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景雯/攝影:吳家昇2020/12/20
距今約150年前的1871年4月1日,一名蘇格蘭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從廈門搭船前往福爾摩沙群島(台灣)南部的打狗港(高雄)。原本這趟航行不在他的計畫中,但在馬雅各醫生的邀約下,湯姆生意外踏上福爾摩沙。
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是最早來台的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士,1871年馬雅各準備返回英國,返鄉前打算再走一遭台灣教區。正巧,他在中國廈門遇見了同為蘇格蘭人的湯姆生,兩人相談甚歡,在馬雅各熱情邀約下,湯姆生懷著興奮的心情登船,寫下旅行中國時的意外篇章。
這趟旅程不過2週,湯姆生從打狗登陸後,在旗后(旗津區)、猴山(柴山,又名「壽山」)、打狗潟湖(哈瑪星)大約停留了3天,又搭船北上來到台灣府(台南),接著再朝內山地區行走,行經拔馬、崗仔林、木柵、柑仔林、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等「熟番」(清朝對納入治理的台灣原住民稱呼)與「生番」(清代指未經教化的原住民)交雜之地,保留了50多張極為難得的原住民影像,也是目前最早以攝影方式記錄南台灣的珍貴史料。
濕版攝影即拍即沖
不過當時攝影技術,不像今日拿起手機就能拍。從現存湯姆生所拍的影像來看,當時他以濕版攝影法拍照,拍完照後將底片塗上化學藥劑顯影在玻璃片上,為了避免藥劑乾掉,沖洗過程必須要在30分鐘內完成,有如當今的拍立得,只不過沖洗時間較長。
由於湯姆生多半是幫達官顯貴拍照賺取費用,這趟意外之旅雖沒有計畫拍攝肖像,但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有諸多想像。湯姆生離台後,在1873年發表《南台灣旅行紀錄皇家地理學會報導》,內容詳細記載他到福爾摩沙的歷程。1877年再將遊歷亞洲諸國時拍攝的影像與手繪圖配上文字編成《十載遊記》。
當時的技術還不能在雜誌上排版印刷照片,因此書中出現的版畫照,都是由湯姆生先將玻璃負片再寄給出版社,由版畫師將照片裡的影像刻出,印製成書。
柯南精神尋找湯姆生 書店老闆拼貼甲仙
這些紀錄早年台灣影像的照片、版畫,在當時成為西方社會對東方國家想像的參考點之一,然而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影像卻也逐漸埋沒。
直到2001年,在甲仙開設「普門書店」的老闆游永福發表了《花邊剪刀》詩集,文史工作者評為「沒有芋頭的味道」,認為游永福的詩文少了甲仙在地風味,鼓勵他研究甲仙文史,於是開啟了游永福長達18年的時間「尋找湯姆生」。
研究過程中,游永福發現1871年英國攝影師湯姆生曾來過台灣,且進入甲仙,還留下報導與照片紀錄,他憑著59張湯姆生當年拍的黑白照片,重訪150年前湯姆生踏過的足跡與路線,一一比對當年照片裡景色如今的樣貌。
按圖索驥 游永福踏上湯姆生百年前旅程
游永福循著湯姆生「1871年南台灣旅行地圖」,以及湯姆生在照片上的圖說按圖索驥,在18年間來回走訪湯姆生的路線。
游永福和湯姆生八竿子打不著,純粹只是在甲仙出生,在外闖蕩多年後,中年返鄉開書店,何以在百年後要找尋一個英國攝影師來台的足跡?游永福在電話那端用堅定的語氣回說:「兒子小時候都要我陪他看『柯南』,這種追根究柢的精神,應該是跟柯南學習而來。」
游永福回憶,為了找尋湯姆生照片裡的「白雲仙谷」,早年有爬山習慣的他,略知方位在哪。「但怎麼比對就是和照片裡的不一樣。」然而白雲仙谷位在深山,百年來也沒有過度開發。游永福追溯2008年卡玫基輕度颱風肆虐甲仙,好幾層樓高的白雲仙谷瀑布遭土石淹沒;2009年莫拉克颱風來襲,小林聚落瞬間消失,白雲仙谷瀑布土石流災情比2008年更嚴重。
直到2011年游永福溯溪而上,終於找到了當年湯姆生照片裡的「白雲仙谷」,但瀑布卻只剩下半層樓高度。
為了要拍到和湯姆生照片中一樣的角度,2013年他協助導演鄭立明拍攝《尋找木柵女》紀錄片,再度到白雲仙谷走一趟。經過兩年的沖刷,上下岩層落差持續拉大,高度已比上一回多了一層,但仍拍不出湯姆生照片裡的角度。
不死心的他,2015年第7度到原地踏查,原先被土石覆蓋的岩石紋理,幾經豪雨沖刷,恢復自然面貌,游永福終於和湯姆生在同樣地點、同樣的度,看見同樣視野。這一刻彷彿讓游永福穿越時空,和百年前的湯姆生相會。
尋找接待湯姆生的Hong姓後代
湯姆生來台期間,除了雇用6名平埔族人負責挑運器材和行李,也住在當地的接待家庭,並拍下在荖濃住的「Hong」姓寄住家庭成員。
游永福除了比對湯姆生照片裡的景象,也發揮柯南的辦案精神,在茫茫人海中尋找Hong的後代。
Hong從英文翻譯多數會認為是「洪」,然而游永福循照片裡的山景比對,詢問荖濃地區的文史學者,發現在地幾乎沒有人姓洪,反倒是姓「黃」較多。游永福表示,從湯姆生紀錄地名的方式來看,像是「木柵」,湯姆生的拼音為Bak-sa,「瓠仔寮」拼音為Pau-ah-liau,「酒」的拼音為Shu,「甲仙埔」拼音為Ka-san-po,從此推斷,當時語言應為閩南語,因此湯姆生的羅馬拼音是以閩南語為主。以此論證Hong應為「黃」姓。
有了這樣的論證,游永福循著照片,比對在小山稜下方有一片竹林,下方則住著一大戶人家,而這家人就是湯姆生照片裡黃家的後代。
只不過百年前祖先所歷經的事,黃家後代沒人知曉,但在游永福心中,找到影中人後代,對他而言,「尋找湯姆生」18載,總算沒辜負當年要他探究地方文史學者的期待。
推廣湯姆生線性文化遺產
如今游永福把這18年來「尋找湯姆生」的歷程出書,今年《尋找湯姆生》還獲得第44屆金鼎獎圖書編輯獎,蘋果日報拍攝「尋找湯姆生」影片,也拿下MOD紀錄片首獎。湯姆生能在150年後再現,全因游永福一股傻勁,讓多年前的影像被看見,「是湯姆生該浮上檯面的時候了,歷經這麼多年,老天爺自有安排,我只是一步一步地做。」
未來游永福計畫推廣湯姆生遊歷南台灣的古道路線,期望有更多專家學者繼續深入調查,打造「湯姆生1871台灣線性文化遺產」,成為全台最有內涵的文化道路。
(本文出自文化+雙週刊第74期「舊地重遊 鏡頭下的老時光-循著湯姆生腳步 走訪近150年前早期台灣」,12/21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