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星空夜〜教師天文生態保育研習營

107年教育人員研習活動
「玉山星空夜〜教師天文生態保育研習營」
10727(星期三)-10729(星期五)
研習內容:
【阿里山星象觀察】我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時代,就有了關於天文星象的文字記載,繪畫和雕刻天文星象圖表也有悠久的歷史。而阿里山上的星空光害最少,也是觀察天文星象最佳場所,滿天的星斗,點綴了寧靜的夜空。
【台灣植物的多樣性與保育】玉山國家公園目前調查計有四百二十四種單子葉植物,一千三百九十五種雙子葉植物,二十八種裸子植物,三百九十五種蕨類植物,一百七十七種苔蘚類植物,一百四十七種菌類植物。玉山國家公園地形特殊,卻包含了半數以上的原生植物,不但具有亞熱帶植被,亦可見北國的植物景象。其中已演替至穩定狀態的植物社會,可概分為高山寒原與森林兩種植物群系,另外還有尚在演替中的草原、松林及赤楊林等,是遭火燒或伐木後的次生植被
【無痕山林環境保育】由於登山、健行、露營等遊憩活動呈倍數成長,而大幅度提高遊憩據點的使用率,因此逐漸造成遊憩據點地表植物的損害和消失,甚至導致土壤被侵蝕,樹木的成長受影響,動物的生態及棲息地被迫改變、縮小和遷移,及深具歷史價值的人文史蹟遭受浩劫等現象。所面臨生物多樣性的危機,我們應採取哪些保育策略才適當呢?
【台灣高山動物生態】玉山國家公園內全區共有一百五十一種鳥類、五十五種哺乳類、十八種爬蟲類、十三種兩棲類、七百八十種昆蟲、十二種淡水魚類。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出蟲魚鳥獸豐富的生態資源,赤腹松鼠、條紋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台灣野豬、台灣獼猴、山羌、長鬃山羊等哺乳動物,亦或是阿里山山椒魚、梭得氏赤蛙等兩生類,還有像是阿里山龜殼花、菊池氏龜殼花、 雨傘節、赤尾青竹絲、飯匙倩、百步蛇等是常見毒蛇,斯文豪氏攀木蜥蜴、麗蚊石龍子與印度蜥蜴是最常見的蜥蜴。
【阿里山森林園區生態導覽】森林植被隨著高度標高橫跨了亞熱帶雨林群系、溫暖帶山地針葉樹林群系,竹林、山黃麻、樟樹、青剛櫟、紅檜、肖楠、香杉、台灣杉、台灣扁柏、雲杉、 鐵杉等樹林,依著高度分布在阿里山區。走在林間,不時可嗅出森林樹種所釋放出的獨特香氣,令人備覺神清氣爽。台灣四千多種原生維管束植物中,以「阿里山」命名多達一百多種,像是阿里山冬忍、阿里山十大功勞、阿里山龍膽、阿里山水晶蘭、阿里山千層塔等,顯示出阿里山植物相的豐富性!

107年教育人員研習活動
玉山星空夜〜教師天文生態保育研習營」課程表

時間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06:30-07:00
活動準備
起床盥洗
起床、盥洗
07:00-08:00
早餐
早餐
08:00-10:00
【台灣植物的多樣性與保育】(塔塔加
步道)
中高海拔的植物生態
及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國家公園
自然生態】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享受森林的芬多精
導覽解說動植物生態
10:00-11:00
集合報到(始業式)
11:00-12:00
玉山國家公園
生態簡介
12:00-13:00
歡樂美味午餐
午餐、休息
歡樂美味午餐
13:00-14:00
公路之旅
無痕山林簡介
【台灣高山
動物生態】
(塔塔加步道)
觀察林間穿梭的
小動物
及其生活環境

(結業式)
豐收回程快樂賦歸
14:00-15:00
欣赴阿里山
國家風景區
15:00-16:00
16:00-17:00
奮起湖老街
週邊生態
17:00-18:00
18:00-19:00
阿里山特色晚餐
美味晚餐

19:00-20:00
【阿里山
星象觀察】
冬日夜空滿天星斗
中國和西洋的星象

【夜間動物
生態觀察】
夜行性動物的生態
及棲息狀態

20:00-21:00
21:00-
晚安曲
晚安曲
住宿地點
阿里山
青年活動中心
阿里山
青年活動中心

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

住宿: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
二萬平風景區位於阿里山森林火車四大站之一的二萬平火車站旁,以救國團
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為主軸環繞而成。


阿里山五奇之一、也是台灣八大景之一的雲海,高度才1800公尺左右,二萬平風景區的海拔卻高達2000公尺,佔盡天時地利,成為阿里山欣賞雲海、日落和薄暮的最佳景點之一。秋天在風景區內,可以看到層層雲霧如大海般波濤翻滾,掩蓋了附近的群峰,壯闊之極。



二萬平風景區內有兩條森林步道,即黑森林步道和芬多精森林健康步道。黑森林步道來回約需30分鐘,沿途主要的景點有進藤熊之助氏紀念碑、二宮英雄氏殉職碑…等。芬多精森林健康步道來回約需2小時,主要景點有夫妻情、雙龍溝、三友居、二萬平神木…等景觀。整個風景區四周原始杉林參天環繞,高山鐵道盤繞而過,再加上巍峨險峻的塔山,晨霧夕照的美景,已經成為阿里山地區最受好評的休閒活動場所。


玉山國家公園生態簡介
「玉山國家公園生態」的圖片搜尋結果
玉山國家公園以山為名,因山而峻秀,範圍內含括全臺三分之一的名山。有傲視東北亞的玉山,中央山脈之最的秀姑巒山,十峻之尊的玉山東峰,南臺首嶽的關山及東臺第一霸的新康山等。這些山高低有別,形容互異,卻又各擅勝場,全是登山者之最愛。

玉山山塊因歐亞、菲律賓板塊相擠撞而高隆,主稜脈略呈十字形,南北長而東西短,十字之交點即為玉山主峰,海拔3952公尺。
相關圖片

「玉山國家公園生態」的圖片搜尋結果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內主要景點包括位於阿里山鄉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豐山來吉特富野達邦樂野里佳山美新美茶山;位於梅山鄉太和瑞里瑞峰太興碧湖龍眼太平;位於竹崎鄉奮起湖石棹光華仁壽金獅文峰;以及位於番路鄉半天岩觸口隙頂巃頭等。另外,阿里山森林鐵路貫穿阿里山鄉梅山鄉竹崎鄉嘉義市,與阿里山公路18號省道)共同構成區內的交通大動脈,而周邊地區則尚有嘉義市梅山中埔等地景點可供遊賞。
區內自然景觀極為豐富,日出、雲海、晚霞、神木與鐵道並列為「阿里山五奇」
「嘉義縣地圖」的圖片搜尋結果



「阿里山地圖」的圖片搜尋結果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興建遠在日據時代,明治36年(西元1903年),台灣總督府計劃開發阿里山森林,為搬運木材之方便,開始進行勘查、測量及規劃設計,於明治39年(西元1906年),由日本藤田組開始施工,後因財務問題收回官營。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12月嘉義至二萬平正式完工通車,全長六六.六公里。隨森林開發業務發展之需要,延展至阿里山並逐漸增設支線,其中部份支線於作業完畢時先後拆除,本線及主要支線仍保留使用,目前嘉義至阿里山營業路線長約七一.四公里,為世上著名的登山鐵路之一。

阿里山森林鐵路開發初期純以運材為主,亦是早期山地居民上、下山及運輸生活物資的主要工具。近年來森林遊樂及觀光事業急速發展,為因應日增的登山遊客需要,自民國51年起,以柴油車取代蒸汽動力機車,營運目標已由運材為主轉變為客運為主,並逐漸發展為高山觀光鐵路列車。又於民國73年起增添「阿里山號」快車,行車時間僅3小時15分,提供遊客更舒適便捷的服務。
(一)坡度險峻、彎道小

阿里山森林鐵路長71.4公里,分平地及山地兩線段。自嘉義至竹崎長度14.2公里,地勢平坦為平地線,曲徑及坡度均極為正常,取小曲率半徑160公尺,坡度最大為百分之2。 
自竹崎至阿里山長度57.2公里,因山巒重疊,地勢急陡,為山地線,最大坡度6.25%。

(二)獨立山螺旋
因山形急峻,路線無法提升,因此為遷就地形,在獨立山一段長約五公里,須環繞三週如螺線形盤旋至山頂。當迴旋上山時,在車上可三度看到忽左忽右的樟腦寮車站仍在山下,然後再以「8」字型離開獨立山,此時可第四次看見樟腦寮車站。
(三)阿里山碰壁(Z字形分道)
而自屏遮那站第一分道後,鐵路以「Z」字形曲折前進,經過三個分道時,火車時而前拖,時而在後推而至阿里山,俗有「阿里山火車碰壁」之稱。

(四)三帶林相
蒸汽火車阿里山森林鐵路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里山,沿途可觀賞到熱、暖、溫三個森林帶植物種類變化及山脈、溪谷的美麗景觀。

阿里山依山勢垂直分布而呈現熱帶、暖帶與溫帶林特色,從平地到海拔800公尺的獨立山一帶為熱帶林,此區植物以榕樹、龍眼樹、相思樹及竹林為代表;自獨立山到海拔1,800公尺的屏遮那為暖帶林,代表樹種為樟木、柯木、楠木、杉木及柳杉等;屏遮那以上到海拔3,000公尺為溫帶林,以紅檜、扁柏、臺灣杉、鐵杉、華山松等樹木為主。由於具有特色,因此將這五種樹稱為「阿里山五木」

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阿里山花季由櫻花拉開序幕,山櫻花、千島櫻、吉野櫻、大島櫻、八重櫻陸續開放,4-5月,臺灣一葉蘭、森氏杜鵑、毛地黃、射干菖浦、紫藤競相吐芳,其中在阿里山眠月線5號至10號隧道間的岩壁上,有個「臺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一葉蘭屬多年性草本植物,因花下僅長一片葉而得名,屬臺灣特有種,非常珍貴。


(五)蒸汽火車頭
阿里山鐵路坡度極大,為適應此種特殊的環境,台灣總督府乃於明治44年(西元1911年)~大正6年(西元1917年)間,向美國LIMA公司購置了1881年所生產的SHAY型直立汽缸蒸火車頭,分十八公噸及二十八公噸兩種型式。此種早期製造的火車頭,左側或右側具有上下運動的直立型蒸氣汽缸,同側並有狀似魚雷的圓筒型壓縮空氣儲氣筒,正前方喇叭的大煙囪其特有標誌,為適應爬坡的特性,蒸汽引擎下端用傘型齒輪配合車軸,利用迴轉使機車前進。   

(六)窄軌鐵路
此外,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亞洲"最高"的窄軌登山鐵道,海拔高度超越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

(七)馬蹄形彎
鐵路沿線有許多地方設計有馬蹄形彎,例如位於竹崎佳人山、森林鐵路17公里處的180度大彎,鐵路在此因地形繞180度大彎,以提升海拔高度。

橋間火車
(八)「動物」
阿里山地區由於森林資源豐富,提供野生動物良好的棲息地,惟因中海拔地區長期遭人為開發,影響生態環境甚鉅,造成動物遷移至高海拔的山區。據初步調查,阿里山地區的哺乳類有19種,臺灣彌猴與山羌為保育類;鳥類有75種,瀕臨絕種保育類者有林雕、赫氏角鷹、藍腹鷳、帝雉、灰林鴞、黃魚鴞等六種;兩棲爬蟲類8種,其中褐樹蛙為珍貴稀有保育類;蝴蝶194種,佔臺灣蝴蝶半數以上;魚類6種;甲殼類2種,其中棲息於該區的阿里山龜殼花、栗背林鴝(阿里山鴝)、拉氏清溪蟹、阿里山椒魚、白耳畫眉及臺灣黑熊皆屬臺灣特有種。


阿里山森林鐵路具備以上的重要特色,與國際上已列入世界遺產之鐵道: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Darjeeling Himalayan)、尼吉里(Nilgiri Mountain)、寇卡西姆拉(Kalka Shimla)鐵道、瑞士伯連納與阿布拉線(Albula/Bernina Landscapes)、奧地利薩瑪琳(Semmeringbahn)鐵道,相較之下毫不遜色。

祝山鐵路
祝山日出奇景享譽國內外,上阿里山者必定前往祝山觀賞,原先僅有羊腸步道,遊客於凌晨提燈徒步行走,極為不便,林務局有鑑於此,乃於民國60年間開闢祝山專用林道,成立祝山客運,改以中型汽車接送遊客。但自阿里山公路通車後,上山遊客激增,為因應激增遊客及顧慮遊客安全,林務局乃毅然克服困難,於民國73年5月30日興工開築祝山鐵路,全長6.25公里。以阿里山新站為起點,經十字分道轉對高岳至祝山,蜿蜒於海拔2216公尺至2451公尺的高山上,沿途時有雲海瀰漫,氣象萬千,這是國人自建的第一條登山鐵路,專供遊客前往祝山觀賞日出奇景。

相關圖片




「塔塔加步道」的圖片搜尋結果


奮起湖老街
「奮起湖」的圖片搜尋結果


奮起湖,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中繼站,被譽為南台灣的九份。早年以老街、便當和四方竹聞名。這座海拔1405公尺的山城,屬於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湖」為閩南語中低窪地之意,當地實際上並無湖泊。因東、西、北三面環山,地勢低窪,中間低平,形如畚箕,雲霧環擁如湖,故而舊稱畚箕湖,後因名不雅,而改為「奮起湖」,畚奮同音、箕改起則用意奮發圖強。

奮起湖車站若從森林鐵路的登山路段竹崎站算起,恰好為山地路段的中點。因為車站周邊佔地面積廣大,除了是鐵道沿線最大的車站外,也是全線唯一擁有雙月台的大站。早期森林鐵路客貨運列車在此上下山交會,因為蒸汽火車行駛速度緩慢,從嘉義到阿里山一趟路程往往需要七八個鐘頭,因為旅程遙遠,用餐的問題往往變得非常棘手。火車行駛到此已近中午用餐時間,趁蒸汽火車頭添水加煤之餘,司機工作人員也可稍做休息,對旅客而言,此段空檔時間正好用來解決民生問題,便當產業便應運而生,因此也造就了奮起湖的「便當王國」聲譽。

奮起湖的房舍依山坡而建,最早發展的老街是從文物陳列館一帶開始,也就是俗稱的「下腳店仔」。早年沒有街名,當地人僅以「街仔」稱之,是奮起湖商家最早聚集的地方。在阿里山公路、鐵路未開闢前,這兒即已略具雛形,可說是條百年老街。後來火車站附近的商家逐漸發展,火車站下方有一條500公尺左右的老街,街中的店家販賣特產,例如當地的便當、豆腐和糕餅等美食,總是吸引不少遊客購買。由於旅遊興盛,這條台灣海拔最高的老街也成為許多人旅遊阿里山必訪的地點。

隨著80年代初阿里山公路開通,奮起湖的重要性逐漸下降,這一帶老街因鐵道逐漸沒落而蕭條。直到近年來,因旅遊風氣盛行,加以周遭自然景觀豐富,乃再度成為阿里山風景區重要的據點。儘管外在環境多變,老街始終維持狹窄陳舊的樣貌,街道兩旁都是低矮的木造建築。巷道不長,商店卻分佈整齊,有專賣特產的雜貨店,更有數十年歷史的豆腐店、販賣鞋子衣服的百貨行等等,多數至今仍保持昔日風貌。遊客漫步在老街中,彷彿進入時光隧道。環繞在老街外側的聯外道路,全是石階步道。一層接著一層,上上下下,面積不大,像極了北台灣九份的縮小版。因為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與九份類似,也有人稱它是阿里山的九份,或是阿里山的悲情城市。奮起湖老街上不只有美食,難得的是,常可探見古老用品,例如阿嬤時代搽的面霜、陳孟宗開的老百貨鋪裡的童裝、衣褲、針線等。若要想買些紀念品,老百貨鋪裡有印上火車的T恤、帽子,算是老街少見的「現代物品」。而最近爆紅的大概是有70多年歷史的「白熊面霜」了。

老街上還有一些別具特色的商店和工作坊。譬如,奮起湖飯店旁的木屐館,展示各種木屐,從草繩製作到皮雕、彩繪,或從日式夾腳到正統非夾腳的,樣式非常豐富。何以在此有一木屐商店?原來奮起湖過去是木屐的製造重鎮,加上昔日街道大多用煤渣鋪設,穿木屐不黏腳,因此當地人都視木屐為最佳的代步工具。木屐館隔鄰有一家自然生態圖書館,這間茶坊提供了各種生態圖鑑、書籍以及錄影帶,對當地文史相當熟稔,經常帶領嚮導活動。

老街盡頭是1950年代初在此落腳的中藥舖。見證了過往的林業興盛繁華,是當時唯一的一間藥舖,叫茴春堂。如今林業沒落,中藥店仍在營業,50年歷史的櫃台亦完整地座落於門前。如今藥店生意依舊不惡,還以獨門燒酒雞配料,聲名遠播。吉祥草仔粿店頭門口,還有一具手搖的古董傳話筒式電話,是李耀卿父親擔任森鐵二萬平站站長時留存下來的。當年日本為了確保鐵路暢通,高級幹部家中都有裝電話,用檜木製成,設有喇叭用來講話,旁邊掛一個像醫生聽診時的聽筒,相當雅緻,更讓人懷念早年蒸汽火車和奮起湖間的綿密關係。遺憾的是2004年的一場大火將部分老街燒毀,惟奮起湖火車站及舊車站之間的老街精華區倖免於難,觀光產業大致不受影響。江森活動中心和派出所一帶是昔日奮起湖最早形成的聚落,迄今仍維持舊時的形式樣貌。從奮起湖大飯店到活動中心沿途,兩旁盡是古老的舊房子和斑駁的石階,活動中心旁邊還有一間古樸的天主教堂,在林霧中,映照著老街的繁華和蕭條起落,彷彿有種獨特的歷史寂寞。除了老街享有美名。奮起湖周遭亦有豐富的自然景觀,當地居民曾開發出所謂的16個景。這16個景分布在周遭的步道路線上,如今景點又增加許多,諸如日本神社、悶柴窯、楓林峽、糕仔崁古道等,皆是值得走訪的景點。

漫遊大阿里山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面積達41,520公頃,含括番路、竹崎、梅山、阿里山等4鄉,毗鄰遼闊的嘉南平原,交通路網如葉脈般延展於群山之中。阿里山的美,除了我們印象中的日出、鐵道之外,還有層巒疊翠的山林綠意,變幻莫測的流雲、飛瀑,層次分明的茶園風光及原鄉人文采風,都是令人驚豔的遊憩焦點。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係以公路軸線、地理人文特色區分為「阿里山公路沿線」、「西北廊道地區」及「鄒族文化部落」等三大遊憩系統:

阿里山公路沿線

  • 阿里山公路沿線
    阿里山公路沿線
台18阿里山公路是橫貫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主要道路,也是最經典的行程。由平地直上高山,茶園、雲海、日出、日落,清代墾拓、日式和風、運木鐵道,都能一路盡覽。

西北廊道地區

  • 茶園
    茶園景色
  • 茶園
    採茶路上
西北廊道以166縣道及162甲縣道為主動線,是清代移民開墾的初始,保留了百年古道、古厝與濃厚人情味。山間茶園、竹林及原生林覆蓋,生態環境優良,是樂活度假新選擇。

鄒族文化部落

  • 鄒族
    鄒族舞蹈
  • 鄒族
    送神祭
鄒族是阿里山的原住民族,男性常見羽飾、皮件、佩刀,女性則以彩球頭飾為主要形象。目前共有八大部落,依地理位置區分為北四村、南三村,串連成「鄒族部落」旅遊路線。

鄒族人文

「鄒族」,早期稱為曹族,又分為南鄒與北鄒,阿里山鄒族屬於北鄒,包括分布於阿里山鄉樂野、達邦、特富野、里佳、來吉、山美、新美、茶山等8個聚落的鄒族,早期以狩獵與耕作為主,因此祭典多與狩獵、征戰有關,直至農業轉型後有關求風調雨順的祭典才隨之興起。
鄒族文化在食衣住行育樂等均有其獨特的脈絡,其中尤以婚姻禮俗、年齡進昇禮、歲時祭儀、神話傳說、狩獵、捕魚、飲食、服飾、建築、藝術等方面最具特色。每年二月舉辦的「瑪雅斯比祭(或稱戰祭)」、十月舉行「生命豆季」,都保有完整的傳統祭儀,深具文化特色。
  • 送神祭
    送神祭
  • 迎神祭
    迎神祭
鄒族人以茅草為頂的建築,是十分具獨特的部落景觀,其中又以男子聚會所庫巴「Kuba」最具代表性,會所是男子活動的中心以及舉辦部落儀式的重要場所,亦象徵鄒族文化的宇宙觀與社會觀。而根源於生活所發展出的皮雕、藤編、木雕工藝,在在展現鄒族文化的智慧與美感。
  • 庫巴
    庫巴

達邦位於阿里山山脈的尾端,海拔約九百公尺,是鄒族的故鄉。大約在三百年前,兩大舊社達邦和特富野,在曾文溪上游的長谷川溪和伊斯基安娜溪匯流處附近,形成達邦村,是鄒族最大的部落。

達邦到現在都還保留著許多鄒族的傳統習俗、祭典和文物,村內每年都會舉辦豐年祭、戰祭…等慶典。但是達邦最大的特色,還是在於它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包括伊斯基安那自然生態公園及達德安生態區。達邦目前規劃出兩條步道,這兩條蒼鬱的古道都兼具了以前鄒族的獵道和戰道功能,沿途滿佈著日治時代的人造針葉林。伊斯基安娜自然公園更呈現出原始的林相,到處都可以看到樹上或路邊巨大的山蘇,還有清澈的溪流及瀑布。此外,達邦也是個賞鳥的好地點。

達邦的主要產業是茶葉和高冷蔬菜,以山葵為主,並且盛產竹筍。它是阿里山鄉各個部落的中心,也是鄒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行政單位集中地,包括許多公家機關和文化工作室都設在這裡。像是阿里山鄉圖書館、二二八紀念碑、鄒族原住民資源中心、生態旅遊中心及老人活動中心…等等。

地形氣候

地形

阿里山區內河川以阿里山山脈為分水嶺,清水溪、曾文溪、八掌溪、牛稠溪橫貫其間。清水溪上游段因地形起伏,且流經岩壁巨石,瀑布景觀特別發達,在瑞峰、瑞里、豐山境內清水溪支流流經處就形成了龍宮、雷音、雲潭、石鼓盤瀑布等景觀。
阿里山地區四面高山環繞、層巒起伏、叢林蒼翠、斷崖絕壁,地勢險峻。海拔高度由300公尺上升至2600公尺,地形高低起伏變化大,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山區屬阿里山山脈,呈南北走向,由大塔山、石水山、兜山、萬歲山、塔山、祝山、尖山等18座主要山巒構成,主峰大塔山標高約2663公尺,為區內最高峰。西部地勢略低且平坦和緩,山脈走向略呈南北向,以東、北向坡比例居多。
  • 雲潭瀑布
    雲潭瀑布

氣候

阿里山地形起伏變化很大,因受高山環繞影響,氣候涼爽,年平均溫度約在攝氏10度左右,平均最低溫度為攝氏8度,平均最高溫攝氏15.7度;濕度大、雨量充沛(四月到九月為雨季,十月到翌年三月為旱季),年雨量超過2500公厘以上。也是因位居海拔高度較高且多山之故,阿里山地區全年出現霧日達111天。
  • 壯闊雲海
    壯闊雲海

悠遊山林

沿山麓而上,森林植被隨著海拔高度爬升標可看到亞熱帶闊葉林(榕楠林帶)、溫暖闊葉林(楠櫧林帶)、涼溫帶針闊葉混合林(櫟木帶或霧林帶)、冷溫帶山地針葉林(鐵杉林帶)、竹林、山黃麻、樟樹、青剛櫟、紅檜、肖楠、香杉、台灣杉、台灣扁柏、雲杉、鐵杉等樹林,依著高度分布在阿里山區。走在林間,不時可嗅出森林樹種所釋放出的獨特香氣,令人備覺神清氣爽。
「紅檜」的圖片搜尋結果紅檜林
「台灣杉」的圖片搜尋結果台灣杉
「台灣扁柏」的圖片搜尋結果台灣扁柏
  • 阿里山豐富的林相
    阿里山豐富的林相
  • 竹林綠隧道之美
    竹林綠隧道之美
台灣4000多種原生維管束植物中,以「阿里山」命名多達100多種,像是阿里山冬忍、阿里山十大功勞、阿里山龍膽、阿里山水晶蘭、阿里山千層塔等,顯示出阿里山植物相的豐富性。
在整個大阿里山地區,可以享有所謂「桃李滿天下」的感受,不論是阿里山,亦或是瑞太地區,您可輕易看到「大阿里山」的好客,由冬末夾道迎客的山櫻花登場,揭開了阿里山花季的序幕;三月初開始綻放,花期長達一個月的吉野櫻,是阿里山花季的主角;直至暮春,粉紅的桃花出場。這段時間裡,山谷遍野萬紫千紅,宛如世外桃源,一場令人目不暇給的花團錦簇盛宴,往往令許多人駐足讚嘆。

  • 一葉蘭
    一葉蘭
  • 染井吉野櫻
    染井吉野櫻
  • 「阿里山冬忍」的圖片搜尋結果阿里山冬忍
  • 「阿里山十大功勞」的圖片搜尋結果
  • 阿里山十大功勞
  • 「阿里山龍膽」的圖片搜尋結果

阿里山龍膽

與動物共舞

阿里山地區主要溪流是曾文溪上游以及流經來吉、豐山地區的清水溪,這些溪流中都有高山魚蝦繁生,其中以鯝魚、馬口魚、爬岩鰍、溪蝦為主,這些高山魚蝦大都生活在湍急河川之中,讓溪流更增其生命動力。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出蟲魚鳥獸多樣的生態資源,赤腹松鼠、白面鼯鼠、穿山甲、台灣野豬、台灣獼猴、山羌、長鬃山羊等哺乳動物,亦或是阿里山山椒魚、莫式樹蛙、斯文豪氏蛙等兩生類,還有像是阿里山龜殼花、雨傘節、赤尾青竹絲、眼鏡蛇、百步蛇等是常見毒蛇,斯文豪氏攀蜥、台灣草蜥、 麗蚊石龍子是最常見的蜥蜴,其他還有大紅紋鳳蝶、黃裳鳳蝶、青斑蝶,以及夜間閃爍的黑翅螢、端黑螢、山窗螢等豐富了阿里山的自然生態。
  • 白面鼯鼠
    白面鼯鼠
  • 莫氏樹蛙
    莫氏樹蛙
這裡更是山鳥的樂園,在大阿里山地區記錄到的鳥種多達100餘種,包括49種台灣特有種,14種台灣特有種以及42種保育類鳥類,被公認為是台灣十大最佳賞鳥地點之一,像是煤山雀、青背山雀、白耳畫眉、冠羽畫眉、藪鳥、栗背林鴝、火冠戴橘鳥、黃嘴角鴞、大冠鷲、酒紅朱雀等種類。 當您開車於公路上時,可得小心行駛,別嚇壞了悠閒漫步的白鶺鴒;亦可觀察數量日趨減少的台灣特有亞種阿里山鴝;走在光華、龍美、瑞里、豐山等地的林木下,倘若有幸,還可見到珍貴稀有種的藍腹鷴呢!
  • 藍腹鷴
    藍腹鷴
  • 白耳畫眉
    白耳畫眉
從阿里山至塔塔加,約20公里,這段台18線公路,就是所謂的「新中橫公路」了。 這段公路大致是利用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兒玉線及哆哆咖線等林場支線廢棄的舊路基而興建
的。







阿里山神木

阿里山神木是一棵兩樹合抱、樹齡三千歲以上的紅檜,無論是樹齡或胸徑都曾是亞洲第一,位於阿里山鐵道六十九公里處旁,和阿里山的日出、雲海、高山鐵路與櫻花,並稱為五大奇景。1906年,日本技師小笠原富二郎發現了平均年歲在兩、三千年左右的阿里山巨木群,後來因為預計將森林鐵路貫穿其間,三十萬株通天檜木便被砍伐殆盡。而這棵被遺留下來的老紅檜,卻因為樹心完全被蓮根菌噬光,反而因「無用」而免遭斤斧,甚至被結綵奉神。 

孤單鶴立雞群的神木在民國四十二年慘遭落雷襲擊,雷火沿中空樹幹一路延燒到地表,它卻依然頑強緊抓著一線生機。然而民國四十五年第二次的雷擊,終於將神木的上半身枝椏劈除,導致其完全死亡。民國八十六年七月,整株神木因為耐不住風雨而崩倒,樹幹碎裂成四大塊,壓毀樹旁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林務局於是在隔年的六月六日,決定以人工方式將神木原地放倒,讓遊客瞻仰憑弔這棵參天巨木的遺容。 


阿里山神木_標題圖片

陳縣長表示,為迎接二00七年,彰顯台灣堅忍屹立精神而舉辦阿里山第二代神木票選,原名「光武檜」的神木,是嘉義縣政府、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嘉義林區管理處共同舉辦「阿里山二代神木誰與爭鋒」票選活動所選出,總共獲得一萬三千八百四十六票,樹齡有兩千三百多歲,樹高四十五公尺,直徑三點九二公尺,幹圍十二點五公尺,相當巨大,英姿挺拔,因而獲選為第二代神木。

二萬平風景區

二萬平風景區_標題圖片
二萬平風景區位於阿里山森林火車四大站之一的二萬平火車站旁,以救國團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為主軸環繞而成。阿里山五奇之一、也是台灣八大景之一的雲海,高度才1800公尺左右,二萬平風景區的海拔卻高達2000公尺,佔盡天時地利,成為阿里山欣賞雲海、日落和薄暮的最佳景點之一。秋天在風景區內,可以看到層層雲霧如大海般波濤翻滾,掩蓋了附近的群峰,壯闊之極。

二萬平風景區內有兩條森林步道,即黑森林步道和芬多精森林健康步道。黑森林步道來回約需30分鐘,沿途主要的景點有進藤熊之助氏紀念碑、二宮英雄氏殉職碑…等。芬多精森林健康步道來回約需2小時,主要景點有夫妻情、雙龍溝、三友居、二萬平神木…等景觀。整個風景區四周原始杉林參天環繞,高山鐵道盤繞而過,再加上巍峨險峻的塔山,晨霧夕照的美景,已經成為阿里山地區最受好評的休閒活動場所。


阿里山神木群
阿里山神木景點,原指阿里山森林鐵路神木車站旁的阿里山神木。當阿里山神木遭雷擊、放倒以後,林務局整理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的38株巨木(數目可能因後續發現而增加),搭建棧道(阿里山巨木群棧道),遂成為新景點。這些巨木連同原本的阿里山神木,併稱阿里山神木群,樹種皆為紅檜

(1)阿里山神木
西元1906年,由日本技師發現,樹種是紅檜,推測樹齡約為3000年、樹高50公尺、胸圍25公尺。西元1953年及1956年曾遭雷擊,使得樹幹內部中空、炭化。長久以來,阿里山神木與行駛而過的森林火車,幾乎就是阿里山的精神象徵,但是1997年7月1日上午10時5分,阿里山神木因連日大雨而被撕裂1/3倒伏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線上,之後因為安全考量,剩餘的2/3於1998年6月29日放倒,讓阿里山神木回歸自然,讓人留下許多難忘的記憶。
(2)阿里山香林神木
為延續「阿里山神木」堅毅的生命力,2006年由林務局、嘉義縣政府、觀光局合辦「阿里山二代神木—誰與爭鋒票選活動」,經票選結果,本棵巨木得票最高,樹種是紅檜,推測樹齡2300年,壯闊挺拔,是阿里山清香檜林中大哥級的巨木,能夠獲選也是實至名歸,該株神木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香林村慈雲寺旁,於新的(2007年1月1日)一年開始,正名為「阿里山香林神木」具有歷史傳承的意義,歡迎大家到阿里山來與衪拍照留念。

  
(3)千歲檜
位於香林神木旁的千歲檜,樹種為紅檜,預估樹齡約2,000年,樹高35公尺,胸圍11公尺。日據期間,日本的林務官見到千歲檜的樹型有如雙手高舉的模樣,好似日本人高喊萬歲的姿態,因此首先命名為「萬歲檜」。直至1976年,當時的副總統謝東閔先生巡視阿里山,參觀檜木群後對萬歲檜興趣濃厚,認為萬歲檜只有兩千年的年齡不應以萬歲命名,因此便改名為「千歲檜」。
(4)眠月神木
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眠月線鐵路旁,樹種為臺灣紅檜,樹高48公尺,胸圍21.6公尺,樹齡推測有3,500年,是目前森林遊樂區中最老的一棵神木。


三代木
三代木_標題圖片
阿里山有名的三代木,位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森林步道沿線上。指的是一棵三代同株的老樹所形成的奇景。第一代的老紅檜生長了一千五百年之後枯死,主幹橫陳於地表。經過了兩百五十年之後,由於苔蘚覆蓋樹幹表層,形成保濕面,且倒塌後,上方的天空裸露,提供充裕的陽光,使得第二代種的樹苗得以在上面存活,藉著枯樹為養分,生長茁莊。三百年之後,第二代木經過漫長的歲月榮枯演化,逐漸根老殼空,再度萌發新苗,即為今日所見的第三代木。

沼平公園

沼平公園_標題圖片
沼平公園標高2274公尺,是阿里山賞櫻景點中視野最遼闊的地方。由阿里山登山小火車祝山線下了沼平車站後,一眼望穿便是這個沼平自然公園,園內最高點甚至可以遠眺阿里山山景。

這裡原本是阿里山中正村居民建立的一個伐木村落,後來隨著遊客的增加而成為當年最熱鬧的商店街和旅館街。然而,民國六十五年冬天的一場大火,燒掉了一百多戶民宅和整個沼平商圈。之後才經由林務局重新修整並規劃出了沼平公園。也因此,園裡的櫻花樹幾乎都是在這場大火之後才種植的,雖然不似其他賞櫻景點的吉野櫻一樣已經有七、八十年的樹齡,卻是全阿里山櫻花樹密度最高的一區,整個園區的櫻花樹植株量大約有六百棵,也成了賞花人潮最密集的地方。

沼平公園佔地廣大,種植了非常多種的高山植物,更是阿里山各色花種的大本營,幾乎是一年四季都可以來此賞花。除了春季隨處可見的山櫻花、吉野櫻之外,還有不少的山茶花、繡球花、森式杜鵑、黃馨和垂絲海棠…等等。甚至當滿山的山櫻花都凋謝之時,這裡還常會有晚熟的山櫻花悄悄露臉。

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

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京都帝國大學文學博士鈴木虎雄撰作、書寫,藉此紀念好友河合鈰太郎(號「琴山」)開發阿里山的貢獻。此碑正面銘刻「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九字,側面刻年代,碑陰刻立碑緣由。
河合鈰太郎(1865年6月15日-1931年3月14日),日本森林學家,愛知縣名古屋市出生。曾擔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也是臺灣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倡建者,然而當時他提倡興建阿里山鐵路主要的目的,是興建世界級的登山鐵路,但臺灣總督府在1910年接手興建阿里山鐵路,重點竟是取得阿里山的林業資源,並基於速成與經濟開發因素,而變更了他登山鐵路的原始設計。

1919年他在返回他當初與藤田組人員,昔日在阿里山上夜宿的地點時,對於昔日的參天古木皆已被砍伐的情景感到十分感傷,因而寫下這首詩。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眠月線由來,也因該首詩而來。而在他1931年去世之後,由其友人在1933年2月3日為他在阿里山立「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
1904年與1906年總督府派遣的森林調查團隊成功探勘阿里山地區,以其姓命名「河合溪」(今阿里山溪),以玆紀念。

姊妹潭

姊妹潭-姊妹潭中的姊潭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姐妹潭是二個大小不同的鄰近湖泊,「姊潭」呈長方形,佔地160坪;「妹潭」略呈圓形,佔地20坪。姐潭湖區還設有一座以檜木為基座的相思亭,姐妹潭週邊更設有全長180公尺的環潭步道,可讓遊客遊覽全湖是觀賞姐妹潭最佳的方式;夏季為滿水期,冬季則為枯水期。姊妹潭雖已開發數十年,潭水卻依舊清澈、宛如明鏡,是阿里山森林風景區的著名景點。

姊妹潭的傳說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山中的一對姐妹,因為同時愛上一名男子,但不願傷害彼此的感情,最後選擇分別投入姐潭和妹潭中自盡。伴隨這則傳說,使得姐妹潭遠近馳名,後來利用檜木大樹的根頭,矗立在姐潭水面作為基座,在上頭建立了兩座相思亭,用木橋和岸邊相連,並在週圍設立全長180公尺的環潭步道。

受鎮宮
受鎮宮-受鎮宮
受鎮宮位於海拔兩千多公尺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在1969年改建完成,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是阿里山地區規模最大的寺廟,廟內供奉玄天上帝、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也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香客總是絡繹不絕。許多遊客千里迢迢到此一遊,除了參拜神明外,為的就是一睹受鎮宮名聞遐邇的「神蝶」奇景。

受鎮宮 神蝶的由來

每年農曆的三月三日,正好是玄天上帝聖誕前一週,每當此時就會有大批「蝴蝶」在殿內及神象四周停留,既不進食也不飛離,依附在神像上彷彿一面面的金牌。這些蝴蝶直到誕辰慶典結束後才逐漸離開,於是當地人稱此蝶為「神蝶」,並認為每年此時,神蝶是在向玄天上帝獻舞。也因為這樣的傳說和奇景,受鎮宮吸引了大批的人潮前往參觀,香火鼎盛。

慈雲寺
慈雲寺原稱阿里山寺。曾於2001年文建會《歷史建築百景》甄選活動中列名。根據該寺重要文物〈銅鐘〉上面,第二任住持坪井朴龍撰寫的〈鐘銘〉,這樣記載『大正四年春,默仙永平翁,杖錫登此山,愛說似鷲峰』。民國八年,阿里山初期開發之際,日本曹洞宗管長《管長:明治天皇為了管理宗教,詔令佛教各宗都要推選一人,由天皇冊封為管長,作為該宗最高領導人。》日置默仙師,有感阿里山如印度的靈鷲山聖地,因而建造阿里山寺,為當時於此開發者之精神依靠,並送來由暹邏國(即今泰國)親贈釋迦牟尼佛一尊供奉於此寺,由日本比丘坪井仆龍於此住持佛法,並於大正十一年塑造一銅鐘並建鐘樓。

民國十四年重建整修,日人走後一度荒廢,破舊不堪,無人管理。民國五十四年世界華僧大會時,與會諸師參訪阿里山慈雲寺,當時參老和尚,見本寺一片荒蕪,無心再遊,一心惦記本寺,甚為惋惜,故於民國五十六年,由林管處沈局長家銘,禮請參老和尚為住持,中興修建。該寺於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改名為慈雲寺 ,民國七十二年由性法師繼任住持,民國八十七年後由智法師為現任住持。


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



「塔塔加步道」的圖片搜尋結果

「塔塔加步道」的圖片搜尋結果

從阿里山至塔塔加,約20公里,這段台18線公路,就是所謂的「新中橫公路」了。 這段公路大致是利用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兒玉線及哆哆咖線等林場支線廢棄的舊路基而興建的。汽車一路行駛於2200公尺以上的公路,沿途所見為高山景致,公路旁偶爾出現令人驚鴻一瞥的紅檜巨木, 這一帶都曾經是阿里山林場的伐林範圍。

前行約7、8公里,經過嘉義阿里山鄉與南投信義鄉的交界處;進入南投縣,續行幾公里, 路旁出現玉山國家公園的標誌。不久即抵達玉山國家公園石山服務站。石山服務站的公路旁設有觀景步道,可以眺望阿里山山脈。石山,曾經是台灣海拔最高的火車站。 日治時代昭和七年(1932),阿里山林場完成沼平至兒玉(今名自忠)的兒玉線鐵路;次年, 又將鐵路延伸至新高口。昭和九年(1933),又延伸至哆哆咖。哆哆咖,即塔塔加的舊稱。 兒玉線及哆哆咖線的完工,不僅利於開發森林,也使攀登玉山(當時稱「新高山」)更為便利,帶動起攀登玉山的風潮。阿里山伐林事業結束,林場的鐵道舊路蛻變成為今日的新中橫公路。
「石山服務站」的圖片搜尋結果

由石山服務站續行,約4公里,經過東埔山莊時,遇右岔路,是通往著名的塔塔加鞍部(玉山登山口)的林道。

續行台18線,隨即抵達塔塔加停車場。這裡設有展望平台,面對著阿里山山脈,橫亙的山脈,左側最高的山峰就是大塔山, 海拔2663公尺,是鄒族人的聖山。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有塔山步道可以登頂欣賞塔山山頂的奇岩。

由塔塔加停車場續行不遠,抵達達塔塔加遊中心。這裡是台18線公路終點,也是新中橫公路最高點,海拔約2610公尺, 續接台21線,通往南投縣的日月潭及埔里。

當年政府規劃興建新中橫公路,原本台18線將由塔塔加續往東行,通往花蓮縣玉里鎮, 不過因公路橫越玉山國家公園核心區域,會衝擊生態環境,引起輿論關切,最後行政院裁定中止計劃。 新中橫公路於民國八十年(1991)元旦通車,是一條沒有真正橫貫台灣的「橫貫公路」。

塔塔加(TATAKA)鄒族原住民語言,意為寬闊、平台草原的地方。海拔2610公尺塔塔加是新中橫公路最高點.也是嘉義玉山段台18線與水里-玉山段台21線公路之交界點,往嘉義阿里山方向為台18線,往南投信義方向為台21線公路。

塔塔加遊客中心前的小廣場,可以遠眺玉山主峰。這裡設有一台免費的高倍率的望眼鏡,透過鏡頭,玉山主峰的山壁岩理清晰可見,宛如就在眼前。 在塔塔加遊客中心距離玉山主峰,直線距離約7公里。遊客中心入口處有一條步道,可以通往塔塔加鞍部玉山登山口。
塔塔加遊客中心

塔塔塔加遊憩區位於台灣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包括嘉義、南投兩縣,地處玉山山脈與阿里山山脈之間,自東埔山經麟趾山到鹿林山一帶,沿線地形緩坡起伏,為典型的高山平夷面地形。自新中橫公路通車以來,拉近了塔塔加遊憩區與玉山之間的距離,昔日攀登玉山必須從阿里山一路長途跋涉,現在則是當日可直上排雲山莊,一睹東北亞最高峰──玉山的壯麗山容。冬季寒流壓境,玉山的皚皚積雪也不再遙不可及!1992、1997年塔塔加遊憩區均傳出雪訊,上山賞雪的遊客絡繹不絕,還一度造成新中橫公路嚴重塞車呢!


塔塔加鄒語:Tataka),舊稱哆哆咖臺灣旅遊景點,海拔2610公尺,是新中橫公路最高點,位於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行政區劃屬南投縣信義鄉嘉義縣阿里山鄉。歷史從伐木至遊憩,地理從新中橫公路至玉山群峰,氣候從涼溫帶寒帶,生態從楠梓仙溪溪谷至玉山群峰,範圍分布廣泛,呈現地貌複雜、林相豐富、物種多樣、氣候多變等各種塔塔加的面貌,使得臺灣大學與玉山國家公園,曾有過對塔塔加的土地分配引發爭執,並且也吸引中央大學成功大學選擇塔塔加做天文觀測,另外對於登山者而言,自日治時期開始,至今是通往玉山主峰的必經要道,集結了遊憩、天文觀測與學術研究於一身,造就塔塔加有別於其它景點的獨特性
塔塔加鞍部

塔塔加在有記載的開發是從1932年開始,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為伐木需求,將阿里山森林鐵路沼平車站延伸至哆哆咖(今塔塔加),1934年哆哆咖線完工後,鹿林山莊在此時期內建造,現今鹿林山莊是不開放遊客與登山客使用,平日大門深鎖,僅供玉山國家公園辦公使用。即使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國民政府遷臺後,仍繼續在塔塔加伐木,直到1956年停止,並展開造林。1963年,塔塔加發生連燒14日的森林火災。1977年,哆哆咖線拆除,後來新中橫公路循該路線的路基興建道路。1985年,玉山國家公園在成立之初,為尋求行政中心與遊客中心興建的預定地,受因於斷層通過與選址條件不符需求等因素,因此另擇地點設立,加上與臺灣大學在土地取得的協調下,最後,玉山國家公園僅將遊客中心設於接近新中橫公路的今址,至於行政中心則改至遠離園區外的水里設立[5]。1991年,新中橫公路全線通車,塔塔加遊客中心遲至4月才啟用。1993年1月發生塔塔加森林火災,範圍300公頃遭焚燬。中央大學天文觀測團隊,歷經多年選址與觀測,選擇鹿林前山興建鹿林天文台,1999年完工,2002年正式啟用


據玉山國家公園調查塔塔加的地形顯示,這處鞍部有條縱向斷層通過,以及受到岩層結構的差異,在斷層作用差異侵蝕之下,最終形成塔塔加鞍部。塔塔加鞍部因斷層通過,在此形成一道地質區的界線,以東則屬新高群新高群內含三種地層:自西向東分別為:十八重溪層達見砂岩玉山主峰層;以西則完全屬於南莊層,一直延伸至玉山國家公園西界外仍是。
玉山國家公園地層概述表
區別年代地層分佈岩性





南莊層塔塔加鞍部以西淺灰色砂岩夾薄層頁岩,偶夾薄煤層。
和社層黑色頁岩,偶夾暗灰色細粒砂岩薄層。
盧山層八通關以東至大水窟一帶黑色板岩或千枚岩化板岩。




玉山主峰層塔塔加鞍部至八通關以黑色板岩為主,偶夾砂岩﹑石灰岩質砂岩﹑泥岩,含Assilina化石。
達見砂岩中粒至粗粒白色石英岩質砂岩,偶夾板岩薄層。
十八重溪層以黑色板岩為主,偶夾砂岩或石灰質砂岩。
新高層
  1. 中央山脈山脊兩側,東至沙沙拉咪一線。
  2. 鹿鳴橋至玉里
板岩﹑千枚岩﹑石英岩互層;或板岩﹑千枚岩為主,夾薄層變質岩。






中基性火成侵入岩體板岩區與結晶石灰岩區之間(儒闊至新崗) 






太魯閣層新崗至瓦拉米間結晶石灰岩(大理岩)為主,間夾綠色片岩﹑石英片岩,


太魯閣層瓦拉米至黃麻間絹雲母﹑石墨﹑石英等片岩類。
玉里層黃麻溪至鹿鳴橋一帶黑色片岩(石墨片岩為主)﹑矽質片岩為主,夾有綠色片岩或蛇紋岩,不含結晶石灰岩。

鞍部(saddle)為山脊上兩山間的低淺處,形似馬鞍,故稱之。來往被山相隔的地方,最短的路徑一般都是經過鞍部,因而形成山的重要通道,故又稱之為山口(mountain pass)或埡口。有些鞍部附近坡度較為平緩,常稱之為
「鞍部」的圖片搜尋結果 「鞍部」的圖片搜尋結果
塔塔加鞍部不僅是地理區、地質區的分界,它也是分隔南北兩水系的分水嶺,以北則是沙里仙溪上游,屬濁水溪水系;以南則是楠梓仙溪上游,屬高屏溪水系,由於鞍部的坡向關係,因此往南可見得楠梓仙溪谷與林務局的林道。
相關圖片

a6.jpg

「楠梓仙溪」的圖片搜尋結果a21.jpg

塔塔加的植物社會主要是玉山箭竹高山芒為優勢,但因森林火災影響下,致使兩者間族群會有所演替,這就是塔塔加的草原景觀。塔塔加全區的地貌,因起伏不同與坡向差異,因此呈現出塔塔加與鹿林自然公園以南區域是森林景觀為主,尤其在楠梓仙溪林道分布最為明顯,愈趨向南方,雲杉紅檜臺灣二葉松臺灣赤楊的分布愈明顯且愈密集,其中台灣二葉松是遭遇森林火災後,是由林務局進行人工造林,在塔塔加鞍部與麟趾山往楠梓仙溪谷方向望去,可見溪谷兩旁是臺灣二葉松所分布,台灣赤楊與雲杉是零星分布其中
「臺灣二葉松」的圖片搜尋結果台灣二葉松

「雲杉」的圖片搜尋結果雲杉
另外,雲杉從鹿林自然公園往南分布,一直延伸至梅蘭鞍部,雲杉的生長在此區域是相當密集,因此被生態學家陳玉峰譽稱「雲杉的故鄉」,但是分布地過於南方,已經是脫離塔塔加地區,由此看來,雲杉有如此發展上差異,主因是塔塔加在日治時期伐木開發,加上臺灣戰後歷經森林火災、人工造林與國家公園的開發,呈現現今塔塔加的林相樣貌,這對生態植物等學術界的學者而言,使得天然林相在塔塔加地區幾乎不復見。相對地,塔塔加在其它植物的物種上分布是相當豐富,據玉山國家公園於1987年~1989年調查發現,光是台灣特有種植物,塔塔加擁有相馬氏艾威氏粗榧高山青木香臺灣稠李狹葉莢蒾玉山衛茅列當以及瀕臨滅絕的臺灣鋪地蜈蚣,尚有其它未列等多種植物,這使生態、植物等學術界的學者會來塔塔加進行研究與追蹤調查

塔塔加遊憩區位於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之中,唯一對外交通仰賴新中橫公路,是由臺18線與臺21線共同組成,因開闢爭議而告終止其興建計畫,終止處恰為東西橫向之台18線與南北縱向之台21線於塔塔加遊客中心前轉彎處中斷,直到玉長公路通車,因而調整台18線終點由原來的玉里挪至今日此地,故路旁立有「臺18線終點」、「臺21線終止處」的標示牌。來往塔塔加遊憩區的旅客,沿著台21線可由日月潭直接抵達,又或者沿著台18線可由阿里山直接抵達,除自行駕車之外,就是搭乘計程車。自從員林客運於2012年12月15日復駛後,在塔塔加遊客中心前轉彎處立有塔塔加站牌,去回各有二班次行駛於「日月潭-阿里山」路線。
除了公路可欣賞沿途景色,塔塔加仍保有許多步道供人健行及登山。從新高口進入日治時期開闢的新高山登山步道(今玉山登山步道),沿途經鹿林前山、鹿林山莊、麟趾山、塔塔加鞍部、玉山前峰、玉山西峰、排雲山莊,最後抵達玉山主峰,其中在東埔山莊入山,再於大鐵杉三叉路口銜接玉山登山步道,才開始向東續行攀登玉山主峰,這一段路線為大眾登山的熱門路線。由於塔塔加遊憩區內各步道交叉縱橫,因此許多步道可以從塔塔加鞍部可向西通往各地景點,諸如鹿林山自然公園、東埔山莊、塔塔加遊客中心、鹿林山莊、鹿林天文台、麟趾山、鹿林山。

本區主要由楠梓仙溪林道與玉山林道構成的自導式解說步道系統,與玉山的登山步道相比,塔塔加的步道已經非常郊山化,相當具有親和力。目前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步道沿線設置醒目的解說牌,遊客只要到塔塔加遊客中心索取步道導覽圖,依照個人的時間配合,便可徜徉在塔塔加的青山綠野間。

  塔塔加的步道共分成六段,若以遊客中心為出發點,則概述如下︰
遊客中心→大鐵杉
步道起點位於遊客中心外側、公路旁的檜木杵,這裡是欣賞玉山雪景的最方便角度,不須登上附近山頭,只要立足此地,玉山之美就在眼前。檜木杵是2000年10月所設立,當初因921地震,從夫妻樹旁的山坡上方滾落至公路,玉山國家公園鑑於檜木為最佳的天然活教材,於是商請東埔部落的布農族雕刻家全文孝先生,依照原住民的圖騰在檜木周圍雕刻,並以中、英、布農三種語言說明,是到訪此地不可錯過的景點。
請填照片說明
接著,步道便開始依山的稜線急劇上坡,此時是考驗個人體力調節的時候,坡度雖大,但若將呼吸配合步伐緩步上升,很快就會來到觀景台了。遊客中心到大鐵杉沿途設有兩座觀景台,另一處是在600公尺的步道最高處,兩者皆可飽覽玉山西北側群峰的容貌。
沿途二葉松、華山松伴著階梯步道,松濤聲不絕於耳。此段步道共1.1公里長,是目前最熱門的步道,同時也是觀日出的最佳步道。由於四季的日出位置各不相同,因此步道前段適合觀賞春、夏季的日出;步道後段則以觀秋、冬季節的日出角度為佳。
「二葉松」的圖片搜尋結果二葉松
「華山松」的圖片搜尋結果
「華山松」的圖片搜尋結果 
華山松
步道終點會接上林道,左轉400公尺處的大鐵杉,樹齡約800年,是塔塔加步道的地標,樹形巨大優美,好像一把天然的綠傘,它不只生命力旺盛,更建構了一個小型而完整的生態體系。仰頭仔細端詳,蕨類植物、苔蘚、杜鵑、鳥類、獼猴等,不約而同選擇大鐵杉為棲身之所。靜坐於大鐵杉下,鳥鳴山間,偶爾還可驚見幾隻獼猴穿梭,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相關圖片大鐵杉

在此分成兩條岔路,左側是往塔塔加鞍部的楠梓仙溪林道,右方是往鹿林山莊的玉山林道。
註: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砍伐塔塔加一帶的森林,興築東埔支線。1967年間又開闢玉山林道,全長約9公里,從新高口經石山南麓繞經鹿林前山、鹿林山北麓而至今大鐵杉處,於此連接楠梓仙溪林道,取代東埔線鐵路的伐木作業。


塔塔加夫妻神木,又稱夫妻樹。
是台灣著名神木之一,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台21線147.6公里處,鄰近塔塔加、東埔山,屬於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是通往玉山登山口必經之地。
夫妻樹由兩棵成對紅檜枯木形成的神木景觀,位置恰好位在公路彎道上,因此夫妻樹格外醒目。枯木的形成是在1963年,因森林大火造成死亡,又於1996年遭到雷擊,與阿里山神木昔景相似,如今夫妻樹是玉山國家公園熱門景點之一。
「塔塔加」的圖片搜尋結果
建議路線︰
遊客中心→1.4k→塔塔加鞍部→玉山登山口→鹿林小徑→玉山景觀公路


遊客中心→1.5k→大鐵杉→1.6k→玉山林道→鹿林山莊→鹿林前山(玉山天文台)→玉山古道→鹿林山→1.2k→麟趾山登山口→0.8k→麟趾山頂→1070階→塔塔加鞍部(或從麟趾山登山口走下切的玉山古道2.1k至塔塔加鞍部)

鹿林山及麟趾山為阿里山山脈的東邊稜脈,隔塔塔加鞍部和玉山山脈相接,是就近在塔塔加遊憩區範圍內登山觀賞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的最佳路線,亦可遠眺中央山脈南段的卓絕山形。
 
鹿林山、麟趾山步道維護良好,路程景觀多變豐富,沿途歷經樹林、草原、水塘等不同地形,三千公尺以下的海拔高度,卻擁有近似高山百岳的山徑步道,如此親民的登山條件,是體會高山風情的最佳自然教室。


以下摘錄自愛旅遊 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robin1935/blog/62825709-20120817~19+%E7%8E%89%E5%B1%B1%E5%9C%8B%E5%AE%B6%E5%85%AC%E5%9C%92+%E6%A4%8D%E7%89%A9%E7%BE%A4%E7%9B%B8

20120817~19 玉山國家公園 植物群相2412






      玉山國家公園地形特殊,有三十多座山達3000公尺以上,而2000公尺以上之地區佔了三分
    之二,海拔 高差達3600公尺,並具峽谷、斷崖、風口等地形;氣候多變,具有暖、溫、寒三
    型,因此植 物種類繁複,面積雖僅為台彎的百分之三,卻包含了半數以上的原生植物,不但
    具有亞熱帶植被,亦可見北國的植物景象。

      

    台灣獮猴 靈長類的動物。出現時成群結隊,行群居生活,由一隻壯碩公猴帶領,族群數不
    一。新中橫沿線公路旁已常可見其蹤跡。



    金翼白眉 白色的眉斑及額線是其特徵,分佈於海拔
    2000公尺以上之山區,棲息於開闊草生
    地之灌木叢間,體型大、不懼人,又喜撿食垃圾,為新中橫塔塔加之常見鳥類。



    昆蘭樹 

    又叫雲葉樹,由於其具假導管及多數的花蕊、心皮,在演化上屬較原始的闊葉樹,
    故為冰河時期孓遺的常綠性大喬木。葉略呈稜形,表面光滑,葉柄長。花無花萼及花瓣,
    為頂生的總狀聚繖花序。



    臺灣二葉松 樹幹通直,樹皮灰褐色,呈龜甲排列。冬芽栗褐色為鱗片保護,葉二針一束,
    暗綠色,毬果雌雄同株



    臺灣冷杉 為臺灣分布最高的常綠針葉喬木,葉寬呈線形,葉背具兩條白色氣孔帶,樹幹筆
    直。其毬果表面常凝結有如白臘般的樹脂膠體。



    台灣紅榨槭 又稱台灣紅榨楓。深秋楓葉紅紅,葉對生,呈心臟形,嫩葉皆為紅色,冬芽具
    鱗片保護。花小呈黃綠色。



    玉山薊 又叫川上氏薊。全株具銳針刺,莖直立具有溝紋。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羽狀
     
    裂。淡黃或紫紅色花朵具蜜線,一般由10 20朵頭狀花,排列成總狀花序,總苞,鐘形。仟
    元紙鈔上玉山那面左下角的植物便是它。




    玉山龍膽 其莖淡紫色,有細小對生的狹卵形葉片。在淡黃色或鮮黃色的花冠內喉部有細小
    斑點,花開放時呈闊鐘形。於玉山前峰 登頂前石坡所見。



    阿里山 龍膽 為龍膽類中,植株細小,但花卻碩大而豔麗的一種。分佈於
    2500~3900公尺中
    高海拔之高山草原、向陽開闊地及岩屑裸露地等處,開花期6~9月,單生於枝條頂端,呈
    豔麗紫藍色。於玉山前峰 登頂前50公尺需鐡鏈輔助爬坡的山逕所見。


    虎杖 地下根莖粗大,地上莖中空勁直,帶有紫紅色虎狀斑點。葉卵形互生,具膜質托葉鞘。花披黃白或淡粉紅色,密生成穗狀花序。



    散血丹 又稱玉山蓼。莖冬枯,淡紅色,節上有柔毛,葉卵狀披針形,葉柄翼狀,基部生有
    圓形葉耳。花常叢生一片呈壺狀鐘形。初見以為火炭母草的變種,後來網搜才知其與火炭母
    同為蓼科。



    火炭母草 因其成熟果實似烏炭,故名之。另其花似冷飯粒故又名冷飯藤清飯藤等。其莖紅
    色。葉長橢圓形,葉面常具三角形暗紅斑紋,具膜質托葉鞘。花小如米粒狀生於枝頂,常由
    10-20 朵聚集成頭狀,花披白色或粉紅色,成熟時黑色。



    臺灣懸鉤子 為固有的常綠或半落葉蔓性灌木,莖上密生紅褐或淡黃茸毛。葉較大呈闊卵形
    五淺裂,葉脈掌狀,葉質粗糙。冬葉部份呈黃紅或紅褐色。夏天淡黃色小花著生於葉腋或稍
    端。



    玉山懸鉤子 莖節上具不定根,葉圓心形具淺裂,冬天葉子會變紅黃色。花朵為白色或淡黃
    色,花苞期呈淡紅色,花萼裂片三角狀披針形。



    玉山沙參 為固有的冬枯宿根性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有縱紋,根部有肉質多汁肥大的主根,越冬後能抽出新芽,冬天由
    11月地上全部枯萎。葉互生紙質,披針形至線形,有疏齒緣,表面有毛茸花吊鐘形。



    高山沙參 其跟肉質肥大,莖有縱稜,橢圓形或狹披針形的葉有鈍鋸齒緣。開深藍或紫藍的
    花朵,花冠鐘形,每株只有單一花朵著生莖頂,依此特徵與玉山沙參作為區別。



    毛地黃 屬有毒植物,原產於歐洲,引進馴化於台灣海拔
    2000~2800公尺之山區。
    花朵鐘狀如鈴鐺,有白色,紫紅,粉紅或淡黃等顏色,屬有毒植物。



    高山芒 

    為多年生的宿根性草本,其葉線形或線 狀披針形,長約30-80 公分,具有紙質
    葉舌,先端圓鈍。芒花為圓錐花序,淡紫色或淡褐色,小穗成對有柄。



    玉山金絲桃 

    為固有的冬枯多年草生本值物,莖細長,稍方形,具主根及鬚狀之不定根,
    根上常可見到紅色之根瘤菌。葉對生,無柄,長橢圓形或卵形,有透明腺點,葉緣有一
    列黑色腺點。



    山油點草 

    葉及花等部位具有油狀斑點,故名之。莖橢圓形,先端稍有分叉。花呈喇叭狀
    淡紫色,內面散生著暗紅色斑點。



    路旁見此景拍下,無法分辨是玉山薔薇還是
    高山薔薇 全具有銳利莖刺,葉為奇數羽狀複葉
    。因其葉色而拍下,兩串葉均無葉綠素,應是花青素及胡蘿蔔素的作用以致葉色不同。



    玉山山奶草 

    為固有的冬枯多年生蔓性草質藤 本,又叫台灣羊乳或台灣女奶草,有
    這奇怪 的名稱,是因為它的果實極似山羊的乳房: 且其莖、葉皆含乳汁,全株於遠
    處就可聞到臭奶味。



    玉山石竹 

    為康乃馨的同科姐妹,外形亦有相 似。其莖直立細長,常呈叢生狀。葉子亦細
    長線狀,對生,基部稍抱莖。四季皆可看到它深粉紅色的花朵,花瓣五枚。



    玉山佛甲草 

    為臺灣故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葉肥厚肉質,莖細長約10- 20公分。葉如
    指甲般形狀,排列呈覆瓦狀,表面有光澤。夏天及早秋開花時,成群成叢一片金黃燦爛,為
    大地增添美麗色彩。



    紅毛杜鵑 

    其莖及果實皆佈滿紅色柔毛,嫩芽銀白色。開紫紅色或粉紅色的花,花冠闊鐘
    形,喉部有深紅色斑點,愈往高海拔開花愈遲。



    玉山鋪地蜈蚣 

    葉卵形革質,全緣,先端圓鈍 。花小形,白色或淡粉紅色,花瓣五枚先端
    微凹。果實為撱圓形的梨果,果期長。



    黃苑 

    為中、高海拔常見得冬枯多年生草本, 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枯葉期,只靠
    肥厚多汁的地下根莖存活越冬,通常莖高約50 100公分,披針形的葉稀疏互生
    於莖上,有不規則鋸齒緣。



    21141.7K 夫妻樹 ,國家公園為賦予園區內景點的
    故事性而命名,這兩棵殘存的紅檜是民國五十二年森林火災後殘存的見證,站在
    曾經是大火的現場,仰望兩株巨木,想像一下過去紅檜林立的景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