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桃園微旅行-桃園神社~龍潭三坑老街~老頭擺客家餐廳~大溪老街或石門水庫

4月8日桃園微旅行 桃園神社~龍潭三坑老街~老頭擺客家餐廳~大溪老街

「桃園地圖」的圖片搜尋結果




第一站:桃園神社(桃園區成功路三段200號)



  
 桃園忠烈祠,是日據時代的桃園神社,是目前台灣唯一保存完整的日本神社,也是日本本土以外唯一保存完整的日本神社。

桃園神社,興建於昭和十三年(1938),除了奉祀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外,也加祀掌管五榖豐收的豊受大神明治天皇。昭和十二年(1937),台灣總督府在台開始大力推動「皇民化運動」,於是全台各地紛紛興建日本神社,強制台灣人前往神社參拜。這一年,總督府下令取消報紙的漢文版,積極推行「國語(日本話)常用運動」,而皇民化運動的最高峰,則是昭和十五年(1940)時,要求台灣人改用日本姓名。 隨著日本戰敗,台灣回歸祖國,全台各地二百餘座原本就得不到台灣民眾認同的日本神社便註定了悲劇的命運,或無人拜祭,任其殘舊;或遭破壞而毀損;有的神社,則被加改做為忠烈祠,以祭祀抗日烈士。桃園神社就是其中之一。桃園神社1950年才改為桃園縣忠烈祠。主祀神改為鄭成功劉永福丘逢甲遺像,並在朵殿設置反清、抗日烈士靈位。光復後,被改為「新竹縣忠烈祠」。
  
 
民國三十九年,新竹縣分治,設桃園縣,又改名為「桃園縣忠烈祠」。如今,桃園神社雖然經過修復,恢復日據時代的舊觀,但仍可找到當年變造的遺跡。台灣光復初期的日本神社被冷落、遺忘,甚至破壞,或改造為忠烈祠,是可以理解的歷史發展,但當時全台各地仍然保留著不少日本神社。民國六十一年(1972),日本政府承認中共,與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斷交,則引起政府的強烈仇日情緒。於是行政院內政部頒布新令「清除台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清除的要點之一是「日本神社遺跡,應即徹底清除。」其他的清除項目包括日本的紀念碑、寺廟或公共建築內的裝飾物,如有日本年號的,一律改換成中華民國年號。
  
當年桃園神社幸運躲過拆除的命運,而成為台灣唯一倖存的日本神社。直到民國七十四年(1985),桃園忠烈祠因過於老舊,於是縣政府準備拆除加以重建。此時民間力量漸茁壯,文化界反對之聲四起,而民國七十一年(1982)政府亦已通過「文化資產保護法。」這場爭議終於順利落幕,桃園縣政府尊重民意,採保留神社原貌的方式加以修復。次年,修繕完成。民國八十三年(1994),桃園神社正式被列為國家第三級古蹟,獲得國家給予永久的保護。  
   
桃園神社包括本殿(安置神位之處、僅祭典主祭者可進入)、拜殿(一般信眾參拜之處)、中門、社務所(辦公處)、高麗犬石燈籠手水舍鳥居東司參道等。建築配置順應地形,逐層拾級而上,材料採用檜木日本柳杉木,同時保留完整大木結構系統,顯露出蒼勁及樸實之美。
   
      

  
   

    

 



  
 


第二站 龍潭三坑老街+老頭擺餐廳(桃園市龍潭區中正路三坑段546號)                                                                                                                    
   
「頭擺」在客家話裡,有古早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第一次,「老頭擺」代表很早很早以前的意義。龍潭老頭擺餐廳位於龍潭三坑中正路旁,是前往石門水庫風景區遊玩的旅客停留用餐的好地方,當您走進這棟古色古香的三合院建築,感覺就像回到記憶中熟悉的老家。餐廳是由一棟百年歷史古宅整修而成,過去一直承租給當地佃農使用,是龍潭 一代客家式的傳統民屋,直到民國86年鍾家的第六代子孫鍾權威,兩夫妻將其整理成為
一間道地的客家餐廳,經營初期在北埔老頭擺餐廳的支持鼓勵下,一步一腳印,百年
歷史古宅訴說著許許多多故事。剝落的油漆、外露的泥磚、傳統晒穀場,每個房間都特意保留客家宅院的傳統原貌,還有道地口味的客家菜,是懷念客家菜餚者心中的最愛, 讓很多老顧客會定期造訪,來到這裡用餐,就像走入時光隧道,勾起老一輩的許多童年記憶,也讓新一代的年輕族群, 一同認識體會傳統客家風情。

龍潭」地名的由來,與龍潭大池脫不了關係。據說,這口大池塘水面遍佈野菱,當時先民稱之為「菱潭陂」,相傳泉穴有白石,即使歷經多次旱季,大池始終保持一定水量,倘若久旱不雨,只要在潭畔祈雨即可天降甘霖,先民深感其靈驗,後稱此潭為「靈潭陂」後因有人在某日風雨交加夜晚,發現潭中出現有黃龍出沒,因此改名為「龍潭陂」,又稱「龍潭庄」,龍潭的地名從那時開始沿用至今。擁有數十年歷史的南天宮猶如守護神般,庇祐著龍潭人。
「龍潭茶園」的圖片搜尋結果
龍潭區的河川有老街溪、新街溪、茄冬溪、大漢溪、牛欄河、社子溪、霄裡溪,但是由於河川流域範圍小、長度短、水量少的緣故,灌溉功能無法充分發揮出來,因此灌溉必須仰賴石門水庫。因土壤大部份為紅壤或黃壤,有機質含量低,酸性較強,土壤貧瘠,不適於水稻的栽種,且丘陵區地勢高亢,可耕地不多,水源不足,故以茶為生產大宗;沖積土則僅分布於霄裡溪三洽、清水坑、大平村二坪、三坑村河川底帶,土壤較肥沃,池塘密佈,農業生產力高,為本鄉稻作主要產地,亦為人口主要聚集區。

龍潭的開發前後約兩百多年,最早發的地區,是臨近大漢溪邊約三坑一帶,漢民移居一直到乾隆九年(西元1744),此時也建立永福宮。乾隆十三年時,霄裡通事知母六招佃開墾菱潭陂附近土地,這是龍潭開發史上第一次有計畫的開墾。乾隆37年及47年黃慶興兩度大規模展開墾,吸引了各地農民,嘉慶年間墾民合力利用大潭之水,興建完成龍潭圳,潭水流經烏樹林、黃泥塘、八張犁一帶,奠定了龍潭農業開墾的基礎。龍潭大量開墾可追溯到林本源到大溪開墾後,再逐漸向龍潭發展,早期閩粵雜處,後因地貧民窮,閩人大多他遷,只有少數同化為客家人,使得龍潭成為粵籍客家人聚居地。近年來,由於陸總部、中山科學院、石門水庫水資局等軍公設施的成立,以及新杜區的紛紛建立,加上觀光事業的蓬勃發展,外來人口大量遷入,使本區人口結構漸趨複雜,閩籍及大陸各省籍人士所佔比例逐年增加,使龍潭又漸漸成為較大的鄉鎮。
三坑子為一河階地形,其上有三條河流分別注入大漢溪,台地面上形成三處坑谷,三坑子地名是由三條的小坑得名,位於北邊是『鴨母坑』,中央則是『火劫尾坑』 ,而位於南邊則是『蔗部坑』。三坑子的起源至少可以推溯在康熙年間陸細番對於龍潭的開發,最早開發的地區,首推臨近大漢溪邊的三坑一帶,直到乾隆九年(西元1744年)才有漢民移居在此,並且建立的永福宮,就是現在的三坑村。早年的三坑子在沒有陸運的開展時候,所有的貨運一切皆是仰賴水運,透過大漢溪的水利之便,在三坑子集貨站的物品,一部分可以將運輸到國外去,一部分物品也可直接從三坑仔送到新莊、萬華,甚至於大稻埕、淡水等地,在此情形之下,三坑子逐漸發展成了商業街屋,當時的街屋的風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三坑街屋。三坑老街的範圍大致上是以永福宮為聚落的核心,向外至黑白洗,老街呈現外窄內寬的型態當時的三坑老街以永福宮為信仰的中心,可以說是整個聚落的核心,老街聚落幾乎全是商店,在廟前有一廣場,是老街中最大的活動空間,每天幾乎都會有茶及日用雜貨的交易。
   
"坑" ,是客家話中的小溪澗或水渠之意,"三坑"之名源自於"蔗蔀坑"、"火劫尾坑""鴨母坑"三條溪流流經本地而得名。
 
黑白洗位於老街入口處。形式為小溝渠上架著幾塊石板,是早期居民晨曦黃昏洗滌衣物的據點。
 
三坑子的江夏堂位於三坑老街的街上,是三坑村黃村長的祖厝。江夏堂是黃姓人家的堂號。江夏是湖北省雲夢縣境內,漢朝時設郡,於是黃姓以江夏為堂號。江夏堂早期用來經商,是一座『商業街屋』形式的建築,也是一座百年以上歷史的古厝。
三坑老街導覽圖 

 
三坑子老街,又稱三坑老街範圍大致上是以永福宮為聚落的核心,向外至黑白洗,老街呈現外窄內寬的型態;三坑子為一傳統客家聚落,為龍潭區開發較早的地區,有『龍潭第一街』之稱。

   
   
是當地有名的阿香菜包,以糯米+蓬萊米混合製作,口感比起一般包子還Q,因為用料實在、每天出爐兩大特點,成為觀光客來此必吃的美食。

推薦一:客家文化館+大平橋+三坑老街+聖蹟亭+福源茶廠+乳姑山     
推薦二 龍潭-石門水庫
                                                   
備案 石門水庫
石門水庫位於大漢溪中游,地處桃園市大溪區與龍潭區、復興區、新竹縣、關西鎮之間,由於溪口處有雙峰對峙狀若石門,因而得名。
湖光山色,風景秀麗
其興建緣由,主要是因為大漢溪上游陡峻,無法涵蓄水源,延及下游各地區常遭水旱之苦;政府為解決民困、發展農業、興修水利,自民國四十五年七月展開興建石門水庫工作,並於五十三年六月完工,歷時八載,參加員工七千餘人,建設經費約達新台幣三十二億元,水庫總長度為十六.五公里,滿水位面積八平方公里,有效蓄水量約二億七百萬立方公尺,為一多目標水利工程,具有灌溉、發電、給水、防洪、觀光等效益。主要工程可分為大壩、溢洪道、排洪隧道、電廠、後池及後池堰、石門大圳及桃園大圳進水口等結構物,自完工營運以來,對北部地區農業生產之改良,工業之發展,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以及防止水旱災害等方面均有重大貢獻。
近年來環保意識高漲,本局為供應民生及農、工業之用水需求,除積極辦理集水區治理及環境保護工作,防止水源污染;並提倡全民節約用水之觀念,共同珍惜水資源。

石門水庫建設老照片1 石門水庫建設老照片2 石門水庫建設老照片3
石門水庫河谷地形
石門水庫曾經是遠東最大的水庫,目前亦是台灣北部的重要水庫之一,一年四季,湖光山色,風景秀麗。石門水庫對外可連接十幾個旅遊景點,園區大小公園綠樹成林,有自行車步道,也有環湖遊艇,提供旅客多元的休閒樂趣。


石門水庫簡介

石門水庫位於桃園市龍潭區,毗鄰大溪區、復興區和新竹縣關西鎮,是台灣主要水庫之一,源頭來自大漢溪中游,是台灣著名的旅遊景點;石門水庫於西元1956年開始興建、至1964年落成完工,總工程約耗資新台幣32億元,分為大壩、溢洪道、排洪隧道、電廠、後池和後池堰以及石門大圳和桃園大圳進水口,具有灌溉、發電、給水、防洪和旅遊等等功能,周圍的湖光山色是民眾來到桃園旅遊的風景名勝之一。

石門水庫-水壩風景

石門水庫的水壩位於大漢溪中游,水壩高度約有133公尺,溢洪道共有6座閘門並有後池堰、發電廠、石門大圳和環湖道路等設施,從壩底公路即可到達石門水庫大壩區,石門水庫水壩是大雨後遊客欣賞洩洪壯麗景觀的最佳去處;石門水庫大壩對岸的旅遊景觀亦十分豐富,石門勝景碑、依山閣、梅園和楓林步道等等都是石門水庫的特色,其中以楓林步道最具風情,楓林步道兩旁共有3000多棵樹齡皆超過30年的青楓純林,且下方的槭林公園在秋東之際景色也不容錯過,紅、橙、黃的迷人景色,是相當著名的低海拔賞楓之地,是民眾來到石門水庫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石門水庫賞楓月

來到桃園石門水庫,為了讓民眾更能加深對於石門水庫的楓紅印象,約在每年年底和翌年年初會舉辦「石門水庫賞楓月」活動,讓民眾在賞楓之於也能了解水資源的知識,寓教於樂讓大朋友和小朋友在假日在石門水庫度過美好的時光,民眾也可到石門水庫周圍餐廳品嘗活魚多吃的美味,像是砂鍋魚頭、豆瓣魚、魚湯、炸魚塊、紅燒魚、鹽酥魚、清蒸魚、泰式檸檬魚等等料理手法,讓民眾來到石門水庫旅遊有得玩又有得吃喔!

第三站 大溪老街
大溪歷史
大漢溪(昔稱大嵙崁溪)將大溪分割為二,河西為桃園台地而河東則近山區。受地形影響漢人約在乾隆年間始陸續進入本區拓墾,在此之前本鎮為平埔族及泰雅族活動的區域,就行政區域而言,明鄭時期本鎮歸天興州管轄;清取台翌年設臺灣府,分置諸羅、台灣及鳳山三縣,原天興州改諸羅縣,故本鎮河西地區屬台灣府諸羅縣,河東近山區則尚在土牛界外,被視為「番地」。雍正元年(1723),設淡水廳,轄區從大甲溪以北至雞籠全屬之,由於漢人陸續在桃園內陸地區及近山區開墾,且漸形成聚落。大溪的地名原為「大姑陷」,根據日治時期地方志的調查結果與學者研究,原為平埔族稱大漢溪「Takoham」的譯音,同治5年李騰芳改名為「大科崁」,到光緒12年劉銘傳改名為「大嵙崁」,到日治時期改稱為「大溪」並沿用至今。大溪原是原住民泰雅族分布地,只有河西之北部在漢人到來之時是平埔族霄裡社轄地,因之最早開拓者亦是河西,河東之開闢落後河西數年,一般以乾隆20年左右為準。但對大溪繁榮影響最大的當推富豪林本源家族和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

早年大漢溪接淡水河,是本省北部最長內河航運線,海洋大船載大陸各省及國外貨物到新莊或萬華,改以溪船接運上溯,以大溪為終點,再以陸運輸送內地,新竹、桃園內部各地產物亦即在此輸出,當時最大批外銷的是米、茶和靛青(染料),繼茶葉而興起的是樟腦業和採煤業。劉銘傳為建設現代化的台灣省,必需有大量的經費來支持建設,而採腦、挖煤均其新政之要項乃以大溪為其經營山地開發中心,許多國外商行在大溪設立分行,商務十分忙碌,大溪是當時桃竹苗地區最繁榮的都市。

大溪在日據時期稱為『大科坎』,意即大台地的意思,位於大漢溪溪畔台地上,曾是台灣重要的內陸港口,明清時期從可以從淡水、大稻埕、艋舺來的運輸船可以抵達大溪,『崁津歸帆』也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大溪美景(大溪昔日為內陸河港,船停泊在崖邊,貨物沿階梯運送至市集或船上,故稱崁津)咸豐年間,當時大溪的繁榮如日中天,1920年代因桃園大圳完工溪水枯竭及滬浘淡水港淤塞等,導致大漢溪航運的衰退,桃園縣內山水流東(今三民)一帶茶葉、煤礦等貨物因運費考量,不再繞遠路經大溪至桃園,而改由三峽至鶯歌銜接鐵路運輸;又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性經濟不景氣,尤其以1927(昭和2)年握有樟腦專賣特許權的鈴木株式會社宣佈倒閉連帶拖垮臺灣銀行的重大事件,更使大溪市況陷入谷底。大漢溪的河運斷絕,大溪的黃金歲月也隨之結束,如今,我們雖然看不到舊日的繁華勝景,但從大溪老街斑斑的建築美景細賞,彷彿又回到從前。 
大溪地理

全區105.1206公里為桃園市第面積大小僅次於復興區統計至民國1043總人口數為92394人。大溪鎮之致為東部溪州山脈(丘陵西部台地、中部河流沖積地大漢溪兩旁原為河階地形之代表,但在石門水庫建立之後,因為水位下降,下切力道不足,使現在河階地形之形成趨緩。

補充:所謂河階,指的就是河流的老河床面。當河流向下切割改道的時候,就會把原來的老的河床面,遺留在兩岸原處,形成兩岸對稱的河階地形
 

大約三萬年前,由於新莊斷層作用,造成台北盆地下陷,古新店溪向源侵蝕,襲奪古石門溪〈今大漢溪〉的溪水,迫使大漢溪改道,流速加快,侵蝕能力加強,又因地殼間歇性的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強,產生現今兩岸的河階地形,遂在大漢溪沿岸有數層與河流平行的直行河階地形;其中,面積較大、較明顯的河階台地稱為「坪」,如:阿姆坪、大溪坪、大灣坪 。觀看大溪河階地形最好的角度是大溪對岸的崎頂或員樹林,由這兩個地方眺望大溪區,就可明顯的看見整個大溪的陸地分為層次分明的三層河階地形,最高的一階就是地名為「三層」的地區,地勢屬於山區;最低的一階也就是「月眉」地區,地勢處於河階低窪區;位於上下階中間的第二層,既沒有上層山區蜿蜒的交通不便,也沒有下層窪地的水患之虞,適合開發與居住,自然就成為最早開發、也是繁華所在的大溪區中心

大溪境內之風景代表為石門水庫,風光明媚,為大溪區之重點風景區,帶動週邊觀光產業。大溪區之特產為大溪豆乾-及木製品為主,其中又以紅木神桌聞名。近年來,台灣開放農業觀光,而大溪又以山林為主,目前已開發許多休閒農莊,又鄰近台北都卉區,週休假日遊客紛至。大溪區民對其境內之分法係以大漢溪為界,分為河東與河西地區,前者為傳統主要行政與經濟區域,後者因國道三號大溪交流道而逐漸發展。

大溪老街
大溪因位處北橫公路起點及鄰近石門水庫,成為交通轉運站,近來觀光業的發達,大溪老街的重整,使得舊日歷史的美貌嫣然再現。大溪老街主要範圍涵蓋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三條歷史街屋,是由店面形成的商街,建築型式和臺灣早期的傳統商家店街並無二致,都是面寬窄、縱深長的深長形連棟店面住宅的街屋型式;大溪老街至日據時代的1919年左右,因日本總督府執行等同現代都市計劃,將和平路、中山路等街道依規劃好的建築線拆除部份建築,那時大溪老街平常住家主要以紅磚牌樓立面搭配紅磚屋,商家則以石材精雕歐洲風格的拱門樑柱和繁複華麗的浮雕圖案,呈現出以巴洛克風情為主的立面牌樓;但是大溪老街牌樓的立面雖為巴洛克風情,造型卻採用大量弧線,牌樓中央最高的突點-『山牆』,有山尖形、半圓形、圓弧形等變化,頂端的『收頭』則有動物、植物、幾何圖形各種樣式,十分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儘管河運沒落,繁華變遷,這三條老街卻能保留原貌,並結合大溪其他文化與歷史的魅力,讓大溪區重回過去的風華。 

補充:巴洛克式建築是歐洲藝術創派別一種結合了雕刻和繪畫十世紀興起於義而後行於奧國、西牙等歐洲巴洛克建築的特徵,在於雕刻群和浮雕實體與建築本體融合以強烈活潑敢表現藝術張力
  

  和平路老街

和平路老街總計有七十六戶,是大溪鎮目前擁有「巴洛克式建築」的老街區(包括中山路及中央路),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樣式最多變的街屋,其牌樓立面大多完成於西元19181920年間,建築風格比較傾向中式。和平老街雖是較晚發展的區域,然而因為緊靠大漢溪河港碼頭之故,其繁榮與興盛的程度卻是後來居上。和平老街的建築本體早在1850年~1860年代便陸續成形,歷經多次增、改建,在1895年乙末戰役曾遭日軍砲擊焚毀,1918年市區改正實施拓寬道路時,又拆去舊店面重建而成今日所見的街屋立面,並增設亭仔腳,造就了大溪街屋的特殊性。自日治時代開始,和平老街就是大溪地區木器業者的聚集之地,目前仍有協大、協盛、新玉清、日月、新發、信發、朝陽、協新、協和、協達、鑫新、廣大、游東成、蘇永祥...等,經營至今逾數十載的老字號。

民國八十五年,和平老街因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下,居民對於老街過去的風華也開始有所共識、有所期許。在居民與相關團體的努力下,一連串有關「老街再造」的相關工作陸續展開,和平老街的風貌逐漸形成、也逐漸豐富。而許多建築立面也跟著整修美化,還復它原本美麗的風華。其後電線、電纜地下化及騎樓舖面美化的工程與夜間照明,則賦予和平老街更乾淨、更完整的視覺景觀。

月眉通路和平路38號旁巷道

為清末及日治時期月眉地區至大溪街區重要歷史通路。

中山路老街

中山路老屋的宏偉格局其來有自,因為在日治時代,中山路是名門望族、富賈巨商與書香仕紳聚居的高級住宅區,因此,其建築較有大宅院的氣勢。尤其「建成商行」圓隆式屋頂的獨特造型與華貴,曾是老街的顯赫豪邸。而由「燕居」、「蘭室」、「烏衣舊族」、「龍塘世第」等堂號,更可見文人雅仕與名門貴冑的氣息。「蘭室」主人是民初有名的留日畫家呂鐵洲先生,膠彩畫是其專長;「烏衣舊族」則是來自唐山(中國)江寧地區「烏衣巷」的名人之後。而論建築之宏偉,則首推「建成商行」的建築格局與中央屋頂的圓隆式凸起造型,這座西式豪宅的主人是當時大溪的樟腦及煤礦鉅子簡阿牛先生。由宅第觀其主人的財富與品味,皆有脈絡可尋。中山路老街的老宅還有一特色,就是街道兩邊涇渭分明,單號門牌一邊為名門豪宅,迄今大多保留原貌,供後人觀賞緬懷。雙號門牌這一邊則為倉庫、工人住房與一般民宅,目前大多已改建為現代建築。在新舊並陳,現代與古典並存的老街裡,歷史滄桑與人文風華不言而喻。


建成商行
日治時期的建成商行係大溪巨賈簡阿牛所創,建成商行為大溪街極盛時期的代表性建築物。面寬三開間,正中間設計為穹窿、雙騎樓柱,正面山牆的「簡」字團形紋樣及以羅馬字拼音之「Kensei Shoco、建成商行」字樣,分佈在兩翼山牆上的諸多洗石子之圓形幾何線條,反映1920年代世界流行的、具有Art Deco風格的幾何形裝飾。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35)

以「無圍牆」為概念的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2015328日揭幕,木藝生態博物館並非以傳統固定面積為主,而是講究「沒有圍牆」的開放的博物館,市府更希望塑造「整個大溪就是博物館」的氛圍。


大溪因木器興盛,鎮民也特別愛玩陀螺,"陀螺俱樂部"從老人班到兒童班都有,每當節慶, 福仁宮前一定聚集了許多人努力轉動著大陀螺,讓"大溪陀螺"更加聲名遠播。                                                           

大溪中正公園

中正公園位於大溪區西側處,位於大漢溪河階崖面上,佔地約2甲餘,佇立崖緣,可俯瞰大漢溪風光,是一個充滿歷史風味的老公園。原名崁津公園,建於西元1912年日據時代,為日治時期的台灣十二勝之一。1927(昭和2)年8月由臺灣日日新報讀者及專家票選的臺灣八景十二勝公布結果,大溪以「臨河臺地的眺望」榮登十二勝之一,連帶地面臨大漢溪的大溪公園也成為炙手可熱的觀光景點。1928(昭和3)年,大溪橋新建落成,大幅改善大溪與桃園的公路交通,於是于1930年起,一連串新的設施在公園裡建設起來,包括忠魂碑、大溪神社、第二代公會堂、武德殿等。光復後神社變成「超然亭」,相撲場成蓮花池,公會堂改成蔣公行館。中正公園以居高臨下之勢,擁有極佳的視野,蓮花池、涼亭等景致,加上參天古木及茂盛花草,大溪自然天成的風光盡在眼前。大溪仕紳呂傳命於園中做一形如台灣之水池,十分特別。
 
公園內的「復興亭」是日據時代「忠魂碑」的遺址,基石尚在,舊址已蓋了一座中國式的圓形涼亭。大溪神社的舊址,則已變成一座三層樓高的「超然亭」,拾階而上,可以登高眺覽大漢溪的景色。超然亭的基石正是昔日神社正殿的礎石。超然亭的入口左右側各有一座石獅子,屬於昔日神社所有,上頭刻有「大溪 加藤仁作」、「奉納」、「昭和七年十月」等字跡。昭和七年,為民國二十一年(1932),大溪神社在該年落成。兩尊石獅子的外表略有磨損,但大致保存完整,石材則因七十幾載的風霜而泛黃變舊,外觀滄桑而古樸。大溪鎮公所在超然亭前,重新建造了一段參拜道,參道左右側各設五座石燈籠,以重現當年神社的情景。新穎的石燈籠,顯然還缺乏石獅子那種歷經過歲月錘鍊所蘊釀出來的魅力,只是添增公園新景,塑造一點神社的氣氛而已。大溪神社附近的大溪公會堂成了蔣介石總統的行館,而象徵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武德殿被保存了下來。
武德殿
    大溪武德殿是日治時期興建的武德殿之一,昭和10年(1935年)落成。戰後,改為大溪憲兵隊隊部,現為親子活動中心及圖書館。2004113日,指定為歷史建築。武德殿以鋼筋混凝土等新式建材建造而成,屋頂為「入母屋造」(類似台灣的「四垂」頂),正脊兩端的「鴟吻」具有中國唐代建築風格,與一般武德殿使用的日式鬼瓦不同。採洋式大木桁架支撐日本傳統社殿屋頂,大門設有「入母屋破風」。外牆用洗石子裝修,並以線腳模仿雨淋板壁的效果。內部正對大門牆面設置神龕,空間一半鋪榻榻米作為柔道練習場,一半鋪木板作為劍道練習場。戰後爲了憲兵駐紮需要曾拆除神龕,並將木造地板改為鋼筋水泥造地板,且於武德殿東南側另建13層樓兵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