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湖,常州武進區,一塊約5平方千米的臨湖區域——蘇澳兩地合作園區正在規劃中,將成為江蘇與澳門合作的新載體。
12月3日,蘇澳兩地合作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在常州召開高級別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審定通過了蘇澳合作園區四至邊界範圍、總體方案、規劃編製方案和2018年重點工作等事項,並達成了推進工作的相關共識。國務院港澳辦、澳門中聯辦有關負責人應邀出席。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採訪中獲悉,該園區由江蘇和澳門「合作共建」,其根本目的在於將中央對澳門提出的「四個繼續」落到實處。對此,江蘇省副省長、蘇澳合作園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陳震寧在會上表示,園區是貫徹中央「一國兩制」方針、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載體,是打造澳門與內地全面深化合作新模式的探索實踐。
澳門,在中國構建與葡語國家/地區的戰略合作關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會上審定,按照「成塊、凈地、可用」的原則,園區初步規劃面積約5平方千米,相當於澳門面積的15%左右。在理念、制度和路徑創新上,其與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廣東前海片區、中韓煙台工業園、上海自貿區、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等有所不同。
「從大局和長遠角度分析,蘇澳合作園區是一個國家內部的事情,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下的跨區域合作。」江蘇省社科院副研究員何雨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根據兩地第一次聯席會議所傳遞的信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所採訪的各界人士均認為,蘇澳合作園區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積極嘗試探索,可稱之為「兩制飛地試驗區」。
蘇澳園區打造四大平台
澳門特區與江蘇省一直有著緊密的合作,更是江蘇與葡萄牙語國家交往的重要節點。
澳門回歸15周年慶后不久,在充分發揮與澳門經貿、人文、科教等領域聯繫緊密的優勢的基礎上,通過與澳門特區政府的協商,江蘇提出了建設蘇澳合作園區的新構想,為實現中央提出的「積極推動澳門走經濟適度多元化可持續發展道路」貢獻江蘇智慧與江蘇方案。
這得到了國家層面和澳門的積極響應和支持。不久,雙方展開了一系列的調研與商談,進行前期的籌備工作。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項目選址和可行性研究是第一階段的重點,雙方對候選地點的不同優勢和方案進行了詳細研究,將園區落戶在常州市。
「我們認為,主要是環境生態方面的優勢吸引了澳門的注意力。」常州武進區的一位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按照《關於聯合籌建蘇澳合作園區的備忘錄》,園區將合作建設成為「四大平台」:蘇澳全面深化合作的實踐平台、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項目的承接平台、澳門青年在內地創業創新的落地平台、蘇澳青年公務員交流學習和提升專業能力的鍛煉平台。
通過澳門,江蘇與葡萄牙語國家/地區在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已形成了常態化的合作機制。2016年,江蘇與葡語國家貿易總額超過110億美元。
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澳門特區蘇澳合作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梁維特在會上表示,共建園區是澳門加強與內地合作的重要部分,既有助於促進蘇澳兩地經濟發展,也有助於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梁維特說,蘇澳雙方將秉承「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合作原則,堅持科學施政、規劃先行,務實推進園區建設工作,落實「四個平台」的構建。
園區產業怎樣定位
按中央精神,建設蘇澳合作園區是為了澳門經濟動能的「多元化」、「可持續化」發展,譜寫澳門「新的精彩篇章」。梁維特表示,要根據國家所需,發揮澳門所長,積極通過與內地省市進行區域合作,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中。
陳震寧表示,雙方要重點圍繞「大局與長遠、互補與特色、創新與創業、溝通與聯動、成果與實效」等關鍵點,充分尊重相互關切,全面加強溝通交流,穩步有序推進園區建設。
如何理解上述關鍵點?站在地方發展經濟的角度出發,「互補與特色、創新與創業」是關鍵中的關鍵。
從江蘇及常州方面看,在實踐中,合作園區是促進當地經濟轉型升級與國際化的重要契機。
在第一次聯席會議會上,雙方一致認為,合作園區是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體現兩地優勢互補的區域合作項目。因此,「互補與特色」意味著園區建設要發揮各自強項;「創新與創業」,則要求園區建設要「創」字當頭,在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中率先進行探索。
作為澳門的一塊飛地,園區的面積相當於澳門現有面積的15%左右。故此,這一合作園區不是以傳統工業產業為主,而是要代之以其他新型產業,以產業經濟學和常州現有工業基礎看,布局集約、高效、生態的后工業產業具備更大的可能性。
江蘇省政府研究室一位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過去的「兩制」是在香港和澳門各自邊界內獨立運行的。如果蘇澳合作園區能夠突破「兩制」的地理限制,定位為「兩制飛地試驗區」,引入澳門的經濟社會管理制度,那麼澳門的優勢產業就可以很好地與內地進行互補。
有學者認為,強調雙方的「互補與特色」,若不顧澳門最大的優勢與特色產業,不是合作的初衷。因此,在具體操作上,可以與既有的特區進行相對照,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創新,以適應內地的現實。
此外,考慮到園區瀕臨西太湖,也可以利用澳門的水上旅遊、主題公園等特色娛樂產業,在西太湖之濱打造出一個現代高端旅遊業基地。多管齊下,可為澳門的未來發展提供必要空間,從而服務於澳門經濟增長動能多元化,為兩地的企業和居民,尤其是年輕人提供發展的新空間和新機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