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豐濱鄉復興部落是堅持無菸、無酒的阿美族部落,在農委會水保局等單位支持下,靈魂人物張慧芬等年輕人返鄉推動部落產業,發展出生態導覽遊程,成為東海岸傳奇亮點。
依山傍海的豐濱鄉,多年來隨著環境變遷、人口外移,人煙稀少的聚落羅列在海岸公路旁,阿美族的復興部落正是其中之一。發源於海岸山脈太巴塱山東側的加塱溪穿流而過,「加塱」阿美族語是一起、共同的意思。復興部落常住人口約10幾戶、20多人,堪稱東海岸最小的部落,但居民團結又熱情。
復興部落的阿美族語稱做Dipid,為笠螺之意,噶瑪蘭族撿拾笠螺食用,螺殼堆積在此處而得名。
民國95年復興部落宣示禁菸,成為全台第一個阿美族無菸部落,「復興無菸部落公約」矗立路旁,電線桿上可見禁菸標語,此名聲也為部落帶來一些參訪人潮。
此外,水保局花蓮分局輔導復興部落參與農村再生的培根課程,為部落帶來契機。
水圳損壞而廢耕的坡地梯田,水保局花蓮分局邀林務局花蓮林管處一同就修復水圳的森林用地取得共識,為部落改善900公尺長的水圳,使位於海拔200公尺的梯田能引水灌溉,再由改良場輔導居民種植有機水稻,讓部落再生。
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說,多年來藉由「農村再生」計畫的陪伴,讓活水重新流入復興部落,潤澤土地,串聯起森林、土地、河流、海洋和居民,呈現出如今質樸的里山生活樣貌。
陳淑媛指出,推動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民國104年間東華大學師生團隊來到復興部落駐村,並以「復興結」為主題,藉由傳統繩結,企劃一系列活動邀遊子回鄉,慶祝八八父親節,讓這個因為信仰而不舉行豐年祭的部落,也能在每年夏天,家族老幼歡聚同慶。
「感謝水保局從民國100年陪伴至今,讓我們有很好的成績,部落阿公阿嬤就算只剩下一個人,我們還是會堅持下去,把里山精神發揚下去,做到最好,讓子孫有最好的環境。」部落媳婦張慧芬說,族人共同守護部落,將耆老珍貴的山林物種知識傳承下來,發展生態旅遊,看到遊客日益熱絡、青年陸續返鄉,老人家們的笑容變多了。
10304吳宣頤
回覆刪除人口外移一直是東部地區人口減少的重要因素,現在有年輕人願意回鄉傳承一些當地的精神,對於部落或是地方都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