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一第二冊L4市場指向農業補充資料之十 印度高科技綠色革命的省思

作者:汪恒祥 (紐約州律師)
藉由高科技研發出的新種籽、化學肥和水利灌溉,人類宣稱發動了增加糧食生產的綠色革命。
人口眾多的印度,1947年獨立初期,糧食自給自足是個不可及的夢想,政府又缺乏外匯進口糧食,只得仰賴美國的援助,因此一直處於匱乏的邊緣,當然期待能有一場增產糧食的綠色革命。1967年,當時的總理甘地夫人見到墨西哥的成效,引進了18000噸高科技的變種的小麥種籽分給農民,當年奇跡似的,農民的收穫竟然堆滿了糧倉,之後,更加倍地引進其他高科技種籽。
圖片來源:Navdanya基金會
這種新種籽需要大量的化肥,爲了讓一窮二白的農民能有化肥來耕作,當時的政府便採取補貼肥料廠商限制低價的政策輔導農民。在這種穩賺不賠的情況下,肥料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久而久之成了印度政府巨大的財政負擔,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後來的總理)當財政部長時遂主張削減肥料津貼。但是當時的肥料商已經成了強大勢力,動用各種力量杯葛,國會議員怕失去選票也加以抗拒。
最後是政府妥協,雖削減了其他各種肥料補貼但是尿素的補貼依舊,因為生產尿素的廠商力量最大著力最深。這種政策下,大部份的廠商自然轉而生產尿素,造成其他肥料的生產減少、價格上升。
長期下來印度的農地土壤和水即因大量使用化肥受到高度污染,新政策造成農民偏愛較便宜的尿素,放棄使用價昂的鉀肥和磷肥,不均衡的養分令土壤和水的品質更加惡化。農民應對不良的土壤,則是施用更多更多的尿素來刺激生產。以印度兩大糧倉的哈亞那省(state of Haryana)為例,根據印度肥料期刊(Indian Journal of Fertilizer)的統計,2009年3月時,施用的氮肥是鉀肥的32倍,旁遮普(Punjabi)則是24倍,都遠遠超過專家推薦的4倍。更嚴重的是,土壤的惡化最後造成收成不增反減。曾經引以為傲的綠色革命,每單位的生產量竟然變成不如臨近落後的巴基斯坦和東巴。
政府見狀亦減少了尿素補貼,希望遏制過度施用,改而鼓勵農民使用磷肥和鉀肥,但是為時已晚,國內的這類工廠所剩無幾,政府只得動用外匯自外國引進數百萬噸高價的鉀肥和磷肥。縱然採取這種補救措施,也無法估計要經過多少年才能凑效。
化肥價格的提高,變成生產成本的提高,再度禍及農民。許多人要不是面臨破產,不然就改種棉花之類的經濟作物,於是,全國的糧食更加短缺。
綠色革命另一要素「水」,也成了印度的另一夢魘。不管是地上或地下的水,使用大量化肥和殺蟲劑的結果,都受到超標污染。連人喝的自來水也含有超高的鉛和鎳。而且,大量取水灌溉的結果,造成地下水位每年減少一米到五米不等。臨海的省份,地下水位下沉可能會使得海水滲入,會導致農業用水和食用水都不能利用。
2006年,澳洲運糧船Furnace,自澳洲載了50萬噸的小麥駛入晨耐港,為印度的綠色革命敲了警鐘,當年印度糧食產量嚴重不足,輸入了350萬噸的小麥。此後,自外國輸入糧食成了常態,印度的綠色革命似乎賠上了天然資源而沒得到預期的豐收。
想以科技進步改變自然生態來造福人類,一直是人類的希望和夢想。從印度的例子,可以見到高科技帶來的福利往往不及留給後代的禍患,高科技政策往往只是進步的幻象,帶給政客短暫炫耀的政績,博得選票,可是社會和人民遲早得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這是人民必須嚴肅省思的課題。
※取材自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BBC News

3 則留言:

  1. 綠色革命、經濟當然都很重要,但倘若沒有適當的政策管理,那麼便會帶來無可挽救的環境破壞。

    回覆刪除
    回覆
    1. 綠色革命、經濟當然都很重要,但倘若沒有適當的政策管理,那麼便會帶來無可挽救的環境破壞。

      普102 44

      刪除
  2. 科技的進步是一件好事 但是對環境的影響很大 需要適當的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pu10246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