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地理題目分析

105學測衝刺/地理科抓緊國際時事 世界地圖要熟爛

今年國際時事多,包括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歐洲難民潮等都可能會變成學測地理考題。考前最後一個月衝刺,高中地理老師建議學生,與其花時間背一些地理知識,不如把世界地圖拿出來翻到熟爛。
「地圖要看熟,」台北市萬芳高中地理老師廖振順說,伊斯蘭國是熱門時事題,包括敘利亞、伊拉克等西亞區域地理要熟讀,包括占領區域、恐攻地點,甚至油田與水源的位置都要清楚。比如庫德族為何無法獨立,因占據了兩大河流域水源,水源的位置不能弄錯。
新北市板橋高中老師黃美傳說,除了地標相關位置外,考生要理解為什麼西亞會有這麼多衝突,從自然環境、氣候來分析。比如西亞環境本來就較艱困,因此伊斯蘭教興起、衝突與分裂都跟遊牧民族與沙漠地形有關。
「難民路線將整合所有歐盟相關知識,」黃美傳說,伊斯蘭國將衍生出歐盟考題,難民從黑海、地中海到歐洲各國,考生要留意歐盟統合的概念。

大陸一帶一路,橫貫歐亞。圖片來源/聯合財經網

分享
「高一課本要熟讀,高二區域地理要配合時事複習。」黃美傳舉例,中國大陸提出「一帶一路」,考生要能判斷所謂「一帶」指的是哪些區域,「一路」又是哪些。此外,台灣積極想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考生也要知道哪些國家區域是TPP範圍。
兩位老師都提醒,圖表題是重頭戲,上次學測地理科的圖表加上照片共占7成5,今年只會更多、不會少,要具分析圖表的能力。
廖振順提醒,地理只占社會科1/3的成績,最後一個月不要浪費時間研讀太細節的問題,避免排擠到其他科目的複習時間。且學測「題幹又臭又長」,考驗考生的閱讀能力,切記不要誤解題意。
黃美傳則提醒,高一學過的地形與氣候,要跟高二的區域地理結合,不要各讀各的。

分享

104學測衝刺/地理科抓緊國際時事 世界地圖要熟爛

學測社會科的地理,只考24題,平均3章才考1題,高中及補教老師提醒考生,以往出題偏重前兩冊通論地理,課本標黑體字的重要名詞、理論要弄懂,勿鑽牛角尖,還要融會貫通,常會出跨章節的整合題;油價大跌、伊波拉病毒等熱門時事,也可能結合課本觀念入題。
北市萬芳高中地理老師廖振順指出,學測考前4冊,平均1冊只考6題,即平均每3章才考1題,所以不可能考得太瑣碎、考太細,往往跨章、跨冊出題。
補教老師陳逸則表示,學測命題偏重1、2冊通論地理,3、4冊的區域地理,尤其世界地理,出題比率不高,以103年學測為例,世界地理剛好亞、非、歐、美、大洋洲等各洲出1題;廖振順說,區域地理要熟讀各洲概論、氣候類型、重要河川流向、等溫線的分布等重點。
至於通論地理,廖振順提醒考生,第一冊要注意課本用黑體字標示的重要名詞定義,一字一句精準搞懂;第二冊人文地理則要注意「中地理論」、「邱念理論」、「韋伯工業區位理論」、「區位商數」、「巨集經濟」、「規模經濟」等重要理論的定義。
陳逸說,通論地理常搭配台灣的地形環境、氣候及地震、颱風、梅雨季發生的土石流等天災時事出題,921地震、88風災、國道三號近七堵路段大走山(藝人陳美鳳曾目睹)等都曾入題;老年化、少子化、男女比率等人口統計圖表也很常考。
廖振順指出,區域地理喜歡考圖表,若出現地圖,可用重要的經緯度判別方位,例如氣候類型的畫分,可用北緯30度、赤道、南緯30度判準;經度以格林威治為基準,則可記住東經30度開羅、70度孟買、121度台灣;西經75度是紐約、123度是舊金山。例如某一亞洲都市在東經100度,代表在孟買和台灣之間。
兩位老師都提醒考生,地理常結合課本概念考時事題,陳逸舉例,1970年代在剛果共和國(舊名薩伊)北部首度發現的伊波拉病毒,今年疫情又升溫,擴及到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等西非國家;廖振順則指出,和極地渦旋相關的題目,也很可能考;其他像油產過剩導致油價大跌的能源問題,也不能不知。(系列五)


學測衝刺-地理 以圖命題 常與歷史合併題組

大學學測社會科地理部分,近幾年命題以生活、時事、題組為主。補教老師尹立分析,地理通論地形、氣候不論學測、指考都是必考觀念,近年題型「不是背多分」,例如氣候會搭配雨量、河川;一座城市的地形可能搭配經濟活動出題,以圖命題居多,甚至和歷史科合併出題變成題組,考生需融會貫通。
死背課本 解題困難
尹立分析題型,近年學測命題分三大類:圖表題組、地理知識、應用地理。例如去年指考第37題至39題題,一個圖表呈現12個月的雨量,不是課本常見的圖,題型要考生根據雨量變化分析氣候,判斷緯度,聯想經濟作物。學測類似題型出題比例更高,若只是死記課本圖表,不會分析,可能要花一番功夫解題。

尹立分析,地理知識命題可能搭配時事、甚至歷史概念,變成題組命題,這類題目地理老師作答,也需要從頭讀起,抓重點判斷,作答秘訣根據文字敘述的地形、氣候線索聯想經緯度。
等高線圖 每年必考
應用地裡考題近年很熱門,尤其是和台灣地理相關的命題,可能結合氣候諺語、地方俗諺,要考生判斷地理特徵,例如「颱風」的各地俗語最常考。

高一、高二課程該怎麼準備?尹立指出,「勤看地圖」是不二法門。地圖可以呈現所有地理特徵,經緯度判斷氣候、農業、經濟發展;地形圖測驗河川、水文;等高線圖是每年必考題。

尹立認為,近年許多命題是標示出城市、或島嶼的經緯度,判斷和那個國家最接近,甚至兩個國家一起比較,例如紐西蘭和英國,台灣和馬達加斯加。有時很難聯想,但地圖都會顯現特徵,可從形狀判辨。
熱門國家 多多留意
時事題部分,平時要多看報紙,注意那個國家最近成為國際焦點。北韓發射核子武器引發國際關注,96年熱門考題可能是朝鮮半島,相關的地形、氣候要嫻熟。

台灣近年重大時事是雪山隧道開通、高鐵通車,台灣相關命題不外乎地形、河川的分布、國家公園等問題,海岸線相關命題。台灣農業的池上米、人口分佈等,颱風對地形的衝擊,都要注意。

中國地理部分,青藏鐵路開通、沙塵暴、長江三峽沿岸水域問題、湖泊、都市發展等都是熱門話題,需要注意。

<地理科>
學測地理科投資報酬率相當高,請同學們絕對要好好把握。考試重點如下:
1.考前看「台灣」:台灣地理無範圍。地形、災害的成因及分布皆要熟讀,學測考出1-2個題組。
2.放眼「中國」:考題重心在中國區域特色,特別是中部、東部、西部的經濟區域特色以及重大工程的影響(例如南水北調工程),或是全球化對各地區的衝擊、產業發展或天然災害,每年可出一個題組。
3.整合「世界」:世界地理需跨冊整合,氣候成因與變遷、氣候圖形判讀、氣候結合產業發展特色等都相當重要。
4.全球化時代:全球分工特性、經貿發展趨勢、圖表判讀皆是考題取材方向。

1 則留言:

  1. 近年來因為台灣邁入了國際舞台,所以身為台灣居民的我們就必須去了解國際時事,而不是待在家裡當個肥宅,我們必須去深刻的了解國內外大事才不會讓台灣人變成[孤陋寡聞],[畫地自限],無知的居民~
    普10343 蔣博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