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街頭響起牽罟螺聲 桃園居民請小英救藻礁

本報2017年4月1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上週六,台北捷運台大醫院站1號出口旁,來自桃園新屋的葉斯桂吹響海螺,低沉的螺聲,彷彿訴說著藻礁的哀傷。這原是漁村通知大家一起來牽罟的訊號,如今在市區響起,是為了即將被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開發影響的大潭藻礁。

台北街頭海螺聲  不為牽罟為藻礁

由桃園大潭當地居民發起的「反對大潭設天然氣接受站‧搶救國家級藻礁自然地景」請願活動,至今有143個團體加入,15日上百位當地居民北上請願。年逾花甲的婦女,頭帶著白鷺鷥或各式魚類頭套,提醒大眾當地豐富的生態。令地方人士不解的是,天然氣接受站設立的目的,若是為了非核家園、環境永續,何須以藻礁生態環境為代價?
帶著各式頭套的長輩,要社會大眾關注當地豐富的生態。攝影:廖靜蕙
葉斯桂以海螺吹響三聲,他說,這代表居民以及藻礁無奈的心情。第一聲是藻礁的吶喊,這深具歷史、生態、教育、觀光的價值,全國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地景,不該因開發而活埋。第二聲呼籲中油公司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尋找替代方案,不要讓藻礁成為犧牲品。第三聲則呼籲中央和地方政府保護藻礁,藻礁生態必須100%零損失。
「我希望將好環境傳承給下一代。」葉斯桂表示,當民眾已覺知到環境的重要,政府對環境的冷漠尤令人痛心。
同樣希望把好環境交給孩子的,是來自親子共學團桃園團的領隊彭韻穎,「一旦天然氣場進入,我們美麗的海岸就會佈滿鋼筋、汽油桶,我很擔心孩子再也無法靠近海邊。」
他說,住在都會區大樓,公園裡的草地噴農藥,爬樹也會被民眾拍上網謾罵,孩子能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很少。桃園有珍貴的藻礁可供人們親近,但面對人類的開發,它們無法呼救。
此次他們全家四口出動陳情。「我知道我們的力量很小,但我們試著為孩子做這件事情。」他認為,發展雖然重要,但應思考與環境共生之道,而保留珍貴的自然資源,更是重要的歷史責任。
現場民眾也說,藻礁在此形成一定有其特殊的條件,珊瑚藻並不是特別的物種,整個海洋都遍布,珍貴的是它在對的地點、對的時間,對的環境條件,所形成礁體,這才是重要的。藻礁一旦形成,就能增加生態多樣性。
台北市衛理女中幾位即將於五月參加馬來西亞青年研討會的學生,也參加這場陳情活動,他們將為藻礁製作兩分鐘影片,讓議題躍上國際舞台。
以藻礁為名,衛理女中幾位學生將於五月參加馬來西亞舉辦的青年研討會。攝影:廖靜蕙
高二學生鄺雨非,以藻礁為題參加學校小論文比賽,引發他之後持續關心的熱情。「台灣最豐富的藻礁就在北部,這麼珍貴的資源怎可因開發而毀滅?」他說,只要環境條件改善就可復原,現在拯救為時不晚,應盡力而為。
「就像我們影片主題,當趁現在有機會時保護它,否則就要永遠說再見了。」另一位高二學生洪苡倫說。
立法委員陳曼麗則指出,應增加社會大眾認識藻礁的重要性,當大眾不知藻礁的重要,就只會認為藻礁是個可以利用的場域。他建議開發單位應到現場實際走一遭、了解當地的珍貴,而非只是坐在辦公室「畫一畫」(設計圖)。「不是不讓它開發,而是要選擇適當的地點;閒置工業區,應優先使用,而非破壞生態好的地方。」

中油:少數藻礁可補償 環團駁「無可替代」

中國石油公司於13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預定地在原東鼎公司所有的觀塘工業區,計畫已通過環境影響評估,目前依環保署要求提供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審查,經環保署審查通過才會動工。
國內現有的天然氣接收站分別在高雄永安及台中港,中油公司以此訴求北部新建接收站,並表示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發電機組,每年至少增加300萬公噸天然氣,中油必須於2022年逐年供氣,興建時程緊迫。經可行性評估,觀塘工業區是興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的最佳地點,且經環境影響評估通過;台北港並不可行。
另,接收站位於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之外,對工業區岸邊「少數」藻礁,中油會依《濕地保育法》進行減緩衝擊及相關生態補償措施;未來施工範圍不在觀新野生動物保護區範圍內,而是緩衝區更北側。
中油指出,已針對場址附近的藻礁生態,委請專業人士空拍,也進行海底水域攝影調查,發現在工業港的興建範圍內幾乎沒有藻礁,在靠海岸的潮間帶部分,活體藻礁覆蓋率,只占觀塘工業區總面積3.18%。
桃園大潭居民15日到台北陳情,居民與藻礁同命,請小英總統重視藻礁保育。攝影:廖靜蕙
長期投入藻礁生態保護的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針對中油說法提出三點回應。首先針對「位於觀新野生動物保護區外」,他認為,藻礁地景本身即具備珍貴價值,發現就該保存,非關乎保護區範圍。2007年中油工程傷及觀音保生里約1公頃藻礁,引起國內普遍關注,桃園縣政府便以畫設保護區方式回應;當初到教訓應記憶猶新,中油卻明知故犯,這次影響面積更高達70公頃。
其次,針對「工業區岸少數藻礁依《濕地保育法》進行減緩衝擊及相關生態補償措施」,他指出,工業港範圍雖然沒有藻礁,但工業區內幾乎全部都是藻礁。中油公司以為被漂砂掩埋的地方就沒有藻礁是誤解,被漂砂掩蓋的藻礁導因於觀塘工業區的兩座凸提,若拆除就會露出藻礁的全貌,也是全國最早紀錄藻礁存在之處,具有壯闊的藻礁地景。他主張,不只不應新建接收站,原有兩道凸提也應拆除。
桃園在地聯盟理事潘忠政指出藻礁的重要性。攝影:廖靜蕙
針對「靠海岸潮間帶活體藻礁覆蓋率,只占觀塘工業區總面積3.18%」的說法,潘忠政說,藻礁的重要性包括地質與生態層面,不具生態的藻礁就不值得保護是中油嚴重誤解。據知,農委會在多次跨部會溝通中,再三重申藻礁無論死活都是重要的資產,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也做過研究,顯示國人願意平均每年付出63.5億元保護藻礁,在在顯示其重要性。
潘忠政也駁斥中油沒有替代方案的說法。今年三月,台電宣布設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不再仰賴中油供給,興建地點選在基隆協和電廠,由此可見有不同的替代方案可供選擇。他認為桃園市長鄭文燦不願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自然地景、規避保護藻礁的責任,是「背信忘義」,要求曾於2013年參加藻礁健行的小英總統,勿忘藻礁豐沛生態,救救藻礁!
小檔案—藻礁超珍貴 10年長1公分

2017-04-14
「藻礁」的圖片搜尋結果
藻礁是由藻類所孕育的生物礁,多孔隙的礁體環境很適合小魚或底棲動物生長,生物多樣性與地質多樣性豐富,因為藻礁平均十年才長成約一公分,生長速度緩慢,所以彌足珍貴,一旦被破壞就難以復育了。
相關圖片
桃園市沿海的藻礁地形約從七千年前開始生長,在尚未受到污染、破壞之前,範圍從大園區竹圍漁港到新屋區永安漁港,約廿七公里長的海岸線都是,面積全台最大,農委會林務局的自然地景保育網更將桃園藻礁列入國家級地景,但過去政府並未重視工業區廢水污染問題,使得藻礁受廢水污染影響,現僅剩觀音區小飯壢溪口以南四.三公里到新屋區後湖溪口以北還保留較完整,其他區域幾乎死寂,該區也就是知名的「觀、新藻礁」。
「觀、新藻礁」是以紅藻門的「無節珊瑚藻類」為主,經由鈣化作用沉積後所形成的礁體,行政院農委會在二○一四年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將「觀、新藻礁」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並分為核心區、緩衝區、永續利用區等,總面積約三百多公頃。(記者邱奕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