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報導,大陸「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章共有5節,分別為「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工業污染防治」、「機動車船等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農業和其他污染防治」,這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實際上已經把霧霾的來源說明白了」。
報導引述多位專家強調,「高強度排放」是導致霧霾的根本原因。大陸工業與信息化部總工程師張峰表示,工業排放的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占大陸排放總量的90%、70%、85%。
而在北京、天津、河北區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已經超過環境容量的一倍以上。高排放長期累積,只要大氣擴散條件稍有不利,霧霾馬上到來。
京津冀地區戰略環評項目組初步研究結果,2014年,京津冀地區以不足大陸2.25%的面積,創造人民幣6.6兆元的GDP,占全大陸GDP總量的10.4%。
但支撐這樣高強度成長的,主要是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化工業。京津冀地區戰略環評項目組研究表明,近10多年,京津冀區域能源重化工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幾乎占整個大陸工業部門產值的一半。
2013年京津冀地區能源重化工產業的產值總計4.4兆元,占全大陸的11.8%;其中煤炭、鋼鐵、電力產值在全大陸所佔比例分別達12%、23%和13%。
報導引述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鋼鐵、水泥等工廠直接排放顆粒物,生成細懸浮微粒(PM2.5),一些工廠排放二氧化硫、揮發性有機物等,經過複雜的化學變化,最終也成了PM2.5。
報導舉河北唐山市為例,唐山以高能耗、高排污的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以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帶來嚴重空氣污染,僅冶金行業,就平均貢獻了唐山市全年PM2.5的20%。【取自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