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客家新二代 勤奮串起母子情

2017-04-14 10:36文 民視 提供
賴孝帆有一半的印尼客家血統,從小住在台中東勢的大茅埔客家庄,他喜歡和左鄰右舍串門子聊天,相處極其融洽。孝帆認為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都是臺灣人,但直到長大他才知道外界還是存在許多偏見,包括外籍配偶的婆媳溝通問題、新住民一定弱勢等印象。
孝帆的媽媽-楊瑜玲是位好學的印尼客家人,為了融入臺灣社會,她不斷充實自己的語言能力及專長,媽媽的身教勝於言教,也造就了孝帆勤奮的人生態度。
圖/民視 提供
圖/民視 提供
楊瑜玲一年四季都會在家附近打零工,孝帆只要有空也會來幫忙處理農務,減少媽媽的負擔,母子倆認真工作的態度,早已是老闆的固定班底。下了班之後,不論是編織課、拼布班、料理教室等課程,楊瑜玲只要有興趣都會報名參加,好學的精神更讓她擔任客家生活營的副班長,並引介兒子擔任小老師,母子攜手推廣客家與新住民文化。
圖/民視 提供
圖/民視 提供
孝帆升上大學三年級時,主動加入青年社會服務隊,閒暇之餘都會到學校教小朋友做美勞、帶活動,看著孩子們從每個步驟都要討救兵,到自己能編出一個小吊飾,孝帆心裡盡是滿滿的成就感。這些社會服務的過程,不僅讓孝帆感受到付出的快樂,更燃起自己的夢想,就是拍一部關於印尼客家新二代的紀錄片。
他希望以媽媽與他的家鄉大茅埔客家村作為故事的開始,透過自己的一小步,讓印尼-臺灣的文化差異、語言隔閡、飲食習慣慢慢地相容,讓客家子弟在外敢大聲講客語,新住民子弟不再被貼標籤。
圖/民視 提供
圖/民視 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