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卡斯提爾區簡介

卡斯提爾區

Toledo
托雷多古城 (列入時間1987年)
一個地理位置及歷史典故都耐人尋味的城市「托雷多」,四周環繞著護城河,是西班牙重要的政治、經濟、社會中心,也曾經是西班牙帝國的首都達千年之久,可以說是西班牙歷史文化的縮影,在豐富的猶太教、回教、基督教和摩爾人文化交會衝擊之下,具有豐富的中古世紀特色。1940年被譽為歷史藝術之都,托雷多古城區在1987年被列為世界遺產。代表性的建築非托雷多大教堂莫屬,建築風格融合哥德、文藝復興及巴洛克。以收藏奇珍異寶聞名,也是西班牙大主教教區所在。 歷史上,托雷多先後成為羅馬自治市、西歌特王國的首都、哥多華的防禦堡壘以及信仰基督教各國對抗非洲摩爾人的前哨基地,在查理五世統治下,還一度成為國家權力中心的所在地,托雷多彷彿就是一座博物館,裝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故事,精彩無比。 雖然托雷多因畫家埃爾.葛雷科定居於此而聲名大噪,但在西班牙的歷史與宗教地位非重要。基本上托雷多的舊城也被堅固的城牆所包圍,因此漫步在舊城內也別有一番中古世紀的風味。而長久以來這裡一直是結合基督教、回教和猶太教的多樣文化地方,因此有「三個文化城」之稱。


Toledo Cathedral
托雷多大教堂
在西班牙排列於三大教堂之一,早在古羅馬時期,這裡便是宗教聖地,到了西元646年時,托雷多的主教正式將她納入西班牙的天主教教堂。然而歷經回教徒統治三個世紀後,這裡轉變成清真寺。 雖然在西元1085年時,阿方索六世保證回教徒仍可繼續將這裡當成清真寺使用,但是協議破裂,清真寺徹底破壞,因而在13世紀時開始重新修建大教堂。托雷多大教堂原為哥德式教堂,但確保有混合歷史元素的建築風格於其中,摩得哈爾式的美術風格一一在教堂內部的陳設中展現,而西班牙式的文藝復興美術卻在禮拜堂中顯露無疑。 
此外,在主祭壇背後偌大的另一聖壇(The Transparente)則是據邱里格拉風格的巴洛可式設計,過於豐富的設計也彌補了教堂光線的不足。基本上進入大教堂參觀是免費的,但其中有四個部份卻是需要購票才能進入,需要驗票入內的參觀室總是人滿為患,最好能挑選一早就前往參觀。

•主壇Capilla Mayor 主壇內有五座主殿,原本是設計給佛蘭度和伊莎貝爾及其他國王的陵寢,金碧輝煌的主祭壇神龕置於中央,上面刻劃著耶穌畢生的故事,上方圓頂的彩繪玻璃不時的透射出光線,據說這裡每年約舉辦超過3600場的彌撒。

•合唱壇Coro 這是西班牙境內最美麗的合唱壇,壇內座位席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的木雕座位刻有54個征服回教徒格拉那達王朝戰爭的故事,上層的座位以大理石柱作為區別,上面分別刻畫著舊約聖經裡的人物。中央的音樂台則分別於兩個時期完工,底部是德國製的(西元1426年),上方的銅鷹(西元1664年)。

•聖器室Sacristia 內藏有多件宗教寶物與聖母像,其中艾爾‧葛雷科「Spoliation of Christ」、哥雅的「The seizure of Christ」畫作值得一賞。

•聖職者會議室Sala Capitular 原為聖約翰禮拜堂,裡面最重要的珍藏品為聖餅顯置台(Processional Monstrance),這件全部鑲金的台座一共有5600塊零件組成,重量約200公斤,於西元1594年完工,在18世紀時曾被抬出遊行示眾過。


Lglesia de Santo Tome
聖多美教堂
建於十四世紀,2000年重新整修後,其穆德哈爾式高塔被譽於全托雷多最美的塔!但更吸引目光的,是這裡收藏葛雷柯的著名畫作《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明顯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喻天堂;下喻人間。把當時最顯赫的貴族、教士及社會名流均列在其內,畫家的兒子也在其中。畫面上十六世紀的人物居然出現在十四世紀的葬禮中,畫家的筆觸頗令人費解,顯示出畫家的絕技。《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被公認為世界名畫之一,是1586年聖多美教堂的神父委託葛雷柯所作,以紀念已經死去200年、並曾為教會捐獻過大筆資金的托雷多貴族奧爾加斯伯爵。


Iglesia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
國王的聖璜修道院
這座融合哥德式與摩德哈爾風格的教堂,原本是西元1476年時伊莎貝爾女王與費南度公爵為了自己的陵寢而興建的教堂,不料他們最後卻決定長眠在格拉那達。教堂內的迴廊十分值得參觀,迴廊的拱門稱作是伊莎貝樣式的裝飾,條柱上則刻有天主教統一西班牙後的徽章,教堂內的迴廊十分值得參觀,迴廊的拱門稱作是伊莎貝樣式的裝飾,條柱上則刻有天主教統一西班牙後的徽章,一樓屬於哥德式風格,二樓則是銀匠式風格。


Mezquita del Cristo de la Luz
基督之光清真寺
是西班牙保存最古老的摩爾建築物之一,於10世紀在西哥德教堂遺址建立起來的清真寺,現在所看到的大殿及九個分隔開的穹頂,是唯一保存下來的阿拉伯遺跡,每個地方都值得一看! 白色聖母猶太教堂 ( Sinagoga Santa Maria la Blanca) 建築於1203年,是現在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猶太教堂,期間曾改裝成天主教堂。


Museo de Santa Cruz
聖十字美術館
原本是依莎貝拉女王建立的慈善醫院,古典銀匠式的大門裡,是文藝復興風建築。19世紀時作為美術館之用。另外還展示著考古文物與針織品。葛雷柯的<聖母昇天圖>和哥雅的<行刑台上的基督>都在此展出。聖十字美術館內有一個具回教風味的中庭迴廊,由於裡面禁止攝影,所以管理員會要求遊客將相機寄放於售票台處。


Monasterio de El Escorial
艾斯科瑞亞修道院(列入時間1984年)
艾斯科瑞亞修道院(西班牙語:Monasterio de El Escorial),位於西班牙馬德里市西北約50 公里處的瓜達拉馬山南坡。該建築名為修道院,實為修道院、宮殿、陵墓、教堂、圖書館、慈善堂、神學院、學校八位一體的龐大建築群,氣勢磅礴,雄偉壯觀,並珍藏歐洲各藝術大師的名作,有「世界第八大奇蹟」之稱。

該修道院由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下令修建,於1563年動工,1584年竣工,歷時21年。整個建築平面呈長方形,長207米,寬161米。修道院被一座用灰色花崗岩建成的4層樓房所環繞。長方形的四角上,各聳立了一座55米高、尖頂上豎立著一個金屬球體的7層角樓。據說這種灰色長方體的整體外觀,不僅增加了莊嚴肅穆之感,而且還有紀念基督教徒聖洛倫索的象徵意義。因為當年基督教徒是被羅馬國王裝入一個灰色長方形鐵罐,用熊熊的炭火活活烤死的。修道院是一個封閉而整齊的巨大建築群體,長方形建築群體的4個正面牆上共有2600扇窗戶,內有15個迴廊、16個庭院、88個噴泉、6座階梯、1200扇門以及9座塔樓。正門上方立著聖洛倫索的雕像,其臉部和手部都用白色大理石雕成。

教堂是該修道院內的主體建築,位於整個建築群的中央,是一座50米邊長的方形建築。屋頂上方聳立著一個直徑為19米的圓形塔樓,塔樓圓形的屋頂上還有高高的尖頂。全塔總高為92米,是修道院建築群中的最高點。與此高聳的圓形屋頂相呼應的是左右兩側的兩座72米高、帶有圓形屋頂的方柱形鐘樓。教堂內部十字交叉的圓形穹窿頂架由4根粗大的柱子支撐。另有8根較細的柱子分別支撐著24個拱頂支架。圓形穹窿的天花板上有各種反映聖母和耶穌宗教生活的壁畫。地面是用灰白兩色相間的大理石鋪砌。教堂內最大的祭壇有15米寬,26米高,祭壇分4層,分別用碧玉、縞瑪瑙或紅大理石的柱支撐。4層擱板上共有15座銅製雕像,最高一層是基督和聖母的雕像,旁邊是聖彼德和聖保羅的雕像。在大祭壇的兩側有兩組銅鑄雕像群,這是義大利米蘭的藝術家們創作的藝術精品,一組是卡洛斯五世國王和他家人的雕像,另一組是菲利普二世國王與他的3位妻子和一個兒子的雕像。

祭壇周圍掛滿了著名繪畫大師繪製的聖像、宗教畫或各種精美的雕飾。主座堂的樓底下是先王祠,那裡埋葬了從16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期(即從卡洛斯五世到阿方索十三世)大多數國王的遺骨。教堂南面有國王行宮,最引人注目的菲利普二世的房間里有16世紀的陳設和國王的個人物品。查理四世的宮殿里有西班牙宮廷畫家戈雅設計的掛毯等名貴工藝美術品。教堂北面的修士大廳和聖器室里藏有佛蘭德斯畫家范•德•韋伊登的《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以及名家大師的珍品。圖書館中藏有4000份手稿和4萬冊書籍,其中有些為稀世珍本。最古老的一本是1500年前的拉丁文《聖經》手抄本,最珍貴的一冊為用金紙刻字貼成的金書,重50公斤。


Segovia
塞哥維亞古城及羅馬水道橋 (列入時間1985年)
塞哥維亞是西班牙最具獨特風貌的城市之一,位在岩壁上的舊城分別被兩條河流圍繞,尤其是在黃昏時刻在河谷向舊城遙望,更讓這個中古世紀的小城鎮顯得十分迷人。由於她在中古世紀時便受到君王的青睞,因此處處可見城內四處遺留下的皇宮建築與羅馬時代的古城牆。

塞哥維亞的名稱來自於凱爾特伊比利亞語,有「勝利之城」的涵義。老城區雄踞在一個狹長的山岩上,有大量名勝古迹,包括主教座堂、古羅馬水道橋、塞哥維亞城堡,和眾多的羅曼式風格的教堂, 如聖埃斯特班教堂、聖馬丁教堂、聖米蘭教堂。周圍的城牆建於8世紀,可能是建在古羅馬的基礎上,21世紀加以修復。

在公元前80年被羅馬人毀壞而後重建的塞哥維亞城是羅馬帝國在西班牙建造的首批城鎮之一。經過一段阿拉伯人統治時期後,阿方索六世國入了政治和經濟繁榮時期。13-15世紀期間,卡斯提爾幾代國王都定都塞哥維亞。伊莎貝拉女王於1474年曾在此登基。公元16世紀,塞哥維亞經歷了工業發展的重要時期,並以由摩爾人引進的服裝紡織業而聞名於世。

曾經有人用詩一般的語言將擁有 54,012 人口的塞哥維亞 (Sagovia) 比喻停靠再卡斯蒂利亞田園之海中的石舫。這座城市已於 1985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遺產"城市。
塞哥維亞城堡 
塞哥維亞(Segovia)城堡位於塞哥維亞城西端,城堡所處的位置正好是當時西班牙北部城市卡斯提爾(Castile)的要衝上,臨崖而建的塞哥維亞城堡(Alcazar de Segovia),因戰略考慮,擁有絕佳的視野,入口還有10多公尺深的護城河,以防範敵人攻入城中。這座城堡始建於12世紀,但15世紀初才有比較積極的建築動作,完工時間約在1455年,不過,這裏曾在1862年發生火災,因此目前所見大部分為19世紀的重建結果。由於古堡的獨特地理位置所以在西班牙不同的歷史時期,城堡總是各種勢力爭相搶奪的物件。

藍色的屋頂是城堡的特色之一,採用下方河流裏一種稱為" fisara"的片岩為材料,這種岩石會在光線底下產生金屬般的光澤。只是,看見這座城堡的人不知是否覺得眼熟?據說當年迪士尼就是以它為藍圖,設計出白雪公主的城堡。無論如何,城堡居高臨下的地勢,提供遊客飽覽塞哥維亞城內和附近平原風光最佳的位置。

城堡之外則被茂密的植被包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西班牙皇家城堡,塞哥維亞城堡始建於12世紀,在14世紀上半葉經過了大規模的擴建。在城堡中,摩爾文化的痕跡處處可見,在許多房間都常常可以看到以明麗的顏色在石膏的背景上繪製的摩爾文化中常見的繁複的裝飾。經過了幾個世紀的不斷改建,現在整座城堡已經成為一個融宮殿建築和軍事防禦建築為一體的古典建築。

塞哥維亞城堡是在阿方索六世建造塞哥維亞後不久開始建造的,1155年,羅馬人統治期間,這座城堡就已經存在。當年的城堡附近的森林中還有一座著名的狩獵苑,當年,城堡曾經作為西班牙的皇家住所,這座狩獵苑就是專門為皇族狩獵而修建的。塞哥維亞城堡是在一座修道院的基礎上修建的,當時歐洲建築發展正處於從羅馬樣式向哥德樣式過渡的階段,所以塞哥維亞城堡的建築樣式並不單一,較多地體現了頗具西班牙特色的哥德建築風格,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城堡的內部又經過了精心的改建,變得更加富麗堂皇。

今天城堡的北部還保留著當時的建築式樣。塞哥維亞城堡真正發揮功用的年代是使用冷兵器的年代,所以城堡中防禦系統上的設置都是針對那些冷兵器而設計的,例如城牆上的十字架球形箭眼,從這樣的箭眼,弓箭手可以從各個角度發射弓箭,城垛槍眼則突出于城垛下方,可以從這裏向攻城的士兵潑灑沸水、沸油,發射火箭等殺傷性很大的武器。

整個城堡狹長,城堡山看上去猶如一條航行的船,而高聳的塔樓便是船帆。塞哥維亞城堡在13—14世紀又進行了一次擴建,東側的塔樓和城牆被加高加固。而城堡北部的系列塔樓稱為效忠塔,其他大多數建築為方形格局,是經典的西班牙古堡的類型。城堡的中心地帶,築有加強防禦工事的主堡,也是居住在這裏的貴族家族成員的主要活動場所。1587年完成的城堡塔樓是城堡最後完成的部分,是摩爾建築師法蘭西斯科(Francisco)負責完成的部分,而在城堡西側稱為 Torre del Homenaje的塔樓,是和主堡同一時期設計建造的,多年來一直作為城堡的軍械庫使用。

在菲利浦二世迎娶他的第四個妻子,奧地利的安娜的時候經過了大規模的修建,不僅為防禦塔樓重新修建了尖頂,而且用板岩對屋頂進行了加固,特別是對主堡的後側的改擴建使得塞哥維亞城堡逐漸成為一座豪華的宮殿。現在的建築多為 1862年火災後建的,城堡內還有武器博物館和許多華麗的房間。阿方索非常喜歡塞哥維亞城堡,他在位期間多次對城堡以及塞哥維亞了大規模的修建。因為城堡的功用轉變,原本城堡的地下密道系統更被重整一新,成為了複雜的地下系統,而且這些地道四通八達,有些甚至可以直通兩條河流的對岸。

14紀塞哥維亞捲入了當時西班牙地區貴族的權利爭奪戰中,塞哥維亞也沒能倖免於難,新的貴族佔領塞哥維亞城堡後對城堡的城牆和防禦系統進行了加固。但是此時的城堡主要擔負著城市的防禦,城堡之內適宜居住的房間和設施很少,到了特拉斯塔馬爾王朝(trastamara Dynasty)的君主執政期間,更對城堡的的整體風格進行了改造,塞哥維亞城堡始轉型成為華麗的王族行宮,城堡中的許多房間都被改造,一些走廊也被許多藝術珍品裝飾成為畫廊。碉樓門楣上雕有天主教教皇的紋章,有中世紀城堡必不可少的閘門以及用於守衛士兵休息的警衛室。御座廳內有石膏雕飾風格的天花板裝飾。松果廳因天花板的松果裝飾而得名。國王起居室是城堡中保留哥特風格最濃郁的房間。這些如今都成為城堡引以為傲的亮點。

1953年,塞哥維亞特別設立了城堡信託基金會主管城堡的維護等事宜,現在城堡中的博物館的管理就由基金會負責。每年塞哥維亞室都會舉辦文化節,包括國際音樂節、古典音樂節、電影音樂節等,這些文化節已經舉辦了很多次,每年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前來,節日期間的部分活動也會在城堡中舉行,節日期間的古堡活力四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