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奴隸貿易

大西洋奴隸貿易,或稱為跨大西洋奴隸貿易。是指16世紀至19世紀時期(也有人認為早至15世紀,並持續至20世紀),在環大西洋地區將非洲大陸人民作為廉價勞動力提供給美洲大陸殖民地地區的一種貿易。奴隸的來源主要是非洲西部和中部,黑人被歐洲人通過貿易或襲擊、綁架等手段抓獲販往美洲大陸。這一貿易活動在近代也被稱為黑奴貿易,然後實際上這一說法並不妥當,因為早在中世紀之前,就有黑奴的貿易活動出現了所以應當加上跨大西洋字樣。
奴隸貿易者包括(根據規模排序):葡萄牙人、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和美國人。部分貿易者在非洲的海岸擁有前哨,前哨有他們收買的當地的部落首領為他們提供奴隸。在長達約400年的帶有強烈殖民主義色彩的黑奴貿易中,目前估計約有1200萬人從非洲運到美洲的奴隸,部分學者得到的數據相對更高,尤其是從非洲得到的。將航運死亡的一千萬人計算入內後,非洲人口損失數據可以達到三千萬

最早開始從非洲販賣黑奴的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據統計,阿拉伯帝國時期共抓走了1300萬黑人作奴隸

人類史上第一批有組織大規模販運非洲黑奴的奴隸販子,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們從公元1世紀起就開始了這項肮髒的貿易,比西方早得多。黑奴生產的第一個環節——洗劫黑人村莊抓到奴隸,很多都是阿拉伯的駝隊所做的,當歐洲人捲入黑奴貿易時,他們又將戰利品賣給歐洲來的奴隸販子,成爲了最大的中間商。據統計,在阿拉伯帝國時期,阿拉伯人從非洲差不多抓走了1300萬黑奴,而後來阿拉伯人賣給歐洲人的黑奴約有1000萬。歐洲的傳教士在信中揭發了那些阿拉伯人販子的罪惡:在非洲腹地,大量當地人在集會的日子裡聚集交易,很是熱鬧。但是第二天,突然來了一大批阿拉伯騎兵,衝進集市,見人就殺,起碼上萬人斃命,血流成河。(19世紀初,當歐美等國立法取締了非洲西海岸的奴隸貿易時,在中非和東非,阿拉伯人仍在繼續這一勾當。英美兩國甚至派出軍艦在紅海和印度洋上打擊販奴行爲,然而收效甚微。)

14世紀-15世紀,隨著歐洲各國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其對於財富的渴望需求也愈加強烈。因在歐洲大陸無力參與爭奪,西班牙葡萄牙兩國熱衷於探尋新航路以獲得海外財富。終於,在1492年,熱那亞(時義大利並未統一)人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贊助下發現了中美洲;而在1519年葡人麥哲倫同奉西班牙王命到達了美洲最南端、菲律賓好望角並最終回到西班牙完成環球旅行。

非洲奴隸制


奴隸制度在非洲、歐洲、亞洲、和美洲的一些部分存在了許多世紀,先於大西洋奴隸貿易的開始。有證據顯示有的非洲國家將奴隸販賣到非洲的其它地區、歐洲和亞洲,早於歐洲對美洲的殖民歷史。非洲奴隸貿易將大量奴隸送往歐洲和穆斯林國家。
大西洋販奴貿易不是唯一的非洲奴隸貿易,但是確實規模最大、最殘酷的歷史。正如伊利卡·米柏克龍在《外交世界》所述:
「非洲大陸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渠道無所不通。跨越了撒哈拉,通過紅海,印度洋港口,跨越了大西洋,非洲奴隸至少遭受了10個世紀的奴役(9世紀-19世紀)以造福於穆斯林國家……四百萬被奴役人民通過紅海出口,另四百萬通過斯瓦希里港口到達印度洋」
根據約翰·K·桑頓的觀點,歐洲人常常與非洲國家發生戰爭,掠奪戰俘作為奴隸。有的非洲人從鄰近的部落抓奴隸來販賣。這一行徑的備忘錄記錄在十九世紀早期英格蘭就販奴貿易的辯論中:「所有的老作家... 贊成戰爭不單單是為了抓奴隸,而且是由歐洲人煽動的,以支持上述觀點。」住在沿尼羅河地區的人們從這些市場中被送到沿海,賣給歐洲人,以換取火槍和其它工業品,如衣服或酒。然而,歐洲人對奴隸的需求在已存的貿易上有開拓了廣大的新市場。那些賣到非洲其它地區的奴隸還有希望逃跑,而送上船的人則再無回鄉的希望。

殖民主義的開始

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西葡兩國走上了殖民之路並從海外獲得了巨大財富,一躍成為歐洲最富有的王室。而因此從16世紀末17世紀初起,英國法國荷蘭等國也幾乎同時起步,成為新興殖民國家並希冀超越兩位始作俑者。自此,非洲拉美直至南亞各地,處處都有歐洲「探險家(conquistador)」和「商業公司」的足跡。歐洲國家也常因為海上霸權和殖民地糾紛大打出手。為了從殖民地獲得更多的財富,早期的殖民掠奪等搶劫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於是歐洲人開始著手經營殖民地。他們在北美種植園裡種植菸草棉花,在西印度群島種甘蔗,在中美洲南美洲開發礦藏,在印度種植茶樹等等。最初在種植園和礦山勞動的多數是白人契約工,他們是歐洲各國橫渡大西洋而來的貧苦移民,這些人在原居住地與種植園主或海外勞務公司簽訂契約,到美洲後用幾年勞動來償付為他們墊付的旅費,契約到期後,便成為自由民。因白人契約工大多不適應美洲酷熱的天氣和繁重的勞動,隨著種植園的發展,勞動力嚴重不足,於是歐洲殖民者不得不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殖民者最初試圖奴役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但並未獲得明顯收益。直至後來他們發現了黑人的力量遠大於印第安人,並且黑人對於熱帶的疾病有很強的免疫能力,所以在種植園或礦山使用黑人奴隸勞動要比使用白人契約工的分攤成本要便宜的多,又便於管理。於是,三角貿易便自此正式開始,而且逐漸成為一樁賺錢的買賣興隆起來。
遠在大西洋航線開闢前,奴隸制一直在非洲,歐洲,亞洲和美洲的一些地方存在了若干個世紀,證據表明很早時起非洲一些國家就在向另一些非洲、歐洲和亞洲國家販賣奴隸,遠在歐洲人殖民美洲之前。[8]非洲奴隸制的盛行給歐洲人看到了巨大的奴隸來源。

殖民主義與美洲奴隸制


不光是在西非沿岸,在美洲,歐洲人也開始探索新商業機會。1492年,通過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探索,歐洲基督教國家首先得知美洲。然而,在與非洲接觸的第一個世紀中,當地居民對歐洲人的入侵極力反抗,並且取得了一些成就。在加勒比地區,西班牙定居者與一些當地美州人聯合,與其它部落競爭,控制了較大島嶼。有些族群,例如加勒比島的小安的列斯群島人、委內瑞拉島的卡利娜人和阿拉瓦克人成功反擊了西班牙在加勒比地區的基地。他們的土著小船更小、更適合在海島中間穿梭,他們成功打退了西班牙船隻。
在十五和十六世紀,歐洲殖民者也開始在無人居住的大西洋荒島定居,如馬德拉亞速爾群島。由於沒有奴隸可賣,出口貨物成為主要的產業。

十六、十七和十八世紀


大西洋販奴貿易一般被分為兩個時期,被稱作第一和第二大西洋系統。
第一大西洋系統主要是奴役非洲人,將他們送到南美葡萄牙和西班牙帝國;它只占大西洋總貿易的3%多一點。貿易開始於(足夠尺度)1502年左右,持續到1580年,此時葡萄牙暫時與西班牙聯合。當葡萄牙直接參與販奴貿易時,西班牙帝國依賴座位系統,為商人提供(主要來自別的國家)執照,方便他們為自己的殖民地販奴。在第一大西洋系統中,大多數販子是葡萄牙人,使得他們幾乎壟斷了當時的販奴貿易。有的荷蘭、英國、法國商販也參與到活動中來。在聯合之後,葡萄牙受制於西班牙法系,被禁止直接參與販奴貿易。它成為西班牙傳統敵人,將大量的市場份額輸給了荷蘭、英國和法國。
第二大西洋系統是奴役非洲人,主要是由英國、葡萄牙、法國和荷蘭奴隸販子組成。主要地點是加勒比殖民地和巴西,歐洲國家在那裡建立起以蓄奴為主的新世界經濟殖民地。在1450年到1600年間,約有3%多一些的奴役人口從非洲送走,在十七世紀則為16%。
據估算,在十八世紀中,約有半數被奴役人口被販賣,不列顛、葡萄牙、法國成為主要的奴隸販子,在送出非洲的奴隸中占9/10。到了十七世紀九十年代,英國成為從西非販賣奴隸最大的販子。他們在十八世紀保持著這個地位,成為跨大西洋最大的奴隸運輸隊。

三角貿易


三角貿易是因為在貿易進行中一般採取的航線其形狀呈三角形而得名。殖民者在長期販賣黑人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套一本萬利的「奴隸貿易制度」。這種「三角航程」指的是,最先販奴船滿載著購買奴隸用的槍枝彈藥和消費品,從歐洲港口出發,航行到西非海岸,稱為出程;在西非海岸用貨品交換大批奴隸,然後橫渡大西洋,駛往美洲,稱為中程;在美洲用奴隸換取殖民地的原料和金銀,運回歐洲,稱為歸程。一次完整的三角航程需要6個月,奴隸販子僅需一次便可以做三筆買賣,獲得100%到1000%的利潤。
約翰·K·桑頓指出歐洲奴隸販子通常是從進行當地戰爭的非洲貴族手中買到奴隸也有一些非洲黑人成了專事捕捉相鄰部落的人口用於賺錢的商人 尼格河流域的人就這樣從內地的市場輾轉到了海邊,再出售給歐洲人用以交換火槍(1540-1606年間是火繩槍,之後是燧發槍)以及其他工業品,如布匹和酒精。不過歐洲人的大量需求使得原有的市場大大擴大了

勞工與奴隸制

由於歐洲殖民者希望剝削新大陸的土地和資源作為資產利益導致了勞工短缺,成為大西洋販奴貿易的原因之一。美洲原著居民首先被歐洲人奴役,但由於苦役和舊世界的疾病,他們大多死亡。[31]另一種勞工來源,如契約勞工則無法提供足夠的勞動力。很多作物無法變賣獲利。從新大陸向歐洲出口農作物常常比在歐洲大陸生產更為划算。這產生了大量勞工的需求,種植園需要密集的勞動力來種植、收穫、處理熱帶作物。西非(其中一部分被稱之為「奴隸海岸」)以及之後的中非,成為滿足勞動力的主要來源。
持續勞動力短缺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大量廉價的土地和大量尋求工人的地主存在,自由的歐洲移民在短暫的勞動過後就可以成為地主,因此產生了對勞工的需求。
托拉斯·傑佛遜將對奴役勞動力的使用歸咎於氣候,以及奴隸勞工所帶來的閒暇享受:「在如此炎熱的氣候中,要是有人伺候就沒人會幹活。這是千真萬確的,有奴隸的人從來就沒幹過活。

黑奴貿易中非洲所參與的活動

非洲人在販奴貿易中直接扮演了相應角色,他們將戰俘或囚犯賣給歐洲人當奴隸。被出售的戰俘或囚犯常常來自發生摩擦的其他部落。這些奴隸被認為是「外人」,而不是本族人或是「部落自己人」;非洲國王也不對他們負責。有時,囚犯被出售是為了防止他們在當地繼續行兇作亂。剩餘的奴隸大多來自誘拐,或是被歐洲人掃蕩而得。但是,有些非洲國王拒絕出售他們的俘虜或是囚犯。奧波博國王賈賈曾經是個奴隸,他完全拒絕與奴隸主做交易。然而,阿里克·沙哈達注意到由於歐洲對奴隸的商業需求,導致俘虜敵人不再是戰爭的結果,而成為發動戰爭的理由

7 則留言:

  1. 賣黑奴真的很沒水準!太不人道了!我覺得這違反人權而且聽說他們還把黑奴當貨品賣
    死掉就丟掉!而僥倖活下來的人也很可憐
    好險現在已經沒有黑奴了30827

    回覆刪除
  2. 30808 黑奴制是個非常不好的制度
    上屋的黑奴制還是偷偷存在的

    回覆刪除
  3. 非洲黑人真的很可憐
    J304 19

    回覆刪除
  4. 希望黑洲能夠快快好起

    回覆刪除
  5. 奴隸制好可怕又殘酷,希望世界的所有人民和政府能努力將此制度和觀念不再出現。
    J30717

    回覆刪除
  6. 黑奴制是個非常不好的制度
    30835

    回覆刪除
  7. 非洲奴隸制度是一個不好也很可怕的制度,每個人都平等對待,沒有人一定是黑奴的命,希望這個制度能快點消失讓這些黑奴能夠自由些!
    J30546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