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城市2萬人響應‧德右派反移民示威

(德國‧德累斯頓/科隆6日訊)德國多個城市週一晚爆發今年首場反移民、反伊斯蘭示威,東部城市德累斯頓約有1萬8千人上街,乃是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另一邊廂“反反移民”也上街抗衡反移民示威。德國總理默克爾呼吁人們要和右翼極端主義和排外行為作鬥爭。
  • 德累斯頓有許多民眾響應PEGIDA號召,參加反反伊斯蘭示威。(圖:法新社)
  • 擁有700多年歷史的科隆大教堂周一晚熄燈, 向當晚參加反伊斯蘭化遊行的群眾表明,教會不支持排外和種族主義的行動。(圖:法新社)
“愛國的歐洲人反對歐洲伊斯蘭化”(PEGIDA)的反移民運動,去年10月開始以來只有數百人響應,但隨後聲勢不斷壯大,震驚德國政壇和社會。
默克爾吁勿散播仇恨
默克爾當天較早時已呼吁人們要和右翼極端主義和排外行為作鬥爭。她在新年獻辭中不點名批評PEGIDA運動領導人散播偏見、冷漠,甚至心有仇恨,並呼吁人們不要追隨這一運動。
週一晚,在首都柏林、斯圖加特、科隆、曼斯特、德累斯頓等地,反移民人士仍上街要求修改法律並限制伊斯蘭難民湧入。德累斯頓有1萬8千人參與,而參加反對抗議的只有3千人。但在其他城市“反反移民”的團體作出反擊,聲勢壓過反移民聲浪。
科隆地標建築關燈抗議反移民
在德國西部最大城科隆,地標建築科隆大教堂、萊茵河大橋、河濱大道的一部份及其他一些歷史建築,都關閉燈光,對排外主義發出無聲抗議。科隆大教堂院長菲爾德霍夫說:“大教堂不希望為這一示威活動充當背景。”
科隆會展中心火車站附近,超過2千名反對PEGIDA的示威者上街,高呼“仇視外人不人道”、“為國家感羞恥”,迫使只有250人的PEGIDA支持者放棄原定的“散步計劃”。
柏林,斯圖加特、明斯特和漢堡,據報共有約2萬7千人上街反PEGIDA活動。
PEGIDA組織者奧特爾在德累斯頓的集會講話中反擊默克爾在新年獻詞的講話,稱在德國又發生了“政治壓迫”,因為他們被所有的主流政黨和媒體誣蔑為種族分子和納粹,而他們只是對德國收容避難者的政策提出了正當的批評。
由於有過去的納粹歷史,德國接受難民的規則屬世界上最寬鬆之列,也是歐洲收容最多難民的國家。去年到德國要求避難人數高達20萬,相當於2012年的4倍。
德國“反反移民"最強烈
儘管德國“反反移民”的聲音仍算在歐洲各國中最強烈、亦最敢於公開反擊的,但始終,PEGIDA這類在歐洲多國出現的反移民聲音終於來到德國,這絕對有指標意義,反映有關問題在歐洲有多嚴重。
而在實際意義上,移民問題今年、以至至少未來一、兩年,都會是歐洲政壇重要議題,英國與歐盟各國談判重新分配歐盟與成員國之間權力的新一輪歐盟改革討論中,移民/出入境問題是重中之重,而當中能夠一錘定音的是默克爾。
默克爾被視為強烈支持歐盟各國人口自由流動原則,但如今德國都出現反移民聲音,尤其這股勢力會否跟反對歐元的疑歐政黨“德國另一選項黨”(AfD)合流,搶去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CDU)票源,加上其早已有反移民傾向的姊妹黨基社盟(CSU)可能因此在移民問題上轉趨強硬,這可能改變默克爾對國內移民政策的取態,繼而影響全歐盟的移民/人口自由流動政策。
IS行徑成安全隱患
去年9月,德國出現“伊斯蘭教法警察”,引發對伊斯蘭的廣泛討論。這些自命為“風紀維護者”
的人當時在烏泊塔爾市的大街上“執勤”,告誡青少年戒酒戒賭。這雖是單一事件,但在一些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一些公民得出了“伊斯蘭正在德國壯大”的印象。
前聯邦議院議長蒂爾澤曾指出,哈里發國(IS)數月來在中東的恐怖行徑可能是人們擔心的主要根源之一。
德國人每晚,每天都可聽到IS恐怖行徑的消息,這導致恐懼。此外,有關德國聖戰者的報道從未間斷過,鑒於他們中有人策劃襲擊的事實,這些人已成為德國的安全隱患。
當然這還不能解釋所有PEGIDA運動參加者的動機。對大多數抗議者而言,他們關注的並不是穆斯林或伊斯蘭。
研究抗議運動的專家魯赫特說,參加運動者的背景各不相同。有人擔心前途,生怕滑入社會底層,有人擔心失業。
歐洲排外升溫
吉普賽人遭受歧視
法國巴黎近郊尚普朗鎮鎮長日前拒絕讓一名羅姆人(吉普賽人)嬰兒葬在公墓,引起軒然大波,被轟種族歧視。但事實上,對吉普賽人存在偏見,絕不止於法國,而是整個歐洲的普遍情治。
瑞典南部舍布一名男子,去年8月從兒子幼兒園偷走了一部平板電腦,將其交給一名吉普賽女乞丐,之後報警誣指對方從車輛盜取該部平板電腦。幸得一名女警察覺有異,查出是男子栽贓,檢控官形容這形同仇恨罪,最終男子被判入獄4個月。
上述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近年不少歐盟窮國的乞丐湧到瑞典等經濟較發達的國家,令這些國家的排外情緒升溫,當中以向來備來歐洲社會歧視的羅姆人最受關注。
吉普賽人不一定是為了脫貧而離開,他們在傳統定居的中歐和東歐同樣受歧視,羅馬尼亞極右組織前年曾呼吁為吉普賽婦女絕育,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同年亦有反羅姆人示威。
人權組織指出,這問題在匈牙利尤為嚴峻,“他們不能找工作,孩子不能接受教育”,一名執政右翼政黨創辦人甚至宣稱:“他們這些動物不應存在,需以任何可行手段解決!”
不過,世界銀行上月一篇專題文章指出,吉普賽人的人口增長迅速,而且平均年齡比區內國家低一大截。
而根據研究,在中歐和東歐國家,若讓吉普賽人獲平等機會融入就業市場的項目,可望收到極大經濟和財政回報。
瑞典極右派反移民
1週3清真寺遭縱火
北歐富國瑞典是歐洲乃至全球對移民最包容國家,但在上月底,卻發生一週內3起清真寺遭人縱火的事件,輿論認為這與瑞典極右派組織發起的反移民浪潮有關。
北瑞典一向寬待難民,因此涌往歐洲難民急增。中東和非洲難民大舉涌入歐洲,瑞典國內生產總值(GDP)去年達5千500多億美元,照顧尋求庇護者的支出佔GDP的1.5%。
近月來,在歐洲收容最多難民的德國排外情緒高漲,引發骨牌效應,歐洲各地主張排外的小黨或更放膽衝擊歐洲樂於接收難民的關愛傳統。
瑞典最近正為移民政策問題爭論不休,極右派要求減少90%庇護收容人數,主流政黨則認為這違背瑞典崇尚自由的立國精神。
不過,極右勢力發起了反移民浪潮,而出現了數次放火燒移民清真寺的舉動。而被縱火的清真寺所在地有很多外來移民。


新聞背景
PEGIDA反對德國被伊斯蘭化
“愛國的歐洲人反對歐洲伊斯蘭化”組織(PEGIDA),最先由10月開始,源於東部文化古城德累斯頓,逢週一晚遊行。“週一示威”在德國當代歷史中具有特別的含義。1989年9月4日萊比錫的市民率先走上街頭,抗議當時的東德共產黨政府。這一示威運動迅速蔓延到當時東德各大城市,最終導致柏林牆倒塌、東德共產黨政府的倒台和德國的統一。所以,PEGIDA舉辦的週一示威是借助這裡歷史事件而搭乘順風車。
從這個組織的名稱而言,雖然寫的是歐洲人,但它主要是反對德國被伊斯蘭化。他們不滿移民、特別是穆斯林移民湧入,改變德國社會文人,令德國不再像德國,而且移民、包括難民在內搶去德國人福利。
(星洲日報‧國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