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農業發展


永續農業發展
line.gif (170 bytes)
主講人:林亨能

一、永續發展理念之興起
(一)人類無節制之發展,造成環境之破壞
近二百年來,人類為生活所需,追求進步和繁榮,在致力經濟發展,尤其是追求工業化下,毫無節制地利用大自然,造成環境之破壤,惡性循環之結果,引起嚴重環境問題。諸如南極臭氧層破洞之擴大以及溫室效應之結果,引起全球氣候的變異;因燃煤燃油引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增加,造成酸雨,使森林枯死、土壤酸化、植物生長受抑制;陸地污水以及船舶的漏油,造成海洋生態環境的污染;爭相開墾林地及伐木使熱帶森林面積減少;生態體系的破壞及人為捕殺,造成生物物種歧異度減少或野生動植物瀕臨絕種;不適當農法、水資源匱乏及工業化造成環境公害等類此掠奪性之開發,已引起全球性之殷憂,使人類賴以生存之環境惡化,農業生產也產生問題。
(二)永續發展理念之萌芽
1960年代,世界上許多國家追求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經由研究,選擇高產量之品種,擴大面積,以機械化從事單一作物之生產,藉以解決饑餓問題及提高農民收益,但不當且過量使用農藥及肥料,使土壤鹽化或酸化、地下水及河川遭受污染、農產品農藥殘留影響消費者健康等;這些現象對農業生產環境、生物資源及生態平衡構成威脅,進而影響農業之持續經營。
所以從1970年代起,尋求農業持續經營使農業生產系統保持平衡的農業生產觀念逐漸萌芽。先進國家陸續有人提出「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再生農業」等新概念,不同國家的農學家針對該國之農業問題而提出各種永續發展之理念。事實上,環境的惡化,也引起聯合國之重視。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歌爾摩召開有關永續發展之會議。1980年時,「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漸被提出。在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Resources, IUCN)、聯合國環境委員會(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以及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三個保育組織所合編報告書《世界保育策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中,指出保育與發展可並行不悖。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在其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一書中,強調「永續發展」理念,認為人類未來的發展應“能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同時又不損及後代追求其本身需要之開發”,認為資源的利用,既要滿足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慮匱乏,同時又不會剝奪後代子孫應有的需求,就必須永續發展。隨著永續發展概念提出之後,以往以為地球之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或經濟發展與環境品質互不相容的想法已經被淘汱,代之以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應兼籌並顧、相輔相成,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之理念。已將永續的涵義擴大必須是延續世世代代之福祉。

二、永續發展之涵義
「永續」一詞,譯自英文之sustainability,具有持久及穩定之涵義。就永續發展而言,涉及生態、經濟、社會等層面,必須是各層面相輔相成,才能達到自然生態之平衡及兼顧經濟發展。
因此,永續發展,具有下列內涵,即
  1. 經濟性:就經濟學範疇而言,任何產業的發展,無不追求經濟效益,在資源管理領域中,對再生資源的管理,如最大持續產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即包涵有持續生產之義。在農業上,資源之合理利用及永續發展,乃最基本之政策。農作物之生產、漁業經營,乃至林業及畜牧業均兼顧生態與經濟之層面,所以永續發展,是具經濟性的,亦即必須讓農民之勞動生產有利潤。
  2. 生態性:經濟發展,應顧及生態之平衡及保育,1991年,世界保育聯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由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聯合國環境委員會、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組成)於其報告書《關心地球:永續生存策略》(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中,認為永續發展應不超出生態系統容受力。因此就生態上而言,必須保持天然資源存量之永續,例如土壤保持與品質之維護、水資源的量與質、自然界生物量的平衡、以及環境中和廢棄物的能力,在發展時皆應顧及。天然資源又分為可再生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兩種,對前者我們可以追求總存量的永續,而對後者則應減少消耗或尋求替代品。
  3. 社會性:永續發展具經濟性,又必須兼顧生態,只有二者並行不悖始能達成,而二者之兼籌並顧,必須能被人民接受,因此具有社會性,見之於台灣,民間反對運動之興起,從垃圾掩埋或焚化,大高雄區人民需乾淨用水,但美濃人又反水庫,充份突顯社會性之特性。
  4. 穩定性:誠如聯合國世界環境暨發展委員會所公佈「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中所強調,永續發展必須顧及後代之福祉,因此,任何一代均不可耗盡資源或破壞資源方能使之穩定持續。吾人歌頌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即賦有此涵義。

三、永續農業之涵義
隨永續發展理念之演變,在農業方面曾有不同之農法,如有機農業、自然農法、再生農業、生物性農業、生態農業等,常被混淆視為即是永續農業,事實上上述農法各有不同:
(一)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
有機農業即是施行有機農法(organic farming)的農業。美國農業部於1980年定義為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及飼料添加物的生產方式,即為有機農業。但又有學者認為是一種儘量少用或避免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配合豆科植物之輪作、利用農場內外廢棄物及天然礦物,以維持農業生產之耕作方式。
(二)生物性農業(biological agriculture)
日本岡田茂吉創自然農法,主張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而採用天然有機物來培育土壤,以自然方法生產健康食品,同時利用生態平衡的原理來防治病蟲害,並且設法維持自然生態體系的農業生產方式。早期強調「不耕地、無肥料、無農藥、無除草劑」四大原則。但最近因了解完全腐熟畜產廢棄物之營養成分及其在生態鏈中之角色,已不再限用畜產廢棄物作肥料。採行此農法的農業則稱為自然法農業或自然農業(natural agriculture)。
  1. 再生性農業(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renewable agriculture)
此有別於化學農業(chemical agriculture),強調農業再生性功能,也就是施行再生農法(renewable farming)之農業。而所謂的再生農法即是有機農法,所以英語中的再生性農業即是指有機農業。
(四)生物性農業(biological agriculture)
生物農法(biological farming)重視生態體系的調和,故又稱為生物性農業,亦即是有機農法。
(五)生態農業(eco-agricultur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美國土壤學家W. Albreche在1970年首先提出此詞,而在1981年由英國農學家M. Worthington明確定義為在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投入且經濟上有生命力,在倫理和審美上可接受的小型農業。此種農業即是有機農業、自然農法以及輕農藥農業之總稱,主張減少使用化學合成物質以使其對自然生態之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農畜業。
根據前述「永續發展」概念,則「永續農業」一詞是指兼顧生態環境、生產利潤、技術可行性及社會層面之農業經營管理方式,係運用現代科技合理利用及管理農業資源,以維護生態環境並生產量豐、質優且安全之農產品,使農民有合理利潤,並使珍貴而有限之自然資源得以為世世代代子孫永續利用,農業得以永續經營發展。

四、台灣農業發展之特性
臺灣地處亞熱帶,雨量分佈不均,多集中在夏季,且常有颱風之侵襲,氣候高溫多濕,作物容易罹患病蟲害;土壤中之養分亦易於流失,利於酸性土壤之生成,且一般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因此作物生產普遍仰賴農藥及肥料之使用。

臺灣光復以前,農作物之生產僅依靠綠肥、人畜糞尿及草木灰等有限之肥料來源及傳統栽培品種與技術,因此作物產量偏低。光復近五十年來,在有限之耕地面積下,為因應人口急速增加所帶來之糧食需求壓力,政府積極推廣運用現代化生產技術,如品種改良、農藥與化學肥料之使用、灌溉設施之設置及各項生產技術之改進等,使農作物生產量大幅增加,達成糧食豐足的目標。然而化學肥料之使用總量亦由光復前之極少量增至八十七年之一百二十萬公噸;化學農藥之使總量則由光復前之極少量增至八十六年之四萬一千餘公噸。但不當且過量之農藥及肥料,使用也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負面之影響,例如:使土壤鹽化或酸化、地下水及河川遭受污染、病菌害蟲之抗藥性增強、農產品農藥殘留影響消費者健康等。在另一方面,自民國五十年代起,為改善國民營養及提高國民所得,政府大力輔導畜牧業及養殖業。在畜牧生產方面,雖建立蓬勃發展之養豬產業及養鰻業。但污染防治未同時做好,造成大部份河川被污染,地下水之抽取未有效管制,造成地層下陷,為避免農作物生產對生態環境之衝擊,養豬產業對河川之污染,以及養殖造成地層下陷,俾使有限的自然資源得以世世代代長久利用,近年來政府已積極提倡「永續農業」經營理念,運用現代化科技以建立合乎自然生態法則之農業耕作與經營管理方式,保育水、土及生物等自然資源;減少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等非再生性資源,代之以有機質肥料及非農藥防治病蟲害技術、並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實施合理輪作制度,輔導養豬戶興建處理豬糞尿設備,減輕污水之排放,研發養殖用水循環使用且可高密度養殖等。期望在兼顧生產與生態之原則下能維持生態之平衡,環境不致惡化,提供消費者衛生安全、品質良好之農產品,使農民可獲得合理利潤,農業得以永續經營發展。

此外,我國為小農制農業,經營效率偏低,又工資昂貴,因此農作物之生產成本偏高,面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進口農產品之競爭,如何調整生產結構,重點發展本土化具競爭優勢之產業,擴大經營規模,改進產銷技術,提升產銷效率,以確保農產業之持續經營發展,亦為當前政府施政之重要課題。

五、目前推動永續農業之措施
(一)在農業生產方面:
1.建立合理輪作制度,維護土壤生產力:
實施水旱田輪作制度,適度降低複作指數,獎勵休耕及休閒期種植綠肥,每年休閒期推廣種植綠植綠肥之面積已超過六萬公頃,不僅美化田園景觀,豆科綠肥作物可固定空氣中的氮素,掩施入土壤中每公頃可節省後作氮肥三十公斤以上,增進土壤肥力。對面積廣佈之強酸性土壤,推廣施用石灰資材予以改良,提高土壤生產力已推廣八千四百餘公頃,另百餘公頃強酸性缺鎂之百香果園經推薦施用適量石灰後可增產六十%。應用深耕打破土壤硬盤層,改善根系生長環境,促進旱作生產,每年推廣一千公頃。
2.推動合理化施肥技術,避免不必要之施肥:
選育肥料利用率高之作物品種,研究改進施肥技術,編印作物施肥手冊,辦理施肥示範,教育宣導農民合理施肥技術;推廣水稻、玉米、落花生應用機械深層施肥,面積共計一萬餘公頃,提高肥料效率,可節省肥料一O%;並推廣應用土壤及葉片分析營養診斷技術合理施肥,每年辦理十種果、茶作之分析診斷服務五千件以上,針對土壤肥力及作物需要施肥,避免不必要之施肥浪費,可減少肥料用量二O%。
3.開發及應用生物肥料,以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
如已開發推廣應用之生物肥料有毛豆固氮根瘤菌及內生菌根菌等。田間示範調查結果顯示,毛豆接種根瘤菌後,每公頃僅須施氮素二0公斤及磷酐、氧化鉀各六0公斤,可較農民慣行施肥量區顯著減少肥料用量,並使合格莢產量增加二一%。八十七年推廣接種面積約五千公頃。另共計推廣瓜類接種內生菌根菌一千餘公頃,可提高幼苗移植存活率達九七%,且促進初期健壯,果實提早一至兩星期採收並提高品質,每公頃收益約增加兩萬元。另外大理花、菊花、苦瓜及洋蔥等作物幼苗經接種菌根菌可促進作物生長,並節省磷肥用量達五0%,已可推廣應用。
4.有機質肥料使用推廣:
為鼓勵利用農畜產廢棄有機物製造堆肥或其他有機質肥料,使資源回收利用,並改善土壤肥力,取代部分化學肥料,減少環境污染,自七十五至八十四年度共設置果樹、茶、蔬菜等施用有機質肥料示範田六五九處及大面積推廣一一、六九0公頃,蔬菜集團機械施肥示範二四0公頃,八十七年度擴大推廣施用有機質肥料面積為一萬七千餘公頃。近年來農家多施用有機質肥料的結果對於提高農作物品質及農家收益,均具有助益。
此外各試驗改良場所亦積研究應用地區性農畜產廢棄物製造堆肥或花卉栽培介質等之技術,研發成果並指導農民採行。另亦研究園藝作物施用有機質肥料之技術,期能有效發揮肥效,並提升作物品質。
5  ‧調整養豬產業結構:
輔導不具競爭力之小養豬場離牧,並配合水源水質保護區之設立,強迫區內養豬戶遷移離牧,同時輔導提昇競爭力,加強疾病防治,落實養豬場污染防治加強毛豬藥物殘留之抽驗監控,建立衛生安全豬肉之供應體系等。
6.在漁業方面:
規劃推動整體漁業發展,加強漁業結構之調整,控制漁船總量,淘汰老舊漁船;加強公海漁業管理,促進國際漁業合作,強化沿近海漁業秩序管理與資源培育,推動栽培漁業;輔導陸上純海水或循環水養殖,進行陸上養殖漁業專業區產銷規劃。
(二)在國土保安方面:
  1. 推動「全民造林運動綱領暨實施計畫」,加強國、公有林造林,獎勵輔導私有林造林,改良林相;實施區外保安林全面檢訂調查,加強天然林及保安林之管理經營,取締盜伐、濫墾,防範森林火災、病蟲害,維護健康的森林資源。
  2. 發展森林生態系經營:調查森林資源,建立林地分級作業體系,規劃兼具水土保持、生態保育及遊憩之多目標利用。
  3. 強化水土保持監督與管理,加強山坡地違規開發使用之查報與取締,辦理特定水土保持區之劃定,落實水土保持督導管理,加強水土保持教育與宣導,推動兼顧生產、生活與環保之坡地保育利用。
  4. 推動治山防災與集水區整體規劃治理,以集水區為保育單元,採總量管制原則限制開發,並規劃河川集水區中長期整體治理計畫,分期分區實施。
  5. 維護灌溉水質與涵養地下水資源,強化農業灌溉水質監測、管理系統及回歸水利用;推動水田生態環境保育,增加地下水補注,輔導養殖漁業合理使用水土資源,降低淡水養殖漁產量比例,減少抽用地下水。
(三)在農產運銷方面
  1. 推廣設置重要農產品產銷班,改善經營結構,提昇產銷效率及服務品質之企業經營理念與作法;加強各產銷組織之縱向與橫向整合,輔導建立契約供銷制度,強化生產資材之共同採購、使用及產品共同加工、運銷,發揮自主性調節產銷功能,降低產銷成本。
  2. 健全農漁民組織體制:輔導農會、漁會、農田水利會及農業合作社健全業務管理,建立現代化資訊與服務系統;建立個別產業農漁民組織,加強各類團體間之聯繫合作,提昇服務功能。
  3. 改進農業推廣訓練制度,並辦理農漁民之轉業訓練。
  4. 建立效率與服務的運銷體系,包括建立批發市場電腦拍賣制度,促進農產品公平交易,提高決價效率;擴大辦理共同運銷,輔導設置現代化集貨場及冷藏庫;推動農產品共同選別、統一計價與分級包裝,建立農民團體品牌信譽;整合農漁會區域直銷網,輔導農漁會設立超市、包裝配送中心,建立農漁會直銷網,整合地區連鎖銷售網,促進產銷合作,提昇國產農產品市場行銷及競爭能力;推動整體性農產品促銷活動,拓展國內、外市場,讓消費者認識國產農產品,以擴大需求。
  5. 創造安定的農業經營環境,建立農產品產銷預警制度,透過產銷組織辦理整合性產銷調節措施,鼓勵計畫生產,辦理面積查報,加速資訊傳遞,以及早因應調整。以及調整農產品貿易管理措施,配合WTO農業規範及APEC自由化行動綱領,調整農產品及農用品之進口關稅,訂定農產品關稅配額制度,減緩進口壓力。
(四)在農漁村綜合發展方面:
  1. 推動具整體性及社區特色之農漁村建設;輔導農宅整建,辦理農漁村社區更新與環境綠美化,改善農漁村道路、水路及產業公共設施。
  2. 加強偏遠地區農漁村綜合發展,重點輔導農漁牧特產品事業發展;推動澎湖農業綜合發展,開發農漁業遊憩資源,促進產業多角化發展;推動原進民地區農村發展建設,開發原進民農村經濟事業。
  3. 發展農漁產業文化:結合產業特性舉辦農漁村文化活動,塑造地方產業文化特色。
  4. 發展休閒農業:整體規劃休閒農業區,擴大輔導休閒農園、觀光及娛樂漁業之發展,提昇其服務品質及經營管理能力。
(五)在動植物保護方面:
  1. 已於87年8月1日成立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訂定各種動植物輸入之檢疫條件,加強檢疫工作。
  2. 已設立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在八十三年已完成農作物種原資訊系統軟硬體之規劃建置及連線作業,加強種原蒐集、保存及利用研究,目前蒐集入庫之種原有一萬五千餘個。
  3. 開發並應用替代化學製劑之病蟲害及雜草防治技術,如抗病蟲育種、健康種苗繁殖、害蟲誘引及忌避技術、應用天敵及微生物方法、植物相剋、簡易除草道具、輪作體系及混合栽培等方法,以減少或避免化學農藥之使用。例如:玉米螟蟲害利用釋放天敵寄生蜂防治,大豆、落花生夜蛾類害虫綜合防治,利用昆蟲性費洛蒙誘殺害蟲,應用含毒甲基丁香油誘殺果實蠅。又推廣葡萄、楊桃、芒果、蓮霧等果實套袋,減少用藥。此外,利用已建立之無病毒種子及苗木供應系統,供應健康種苗。另積極開發應用害蟲天敵如寄生蜂、草蛉、害虫致病微生物如黑殭菌、白殭菌、蟲生線蟲、蘇力菌等生物防治新技術。
  4. 加速應用生物技術於抗病蟲育種、生物性肥料及農藥之開發及農畜產廢棄物處理等之研究。
  5. 加強宣導及教育農民正確之施藥技術。

六、未來發展策略
民國八十六年農業生產僅占國內生產毛額之二.七%,與工商業比較,其經濟貢獻雖然偏低,但農業之非經濟性功能,如保障糧食安全、提供開闊的生活空間與綠色景觀以促進生態平衡等,則非其他產業所能替代,其貢獻度亦難以一般價值觀量化。在國人日益重視生活品質與生態保育的趨勢下,農業部門固應遵循市場導向調整生產結構,尤應致力環境品質之提昇。此外,經貿自由化市乃世局所趨,為開拓我國更寬廣的經貿與外交發展空間,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政府既定之政策,農業部門將面臨國際農產品之強烈競爭。因此,政府衡酌整體經濟與農業發展情勢,於民國八十四年三月頒佈農業政策白皮書,揭櫫我國中長期農業政策目標為:「提高農業經營效率,強化國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強農村建設、增進農民福祉」;「維護環境資源,促進生態和諧」,亦即揭櫫了農業永續經營發展的目標。為達成此一目標,今後永續農業之發展策略如次:
  1. 發展兼顧環境保護之農業,合理利用水、土資源,限制環境敏感地區之開發,防止山坡地超限利用,加強造林及水土保持,以及維護水土資源免受污染;調整養豬結構,做好污染防治;推動高密度利用循環水養殖,減少抽地下水,遏阻地層下陷等。
  2. 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育自然生物資源,維持其再生能力;加強動植物及微生物種原蒐集、保存及利用。
  3. 建立適地適作之水旱田輪作制度,適度降低複種指數,鼓勵休耕及種植綠肥,同時改進施肥技術,推廣生物性肥料及有機質肥料,藉以維護地力,開發替代農藥之病蟲害及雜草防治技術,以及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
  4. 加速水果、漁產品、家禽、毛豬、乳牛及肉牛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健康果樹苗木體系;淘汰低效率漁船,輔導建立亞太水產種苗中心,輔導畜禽場經營規模符合經濟效率,淘汰低效率及低品質畜禽,建立最少疾病種豬生產體系,推動建立畜禽產業策略聯盟或統合經營制度,以改善產業體質,提高競爭力。
  5. 規劃推動整體漁業發展:加強公海漁業管理,促進國際漁業合作,推動第三期漁港建設方案,提供漁業優良經營環境;強化沿近海漁業秩序管理與資源培育,推動栽培漁業,發展海上箱網養殖;進行陸上養殖漁業專業區產銷規劃,鼓勵養殖朝國際化方向發展。
  6. 調整畜牧產業發展;推動養豬產業永續經營計畫,加強畜牧污染防治,健全畜產品衛生檢驗體系,建立國產畜產品品牌。
  7. 加強防疫檢疫措施,建立防疫檢疫體系,撲滅豬瘟及口蹄疫。
  8. 強化永續農業研究,修訂不合時宜之法令規章,改進有機農產品產銷,並教育消費者食品安全及營養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