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8-01 |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古稱“井渠”。是古代吐魯番各族勞動群眾,根據盆地地理條件、太陽輻射和大氣環流的特點,經過長期生産實踐創造出來的,是吐魯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吐魯番坎兒井,出現在18世紀末葉。主要分佈在吐魯番盆地、哈密和禾壘地區,尤以吐魯番地區最多,計有千余條,如果連接起來,長達5000公里,所以有人稱之為“地下運河”。“坎兒”即井穴,是當地人民吸收內地“井渠法”創造的,它是把盆地豐富的地下潛流水,通過人工開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
坎兒井,開始發展緩慢,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則徐在伊拉裏克“增穿井渠”(《新疆圖志、建置》)時,“吐魯番舊有三十余處”(《清史稿,薩迎阿傳》)。後經推廣,吐魯番坎兒井發展到百處。光緒六年(1880),左宗棠率兵平定阿古柏叛亂後,“督勸民戶,淘浚坎兒井”,“吐魯番所屬渠工之外,更開鑿坎井一百八十五處”(《左文襄全集奏稿》卷五十六)。此後,吐魯番坎兒井繼續發展。據本世紀五十年代統計,吐魯番坎兒井發展到一千三百多條。由於水位下降等種種原因,到1990年吐魯番坎兒井(出水)只有700條,流量2.94億立方。
坎兒井由豎井、暗渠、明渠、澇壩四部份組成。豎井,主要是為挖暗渠和維修時人出入及出士用的。豎井口長1米,寬0.7米,豎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暗渠是坎兒井的主體,高約1.6米,寬約0.7米。明渠,就是暗渠出水口至農田之間的水渠。澇壩,就是暗渠出水口,修建一個蓄水池,積蓄一定水量,然後灌溉農田。
坎兒井一般長3-8公里, 最長的達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畝,最好的年灌溉可達500畝。
坎兒井史
坎兒井的歷史源遠流長。漢代在今陜西關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術的創造,稱“井渠法”。漢通西域後,塞外乏水且沙土較松易崩,就將“井渠法”取水方法傳授給了當地人民,後經各族人民的辛勤勞作,逐漸趨於完善,發展為適合新疆條件的坎兒井。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興建的。據史料記載,由於清政府的倡導和屯墾措施的採用,坎兒井曾得到大量發展。清末因堅決禁煙而遭貶並充軍新疆的愛國大臣林則徐在吐魯番時,對坎兒井大為讚賞。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則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墾地,途經吐魯番縣城,在當天日記中寫道:“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弱,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
坎兒井的清泉澆灌滋潤吐魯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變成綠洲良田,生産出馳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糧食、棉花、油料等。 現在,儘管吐魯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發揮著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