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衣、婚嫁品...朴繡聞名遐邇



刺繡的消失與重生

作者: 張翠芬、呂妍庭╱調查採訪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8月26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張翠芬、呂妍庭╱調查採訪】

為了替逐漸凋零的刺繡文化找出路,嘉義縣朴子市近年來積極推動刺繡文創商品,傳統刺繡針黹不再局限裁縫布上,紙張、塑膠環保塑材也能繡上美麗圖樣,地方並利用暑假期間開辦「兒童刺繡體驗營」,教小朋友刺繡技巧,不少父母特地把小孩送來學做針線活,在民間和公所努力下,刺繡發展成深度扎根的在地文化特色。

刺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技藝之一,正所謂「熟能生巧顯妙法,巧奪天工似繡仙」,而刺繡之美更在於「溫柔婉約方寸間,鏤月裁雲手中線」。近年來機器取代手工,費時費力的純手工繡藝,日漸式微;嘉義縣朴子市努力以各項活動,如刺繡DIY、兒童夏令營、刺繡研習班、童裝走繡…行銷重振地方文化產業,帶動地方觀光與商機。

體驗穿針引線 小男生也來學

多數孩子沒拿過針線,連基本縫扣子都不會。但朴子的兒童刺繡營,近年已在全國打響名號,除了在地國中小學生,也有遠從高雄、台北等地的家長把孩子送來上課,甚至有家長主動陪讀,樂見孩子學會縫釦子、補破洞等日常生活技巧,自己也學點刺繡功夫。

儘管每年都有初次參加的新手學童,年年報名者也不在少數,課程並分為基礎班和進階班,在穿針引線中體驗傳統刺繡的曼妙,參加的小朋友說,雖然不好學,但可以訓練耐心和毅力,過程其實很好玩。他們的成品也會在刺繡文化館中展覽一段時間,讓小朋友更有成就感。

朴子市公所發現,早年刺繡被視為一種女紅,似乎只有女人能做,但報名刺繡營男女各占一半,小男生拿起針線有模有樣,功力一點都不輸女孩子,甚至還更細心,連經驗豐富的老師都讚許。

輝煌文化記憶 傳承行銷重生

連續兩年送女兒來學刺繡的許媽媽說,起初女兒對這項要有耐心和細心的課程很抗拒,但上完三天課後,簡單縫補衣服和釦子,完全不假他人之手,第二年再報名,女兒喜滋滋的說又多學會好幾樣刺繡功法,似乎越學越有興趣。

「刺繡是朴子市重要文化,當然要永久延續。」市長王如經說,刺繡產業對地方歷史意義無可取代,所以公所積極替刺繡這個老文化找出路,除了持續進行刺繡技藝傳承、人才培育,也向外界行銷重生的「新朴繡」。

融合傳統現代 推動「新朴繡」

王如經回憶起對朴子刺繡的初體驗,是陪同嬸嬸與堂哥去開元路購買枕頭布、門簾等婚嫁用品,當時他覺得刺繡商品色澤鮮豔,鴛鴦、水鴨、龍鳳等圖案令人驚豔。廿幾歲時,王如經就結識現任刺繡文化學會理事長周至雲,到他家拜訪時,周家的繡莊內總有許多女工在刺繡……,對朴子人來說,刺繡是一段輝煌的文化記憶。

王如經表示,目前構思推動的「新朴繡」,是源自於眾人的集思廣義,希望將朴子刺繡品牌定位,讓刺繡作品更具創意巧思、時尚風格,也更年輕化。例如以生態刺繡技法表現朴子溪的流水潺潺,融入油畫感覺的時尚肚兜,為阿嬤的傳統繡注入現代活潑的配色。「新朴繡」希望融合在地情感與文化特色,跳脫傳統又不失古樸優雅美感,為傳統技藝創造出新價值。

水道頭變繡畫 挑戰朴子十景

刺繡文化學會最近正進行一項空前的浩大工程,總幹事劉秀雲說,民國九十一年廿幾位老師共同完成「媽祖出巡圖」送給配天宮後,學會一直希望能將「朴子十景」繡成繡畫,卻因找不到底圖而未進行。

王如經夫人蘇奕菁是嘉義縣美術協會前理事長,擅長作畫,她畫的《水道頭》成了朴子十景的首幅繡畫,也是新朴繡的代表作。

這幅長二百公分、寬三百公分的大型繡畫動工前,眾人還特地到配天宮祈福請媽祖加持,經廿位刺繡老師一年的趕工,將在今年九月朴子市改制廿周年亮相。

(「消失與重生」專題去年三月至今所有內容,請見官網「台灣368」)

 時光膠囊-古代稱為女紅 歷史逾3千年




作者: (整理╱張翠芬)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8月26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整理╱張翠芬)】

刺繡是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新石器時代出土遺物就曾發現「骨針」,夏代遺址也曾發現半個蠶繭,從發掘的實物證實,刺繡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以上歷史。

中國刺繡以蘇州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和廣東的粵繡,稱為四大名繡,台灣刺繡則以鹿港、艋舺、台南府城、朴子,號稱全台四大刺繡中心。

過去,達官貴人和一般人家的衣飾鞋帽等服裝生活用品,多靠手工裁剪,再一針一線繡上各種圖案。刺繡不僅是一項工藝,也是展現地方特色、匠師巧藝的藝術。

刺繡在古代稱為「女紅」,台語則稱為「做針黹」或「挑花刺繡」。女孩從小在家學刺繡,自己縫嫁衣,手夠不夠巧,也成為閨女論婚姻的籌碼之一。

手工刺繡要先選稿、選底料、在繡布畫草稿、選繡線,一針一線完成,需具備基本畫理和一定的藝術修養。

 






嘉義縣朴子市早期為台灣刺繡重鎮之一,當地婦女自幼習得一身刺繡好手藝,從廟宇的八仙彩、布幔,到嫁娶、節慶用的門簾、繡枕等日用品樣樣精通,刺繡工藝聞名遐邇,有「朴繡」美譽。

朴子早期以配天宮為中心,向東西伸展成屋頂相連、具防禦作用的「蜈蚣陣長條街」,開元古街正是昔日最熱鬧的地段。配天宮香火鼎盛,朴子的宗教刺繡工藝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漸發展起來。

嘉義縣刺繡文化學會總幹事劉秀雲表示,朴子市的刺繡手藝,主要傳承自大陸福建,媽祖廟配天宮前的開元路上,極盛期曾有廿多家繡莊集結,被稱為「刺繡街」。

當時朴子的刺繡製品,包括神明衣飾、八仙彩、婚嫁織品、肚兜、枕頭套、被單、門簾、旗幟、布袋戲偶服和歌仔戲服等,一九六○至七○年代甚至外銷到中東,當時全台婚嫁繡品,多數是從朴子輸出,繁華景況可以想見。

劉秀雲說,她從小就看著家中長輩、鄰居在做刺繡代工,個個手藝精巧,但隨著時代演變,這項傳統工藝逐漸沒落。民國九十一年有識之士創立刺繡文化學會,她成為創始會員,地方也設立「刺繡文化館」,展示各式各樣刺繡作品,振興在地傳統文化。

劉秀雲說,朴子近幾年積極培訓刺繡師資,迄今已培養一、廿位刺繡種子教師,第一批九位種子老師並定期開刺繡基礎班、進階班到高級班課程,推動刺繡技術與文化傳承。

學會草創時期,種子教師是施素芳與張儀穎,呈現風格比較類似傳統刺繡,主題多以臨摹大師吳梅嶺的畫作為主;隨後自日本學成歸國的李陳岱華老師,則帶來戶塚東洋繡技法;近期梁雪芳、潘文惠與王水錦,則帶來古繡修復與生態繡技法。目前則是結合李陳岱華老師的東洋繡和生態繡,以新的素材加上創意,展現新朴繡的特色。

劉秀雲說,手工刺繡是很費時又費眼力的工作,參加研習課程的多是四、五、六年級生,一方面是本身興趣可怡情養性,另一方面是在重拾兒時記憶。各相關單位也陸續在國小開設刺繡課程,深入社區辦理研習,希望將刺繡文化向下扎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