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全國三分之一土地低於海平面,過去為了增加生存空間,築堤控制河道、用風車抽乾河水,形成可居住農作的圩田。「與水爭地」的氣魄,讓歐洲諺語說「上帝創造世界,荷蘭人創造荷蘭」。
然而,為了因應氣候劇烈變遷,荷蘭三角洲委員會在2000年提出「還地於河計畫」,開始放棄部分人工造陸的圩田,恢復河水原來水道,總長達300多公里,把空間還給自然,避免河川繼續淤積水位攀高、不再讓河堤愈築愈高。
改變從來不是簡單的事。負責執行計畫的三角洲委員會資深顧問艾爾凡(J. van Alphen)說,政府花了10年時間與居民溝通,再以略高於市價徵收土地,撤離居民與農舍,加上工程款共投入20億歐元(約台幣823億元)。這些新堤防工程明年全數完工後,新的萊茵河防洪計畫將啟用。
4大城環繞綠心
荷蘭中西部有片400平方公里的綠色開放空間,被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烏特列支等4大城市圍繞,這片稱為「綠心」的區域,沒有商業大城、工業區,只有農田、畜牧場和森林。
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資深空間規畫師巴倫說,「城市規畫原則,是確保住在市中心的居民,騎腳踏車15分鐘內,就可抵達市郊綠地。」保護綠心,已成荷蘭國土規畫最基本價值。
同樣為了紓解人口與居住需求壓力,荷蘭從上世紀中就展開城市規劃:包括「新鎮策略」未雨綢繆規畫大城市附近新住宅區;「綠色緩衝」確保新鎮與大城有樹林存在;「集約城市」將市中心閒置土地、舊廠房,改建活化成新住宅區。
9
徵詢遊民意見
阿姆斯特丹市府空間規畫副處長海默(Z. Hemel)說,「談規畫前,要先談共識」,政府花很多時間蒐集市民對城市的看法,務求「最大化」參與,包括聽取遊民的意見。他說,整座城市是一座可自我運作的大腦,群眾的多樣性,才是成就有機城市的關鍵。
另外,非政府組織「National Trust for Nature」,對於荷蘭國土規畫政策擁有廣大影響力,擁有70萬名會員,比任何政黨的黨員數都還多。當政府有破壞生態景觀之虞,NGO會集結抗爭。政府往往會因此修正建設計畫。
我們應該要多向荷蘭人學習 普20312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