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頭殼newtalk2017年9月9日
在石門水庫延夀穩定供水計畫於今年11月達陣後,如何將第支三箭的射程得以延伸,讓已經延夀50年的石門水庫成為常青水庫,永續經營?經濟部水利署正啟動石門水庫多元防淤計畫,建造阿姆坪防淤隧道,向石門水庫永續經營的目標邁進。
水利署10年來,以250億特別預算,規劃延長石門水庫延長壽命的三大計畫,分別是:一、增設水庫防砂設施;二、防淤電廠水利排砂,河槽人工湖,將儲水量由50萬噸提高到變300萬噸及三、增設分層取水工工程,三大計劃完成後,估計石門水庫的壽命,可以延長50年。水利署形容這是石門水庫延夀計畫的三支箭,第三支箭-中庄調整池於今年11月峻工後,完成了石門水庫排砂穩定供水的最後一塊拼圖。
水利署表示,極端降雨造成水庫大量淤積及高濁度易影響供水,93年艾利颱風侵襲使桃園停水18天。氣候變遷枯旱發生頻繁,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91、92、93、95及104年均曾停灌,91及104年並實施三階限水。用水量持續成長,年供水量約8億M3,年運用約4次,供水負擔大。石門水庫營運超過50年,淤積量達1/3,庫容量只剩2/3;設施逐步老化,須汰換更新,希望以前瞻計畫的阿姆坪防淤隧道,讓已經延夀50年的石門水庫使用年限,不止延長50年,甚至是200年,最好是得以永續。
水利署主祕黃宏蒲表示,桃園市每日需水140萬,一遇颱風豪雨,原水濁高的時候,中庄調整池啟可備援大湳水廠30萬噸,另外,不足的110萬噸的水,由石門水庫的分層取水工供應給南桃園,穩定整個大桃園的供水需求。水利署就是用了這三支箭排砂穩定供水,讓桃園及新北於颱風豪雨免於停水之苦。
水利署指出,石門水庫多元防淤是以「水力排砂為主、傳統清淤為輔」。主要是在每年11月-4月低水位時期,陸上開挖,每立方米為30~40元,年可清淤40萬噸(佔21%)。抽泥淤泥去化問每立方米100~150元,年清淤35萬噸(佔18%)。颱洪期間運用水力排砂,操作成本低,節能減碳(友善環境),防淤效能高,有助於河道土砂補充,費用是零,年清淤117萬噸(佔61%)。石門水庫目前每年進砂量約342萬噸,現行水力排砂措施,可排出117萬噸,路挖與抽泥方式約排90萬噸,阿姆坪防淤隧道納入前瞻計畫積極推動,完工後估約能提供64萬噸排砂量,為延長石門水庫壽命,水利署啟用多元防淤計畫,希望每年的進砂量342萬噸,全部排出,讓只剩2/3庫容量的石門水庫,一直保持現有的容量,若沒有重大災變,並有效更新水庫結構老化設施,讓水庫得以永續營運。
督導水利署業務的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表示,延長水庫夀命並非靠單一工具,必需多管齊下。通常水庫經濟壽齢,通常50-60年,已經54年的石門水庫,已達經濟壽命,希望用各式工具,延長石門水庫的壽命到200年,而不是只延長50年,甚至得以永續。
為了水庫永續,水利署石門水庫多元防淤計畫,納入前瞻計畫水環境建設中,加速推動建造4531公尺的阿姆坪防淤隧道。水利署表示,阿姆坪防淤隧道兼具每年防淤64萬噸、排洪每秒600立方米功能,可延長水庫壽命及確保防洪安全。工期為104年至109年,總經費為46.7億。
阿姆坪防淤隧道兼具四大防淤功能,一:作為輸泥管道,抽泥輸送至下游進行分選,可沖淤料待颱洪期間排出。二:作為沖淤通道,利用颱洪期間多餘水量進行沖淤,將可沖淤料回歸河道。三:作為運輸便道,枯旱時供卡車由隧道至水庫載運淤泥,避免交通衝擊。四:作為排洪隧道,颱洪期間供庫操作洩水,確保水庫防洪安全。
除了第一階段的阿姆坪防淤隧道,如果成效如預期,也會啟動第二階段建造大灣坪隧道,以繞過水庫外圍工程,降低排砂成本和效能。經濟部次長楊偉甫比喻說,大灣坪隧道的概念,如同交通的外環道,不必開入市區,由水庫外圍排砂,降低成本。
水利署主祕黃宏蒲補充解釋說,水庫清淤1立方米,是500元的費用,每年清淤費用高達5億元,建造大灣坪隧道經費是7.5億,一年半的清淤費用即回本。
至於更新水庫水利結構設施也是造價不斐,為何要不斷投資?楊偉甫表示,建造一座新水庫需要300億,又涉生態環境開發,我們希望能夠運用多元防淤排砂設施,譲石門水庫成為常青水庫,得以永續經營。
水利署表示,自民國95年起開始執行「石門水庫及集水區整治計畫」,迄今已邁入第十年,中庄調整池及攔河堰的竣工,完成了該計畫的最後一哩路,未來石門水庫在颱洪期間的排砂操作,將有更大空間,以減少水庫淤積,達成穩定供水目標。
在石門水庫延夀計畫三支箭達陣得分後,阿姆坪防淤隧道為石門水庫,永續經營的接續重點工作,未來的阿姆坪防淤隧道和大灣坪隧道如期完工,發揮預期功效,確保防洪供水穩定安全,才是石門水庫百年大業的完整配套方案,方令水利人高枕無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