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縱論/氣候變遷的重大警訊與我們的因應

 

第廿七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日前閉幕。這次最大成果是將設「損失與損害」基金,為排碳不多卻飽受氣候災難的開發中國家提供合理賠償與融資援助。但具體規範,包括基金金額、基金來源、獲得基金條件、開始運作時點等仍待明年COP28決定。其他氣候議題雖無大進展,但仍指出許多重大警訊及未來改善方向,值得台灣參考因應。

警訊

一、一.五度C氣候變遷防線難守:為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一.五度內,二○三○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至少需較一九年減少四十三%。但今年全球碳排為四○六億噸,比去年增加一%。即使未來不再增加,二○三○年前升溫超過攝氏一.五度機率約一半。

二、財務缺口:因升溫難控,因應氣候災害所做調適就非常重要。開發中國家每年需調適資金為一千六百至三千四百億美元,跟目前可獲得二八六億間有極大缺口。

改善方向

一、成立「損失與損害」基金,已開發國家應挹注開發中國家調適基金,提高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變遷韌性。

二、鼓勵締約國將海洋、森林保育納入,依國情訂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及計畫,確保達成巴黎協定總目標。

三、全球有一二七國宣布二○五○淨零承諾,但多僅是空洞口號及政治炒作,即所謂漂綠。聯合國建議五大改進方向,包括宣布淨零目標承諾、制定可行計畫、增加透明度及問責制、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並推廣再生能源、鼓勵企業參與自願性碳權交易市場。

四、減少對於煤、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價格補貼。

五、為達到二○三○年減碳目標,碳價每噸需達七十五美元。

六、蘋果、微軟、亞馬遜等六十五間國際大廠組成先行者聯盟,已承諾每年花一二○億美元,購買一定比例以低碳綠能技術生產的產品,協助八個難減排產業,達減碳目標。

台灣雖不在聯合國,但作為地球村一員,有參與責任,加上外貿依存度高,及國際供應鏈減碳壓力,需力求與國際接軌,以避免影響產業競爭力。建議政府:

一、速訂二○三○年減碳目標及配合的政策工具。國發會今年公布的「台灣二○五○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僅宣示淨零目標及能源配比,為與世界接軌,宜速訂三○年目標及配合的政策工具(如碳稅、碳費、碳交易市場等)。

二、取消油、電、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價格補貼政策。補貼化石能源價格不利節能減碳且不符國際規範,並造成納稅人補貼能源使用人的不公平現象。今年台電及中油累積虧損均超過兩千億新台幣,需政府逐年編列預算避免其淨值出現負數,這使政府財政出現赤字,不利長期財政健全。

三、為與國際接軌並減少歐美即將課徵碳關稅衝擊,請盡速成立碳交易市場。以每年減排比率為目標,未達標者向超標者購買排碳權,如此決定的碳定價較可與國際接軌,也可降低對受管制產業影響。

四、降低每度電的碳排量及電力業排碳總量:台灣每度電的碳排量是○.五○九公斤,遠高於美國(○.四二四公斤)、韓國(○.四一六公斤)、德國(○.三三九公斤)等。由於能源轉型不順,再生能源發展不如預期,去年僅占六%電源配比,比四年前僅增一.二個百分點。未來四年還需再增十四個百分點,替代即將在二五年歸零的無碳核電可能性甚低。未來電力部門的碳排更將顯著增長,能源轉型政策亟需徹底檢討。(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2 則留言:

  1. 隨著全球各個國家面臨氣候問題,碳排放成了一大問題,如何減少碳排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普102-17)

    回覆刪除
  2. 氣候變遷的問題日益嚴峻,我們應該好好想該怎麼做與執行。(普10507)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