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變藝文基地 留台南巷弄文化

古都台南府城市區的老巷弄,近年來透過創新或轉型,發展觀光頗見成效,但也因觀光而漸失老巷弄,在台南老城區裡經營兩家複合式藝文空間的馬伯桑,利用老屋建築與陳設,提供展演空間,努力保留台南老巷弄最純粹的精神。
34歲的馬伯桑是新北市金山人,從復興商工畢業後,就讀崑山科技大學視傳系,因而愛上台南,一待就是16年。他不僅憑著一股熱情,在薪水微薄的雜誌社擔任美編,還曾一度失業兩年,仍不肯放棄在台南定居。最後因曾在雜誌社接觸「老屋欣力」,而愛上老屋,開啟事業。

台北人馬伯桑,到台南求學,因為愛上老屋,打造複合式的藝文空間「村落裡」,為創作人提供免費展演空間。 圖/馬伯桑提供

分享
「在城市發展裡,老巷弄將越來越少。」馬伯桑經營兩個複合式藝文空間皆是老屋,大片洗石子地板、老窗花和舊家居,每個陳設都有來自老靈魂的美感,不少遊客慕名而來,看展覽買獨立刊物。但馬伯桑卻有感而發地說,台南因老巷弄而發展觀光,也因觀光而漸漸失去老巷弄。
馬伯桑愛老屋,為了觀察老屋元素,他不僅去過關廟、歸仁,更愛往海邊村落跑,如喜樹、灣裡和鯤鯓,由於「鯤喜灣」開發少,老屋仍保有原來風格,他便一一攝下,4、5年來累積有百張作品。他說,「看到老屋看到海,就好像回到故鄉金山,更確定台南是我第2個家」。
為了扶植台南在地藝術家、攝影家,馬伯桑成立複合式藝文空間「村落裡」,是少見以老村落影像為主題的空間,不僅免費提供空間讓創作人販賣獨立刊物、藝術品,定期舉辦講座,也提供創作人以作品換宿,一同保留屬於台灣、台南的巷弄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