過於龐大,究責行動也確實難以交代全局。
《衛報》同時指出,在大屠殺過後,掌權的卡加梅以國家和解為名,嚴禁所有政壇反對異議的挑戰。儘管其政權與其他專政國家相比「相對清廉有效率」,但許多質疑者也擔心:如果那天卡加梅不在了、大屠殺的記憶遠去了,盧安達是否還能繼續維持眼下的「和解精神」?
 圖/路透社
另一方面,由於盧安達大屠殺的施暴規模與強度過高,直到25年後的今天,各種醫療與社會問題仍不斷隨時間惡化浮出。
像是大屠殺倖存者中,約有35%後續回報出現有「精神官能後遺症」,但眼下的社會與醫療資源,卻不足夠以主動馳援;此外,像是在大屠殺中因大規模強暴而誕生的新一世代,也慢慢追究起自己的禁忌身世。但種種困難的提問,25年後的盧安達也不全都備好了答案。

1 則留言:

  1. 歷史的洪流掩蓋了一樁樁的悲劇。有人選擇淡忘,有人選擇遺忘,有人選擇保持著悲恨的心活下去。沒有是非對錯,沒有優者劣者,只願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Pu20318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