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走讀竹北暨北埔客家聚落

6/28走讀竹北暨北埔客家聚落
景點:竹北新瓦屋、問禮堂、水圳人文、荒野基金會、麻布山林、北埔老街







竹北市

竹北市位於台灣西北部,北屏湖口台地,南倚竹東丘陵,屬新竹平原北半部,是新竹縣西側沿海的行政區,是縣治所在地,也是新竹市衛星城市。北有鳳山溪、南有頭前溪,居兩河下游之沖積扇,土壤肥沃適宜農業栽培,是新竹縣的米倉。後來新竹市升格改制,縣市因而分治,縣政府北遷竹北頂斗崙(現今為竹北市北崙里);原屬農業鄉鎮的「竹北鄉」,因而改制為政治中心的「竹北市」。作為新竹市的衛星城市,且地近新竹科學園區,加上各項交通建設陸續完成(國道1號竹北交流道台灣高鐵新竹站台鐵六家車站),以及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的進駐計畫,近年來房地產交易熱絡,人口成長極為迅速。亦是全臺人口第三多的縣轄市,僅次於彰化縣彰化市、屏東縣屏東市

竹北六家舊名為六張犁,其地名起源於墾成地之面積,以每五甲為一張犁計,意即有三十甲的耕地之處,故名為六張犁,大正九年(1920)時改稱為六家。 
 
此地在漢人未入墾前稱為「霧崙毛毛荒埔」。乾隆二年(1737)泉州晉江周家來到此地開墾,乾隆十四年(1749)竹塹社平埔族亦移此荒埔,並建立東興社。到了乾隆十七年(1752)又有饒平人林欽堂、林孫彰、率林居震、林先坤從鹿港移墾六張犁,築六張犁圳,大肆墾殖。後返鄉邀林孫服、林孫壇入墾,創建善慶堂,而建立竹北六家林家的基業。 


林先坤憑其才幹與努力,團結宗族力量,經營六家的開發,很快地便從佃戶身份,躍昇為小租戶的地主地位。由於其熱心公益,社會地位日昇,在林爽文之亂時,林先坤號召鄉民組成義民軍保衛鄉土,並助清軍平亂,因而獲清廷頒賜「褒忠」匾額及軍功獎勵。林先坤的三子林國寶亦頗能承其父之風,在竹塹城改建之時,出錢出力幫了很多忙,並於嘉慶年間,捐官得監生,後更與其祖衡山公、其父先坤公同獲「奉直大夫」的誥封,為林家增添不少榮耀與名望。   
第一站 新瓦屋
竹北新瓦屋興建年代:清嘉慶10年(西元 1805年)。新瓦屋林家,來台祖為孫檀公,隨同林孫漳、林先坤父子(六張犁林家)一同渡海來台,於芒頭埔一帶開基,聚落形成較六張犁林姓為晚,因較六張犁大夫第為新,故稱為新瓦屋。新瓦屋是一座封閉型的村莊,四周建有圍牆與外區隔,圍牆門樓則題有「西河世第」,圍牆內有數座古宅,以「忠孝堂」公廳圍聚落中心。現「新瓦屋」被納入高鐵新竹站特定區的都市計畫範圍內,在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六家居民的共同呼籲與努力下保存下來,經過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與地方政府協調之後,劃設為全國第一處「客家文化保存區」,同時進行水田景觀復原計畫,這塊水田區域是高鐵特定區中僅存的三分田地,為竹北六家農村的歷史留下了見證。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為清乾隆年間,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渡海來台的林孫檀氏家族。清嘉慶年間,林孫檀氏的子孫在竹北芒頭埔興建「忠孝堂」公廳,族人稱之為「新瓦屋」,聚落名稱由此而來;新瓦屋聚落歷經兩百餘年,期間雖經過多次整修,但至今仍保存多處清嘉慶年間的「泥磚屋」﹙土埆厝﹚建築,其原始平面格局仍相當完整。新瓦屋整體聚落方位座北朝南,忠孝堂為聚落中最主要的建築,是為家族的祭祀公廳,建築形式為典型的伙房格局(三合院),是由正身(廳堂)及兩側橫屋(廂房)所組成,並漸次往兩側加建橫屋,由於子孫昌盛,橫屋甚至延伸擴增至「八橫」。其中,「西河世第」門樓與其外圍牆,迄今仍是形成整個聚落最重要的門戶意象。

新瓦屋這種以祠堂為中心,所形成的核心式聚落,充分表現出客家人的家族觀念與居住的文化內涵,是極具代表性的聚落環境。1990年,政府開始籌建臺灣高速鐵路,新瓦屋由於鄰近新竹六家高鐵站預定地而被列入徵收土地範圍,幸賴在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六家居民的共同呼籲與努力,新瓦屋終得以保存下來,並規劃成「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成為台灣本土客家文化深耕重地。




林家祠
林家祠的建立,淵源於林家次聖公嘗的設置,林先坤在乾隆年間,聯合族人組織林次聖嘗會。次聖公嘗會於1882(清光緒8)年興建祠堂,稱為「次聖公廳」,並於1911年改建為現今之格局,因為六屋共有祖祠,後改名林家祠,並於1951(民40)年翻修正身,1981(民70)年建造圍牆與天井遮蓬。民國95年新竹縣政府將林家祠指定為新竹縣縣定古蹟。指定的理由為祠堂內主祀林姓列祖列宗,亦祭祀媽祖與義民爺,每年春秋二季,充分表現出客家族群敬祖睦宗之文化特色,林家祠無論是歷史、文化、建築格局與工藝上均具特色,具保存價值。 

第二站問禮堂竹北市東平里六家24號
「問禮堂」特殊的名稱來自於林家祖先林放之請教孔子「禮」的根本,孔子大讚:「大哉!斯問」,林家後代子孫皆感榮耀,逐以問禮為堂號。問禮堂建於西元1832年,距今已有約一百八十年的歷史,是為傳統的四合院主體格局,前後三進,面積約是三百平方公尺,堂內有石門枕、磚刻拱門以及精緻的窗雕刻等建築藝術,並且為國家三級古蹟。因問禮堂內供奉著玄天上帝神旨及清朝頒賜的「褒忠」聖旨,所以林家亦稱為「北帝廳」。

問禮堂建於道光十二年(1832),其興築緣於道光十一年(1831),林國寶之子林繩褒(秋華)中鄉試武舉人,故於次年擇地建問禮堂,豎立旗杆以光耀門楣,完成後與大夫第合稱南北雙廳,並作為林家的議事公廳。林秋華中武舉人之後對地方之開發功績卓著,道光十三年集資設隘開拓九芎林、三重埔等地,道光中期之後又往墾噶瑪蘭,多至數百甲,其後裔均在宜蘭發展,當地亦有民居堂號問禮堂者,均為林家之後代。 

問禮堂在格局上可說是三堂四橫的大宅院,但整體上是由一個四合院所構成,兩旁加建橫屋,合院後方再加一座五開間的房屋,稱為枕頭槓。合院中間有一個天井,為前堂與正堂的中介空間,左右的南北廂與橫屋間也有天井,以達到通風採光的功能。在構造上問禮堂可說反映出客家建築的特色,在牆身部分,底部下段以卵石勒牆腳,上以一層灰磚收邊,再承接土埆磚牆,外表塗上一層白色灰泥,具簡樸的性格。問禮堂於民國91年(2002)整修完成,恢復原有的規模,整體顯得十分宏偉。


問禮堂後方的石造小祠,其內供奉珠阿羅牌位,又稱為「朱羅伯公」。朱阿羅為林先坤之僕人,一生追隨林先坤建立六張犁家業,事主甚忠,於乾隆末年死於閩粵械鬥,林家人為感念其忠勇,特地將其衣冠葬於此地並建小祠祭祀,林家後代至今仍定期祭拜。 
 
問禮堂前為一大禾埕,是全聚落曬稻子的廣場,並與大夫第共同圍塑這個開放空間,因此,問禮堂可說是林姓聚落的中心。目前禾埕前方仍保留旗竿座,經過一百多年的環境變遷,也只能透過環境所遺留下來的蛛絲馬跡,來感受當時林家叱吒風雲的場面了。 


問禮堂於民國74年(1985)經內政部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由於產權複雜,後代居住者又加以修改,整體原貌快速消失。民國80年間因年久失修,古蹟建築本體有傾頹之虞,經新竹縣氶府委託廖俊添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設計監造,並向內政部爭取經費辦理修護工程。 
 
竹北問禮堂修護工程於民國88年(1999)12月完成發包,由慶霖營造有限公司得標,並於89年(2000)1月開工,期間經歷二次變更設計,並將新金順、義靈祠納入修護範圍,至91年(2002)完工。 
 
在本次修護工程中,拆除了部分增建的新建築,復原了問禮堂原有的規模,雖然部分建築體為新建,但是所用材料與工法皆為傳統方式,修建之初,營造廠於附近挖土製作泥磚,而成為許多學校觀摩的對象。目前因問禮堂位於縣治二期都市計畫區內,產權已徵收為縣府所有,未來問禮堂將成為六張犁屋文化會館,肩負六家地區客家文化與史料的傳承大任。 


第三站水圳人文

竹北六張犁東興圳


竹北六張犁計畫的分為四大面向:東興圳文化地景的修復與保全、讓東興圳化身為生活的場景、以文化與自然述說新的六家故事、營造環境美學與創藝聚落,結合8處古蹟歷建、10所學校及10餘處的伯公,將成功打造竹北國際客家藝術村。


串起古蹟與校園 竹縣催生六家水圳見學園區



【大紀元2015年10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學習不再只是知識的背誦,而是看見、體驗與感動,竹北六家的「東興圳」與沿岸的古蹟、學校奇妙地連結在一起,彷彿貫穿著歷史與未來,催生出「六家水圳見學園區」的概念與行動。


農業社會,水是生活的重心,許多六家舊住戶的生活記憶是關於巡水圳、搶水源、守水,以及在圳道戲水、抓魚蝦等。雖然六家曾是新竹著名的穀倉,而今唯存清代修築的東興圳貫穿其中。水圳是都市計畫改變後留下的線索,帶領人們穿越歷史,看見過去,指向未來。

新竹縣文化局長蔡榮光表示,在高鐵開發過程中,東興圳沿線的綠帶公園,難得保存了8處古蹟與歷史建築、10多處伯公廟和老樹,還有7所學校分布水圳兩側,文化局將整合相關資源形成「水圳見學園區」,做為文化與生態的環境教育場域,以水圳串連都市發展和歷史古蹟。
文化資產科長張愛倫說,東興圳沿線保存的古蹟與歷史建築有東平問禮堂、林家祠、忠孝堂、大夫第及汾陽堂等8處,是家族祭拜的家廟,客家人很重視族群,雖然已到外地發展,每年還是會回來祭拜祖先,伯公廟也有10座,都是客家人的精神信仰中心。
特別的是,水圳兩側除了新建社區大樓,還有興隆等3所國小、東興等2所國中、及一所大學(交大客家學院),在都市計畫中,因為文史工作者和環保團體的建議,加上都市計畫主事者的從善如流,一起被保留了下來。張愛倫說,水圳、古蹟和學校三者如此的相生相倚,能留下歷史的軌跡,真是老天爺奇妙的安排。
為整合相關資源,文化局將成立行動工作坊,結合學校、社區和團體,透過公共論壇、社區座談等方式,形成完整的水圳見學園區組織,之後將建構一處故事館,活化歷史空間,做為實踐見學體驗園區第一步。
文化局表示,東興圳從早年的灌溉功能,到現代滯洪、集水、生態、景觀、親水及涵養土壤等多用途,都是串聯六家的生命之水;希望新舊住民透過參與體驗行動,凝聚社區共識,共同打造優質的水岸城市。

汾陽堂的活化與再生

歷經2年修復,竹北泉州厝汾陽堂在今年9月20日竣工,新竹縣長邱鏡淳與客委會代表、地方仕紳、郭家宗親和興隆、六家、東興國小三校師生共同舉辦竣工儀式,宣告「汾陽堂活化再生」正式啟動。
未來,汾陽堂除了維持郭氏族親祭祀,與展示郭氏族親遷移來台辛勤的開墾歷史,以及過去農村家庭生活情境之外,左右橫屋將做為藝文展演及社區親子閱讀之教育學習場所。
竣工當天也舉辦了104年古蹟日活動,導覽志工以汾陽堂的老故事,帶領民眾親近了解文化資產,認識六家墾拓歷史與舊地名沿革,東興圳沿線的古蹟歷史建築、伯公,並安排水圳導覽解說,讓民眾體驗古早生活的情境。

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影音館。(新竹縣文化局提供)
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影音館。(新竹縣文化局提供)


林家祠。(賴月貴/大紀元)
林家祠。(賴月貴/大紀元)



竹北六家庄舊稱六張犁聚落,8個古蹟中有6個集中一處,附近為新興高級社區,為讓新舊景觀協調一致,新竹縣政府近年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修復,當地居民樂觀其成,認為古蹟是珍貴的文化資產,希望政府能加快腳步。


竹縣東興圳景觀再造 串起客家人文地景

2019-06-06 23:10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


六家地區保存傳統客家聚落和農業水利設施「東興圳」,擁有10所學校和8處古蹟、歷史建築,包括新瓦屋和六家民俗公園,文化資源豐富,新竹縣府將竹北國際客家藝術村計畫列為重要文化政策,昨在歷史建築竹北泉州汾陽堂旁綠地舉行開工典禮。
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說,這裡是全台唯一在高度發展的都會區中,完整保留客家文化聚落地區,下一步將在此推動國際藝術村,透過外交部邀請世界各國有潛力的青年藝術家駐村與國內甄選的青年藝術家,激盪創意,以新竹縣的客家元素為基底創作,讓客家、讓新竹縣接軌國際。
第一期工程包含自強南路與中山高之間的水圳景觀工程再造,長約1.1公里,包含水圳環境改善等,預定明年6月竣工。副縣長陳見賢感謝客委會支持,他說,汾陽堂一帶是竹北發源最早的地區,六張犁東興圳整體景觀再造計畫完成後,可連接在地文化與歷史軌跡,提供民眾休憩空間。
文化局長李猶龍說,竹北六張犁東興圳整體景觀再造計畫,106年獲客委會核定總經費2億,客委會補助1.68億,即將辦理發包的第二期工程,以歷史建築汾陽堂、六家民俗公園、公3公園等水圳周邊整體景觀再造,計畫將藉水圳串連周邊歷史建築與現代人文景點,重現昔日生活步調。
東興圳




補充 汾陽堂
泉州厝汾陽堂位於縣體育場附近,已徵收為公有,原屋主極富保存意願,汾陽堂建於1957年,為一堂二橫屋規模磚造合院建築物,規模完整、建築工法嚴謹,可看出光復初期客家匠師之工藝,具時代特色
竹北汾陽堂是民國四十年代(1951)農村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有別於六家地區的家族住宅,這是一座典型的農村合院,規模為一堂二橫,外有圍牆區隔,牆身為紅磚砌造,是當年政府發展經濟,推動農業改革,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農民的生活因而獲得改善,留下實體見證。 
 


汾陽堂雖徵收為公有,但目前仍委由郭氏克明公派下族親會管理,未來將成為公園內的文化空間,目前除整體規劃保留部分作為祭祀、展示之外,亦加入適當再利用規劃,使成為新竹縣地方文化館之一,配合周邊單位環境委外經營管理。 



列歷史建築郭家汾陽堂 竹北留見證


2010-12-13

台科大區段徵收 農地老屋都變高樓大廈

〔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新竹縣竹北市的台科大區段徵收正大興土木,原本的農地老屋將變成高樓大廈,唯獨汾陽堂三合院,因郭家用心保存結構完整,已登錄為竹縣歷史建築,將為竹北都市開發變遷,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
  • 竹北汾陽堂三合院,為民國四十年代農村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記者廖雪茹攝)
    竹北汾陽堂三合院,為民國四十年代農村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政府於九十三年,在竹北市鹿場斗崙一帶辦理都市更新,實施台科大區段徵收﹔其中,位在縣體育場附近的泉州厝汾陽堂,因所有權人郭家保存意願高,加上建築結構完整,劃定為公園用地。

都市開發 這座三合院獲保存

繼高鐵特區、縣治二期開發,汾陽堂周邊正大興土木,走大坪數的高級住宅區﹔對照之下,這座磚造三合院特別顯目。
縣府文化局局長曾煥鵬表示,汾陽堂經竹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查結果,具有文化資產價值,已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雖徵收為公有,目前仍委由郭氏克明公派下族親會管理,未來將適時再利用,使成為地方文化館之一。
文化資產科長張愛倫說,郭家汾陽堂為民國四十年代農村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有別於六家地區的家族住宅,這一座典型的農村三合院,規模為一堂二橫,外有圍牆區隔,牆身為紅磚砌造,可彰顯客家匠師的工藝。
芎林荒野基金會

徐仁修推廣環保 老家打造荒野基金會基地

為了推廣環境生態保護,荒野基金會董事長徐仁修斥資上百萬元,將新竹縣芎林鄉下山村的老家,打造成基金會基地,9日下午舉辦開幕式,基金會表示,希望藉由基地的功能,讓民眾認識和了解,生態與居住環境的重要。
「華人被認為是,世界地球上破壞自然最大的民族。」
72歲的荒野基金會董事長徐仁修,將從國外觀察到的經驗和與會民眾分享,早年他從事生態攝影,後期則積極發表文章與演講,由於荒野協會在國外設有許多分支,因此激發他在家鄉創造基地的想法。
荒野基金會 董事長 徐仁修:「我在國外創辦很多荒野保護協會,一共有6個國家,都有荒野保護協會都是華人的,可是他們來到台灣,回到這邊的時候,沒有一個地方,讓他們有一個中心的感覺,所以後來我就把這個老房子,現在就把它重新整理,再把它弄成一個多用途的會所。」在開幕式上,徐仁修除了分享國外經驗之外,還將年輕時拍攝的照片進行展覽,吸引許多鄉親參觀,也見證了在地發展的軌跡。
攝影家 葉裁:「因為人到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經濟生活會懷舊,所以看什麼呢,看風花雪月照片嗎?還想著,還是看鄉土文化照片能夠憧憬,因為透過鏡頭看照片,就會看到活生生動起來。」從即日起,基地將進行一項,為期兩個月的活動,在每個星期六的下午都會邀請老師演講,基金會安排了自然,人文、藝術和生活等講座,也有戶外體驗課程,希望喚起鄉親對土地的記憶與保育觀念。

荒野基金會 新設新竹據點

 
中國時報
 
荒野基金會創辦人徐仁修長期為環境努力,日前徵得家人同意,將位在芎林鄉的老家,經歷一年餘時光,與荒野夥伴打造成多用途會所與辦公室,昨天正式開幕,未來將以兒童生態教育為主軸,推動各式交流。
此會所開幕引發各界重視,徐仁修的好友包括尼加拉瓜大使達比亞(Tapia)、《科學人》總編輯李家維、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前新竹市長蔡仁堅、竹縣環保局長黃士漢、農業處長邱世昌以及多位在地人士到場。
徐仁修長期在世界各國以文字、攝影記錄生態,過去成立荒野保護協會,長期為環境努力,並培訓出許多環境教育講師,引發大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徐仁修昨表示,未來基金會將在九芎林會所暨辦公室中,舉辦各式演講,或是課程、藝術表演、藝文展覽等,也將與教育基地連結,如同樣位在芎林的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或是花蓮清揚蝴蝶生態農場等。
徐仁修也表示,過去荒野保護協會長期發展兒童自然教育,未來也將在九芎林會所中,培養小小探險家,也希望在台灣各地、全世界華人社區,都有相同的組織及培訓,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方式,培訓未來影響世界的人才,共同為環境努力。

北埔-麻布山林

神秘又悠閒的私房景點。具有原始森林公園美景的渡假村


建築隱山林 麻布山林不簡單

 
中國時報

吳垠慧
原本是火藥製造工廠的工業用地,經過將近10年的山林護育與低度開發,逐步塑造出當今「麻布山林」建築與自然相互交融、共生的美好景象。
這座明基友達集團位於新竹郊山的員工訓練中心興建案,2004年起委由大尺建築及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以看似「簡單」的構成,實則蘊含所有參與者夢想堅持的「不簡單」,入圍本屆遠東建築獎。
麻布山林位於新竹縣北埔鄉麻布樹排,意指這裡的麻布樹很多,占地35公頃,基地沿著台三線側,位於二山之間,舊有的庫房及廠房位於梳形錯落的山凹之中,10萬坪的原始山林孕育著豐富又原始的自然資源。
明基友達集團總裁當時便訂下「低度開發和復育山林」為規劃最高原則,因此麻布山林的建築幾乎都在原廠房或庫房現地改建,保留原始的地形地貌、原有的植栽、道路系統,並在兩座山的山稜線上開闢環基地登山步道,同時山林中也護育及補植約8萬株成樹及樹苗,包括台灣原生種的落雨松、肖楠,土肉桂和山櫻花,豐富麻布山林的空間層次。
從2004年迄今,麻布山林的開發已近完成,包括麻布山居和雅舍、麻布草堂等,而建築主體是以回收的廠房工寮鋼架,修改為兩棟200人用的講堂,作為新進員工教育訓練使用,「富森會所」則是提供學員開會及用餐空間,設計歷經6年,多次換址,修正推敲完成的訓練中心主體「詠山館」,也在2013年正式啟用。
麻布山林的所有建築物以單斜屋頂為主體,簡單低調,以呼應山林形態的起伏韻致為造型的原則;深灰色的斜尾頂從環境任何一處都不可高過周圍的樹,讓建築自然隱入山林中,以「穿透由內而外,室內外無差」為空間設計主軸,詠山館更以架高的半戶外空間「亭子腳」和各樓層的半戶外平台及露台,做為學員下課休息活動的場所。
建築的構材則以一次性材料為主,包括清水混凝土、磨石子和白水泥牆,地坪則用台灣蛇紋石和白色大理石為主要構築質材。
北埔老街


北埔鄉
新竹縣的一個,位於新竹縣之西南方。清代原為賽夏族原住民及平埔族混居居住地,現北埔鄉境居民以客家人為多數,是台灣客家人比率最高的地區,約佔近95%的人口。

北埔鄉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南高北低,因受樹狀分布溪流之切割而形成位置偏北的北埔、南埔為中心之二大盆地。但由於山地與盆地之間落差大、水流急,溪流集水區也不夠大,無法形成較寬廣之沖積平原。北埔盆地標高約介於90150公尺之間,地勢平坦且土質肥沃,加上灌溉水源豐沛,故早期即已被開發成梯田,為全鄉之穀倉。盆地周圍之丘陵地形標高大抵介於90200公尺之間,當地居民多開闢成為茶園、果園或梯田。
北埔老街
北埔老街在清朝時曾是北埔最熱鬧的商業中心,現今短短200公尺老街就有7座古蹟,古蹟密集度為全台灣之冠。舉凡台閩一級古蹟金廣福、姜家天水堂、姜阿新故宅,還有三級古蹟慈天宮,都讓人大開眼界。在老街可以品嚐到以客家為主的美食,像最道地的客家擂茶和著名的石柿餅,整條街看不到大型的連鎖商店進駐,保持著一股純樸的氣息。

金廣福公館

地址:新竹縣北埔鄉中正路6號


建於西元1834年的金廣福公館位在姜氏天水堂前方,「金」為官方資金與商人喜愛的冠號,希望有好彩頭,「廣」則為當年北埔開墾的粵籍,「福」為閩籍,象徵族群合作開墾的融合精神,現評定為國家一級古蹟,但不對外開放參觀。公館是台灣早期農業社會中佃農繳交田租給墾戶的場所,而金廣福公館則兼具隘丁領取隘費、隘糧的功能。

金廣福公館是一處位於新竹縣北埔鄉國定古蹟,原為中華民國第一級古蹟中,唯一的宅第類古蹟。
1835年(清道光15年),籍人士姜秀鑾籍人士林德修周邦正在清朝官方支持之下共同設立閩粵合股之武裝拓墾組織(俗稱金廣福大隘或金廣福墾號),金廣福公館現址即為當時之拓墾組織營運總部及隘防指揮中心。金廣福之拓墾範圍包括今日之北埔鄉寶山鄉峨眉鄉等地,至清朝後期已擴展至今苗栗縣南莊鄉三灣鄉一帶。
金廣福之字義,其中「金」為臺商取名俗例,以金字起頭,取其發財多金之意,「廣」代表廣東,「福」代表福建,這在臺灣早期閩、粵兩籍人士互鬥嚴重情況下,堪稱少見,為臺灣閩粵族群之合作立下典範。不過金廣福的武裝拓墾,也與世居當地的臺灣原住民賽夏族為主)正面衝突,隘勇死傷無數。《樹杞林志》就提過「山內面橫截,建設銃櫃,與番血戰數十陣,隘丁戰歿無數,股內傾囊」的戰爭實況。 在1898年(明治31年)臺灣總督府廢止「三段警備制」, 建立地方警察制度之後, 北埔警察署、北埔辨務署等均曾借用金廣福公館辦公。金廣福公館的建築形式為兩進一院之四合院格局,其兩側還各有一條外護龍。右外護龍於1935年大地震後改建為日式建築,而左外護龍目前仍維持清代原有格局。鄰近的天水堂是姜秀鑾的故居,現由姜家家族自行修繕維護,目前仍有姜秀鑾後裔居住其中。
為保護珍貴的文化資產,現懸掛於金廣福公館大廳前之金廣福匾額為複製品,原件由北埔姜家後代另行收藏。

天水堂

地址:北埔鄉中正路1號

建於清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年)的天水堂屬於金廣福古蹟,北埔首墾者姜秀鑾於開墾期間建置金廣福統籌中心,家族世代皆居住於天水堂,是北埔鄉範圍最為廣大的民宅。天水堂是一座對稱格局的三合院,山門前有前埕廣場,屋脊為燕尾翹起式,並且有多種精緻的剪黏,外觀以黑、紅、金、白四色為主要色彩,正廳前廊有黑色圓柱,中庭則以石塊佐以白色小縫鋪成,整體建築相當古色古香,是為國家一級古蹟。後因姜氏子孫眾多,遂於清光緒末年建姜氏天水堂二房,因目前姜氏家族仍住於天水堂中,並不對外開放參觀。

忠恕堂 地址:北埔鄉南興村7鄰公園街20
西元1922(大正11)曾成統在新竹北埔建立起一座兼具東西方文化色彩的新厝,名為忠恕堂。而這座建築令人感興趣的,不僅僅是其外觀上的多元文化特色,更吸引人的是曾成統與他的秀才父親曾學熙,崛起於北埔這個內山村莊的過程。曾學熙並非出自於北埔當地的望族,家境也稱不上富庶,但他卻是北埔地區首次獲得科舉功名的居民。然而,考取秀才的十五年後曾氏即不幸過逝,留下他的妻子范氏與一對年幼的子女。令人訝異的是,他的獨子曾成統不但沒有因父親的早逝而受挫,反而很快的將家族發展推向另一個高峰,忠恕堂的出現即是其最佳的象徵。



宅院大門原與祖堂一致,位於南北向之中軸線上,後因正對姜氏家廟燕尾脊,犯了「泥尖煞」,故由堪輿師指點改為西南向。門屋「分金線」對向秀巒山頂,與慈天宮及天水堂的中軸線交於「樂山」。曾宅門屋脊外牆形式精緻典雅,色調用材富於巧思變化。因久無居住管理已是斷垣頹壁不堪使用。忠恕堂為「一堂二橫屋」格局的傳統三合院民宅。其建築配置上仍以中軸對稱為原則,但順應建築基地的形狀,其左橫屋則逐漸向內偏移,呈現有機形態的佈局。然而,北埔當地的建屋,如:慈天宮及天水堂等,其坐向皆為坐東朝西,背倚秀巒山之勢,唯曾宅卻坐北朝南,但完工後諸事不順。地理風水師判斷,疑與鄰近姜氏家廟的燕尾脊相沖,犯「泥尖煞」。故曾氏改變曾宅院門的方位為西南向,使其屋頂軸線亦可交於秀巒山頂。據說曾氏家族於第24代前子嗣均為單傳,在改建後則有五子傳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