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人不愛卻大賣 紅藜紅了部落

大竹部落裡,無論是在山坡還是平地,幾乎都被五彩繽紛的紅藜花海給渲染,美不勝收。 記者尤聰光/攝影

分享
「想不到族人不愛的紅藜,竟成養生搶手貨!」台東排灣族大竹部落因為台灣紅藜「翻身」,年賺進百萬元,五彩繽紛的紅藜花海,吸引遊客走進部落賞花,再賺一筆觀光財。族人笑開懷說:「紅藜讓部落變彩色了」。
紅藜是台東排灣族的作物之一,因口感及產量都不及小米,僅作為替代食物和驅趕小鳥之用。由於紅藜營養成分優越,價格也遠低於產自南美的藜麥,近來被奉為養生作物新星。
大竹部落族人王秀蘭說,處理紅藜比小米還麻煩,且去殼後穀量只剩六成,不受部落喜愛。由於帶殼紅藜含微毒性,部落長者通常在小米田周邊種植,用來誘食小鳥,像麻雀、班鳩吃了就因微毒性拉肚子,之後就不敢靠近小米田,怎知拜養生風潮之賜鹹魚翻生,如今身價不凡。
太麻里地區農會統計,目前市面上脫殼紅藜一台斤售價三百至五百元,量少時曾飆上八百元天價,以加入粥、飯中烹煮最常見,也有民眾自製麵包時會加些紅藜。
「部落每塊田現在都是紅藜。」大竹產銷班班長張金福說,去年部落與台東農改場、水保局台東分局合作改種紅藜,透過網路行銷,一年來為部落帶進百萬元收入,讓不少族人跟進,今年栽種面積將會擴大。
依山傍海的大竹部落不到四百戶,人口不到千人,過去以栽種小米、地瓜、芋頭及狩獵為主,族人偶爾打零工,生活艱苦。去年起栽種紅藜後,逐漸翻轉部落生計。
族人司蔣表示,他種六分地紅藜,收入比當模板工還多,去年一百多斤紅藜,讓他買了二手發財車,今年連弟弟也回家跟他一起種。
最近大竹部落成了五彩繽紛的紅藜花海,吸引不少遊客走進部落賞花,意外成為部落觀光產業,有部落族人就說:「紅藜讓部落經濟從黑白變彩色了。」
閱讀秘書/台灣紅藜

台灣紅藜。 記者尤聰光/攝影

分享
原住民以自然農法栽種的台灣紅藜是當紅的健康食材,花穗豔麗,有黃、橙、紅、紫等色彩,俗稱「七彩米」,米穗含有高量蛋白質、鈣質、膳食纖維及有機礦物質,也被譽為穀類的紅寶石。
農委會台東農改場表示,台灣紅藜營養成分比稻米、小麥、小米都豐富,蛋白質含量是稻米兩倍,膳食纖維含量是燕麥三倍、地瓜六倍,鈣含量是稻米五十倍、燕麥廿三倍,鐵質與鋅含量是地瓜十一倍和八倍,還有珍貴的硒、鍺兩大元素,以及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胺酸等。
由於栽種技術門檻低,加上鳥類不敢吃紅藜穗,不用擔心鳥害,農改場正積極輔導東部農民栽種,打算推廣這項優良食材,不僅增加收入,也有助觀光。(記者尤聰光)

2016-01-23 03:23 聯合報 記者尤聰光/台東縣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