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沙漠造水 創奇蹟

以色列沙漠造水 創奇蹟

經濟日報/記者盧沛樺/專題報導

與台灣同屬亞熱帶地區的以色列,六成國土是沙漠,一年只有20多天下雨,靠著民眾力行節水,政府發展水工業積極造水,不但讓國內供水無虞,還能每年送水給約旦和巴勒斯坦自治區。

「以色列人從小被教育水資源很珍貴,廣告標語Save Every Drop(省下每一滴水),以色列人都琅琅上口。」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貿處處長韓得榮(Doron Hemo)說。

以色列降雨少,傳統水資源不足。韓得榮說,1990年代,以色列遭遇連續七年的旱災,政府決定興建海水淡化廠;預計今年底,海淡水將占總用水量的六成。「海淡水雖比天然雨水貴,但站在政府的立場,最重要的是,確保人民永遠有水可用。」韓得榮說。
「汙水回收再利用」是以色列造水的第二個奇蹟,以色列汙水再使用率為七成五,高居世界第一,且全用於南部沙漠區的農業灌溉;搭配滴灌系統,該區的蔬果出口,占全國出口值的六成,有「歐洲冬季廚房」的美譽。

「我們常說:缺乏是發明之母,我們面臨缺水的挑戰,但必須去克服。」韓得榮說,十年前,以色列成立Israel NewTech,致力發展水工業,有海水淡化、檢漏、淨水技術、農業滴灌等,目前一年水工業外銷產值高達30億美元。

以色列公司塔卡度(Takadu),運用大數據做水網管理,海外營收占逾九成。澳洲墨爾本靠此技術,四年內漏水率降低近8個百分點。
【2015/05/0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