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流+風阻效應 海漂垃圾襲台

 2020/11/14 05:30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全球每年約有1270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中研院與台大組成的研究團隊,運用大數據分析運算25年全球七大洋區垃圾分布,首度發現風阻效應和海流都會影響海洋垃圾分布,海洋垃圾從亞熱帶逐漸轉到過去被忽略的熱帶和極區,並從太平洋東岸轉到西岸,將對台灣危害巨大,論文上個月登上國際的《環境研究期刊》。

從太平洋東岸轉到西岸論文登上國際期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辛宜佳,與台大漁業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柯佳吟所組團隊進行的研究,從風阻效應著手,以大數據分析,發現海洋垃圾分布已有轉移。海洋垃圾以太平洋區最嚴重,超過50%的垃圾持續在海上漂流、影響海洋生態。

進行海洋物理分析的辛宜佳表示,風阻效應是將海洋垃圾推送到岸上和沿岸的重要因素,在大洋區被丟棄的海洋垃圾,中、高風阻海漂物如保麗龍、寶特瓶塑料易隨風漂移,主要累積在熱帶海域與極區海域;低風阻垃圾像藍白拖等,主要累積副熱帶海域,沿岸垃圾則不易受風阻效應影響,無論風阻大小皆均勻分布於全球海域,顯示海洋垃圾的全球性威脅。

辛宜佳也提到,亞熱帶地區營養鹽並不多,生物比較不會聚集在那裡,但如果垃圾因為風的作用,被帶到其他營養比較多的地區,這些地區通常是生物聚集地點,就可能導致生物食入或纏繞。

塑膠類漂更遠 南北冰洋 堆積熱點

團隊也比較全球七大洋區,發現原本位在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海洋垃圾,漂離至北印度洋和南冰洋,尤其風阻愈強時、情況更明顯。除風阻影響外,隨著南極繞極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的帶動,大西洋和印度洋中的海洋垃圾容易被帶往其他洋區,亦即除了風阻效應外,大洋環流亦是促使垃圾在海中漂移的因素之一。

鄭明修表示,從模擬結果可看到,海洋垃圾分布的熱點已經轉變,「台灣可能面臨更巨大的海洋垃圾危害,尤其是無人離島,清潔海洋垃圾更困難。」他也表示,由於風阻效應緣故,塑膠垃圾可被帶到更遠的地方,南北冰洋可能是另一海洋垃圾堆積的熱點。

台大漁業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柯佳吟(左起)與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辛宜佳呼籲海洋垃圾危害不容輕視。(記者楊媛婷攝)

台大漁業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柯佳吟(左起)與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辛宜佳呼籲海洋垃圾危害不容輕視。(記者楊媛婷攝)

中研院與台大研究團隊模擬海洋垃圾累積情形,發現除了海流外,風阻效應會影響海洋垃圾分布點,左邊圖片是模擬低風阻效應的廢棄物,右邊是高風阻效應廢棄物如保麗龍、保特瓶等的海洋垃圾聚集情況。(中研院提供)

中研院與台大研究團隊模擬海洋垃圾累積情形,發現除了海流外,風阻效應會影響海洋垃圾分布點,左邊圖片是模擬低風阻效應的廢棄物,右邊是高風阻效應廢棄物如保麗龍、保特瓶等的海洋垃圾聚集情況。(中研院提供)

1 則留言:

  1. 普20230 張偉歆
    人們製造大量的垃圾,就算是廣闊的海洋也無法講它消化,在擔心受到垃圾危害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減少製造垃圾,以免遭受這種不必要的危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