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國家相比,國外的酪農組成生乳合作社,是強而有力的供銷組織,反觀台灣,這方面組織相對薄弱,台灣沒辦法主導掌握乳源的確切流向,酪農和加工大乳廠簽約,乳廠收生乳才能穩定酪農供銷。
但酪農長期以來面臨產銷不均問題。台灣消費者夏天喜歡喝冰涼牛奶,但夏天乳牛分泌乳汁少,鮮乳供不應求、價格高漲;冬天的需求量不到夏天的一半,卻是乳牛泌乳最多的時候,要能夠穩定產銷、供應市場,又要能夠維持鮮乳的品質,需更高階的技術和設備克服。
深入一點說,生產高品質的鮮奶,回歸健康牛隻的本身,有舒適的環境和設備,牛隻更健康就有高品質鮮奶,農委會推動的TGAP(台灣農產品優良作業規範),要求所有農產品要掌管生產的品質和來源,乳廠和酪農若有經過一定的規範認證,對提升鮮乳品質是有保障和幫助的。
另外,台灣的環境高溫多濕養牛不容易,酪農事業是勞力密集、技術門檻高的行業。例如,管理牛隻需要建立管理系統平台,氣候高溫時需要灑水降溫;空間小、牛隻運動量不夠,還需要鋪軟墊、協助運動,這些都必須有全套自動化機械設備幫助,不僅能促進產業升級,也能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益,但技術、資金都是問題,不如外界想像的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