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
歷史上,人類主要依靠擴大耕地面積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當肥沃的土地越來越少,進一步擴大耕
地面積就意味著要把貧瘠的土地變成耕地。19世紀,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口壓力,悲觀情緒日益增多,著名
的「馬爾薩斯人口論」就是典型的例子。
20世紀,西方國家大規模投資農業科學研究,導致農業產量戲劇性的突破。現代化種植模式、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加速了提高產量的進程。在20世紀下半葉,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獲得了穩定的食物供應,消除了飢餓的威脅。
但是,這些先進的農業技術在發展中國家應用緩慢,主要原因是殖民統治者對殖民國家的農業生產基本上沒有投入。隨著殖民國家的獨立和解放,這些國家的人口以歷史性的速度快速增長。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飢餓和營養不良成為普遍現象。特別在亞洲,一些國家日益依賴富裕國家的食品援助。接連不斷的旱災使印度已經不穩定的局勢更加惡化。
洛克菲勒基金會和福特基金會率先建立了一個根據發展中國家的不同條件,幫助應用先進農業技術的國際農業研究組織。第一筆投資就是用來研究發展中國家兩種最重要的農作物:水稻和小麥。種植改良后的品種,與化肥、農藥、灌溉的擴大利用相結合,導致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從上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農業產量戲劇性的增加。美國國際開發署官員威廉姆第一次用「綠色革命」這個詞來描述這種農業大發展的現象。
綠色革命 -第一次革命
第一次綠色革命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初,其主要特徵是把水稻的高稈變矮稈,另外輔助於農藥和農業機械,從而解決了19個發展中國家糧食自給問題。世界上一些國家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一般都在70%以上,像以色列這樣一個極度缺水的國家,它的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達到90%以上。
在綠色革命中,有兩個國際研究機構做出了突出貢獻。一個是國際玉米和小麥改良中心,以諾貝爾和平獎金獲得者N.E.勃勞格為首的小麥育種家,利用具有日本「農林10號」矮化基因的品系,與抗鏽病的墨西哥小麥進行雜交,育成了三十多個矮稈、半矮稈品種,其中有些品種的株高只有40~50厘米,同時具有抗倒伏、抗鏽病、高產的突出優點。另一個是國際水稻研究所。該所成功地將中國台灣省的「低腳烏尖」品種所具有的矮稈基因,導入高產的印度尼西亞品種「皮泰」中,培養出第一個半矮稈、高產、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的奇迹稻「國際稻8號」品種。此後,又相繼培養出「國際稻」系列良種,並在抗病害、適應性等方面有了改進上述品種在發展中國家迅速推廣開來,併產生了巨大效益。
中國的雜交水稻是第一次綠色革命時期的傑出代表。
主要問題(1)收入不平衡
大的農場主是新技術的主要受益者,因為他們有條件得到灌溉水、化肥、種子和貸款;小的種植戶沒有受益,甚至受到傷害。綠色革命降低了農產品價格,抬高了投入價格,實行了機械化作業,大的農場主就採取增加租金的方法迫使承租人離開土地,因此,使農村的就業機會減少和工資水平下降。
(2)導致環境損害
過多的和不適當的使用化肥和殺蟲劑造成了嚴重的水污染。屢屢發生的農民中毒、殺死益蟲和其它野生動植物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過度灌溉導致了土地鹽鹼化,不得不放棄一些原來肥沃的耕地。在一些大量利用井灌的地區,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由於主要種植幾種綠色革命推廣的農作物品種,導致農業品種多樣性的喪失。
(3)推廣的品種不適於旱地種植
綠色革命推廣的品種存在要求肥水條件高、不適於旱地種植等問題。這些品種僅在灌溉條件好和降雨充沛的地區得以大面積推廣,而在降雨稀少的地區則難以種植。
(4)高產作物中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很低
90年代初,又發現綠色革命推廣的作物品種中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糧食常因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不良而削弱了人們抵禦傳染病和從事體力勞動的能力,最終使一個國家的勞動生產率降低,經濟的持續發展受阻。
由此有人提出了第二次綠色革命的設想,主要目的在於運用國際力量,為發展中國家培育既高產又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作物新品種。
綠色革命主要是因應人口的大量增加而造成的糧食短缺,但過度的使用土地卻會為環境造成許多的負擔和破壞。
回覆刪除普102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