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攻陷中南美洲的「茲卡病毒」
2016/01/28 15:48:06 陳岱嶺
一張張頭部縮小畸型的新生兒照片,近日在全球媒體瘋傳。聽說,這種徵狀來自一種叫做「茲卡」的新型病毒;聽說,這種病毒來自巴西;聽說,這種病毒的擴散已經失控…隨著種種消息片段地轉載,已經在台灣等非疫區國家,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這波神祕的疫情迅速蔓延,近日連美國,甚至遙遠的英國、丹麥也都通報了確診案例,除了持續探問茲卡病毒的真面目?該如何預防之外,在台灣的我們也不禁擔心:茲卡病毒,有沒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入侵台灣,重演眼下巴西所見的疫區景象?
▎茲卡病毒是什麼?
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又稱茲卡熱,是一種因茲卡病毒引起的蟲媒傳染疾病,透過在台灣常見的埃及斑蚊、白線斑蚊等黑斑蚊傳播。
茲卡病毒其實像極了我們熟悉的登革熱,或其他熱帶地區常見的曲弓熱病毒。除了病媒蚊一致外,茲卡病毒的症狀也和曲弓熱、登革熱高度重疊。大部分的患者會出現紅疹、關節痛、發燒、肌肉疼痛與結膜炎等徵狀,通常在一週內就會痊癒,極少數的嚴重患者才需要入院治療。此外,一如登革熱與曲弓熱,目前並沒有任何的疫苗或抗病毒療法可以對付茲卡熱,醫療人員僅能給予患者紓緩疼痛上的支持性協助。
究竟茲卡病毒從何而來?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回顧這波疫情:有紀錄的起點是在2015年5月。當時巴西疾管局就已經確認,該國東北部發生了茲卡病毒的原地傳播(在當地族群之間透過病媒蚊展開傳染)。到了同年10月8日,巴西全國已經有14個州出現原地傳播的情況。一週後,哥倫比亞也透過實驗室血液分析,確認在哥國玻利瓦省的口岸城市迦太基港等地的9宗疑似病例。
目前,茲卡病毒已擴散至美屬波多黎各、海地、玻利維亞、薩爾瓦多、巴拿馬、巴貝多與法屬馬丁尼克等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國家,總計共有21個區域國家與屬地通報茲卡病毒感染案例,惟除巴西與哥倫比亞外,各國案例數都不多。美國疾管當局則於1月下旬,證實了在維吉尼亞州與阿肯薩斯州各出現1名確診病例,兩位病患最近都有到中南美洲的旅遊史,屬境外移入個案,而非原地傳播。
▎小頭症,畸形的併發症?
茲卡病毒之所以成為全球焦點,起因於今年1月,巴西向泛美衛生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了「小頭症」(小頭畸形,Microcephaly)的疫情。截至目前為止,巴西已出現了約4,000個疑似案例(270起確診,其餘疑似病例仍待化驗),其中有近百個新生兒死亡(在預估是茲卡病毒首次傳入巴西的2014年,境內小頭症只有140個案例)。
小頭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患病新生兒的頭顱大小,會比一般新生兒的平均值小3個標準差。除了減損腦功能外,患者的預期壽命也會大幅縮短。由於茲卡病毒與小頭症疫情,在分佈上有高度的相關性,這也讓流行病學專家推測,兩種病況是否有病理關聯;然而,迄今世界衛生組織還沒有辦法定論兩者之間的確切關聯性,亦無法確認茲卡病毒,是否真就是造成小頭症疫情的元兇。
與小頭症的高度相關,也讓茲卡熱這看似輕微的熱帶疾病,產生了令人恐慌的聯想。日前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已針對中南美與加勒比海各國發布了旅遊警示,並將孕產婦列為高危險群,如非必要應避免前往疫區。目前,在鄰近台灣的夏威夷,亦有1名新生兒於本月17日被確診為小頭症。
▎嗡嗡嗡,嗡嗡嗡
為何茲卡病毒蔓延得如此廣呢?除了巴西社區的公衛疾病管制系統,以及邊境檢疫中可能的疏漏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茲卡病毒的症狀,與巴西等熱帶地區流行的登革熱非常類似,讓發病早期難以區辨。加上在開發中國家,能操作「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等檢測、具可辨別病毒種類技術的實驗室並不多(由於對該病毒的陌生,甚至連可供血清抗體試驗的抗原可能都沒有培養),這使得在疫情情傳播初期,很少有個案能透過實驗室判定而確認病毒種類,第一時間才會出現大量誤診;
在通報上,某些案例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既有的登革熱,而喪失追蹤、控管茲卡疾病擴散的先機。
上述因素,也使得巴西本地「確切」的茲卡熱案例數量始終無法確定。根據歐洲疾病管制中心去年10月的預估,巴西全國感染茲卡熱的人數,約莫在44萬人至130萬人之間。周邊各國則是在巴西通報疫情之後,才陸續於邊境口岸加強檢疫,並對境內疑似病例加強判讀追蹤。因此,各國通報數據看似不多,但也不一定代表疫情的真實樣貌。
我們對抗了病媒蚊30年,而我們正在潰敗中。
在首都巴西利亞一場對抗茲卡病毒的會議上,巴西衛生部長沉重地警告。事實上,巴西早從1950年代,就持續投入大量資源清除境內的埃及斑蚊。然而,蚊子卻又春風吹又生地,從巴西與周邊國家之間長長的邊界,慢慢地「反攻」回來。
前幾年登革熱的流行,就是對巴西政府的防蚊警訊,如今又遇上藉由同個病媒傳播的茲卡病毒,對防疫工作更是一記重擊。若不是科學家把近來境內大規模爆發的小腦症跟茲卡病毒的關聯性提出來,巴西當局可能也不知道茲卡病毒已到了野火燎原的險地。
今年1月26號,巴西政府也宣布投入22萬名軍隊到各地社區協助防疫,並在災情嚴重的地區挨家挨戶清除病媒蚊,整理環境衛生。防疫視同作戰,有此可見一斑。
▎茲卡病毒的環球病史
追本溯源,茲卡病毒並非源於巴西、甚至不是來自美洲,科學家於1947年首次從猴子身上發現茲卡病毒時,其實是在非洲內陸國——烏干達,臨近維多利亞湖邊的茲卡森林。此後逾半個世紀,有紀錄的茲卡病毒案例,陸續在非洲發現蹤跡,如1970年代起於奈及利亞、獅子山、加彭等地的零星個案。東南亞過去也曾被篩檢出零星的帶原個案,不過,在第一次的大流行發生前,全世界只有過14個確診的病例紀錄。
詭異的是,有紀錄的第一次茲卡病毒大流行,並不在非洲,而是2007年,發生於非洲數千公里外、西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浦州島(Yap Island)。該次大流行感染了該島嶼73%的居民(約4600人),卻無人死亡。
茲卡病毒從非洲傳播至大洋洲的路徑為何,已不可考,但大流行經過跨島傳播,卻種下了2013年至2014年於南大洋洲上,法屬玻里尼西亞爆發的第二次茲卡熱大流行。流行的範圍之廣,讓鄰近的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庫克群島等地都一一淪陷,並因為復活節島Tapati慶典邀請南太島嶼代表參與的習慣,使得茲卡病毒透過流行區帶原者的到訪,意外地被帶到了智利的復活節島。
那麼,這次從巴西冒出來的茲卡病毒大流行,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經由病毒株的種系分析(Phylogenetic studies),發現這次中南美大流行的茲卡病毒株的型態,居然和上述自2007年起,在大洋洲造成疫情的病毒株最為類似——也就是說,這次中南美的疫情,最可能從大洋洲所傳入。
這就奇怪了,茲卡病毒究竟是怎麼飄洋過海,跑到地球另一端的巴西?
▎世界盃傳染病大賽
根據流行病學者的追蹤,到目前為止,茲卡病毒疫情推論最可能的輸入途徑,是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足球賽時的境外帶入。雖然當時沒有任何來自疫區的南太隊伍參賽,但主賽事周邊亦同步舉辦了世界輕艇賽,其中便有來自法屬玻里尼西亞等4國的大洋洲隊伍,由於彼時該地仍有疫情,推測可能是這些參賽者們將茲卡病毒帶原帶入巴西,而後因被本地斑蚊叮咬,使病毒得以傳播至巴西當地民眾,再逐漸經由中南美洲的陸路或航空路徑,得以傳開。
這種可能性的提出,也使得巴西當局非常緊張。由於人口稠密的里約熱內盧,即將於2月舉辦世界性的觀光盛事——嘉年華大遊行——以及接踵而至,8月份開幕的2016夏季奧運會,屆時,如果茲卡病毒的疫情無法被進一步地控制,則全世界觀光客與選手雲集的盛事,可能又會成為另一個病毒全球擴散的大好時機;另一方面,觀光客若被疫情嚇跑,經濟上的損失也可能極為慘重。
其實,包括連傳播史在內,茲卡熱都像極了同樣藉由埃及斑蚊傳播的曲弓熱:兩者都是從非洲發現,後在亞太地區爆發流行,近年席捲西半球熱帶地區。若將兩者傳播的地區與途徑相比,可謂極其一致。
從近年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的曲弓熱流行經驗來推論,茲卡病毒未來也有不低的可能性,會迅速地跨境傳播。目前,流行病學家已初步建立了基於黑斑蚊、氣溫、人口聚落分佈等生態數據,並結合巴西過去一年來,各大國際機場旅客最終的目的地、與人次等資料的全球擴散模型,推測出未來茲卡病毒可能的傳播趨勢(如下圖二)。
其中,每年有270萬來自巴西旅客的美國,在邁阿密等美南較為溫暖的人口密集區,以及中南美洲熱帶的各大人口稠密都市,都會是極有可能讓茲卡病毒「落地生根」,爆發季節性或全年性在地傳播的高風險區域。
流行病學家已初步建立了基於黑斑蚊、氣溫、人口聚落分佈等生態數據,並結合巴西過去一年來,各大國際機場旅客最終的目的地、與人次等資料的全球擴散模型,推測出未來茲卡病毒可能的傳播趨勢。 圖/〈Anticipating the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Zika virus from Brazil〉,《柳葉刀》
▎台灣,挫著等?!
茲卡病毒等疾病在不同地區之間的傳播,其實可被視為全球化時代,跨國界頻繁的人員流動,以及近年來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影響下的產物。隨著溫帶持續地往南北極方向退後,適合黑斑蚊生長的溫暖區域也不斷地擴大。於是,茲卡熱會不會如登革熱或曲弓熱一樣,成為包括台灣在內,亞熱帶與熱帶地區常見的「風景」?甚至逐漸入侵緯度較高的歐美等已開發地區,諸多疫情的可能性,其實距離你我也並不遙遠。
至於在台灣,今年1月10日於桃園機場發現的首例境外移入案例,由於這名泰國籍的患者來自泰北,是否屬於本次中南美大流行的一部份?還是來自2013年以來,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與馬爾地夫所發現茲卡病毒的境外輸出?相關結果,還有待當局對病毒株的進一步檢驗。
不過身處亞熱帶地區,甫於去年登革熱疫情大爆發的台灣,一旦茲卡病毒被帶入且造成原地傳播,要真出現大流行,恐怕也不意外。畢竟茲卡病毒好發區域的病媒蚊種類與氣候條件,都與台灣極為類似。在登革熱的前車之鑑下,對於茲卡病毒在地球彼端的肆虐,我們真的無法不持續保持關注與警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