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二第三冊歐洲補充資料~歐洲經濟拼圖的重整

217-09-25
◎歐陽書劍
英國離開,雖重挫歐盟整合進程,但就像鄰居搬走,歐陸版圖依然完整,當全球經濟走出金融海嘯的谷底,再伴隨德國總理梅克爾勝選,將能暫時壓制依然虎視眈眈的歐洲民粹政黨興風作浪。不過,必須要能夠解決經濟現狀存在的分歧,歐盟才有各國領袖倡言進一步整合的機會。
  • 在景氣循環與歐盟國家差異相對較大的英國離開後,歐盟還必須重新建立市場的競逐規則與財政重新分配方案,當會員國領袖能真的考慮到彼此的需求,進一步整合才有希望。(歐新社資料照)
    在景氣循環與歐盟國家差異相對較大的英國離開後,歐盟還必須重新建立市場的競逐規則與財政重新分配方案,當會員國領袖能真的考慮到彼此的需求,進一步整合才有希望。(歐新社資料照)
二○一六年六月英國公投脫歐,二○一七年三月正式提出脫離歐盟,打破會員國只進不出的傳統,使各國主張脫歐的民粹政黨氣燄高張,甚至有影響大選的聲勢,但隨著政經情勢發展,在歐洲的主要國家中,較為溫和的政黨領導人均能穩住陣腳,今年五月,法國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勝選,凝聚了留歐士氣,而民調持續領先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再續任後,只餘明年即將舉行大選的義大利有舉足輕重的份量,也是歐洲這一波民粹政黨興起後的重要一役。
義大利與德國不同,義大利的政經情勢波動一向較為激烈,目前梅克爾主政下的德國經濟規模逐季提高,經濟成長率維持在二%左右,企業徵才也持續增加,二○一七年第二季的工作空缺率達到二.七%,遠高於歐盟廿八國的平均值二%或歐元十九國的一.九%,七月的失業率已下降到三.七%,而歐元區則仍達九.一%,梅克爾本就有勝選本錢。
義大利財政與經濟成長狀況均不如德國,而義大利與英國在歐盟的重要性又不一樣,義大利是與德、法並列的創始會員國,是觀察歐盟後續發展的重點。但不管義大利大選結果如何,歐盟自身經濟不協調的問題,仍要解決,未來才有進一步整合的機會。
歐盟廿八國從歐債危機中脫身後,去年及今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都可望高於美國,今年第二季達二.四%,而歐元區則為二.三%,不過成員國表現卻多有不同,羅馬尼亞高達五.七%,而希臘只有○.八%;人口較多國家中,西班牙表現穩健,達三.一%、德國二.一%,法、義及英國均不及二%。
歐元區十九國八月份的平均物價上漲率穩定增加為一.五%,且德、法、西班牙及義大利都在一至二%間,但各國的不同走勢持續,立陶宛為四.六%,羅馬尼亞僅為○.六%。
經濟表現影響貨幣政策,歐元區有統一的中央銀行,希臘等幾個經濟表現不佳的國家,物價仍低,需有寬鬆貨幣政策繼續支撐,而達到通膨目標二%,且經濟表現不錯的西班牙等國,則有調整貨幣政策的空間,這種不協調,是單一歐洲央行會一直面臨的問題。
在外貿部分,今年一到七月,歐元十九國的貿易順差合計約一千三百億歐元,但德國一個國家的順差卻高達一千四百多億歐元,外貿表現較佳者還有荷蘭、義大利、愛爾蘭等,都有數百億歐元的貿易盈餘;相對地,法國、西班牙及希臘則有龐大的貿易赤字,在統一使用歐元的情況下,無法透過匯率調整改善國際收支的不均,而國內物價工資又不易調整,都使歐盟即使解決了政治問題,依然面臨經濟問題的考驗。
金融海嘯後接近十年,採取不同策略的歐美國家,大致已從經濟谷底爬升,雖然殊途同歸,但在金融騷亂後政治光譜卻有明顯不同,美國雖由共和黨勝選,但總統川普的主張相對極端,而歐盟國家雖受衝擊,仍保有穩定整合的機會。
在景氣循環與歐盟國家差異相對較大的英國離開後,歐盟還必須重新建立市場的競逐規則與財政重新分配方案,當會員國領袖能真的考慮到彼此的需求,進一步整合才有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