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冊L8高科技產業資料補充~台灣是發展「工人智慧」還是「人工智慧」?


最近因為接連舉辦AI人工智慧與FinTech數位金融相關論壇,在與金融研訓院所長洽談時,他明確說到,「如果有這麼多像你們這樣的小公司,都來找我們合作,你覺得該怎麼辦?」
  
作為新創媒體的總編輯,遭逢這樣的直白對話,確實不曾少過。
  
對於先進科技趨勢的嗅覺,我們從來不落後於人,但確實台灣的有識之士,越來越少。以AI來說,當大陸與美國都在大力投入AI時,台灣本土產業界真的是一點聲音都沒有。
  
「台灣沒有一個足夠大的互聯網公司可以drive AI應用,也沒有任何一個好的AI 應用案例,大陸有BAT、今日頭條、滴滴、快手,都是基於AI!」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對我語重心長的說,台灣政府和企業家對於科技的理解是比較落後的。
  
 確實,台灣的強項在硬體與半導體,雖然在晶圓廠奈米製程等不同領域,都會應用到AI技術,但由於在軟體與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失落,一般人根本無緣享用本土AI應用與服務,只能望AlphaGo興嘆! 
這就像大數據(Big Data)口號喊了多年,但台灣人所有的數據資料,甚至是隱私,都被臉書與Google等列強掌握,根本沒有本土的業者能夠取得足夠多的海量數據,進一步從資料中掘金。臉書以精準算法打造的粉絲頁廣告生態系統,在台灣一年吸金達百億之譜,但沒有創造任何GDP,最近從唐鳳政委口中率先宣布的「FB Start」加速器,如果沒有接續對新創團隊的投資與購併,單純只是加速器的資金投入,初估只是百萬之譜!臉書在台灣投入的跟賺走的相比,真的只是九牛一毛。
  
李開復擔心的是,台灣用戶數據越來越不能跨界分享,「如果自己沒有數據,也沒有平台獲取數據,那就很被動了!」
臉書與LINE是台灣人最愛用的兩大APP,他們也都對台灣企業開放「一定程度」的數據接口,這也是他們商業模式中最有價值的拱心石!但不論是有償或無償取得的這些「有限數據」,目前確實沒有太多台灣軟體團隊,真的能夠站在外國巨人的肩膀上,成功走向世界。
 反倒是手機遊戲與直播平台,還有移動電商與交友軟體,台灣用戶高度願意在手機上付費,為外國公司養出了好多隻獨角獸。
 大數據跟AI,真的都不是平地一聲雷!台灣學界與研究機構,投入AI發展多年,確實是趕了個早市,新任科技部長陳良基剛剛宣布50億的科研預算,準備成立10到20個研究中心,相信不是散彈打鳥,而是真能激起更多的AI創新火花。

 最怕的是,台灣培育的優秀AI人才,如DeepMind的黃士傑,因為台灣沒有太多的標竿企業,只能浪跡海外找頭路。產學接軌的問題,政府必須更加重視,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對我強調,包括亞洲.矽谷等政策發展方向,政府都相當重視AI,特別是AI相關應用領域繁多,未來在跨部會政策投入成果上,肯定要引領台灣從「工人智慧」走向「人工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