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A!」速看:波昂氣候大會六個觀戰重點

作者:Sipi·Ika(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低碳生活部落格志工寫手)
台灣時間11月6日下午五點,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3屆締約方大會(COP23)在德國波昂(Bonn)揭開序幕。這是第一次由島國斐濟主辦的氣候會議,亦是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議以來的首次氣候大會;以下整理位於瑞典的環境智庫——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The 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提出的六個「COP23觀戰重點」。
UNFCCC COP23 氣候大會。圖片來源:UNclimatechange(CC BY-NC-SA 2.0)
「BULA」是斐濟語的你好。圖為UNFCCC COP23 氣候大會會場。圖片來源:UNclimatechange(CC BY-NC-SA 2.0)

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如何維持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與環境正義,是近幾年氣候談判桌上的火熱議題。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議,締約國同意「努力」將全球升溫限於1.5℃,意味各國在減緩暖化的政策上必須投入更大動能,這也代表已開發/開發中國家將有責任協助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國家。而為了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之下,牽涉的氣候正義與責任分配跟歷屆COP一樣,永遠是每日談判進展的熱點。

二、科技決定地球未來,氣象戰的預言?

在氣候變遷談判界,有一派科技論擁護者深信運用科技能大幅降低目前大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提出「負排放」(Negative emissions)論點,著眼在大尺度的造林與生質能結合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術,將過量的碳儲存在地底下或自大氣中移除。
SEI分析此論點目前存有三個較大爭議:
  1. 治標不治本,無法提出更遠的願景。
  2. 涉及大尺度的生態地景改變存在無法預期的風險。
  3. 負排放支持論者迄今提出的成效低於預期目標(說得比做得好聽的意思)。
SEI認為以科技對抗暖化仍然是一帖良藥,但「負排放」擁護派以科技搶救地球的中心思想,在COP23的支持度仍值得觀察。

三、NDCs與SDGs異業結盟?

2015年9月聯合國大會通過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三個月後,巴黎氣候協議通過,其中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是氣候談判20多年以來,首度各國同意以自願方式提出減量目標。然而,自願承諾只是第一步,由於氣候議題影響的層面逐年擴大,包含糧食安全、人權、貿易、綠色金融等,COP23是否會將NDCs匯入SDGs的未來目標值得關注。

四、自己的地球自己救,非政府行為者角色

過去幾屆的氣候談判常被譏為是政治宣言會議,徒有政治承諾卻未見行動成效。巴黎協議首度將非政府行為者一詞納入協議內容,目的是希望擴大非政府角色在暖化議題的影響力,例如城市、公民團體、青年參與等等,藉以提高氣候談判的透明度。今年COP23可觀察非政府角色在氣候談判上是否能獲得更多話語權或提出更多減碳成功方案。

五、山姆大叔不在家,誰來當家?

去年COP22在摩洛哥舉辦期間正值美國總統大選,在川普確定當選那天,會議風向瀰漫著「川普來了,美國還會玩嗎?」的不安。今年中,川普不意外地宣布退出巴黎協議。因此,COP23其中一焦點為美國在會議上的角色與發言分量。相對而言,美國退出,空出的話語權將由哪一國家填補則更吸睛。是近年在氣候議題上展現減排誠意的中國?或是過去幾年因歐債與脫歐而內部紛擾的歐盟呢?

六、島國敲槌的主場優勢?

UNFCCC COP23 氣候大會。圖片來源:UNclimatechange(CC BY-NC-SA 2.0)
UNFCCC COP23 氣候大會主辦國是斐濟。圖片來源:UNclimatechange(CC BY-NC-SA 2.0)
COP23的地點在德國波昂舉辦,但主辦國是斐濟,德國提供行政支援與場地協助。這是氣候談判首次由南太平洋島國舉辦,而斐濟有著「通往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的美譽,意思是想前往南太十多個島國,十架飛機有九架是從斐濟起飛。除了地處南太交通樞紐外,斐濟在南太平洋的區域政經議題上也扮演著龍頭地位。
觀察歷屆COP,小島國聯盟(Alliance of Small Island States,AOSIS)在談判桌上多居於劣勢,總是得其他集團合縱連橫。今年在斐濟主辦之下,島國能否把握主場優勢,主導會議風向亦是觀戰重點。
UNFCCC COP23 氣候大會。圖片來源:UNclimatechange(CC BY-NC-SA 2.0)
COP23主席,斐濟總理拜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圖片來源:UNclimatechange(CC BY-NC-SA 2.0)
以上是COP23觀戰重點速寫。氣候談判的議題觸及層面越來越廣泛,也極易受國際政經時事所左右,除了看各國政府在會議桌上的表現、市民團體、城市聯盟的參與則增添了創意與趣味。近年氣候大會的數位直播與即時資訊傳播效率極高,無法親臨現場的民眾也可以一起扮演鍵盤柯南,一起來關心這場全球抗暖會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