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郭陳澔去年率團登陸北極,在攝氏正負10度的環境蒐集地質資料,讓世界首度聽見「冰川崩裂(冰震)的聲音」。地質研究這條路,像北極雨天的泥淖一樣難走,一度想「務實一點」考中油、台電的他,最終選擇傾聽自己的聲音,攻讀博士、投入學術,享受「想一個問題想到失眠」的感覺。
走進中大地科院館,職員聽到郭陳澔的名字,立刻加註「就是那位從北極回來的老師!」那趟北極研究之旅,不只讓外界好奇,也是近期最令郭陳澔印象深刻的行程。他在極地收集台灣找不到的冰川地質資料,日後再經分析、探討,有助科學家從冰川的消融震盪中,提前預測海嘯。
時間回溯到去年7月30日,郭陳澔與中大助理教授張文和、研究助理管卓康3人從台灣出發,在挪威奧斯陸防疫旅館隔離10天後,通過4次新冠肺炎PCR測試,8月11日踏上北極圈的科學研究重鎮朗伊爾城,完成海上浮標測試,並施放台灣第一顆設在北極圈的地震儀,開始進行實地觀測。
接著,他們再乘船往距離朗伊爾城100公里遠的極地工作站,進行無人機空拍、冰河地形、地質與地球物理等探查。在冰河崎曲地形上,背著野外工具行走6天約60公里,成功布放40顆地震儀,記錄冰川融化後的冰震。
當時北極的天氣並不穩定,談到研究執行效率,郭陳澔感嘆「事倍功半」,凡遇大風、下雨都不能出門。不穩定中也藏驚喜,比如在放晴時,他們從所住的小木屋到外頭上廁所,正巧撞見北極熊逛大街,畫面令人難忘。
冰川存在地球的歷史很長,但1960年代前的科學儀器不夠發達,幾無科學家能記錄它的動態變化。郭陳澔從中大的儀器儲放室,隻手拿起一個地震儀,談到它能隨時記載冰川的震動,「它就像竊聽器,幫助科學家聽見冰川流動的聲音。」他所率領的團隊,也是國內親耳聽見這道聲音的第一人。
若不是當年仔細傾聽自己心底的聲音,郭陳澔恐怕一輩子都聽不到獨特的極地天籟。
生於新竹、1976年次的他回顧,當年誤打誤撞考進台灣大學地質系,曾經想過轉換跑道,但試了許多外系課程,發現自己「都只拿60分」,於是決定留下。
地質是不少人認定的冷門科系,郭陳澔博士畢業時,也曾擔心自己失業,和同學一窩蜂報考中油、台電等國營事業。不過,最讓他難忘的記憶,是發現自己擅長「想一個問題想到睡不到」,但想通時「感覺很好」,最後決定走進大學當學者。
地質學者經常要在自然環境中蹲點,郭陳澔笑稱自己的工作CP值低「換算下來,時薪不到100元。」但這是他歷經不斷試錯,最後留下來的工作選項。雖然辛苦,每當投入研究時,又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無價,讓他堅持至今。
台灣第一次成功登入的人-郭陳浩(兼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去年率領團隊登陸北極,見證北極美麗的風景,也可能以欣賞極光,延究與眾不同的生物,可以供應有觀教授延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