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盆地持續下陷…到底是誰抽走了地下水?

台灣的地層下陷,最早發生在台北盆地。從民國44年到50年間,地面已下陷近30公分,加上發展工業及人口匯聚,公共用水不敷使用,於是大量開鑿水井抽取地下水,造成日後蘆洲、五股一帶地面低於海平面。根據水利署近期的監測,已經穩定20年之久的台北盆地又有下陷的跡象,下陷的原因不明。

根據科學月刋於1989年7月刋載的「地層下陷─環境資源利用的危機」一文中,作者李建堂寫道「政府雖於五十七年公告「台北地區地下水管制要點」,畫定地下水管制區,但成效並非很好。

六十年左右,各地的年下陷量大多在15公分以上,而六十一~六十三年間,地下水位在-43~-47公尺間,六十七~六十九年間,地下水位盤旋在-40~-44公尺間。由於政府加強實施地下水管制之各項措施並增加地面水供應,直到六十七年後方使得地下水位逐漸回升,而地層下陷現象也趨於緩和。自七十年後,全區的地下水位回升至-40公尺以上。」顯示台北盆地下陷情形已獲得控制。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總工程司陳志雄指出,台北盆地三面環山,加上雨水充沛,山體涵水能力強,補充了大部份的地下水源。但因為都會發展,市區開發接近飽和,地表被柏油及水泥覆蓋面積擴大,雨水直接進入排水系統流到大海,影響了地表涵水能力,是值得關注的課題。他強調,畢竟下水道的功能著重在排水,而非讓水回流到地表。

2004至2006年間,經濟部水利署委託工研院監測台北盆地的地層變化,連續三年出現下陷的異常指標,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每年1至2.4公尺,累計下降深度為3至7.2公尺,影響到的區域包括台北市中山區、台北縣三重、蘆洲及新莊地區出現微幅下陷跡象。

近年來台北盆地的地下水位下降成因不明,外界曾懷疑是捷運機場線施工工程超抽地下水,導致部份地區出現地層下陷,且大台北地區高樓林立,建築物地基採用連續壁擋水方式,開挖階段均會抽乾地基內部的地下水,是否是造成地下水位流失的原因,目前仍缺乏統計資料佐證。

但中央地質調查所副所長江崇榮則認為,台北盆地目前尚稱穩定,沒有地層下陷的危險。江崇榮表示,台北盆地地表下方有超過20公尺厚的松山層土壤,近數十年來的監測,松山層的地下水水位變化極小,且週邊的大漢溪、新店溪及景美溪三條主要地下水注入系統的水源正常,因此松山層的地下水應不致有太大的變化。

江崇榮指出,造成地層下陷的原因主要是松山層下方的礫石層地下水位下降,一般抽取地下水也是經由礫石層取水,部份重大工程或許從礫石層抽取過量的地下水,造成地面出現陷落的現象,但問題並不嚴重。

而地下水太多恐怕造成地層滑動等種種狀況,也是相關單位正面臨的挑戰。

水利署總工程司王瑞德提出另一種警訊,他表示目前台北盆地的地下水位逐年回升,反而要擔心地下水太多造成的地質鬆動現象。王瑞德說,大台北地區地表承受各種建築物的重量,地下水水位上升是否讓地質產生難以逆料的狀況,水利署正持續監測中。

由於主要的交通建設改採地下化,尤其是軌道建設包括鐵路、高鐵及捷運系統,最怕發生嚴重的地層坍塌情形,雖然工程單位具備地層坍塌壓力剖面的準確測定技術,但維持地下水位在可控制的範圍內才是根本之道。【取自今日新聞】2010/12/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