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冊L8高科技產業資料補充~鮑達民:數位浪潮...帶領企業創新

科技變動一向是企業的一大挑戰。當今科技變動之快、規模之大,絕非以往所能望其項背,2015年亦復如是。從重工業到服務業,「創新」正橫掃所有領域,改變競爭的格局。能夠攀越顛峰之企業既非規模最大,也非資格最老,而是由科技最先進者掄元。
吐故納新,是企業最現實的威脅。企業能停留在標普500大指數的平均時間,已由1935年的90年,縮短到現在的不到18年。優步(Uber)等迅速崛起的新公司,皆為強悍的競爭者,能藉由將利益轉移給消費者,為自己爭取市占率。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內,這種轉變可能使全球企業稅後盈餘總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額的比率,從目前的近10%,降低到1980年時的水準、也就是7.9%。
科技對競爭的影響,主要源於數位平台與網路效應。新數位平台能將邊際成本降低到接近零,例如Google地圖的用戶幾乎無須成本,因為這項服務仰賴的全球定位系統(GPS)資料,早已存在用戶手機裡。這將使Google的經濟規模迅速擴充,並以此規模為槓桿再延伸到音樂、支付與文字處理等領域,如此科技公司便能迅速挑戰其他產業的老牌公司。
創新並非僅限於科技業者。各產業中無數的領先廠商,都以更純熟的方式開拓數位科技,且已展現龐大的效益。例如用監視器觀察牲畜,對食品業之效應便無比深遠。
數位化最先進之產業的進展尤大。過去20年來,這類科技掛帥產業的獲利率平均成長速度,已比其他產業快兩到三倍。例如擁有數位優勢的跨國銀行所提供的零售服務,便遠超過在地的金融業者。
科技不僅轉變經營模式與流程,也改變員工工作方式。麥肯錫公司的研究發現,既有科技能將目前占薪資總額45%的人力工作,轉為自動化。光是美國,便相當於一年約2兆美元的薪資。
這種轉變對企業的潛在利益,絕不僅限於節省成本,因為勞工能有更多時間追求更有價值的任務,包括思考與創意。金融顧問能省下更多財務分析時間,研擬更符合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
科技也能讓企業重新思考組織設計與公司治理等傳統智慧。新的資訊分享科技能使企業更透明,使組織更具效率,且簡化科層架構。
例如蘋果、Zaea及Zappos等公司執行長採用的寬廣式控制範圍(即部屬直接向經理報告之次數),已超越傳統的「一對四對八」模式。中國海爾公司2011年將8萬名員工重新組建為2,000個獨立單位,每個單位都自負盈虧,到2014年海爾的股價已提高兩倍。
再者,數位化使企業能做「平台式」、而非「架構式」的營運,且更能利用外部資源。好事達保險公司便利用Kaggle群眾外包平台,延請程式設計師研發新的汽車傷害事故的演算模型,「優勝者」的作品的精準度比現有模型高271%。
又如中國大疆創新公司能成為全球最大無人機製造商,靠的是本身只聚焦於產品的核心科技,任由其他人自由開發應用程式(App)。相較於其他自行研發App的對手,大疆的無人機擁有無與倫比之吸引力。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顯示科技正在改變企業的規劃流程。一些企業開始利用科技,製作短、長期營運計畫­,更大膽地重新分配資源,並利用新分析工具來辨識、吸引、培養並留住人才。
企業既憑藉、也需要科技創新,以提升靈敏度,從而提升競爭力。因此企業執行長2016年的優先要務,應是將核心業務數位化,並重新思考組織設計及治理流程。掌握此一瞬息萬變且快速成長的「數位浪潮」,是企業免於落後之不二法門。
(作者Dominic Barton是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總經理)2016-02-03 01:52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