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液化成因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李珩
土壤液化與我們的關係
在臺灣這種高降雨、多地震的地方,土壤液化是我們很常聽到的一個名詞。但大部分的人卻不明白發生的原因以及條件,使自己就算身在危險之中卻也毫不知情。因此既然身在臺灣,多了解土壤液化這類的災害是必要的。

何謂土壤液化

土壤液化是指固體的土壤,在一定的條件下,其性質轉變為液體的狀態。也就是土壤被「液體化」。這樣的現象會使得土壤的強度大幅下降,可能引發建物損壞等災害。

如何改變土壤性質

要了解土壤液化,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土壤,並知道如何改變其性質以接近「液態」。我們可以把一塊土粗略的分為土壤和土壤間的小空隙,這些小空隙又有部分是水,部分是空氣。也就是說一塊土可以分成土、水、空氣三個部分,並且通常土壤的物理性質會隨著水分的多寡而改變。既然有這三種組成,也就可以合理推測,藉由改變三者之間的比例,也就能改變其物理性質,達到液化的狀態。在一單位的土裡面,我們給定土跟水各自的比例,也自然就能得到空氣的比例,但這只是土壤內部,我們需要再考慮外力造成的影響,所以要達到土壤液化有三個條件要達成:
  1. 土壤顆粒(土)
  2. 地震(外力)
先從土壤內部顆粒之間的力學關係講起。土壤顆粒堆疊之後,彼此之間會互相擠壓,這個擠壓的力稱為「有效應力」,有效應力越大,也表示該塊土壤的強度越強。可以想像小時候的球池,球彼此之間擠壓的力很小,所以我們一坐上球池就會下陷,但今天若把球都換成實心鐵球,你可以想像坐上去大概就跟天堂路一樣,並且這些球可能也不大會動,這就是因為有效應力比較大。
65098_p1
圖一 有效應力示意圖[1]

水的影響機制

剛剛只考慮到土壤顆粒之間的關係,還沒說到水的影響。把水加進去之後,水的水壓會讓有效應力降低,這個水造成的壓力稱為「孔隙水壓」。這有點接近浮力的概念,你可以想像這些球會試圖的往上浮,如此一來彼此之間本來向下互相擠壓的力就會降低了。此時若有效應力降為 0,則土壤顆粒就像是完全浮在水中一樣,喪失自身的強度。

外力的影響機制

但事實上土的比重比水大,照理來說有效應力不會是 0 吧(對有效應力還是不大了解的話可以先暫時理解為浮力)?看起來是這樣沒錯,但這裡並沒有考慮到外力的介入。假設今天發生了地震,那麼這些土壤中的孔隙也會跟著顆粒的移動而受到擠壓,若孔隙完全都被水填滿了,則此時會使得孔隙水壓上升,有效應力也就因此下降,這時候就可能發生土壤液化了。
65098_p2
圖二 孔隙水壓及地震關係示意圖[2]

土壤的影響機制

但這樣的擠壓其實也不見得會造成孔隙水壓明顯的上升。此時若能夠把水排掉,水壓也就能夠被釋放。這就像是在一個水球上戳了個洞,水會從裡面噴出來,同時內部的水壓也會下降,所以可以看到水越噴越慢。在這裡也是類似的概念,若這些水被排除的越快,水壓也就越不容易上升,同時可以排水的洞越多,也就代表排水越快。因此顆粒越小的土壤,也就越容易土壤液化。雖然引發土壤液化需要有顆粒夠小的土壤,但顆粒最小的土壤-黏土卻因為顆粒太小了,即使遇到地震,其內部的孔隙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所以也不會發生土壤液化。綜合以上兩點,顆粒小但仍不至於到黏土的土壤-細砂就是引發土壤液化的條件了。
最後做個統整。土壤液化的發生條件有三個要點:首先是土質要符合,需要是細砂,孔隙夠小不易排水,卻也有空間被擠壓。第二點,需要是飽和的狀態,否則空氣本身就是可以擠壓的,就算受擠壓水壓也不易上升。最後是足夠規模的地震,才能夠讓土壤受到夠強的擠壓[3],大幅降低有效應力。雖然這些條件看似嚴苛,但比較特別的是我們身處於地震頻繁(外力)又多降雨(水)的臺灣,需要特別留意周遭環境是否符合這些條件,才能將損害降到最低。

引自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6509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