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沉淪 雲林海口人找出路

大地沉淪 海口人找出路


自由 更新日期:2010/11/29 04:11







記者林國賢/專題報導



著台十七線公路沿彰化、雲林、嘉義走,沿途的電線桿或是圍牆上,不時出現張貼著「樓房升高遷移」的廣告;而進入台西鄉五港村、崙豐地區,眼尖的人更會發現這邊住家一樓特別低短,窗戶與樓層高度比例不對,多數家庭的一樓更可用「家徒四壁」形容,外人或許會覺得突兀與新奇,但對居民而言,卻是心中的痛與無奈。



「貴重、怕水的電器、家具,攏放在二樓,一年換三台電視、冰箱,真正氣死人」,住在海口,70多歲的丁萬嘆了口氣說,他家最高紀錄一個月內進水4次,你說能不墊高嗎?



「三代人攏住在海口,想不出能夠搬到那裡?」台西鄉崙豐地區正忙著墊高一樓的老人家說,現代建築技術配合100多萬元的老本,總算紓解了淹水情況,但是以後技術無法滿足環境變化,真正就「進無步、退無路」。



「人類超限利用地下水挑戰自然,養魚、養文蛤、種田,改善經濟環境,卻帶來了地層下陷,又把一輩子辛苦積蓄,花在不斷墊高住家地基上,因果關係耐人尋味」,一位學者到台西地區旅遊後,有感而發的說了這段話。



地層下陷 威脅半個雲林



雲林縣地層下陷約在75年韋恩颱風過後,開始被討論,80年至85年最為嚴重,每年沉陷量高達34公分,其中台西、口湖、麥寮等鄉鎮,累積的沉陷量都超過3公尺,近幾年更逐漸向內陸推進,褒忠、土庫、元長等地,於92年測得的下陷量達12公分,整個雲林縣約有600多平方公里,約一半的縣土受到地層下陷威脅。



這2年沉陷速度與面積趨緩,前年沉陷量超過3公分、約470多平方公里,今年截至9月,縮小到267平方公里,只是下陷最嚴重地區更接近高鐵更受到矚目。



雲林縣幾乎所有的水資源都是仰賴地下水,每年超抽的地下水量達1億3千多萬立方公尺



15年來,政府在檢討地層下陷防治工作時,首先想到就是填塞農漁民們的水井。



「沒有水就沒有希望,阮又不是喝西北風就會飽」,在高鐵建設前已在虎尾耕作一輩子的老農民表達對政府封井的疑慮。



「大企業用的水比百姓多上數萬倍,卻要農民封井,無法耕作,完全沒有道理」,在土庫鎮種了一輩子稻作的農民陳伯伯雙手一攤,沒有解決灌溉用水前,誰來封我的井,我就跟誰拚命。



一位縣府水利官員指出,農業用水外,還有工業和民生用水也抽地下水,沒有地表水源替代,盲目封井後,受到影響的農漁民,將引爆立即的社會問題。



超抽地下水 農民先代罪



雲林縣長蘇治芬曾透過媒體投書指出,水利署認為農民超抽地下水,是造成地層下陷的原因,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什麼原本讓農民安身立命的灌溉水不見了,靠土地養家活口的農民根本是「受害者」,怎麼會變成造成地層下陷的「加害者」呢?這種邏輯思考,莫非是另一種形式的「城市傲慢」。



曾在七二水災後,走訪彰、雲、彰等地層下陷嚴重地區視察的學著胡春元表示,雲林縣因沒有水庫,包括工業、農業、養殖漁業用水,幾乎都是採用地下水,在沒有可取代的地表水源之前,防治地層下陷可說是事倍功半。



雲林縣副縣長林源泉指出,政府相關單位總是把超抽地下水歸咎於農漁業,事實上,工業和民生需求總量亦相當驚人,不應被刻意忽略,雲林縣水源分配必須深入檢討,才能讓地層下陷防治工作更有效率。



縣議員李建昇更指出,農民從事農耕遠早於工業開發和高鐵的興建,農民為何必須為這項建設負責,政府與企業主進行開發前,難道沒有進行評估,在沒有替代水源前封井,是「乞丐趕廟公」的行為。



規劃下陷區 保資源永續



長期研究地層下陷的學者宋長虹早在多年前就指出,地下水超抽為地層下陷主因,但解決地層下陷,卻非單靠管制地下水超抽可以全面改善。



他說,對於已下陷土地除有效管理地下水超抽外,更應結合社區總體營造,使下陷區農漁業朝向精緻化、專業化、休閒化及高附加價值之型態發展,審慎規劃土地利用方式,改善下陷區環境品質條件,適地適用提升土地利用價值,降低防治工作對當地民眾生計的衝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已經沉陷的大地,不可能再回復,原住居民如何規劃應用地層下陷區土地,必須更有智慧,同時學習尊重大地與海洋,才能擁有永續的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