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伊朗與西方簽署的核子協議在1月16日執行後,西方開始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但西方企業要在伊朗經商仍然面臨巨大障礙。當中包括美國繼續對伊朗制裁,讓許多金融機構擔心可能會觸犯相關法律。
消費、能源市場龐大
■Western companies still face formidable barriers to doing business in Iran fo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uclear agreement.
對西方企業來說,擁有人口8,000萬的伊朗是一個具吸引力的市場,因為伊朗人喜歡可口可樂等西方品牌,他們開歐洲車,甚至會排隊購買蘋果iPhone等產品。
對於能源企業來說,伊朗更是一個潛在的金山銀礦。因為伊朗的天然氣蘊藏量為全球最大,石油蘊藏量為全球第4名。
在達成核子協議後,大部份對伊朗實施與核子相關的經濟與金融制裁,包括歐洲對伊朗石油與天然氣的禁運令,和禁止企業投資伊朗的能源事業等都將被解除。對伊朗銀行業和航運業的限制等也一併被取消。
儘管如此,西方仍然在武器和彈道導彈等技術繼續限制出口伊朗,美國以伊朗違反人權和支持恐怖主義等理由,繼續對伊朗許多產業進行貿易限制。美國會繼續禁止購買伊朗石油,阻止透過金融體系來跟伊朗進行美元交易結算。
企業界與歐美官員都認為,這些限制將拖慢歐美在伊朗的投資,迫使企業另找門路在伊朗經營業務。
雖然美國企業界正為此與美國政府和國會議員商討放寬投資伊朗的限制,但多家美國公司已正考慮在海外設立投資工具,以方便他們投資伊朗。
歐洲企業渴望重返伊朗市場,但希望能為他們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卻因為過去曾經有同業因違反制裁伊朗措施而被美國重罰,結果對與伊朗相關業務的反應是緊張不安。
雷諾汽車執行長高恩(Carlos Ghosn)說,雖然伊朗是他想要投資的地方,因為其汽車市場規模可從目前每年100萬輛成長至150萬輛,但在政治和法令等因素困擾消除之前,他是不會進入伊朗市場。
變數多 影響投資意願
歐洲企業垂涎伊朗市場是毫無疑問。去年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多個歐洲國家都開始派出大型的商業代表團到伊朗訪問,有些甚至在去年7月伊朗與西方簽署伊朗核子協議後幾天內就成行,即反映歐洲商界迫不及待的心態。
商界高層和知情人士都表示,重大的長期投資從談判到簽約的階段,都可能要花上好些時間,因為企業仍到處受到制約,包括擔心明年上台的新美國總統,可能刪減部份核子協議內容。
另外,伊朗保安部隊近期逮捕多名與外國企業有關係的伊朗商人,也令歐美企業人士對此感到憂慮。但最讓人擔憂的,是美國繼續制裁伊朗。像法國巴黎銀行等多家銀行,近年來就因為違反制裁令而被美國處以數十億美元計的罰金。
全球最大油田技術服務商斯倫貝謝(Schlumberger)的德州子公司向伊朗和蘇丹出售鑽探設備,也因此違反美國制裁令而被重罰2.327億美元。
雖然美國企業界正研究設立海外公司來投資伊朗,但法律專家表示,在目前環境下,伊朗仍是一個地雷區。因為與海外子公司共享資訊科技、保險單、人力資源或共同帳目系統,都可能違反美國防止企業投資伊朗的制裁令。【取自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