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10月31日萬華人文地理考察

105年度地理科種子教師培訓暨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臺北學增能研習第二場次萬華人文地理考察

考察行程
龍山寺捷運站集合-龍山寺-消失的隘門與九曲巷-佛具博物館-古山園旅社-艋舺啟天宮-黃氏宗祠-
高家祠學海書院-環河南路五金攤販車產業鏈-華江整宅與臺北水窗口-午餐周記肉粥-剝皮寮街區與鄉土中心-
新富市場-知名老商鋪-青草巷-康定路裕豐車行-清代傳統街屋與巷弄市集-馬偕與艋舺長老教會-祖師廟--
遠眺萬華火車站新建工程-萬華區史展示中心-老松國小-臺北第一街-老店-消失的寶斗里情色專區-阿嬤精-
華西街觀光夜市
萬華素描
正在如火如荼興建的萬華火車站,完工後將榮登全國建築結構最高的火車站;剝皮寮歷史街區是台北市內
碩果僅存可見證清代、日據、戰後到1970年代的百年歷史老街;興建於1920年代的新富市場,則是目前
台北市裡少數僅存的現代化老市場。萬華為台北極早發展的地區,集結了茶莊、餅鋪、中藥草行、服飾
鐘錶批發與傳統打鐵店……,從這些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不難發現先民生活的痕跡,許多世代相
傳的傳統技藝與匠師職人,更成為當地特殊的生活風景。

來此拓墾的先民們,等賺到第一桶金後,乘船再回到大陸原鄉,呼朋引伴,之後就有一些同血緣的宗親、
或是同地緣的鄉親們,一起渡臺來此共同打拼。大夥為了免除思鄉之情與心靈上的寄託,所以在最初的河
畔港口鄰近處,卜居選擇地勢較高處,開始興建所謂的宗親祠堂或信仰宗廟。日後再因人居逐年增多,所
以在寺廟旁逐漸開設足以供給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類店鋪,最後發展成為今日所見之情況。臺灣各地,許多
昔日漳泉籍先民所拓墾之地,在兩百年清治時期,大多呈現出「港口、廟口、市街」等三者為主體的空間
發展模式。


艋舺巴賽語:Bangka;台羅Báng-kah),又稱文甲,屬大加蚋堡,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之一,即今萬華之前身。十七世紀荷蘭的古地圖中,艋舺位置標示為Handelsplaasts,就市交易場所的意思,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
艋舺為台北市發源地~亦為當時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環河南路口。日治時,因「艋舺」以台語發音,與佛典中的「萬華」(banka日語音相似,「艋舺」因此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萬華」,今日台語猶稱其「艋舺」,但是在地人的定義認為「艋舺」並不等於「萬華區」。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閩南泉州三邑泉安南安惠安人士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台北,於此地搭建茅草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人稱「蕃薯市」,當時平埔族原住民則多以獨木舟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獵產品等物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Vanka / Banka」,故附近漢人以閩南語譯音,稱此地為「艋舺」(Bangkah)。
清代移民於艋舺的有幾大閩南人族群,一是泉州三邑人,二則泉州安溪移民,三為泉州同安移民,這三個群體各自為政,三邑人建立了青山王等廟宇以凝聚團結,但是以祭祀觀音菩薩龍山寺為行政中心;安溪人則建立主祀清水祖師祖師廟為信仰核心,同安移民則在八甲莊祭祀民宅中的霞海城隍神龕
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年),三邑人以艋舺龍山寺基地,發動「頂下郊拚攻擊,當時三邑人為了越過沼澤,設局燒毀了安溪人信仰中心祖師廟,並利用夜間突襲同安移民。此舉迫使奉祀霞海城隍的同安移民遷居到大稻埕。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代,與台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三大重要都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西元1860以後,艋舺港口因河沙淤積,逐漸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取代。
艋舺是台北最早開發的地區,商業發達、文風鼎盛,與台南府城、彰化鹿港三足鼎立,曾是北台灣重要的政經文化中心。歷經近300年的繁華洗禮,直至今日,艋舺境內的河港文化、廟堂建築、老街古巷、百年老店等等,不僅在台灣歷史上獨樹一幟,且區內尚留有可見證當年歷史風華的歲月痕跡。
早期先民從淡水河畔老碼頭上岸,選擇在鄰近岸邊地勢較高的地方開始興建寺廟,例如艋舺龍山寺、祖師廟、青山王宮,歷經百餘年,廟與廟之間自然形塑出各種與生老病死有關的老市街,例如以佛具為主的艋舺舊街、金紙業與嫁妝行聚集的艋舺新街、土炭交易的剝皮寮,老廟與老街的鄰近空地上,在日據時期就闢建了當地最老的小學──老松國小。此外,萬華火車站、新富市場等公共設施也接踵興建,原本已是人來人往的老艋舺,再加上外部的城鄉移民,逐漸形成了大家今日所見的富民、福音、青山等里。
龍山寺
龍山寺是艋舺民眾的信仰中心,為國家第二級古蹟,始建於清乾隆3年(西元1738年)。
由於萬華地區住民以福建晉江、南安、惠安三縣移民為主,當年派員從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奉請觀音、菩薩分靈來台,因此,龍山寺佛道雜然,主殿祭祀觀世音菩薩,後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是眾神共處之寺廟。
 
  
  
 
 
晉江、南安、惠安三縣,均屬於泉州府,三縣商人的公會「泉郊」,即以龍山寺為會所,龍山寺儼然成為早期泉州移民的政治中心。泉州人為保護商業利益,私組武力,對進出艋舺的商船,設關徵稅,而龍山寺就是發號施令的大本營。咸豐3年(西元1853),因利益糾紛衝突,艋舺地區發生漳泉大械鬥。漳州人落敗,於是艋舺為泉州人所佔領,漳州人被迫遷往較北的淡水河下游的大稻埕地區。沒想到,風水輪流轉,咸豐10年(西元1860),清廷與英法簽定北京條約,淡水開埠,外商循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尋求貿易商機。當時,上游的艋舺逐漸淤淺,於是大稻埕取而代之。隨後,台茶外銷出現榮景,外商紛至大稻埕設立據點。至光緒年間,大稻埕已成台北首善之區。

艋舺隘門:消失的迷你古蹟 

由於艋舺地區街市的不斷發展,為了保障商民的安全,於是有了隘門的設置台北市廣州街223巷。(已拆除)從「龍山寺」延著廣州街,往「華西街夜市」的排樓走,右手邊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巷子,有個小小的門,這就是「艋舺隘門」。
龍山佛具
遙想臺灣早期,福建閩南人渡過臺灣海峽來此拓墾,離鄉背井,面對的是未知陌生且荊棘遍佈的新世界,唯一的精神依賴就是家鄉祖宗與眾神。移民者以家鄉的信仰儀式,購買佛像來將自己心中的神祇具體化,讓龍山寺一旁的西園路1段,開啟了臺灣佛像雕刻的發展史。從龍山寺旁的廣州街口到桂林街口,短短的西園路1段是全臺灣最有名的佛具街,兩側總共有20家佛具店,其中還有一家早從1895年即設立的百年老字號,還有許多家也是數代相傳的老店。
龍山寺是西園路佛像雕刻業聚集的重要助力,隨著民生逐漸富裕,對神明更加虔誠信仰,寺廟不斷增加,使得請神明回家供奉越見普遍,這些因素造就了佛具街的聚集效應。除了神像外,其他相關商品如神桌、爐台與爐燈等也是佛具店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共同寫下西園街佛具最燦爛的一頁。
 
其中有一家老店【龍山佛具】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並且獲得台北市政府頒發的百年老店獎牌,是萬華佛具街正老牌的佛具店,店裡面舉凡一切跟拜拜有關的產品皆有,也包括了佛神像及佛桌供桌等等.... 
古山園旅社
古山園旅社艋舺一間很有特色的旅社,不僅它外觀有50年代復古建物的美,內部的裝潢更具有早期旅館的濃濃古味,白色的木窗框大理石拼花地磚洗石子的樓梯小橢圓形貼的浴缸......很多偶像劇及電影拍攝都來此取景



艋舺啟天宮
位於淡水河畔的三大昔日碼頭,各發展出相對應的老廟與老街,其中又以的料館口(今環河南路一帶)的艋舺啟天宮、新店頭街(今西園路)旁的龍山寺、大溪口街(今貴陽街)上的艋舺青山王宮、舊街與直興街一帶的新興宮媽祖廟等最具代表。
啟天宮又名料館天后宮料館媽祖廟,位於萬華區廣州街,為一所天后宮該廟宇興建於1841年,組織型態為管理委員會制。
 
艋舺為清代北臺灣商業中心,自嘉慶十五年(西元1810年) 開始配置戰船保衛河海港口的安全,戰船需要進行例行性的維修,於道光五年(西元1825年)設立軍工船廠,而修船木料的取得,由清政府配置「軍工匠首」,奉命入山砍伐木材, 料館口因為有這些木材加工廠,還有不遠處繁忙的大溪渡口(今貴陽街底)需要很多港口工人,因此這裡聚集了很多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他們奉祀池王爺關帝君武神
道光廿一年(西元1842年),有一艘載運杉木的紅色帆船到臺北艋舺的料館,卸貨之後,欲返回福建。誰知出發之後,船居然自動回航,水手們數次設法依然無法開動,深感驚奇,擲杯請示船上奉祀的湄洲天后宮媽祖神諭,原來是媽祖想要留在艋舺。於是清代木材商人、艋舺三大富「第二好黃祿嫂」之夫婿黃祿(俗稱黃阿祿舍)將媽祖迎至家中供奉,結果黃家的生意自此蒸蒸日上,得以興建新居(今黃氏宗祠),並捐出舊居當作「料館天后宮,提供給附近民眾共同祭祀,從此艋舺居民稱此媽祖為料館媽祖,又稱為「紅船媽祖」、「帆船媽祖」。
1931年在士紳李根生的奔走下,由行宮改為正式大廟,名為啟天宮,又稱為料館媽祖廟,一併奉祀池王爺、關帝君,並奉迎因改建為博物館而拆除的臺北大天后宮媽祖的軟身神像入祀。
黃氏大宗祠
艋舺大溪口的黃阿祿嫂,託媽祖的保佑,經營萬順料館(製材所)一帆風順地發大財之後,想要實現他的願望,便聘請堪輿師在這裡興建傳統的四合院大瓦厝。這棟黃氏祖廟,座落在台北市廣州街二百六十五巷三號,坐東向西,古色古香的中國傳統四合院,顯得非常氣派的黃氏宗祠——種德堂,他的意思是鼓勵子孫要多修德業行善;典雅的建築裝飾、壁面、窗櫺、雕龍畫棟,顯示黃氏家族曾在艋舺尊貴的地位。
黃阿祿嫂道光年間-1900年) ,吳姓,名不詳,因其夫婿為黃阿祿(黃祿)而得名。臺灣清治日治時期的女性企業家,從事樟腦木材生意,為古代諺語「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悄哥」裡的艋舺第二富豪。由於熱心布施,有「艋舺大檀越」之名
艋舺學海書院
學海書院舊名文甲書院,「文甲」是艋舺的雅稱。清宣統二年庚戌(西元1910年)以後改為高氏族人的祖祠「有繼堂」,故後人多稱高氏宗祠。有清一代,臺北地區原有書院五座,其中學海書院為目前臺灣北市僅存的書院建築。
 
 
學海書院,原為淡水同知婁雲在道光十七年丁酉(西元1837年),議定建於草店尾(今貴陽街二段)祖師廟北畔的建築。後因林國老捐出下嵌庄的現址土地,由董事周智仁等籌建,卻因牽涉案而作罷,延至道光二十三年癸卯(西元1843年)由同知曹謹建成稱為「文甲書院」,兼做大員巡臺時的行臺。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西元1847年)閩浙總督劉韻珂巡視臺灣,途徑艋舺題「學海書院」匾後,才改為學海書院,並由同知曹士桂任院長,一時文風鼎盛。
同治三年甲子(西元1864年)大龍峒碩儒陳維英繼任院長,就同知王鏞撥款不足部分勸修殘破的書院,是年十月興工,次年乙丑(西元1865年)閏五月元成。
日據時期,書院機能消失,建築歸官有,曾做為日語學校創立事務所,一度改為日本陸軍宿舍。宣統二年庚戌公開標售,由艋舺吳永富得標,但因風水不錯,經高姓族人商得吳氏轉售,並將第二進講堂為高氏宗祠,名有繼堂。
「學海書院」的圖片搜尋結果
學海書院座向坐東朝西略偏北,為三開間三進兩廊兩護龍的建築,第一進原為書院門廳,現為宗祠的前殿,第二進原為講堂,現則是供奉祖先牌位的正堂,第三進為朱子祠,兩旁則是書院院長級家眷居住空間,左右兩側護龍為學生學舍,以廊道與中央各進連通。
華江整宅與「台北水窗口」
提到北市萬華區,許多人對艋舺龍山寺、西門町耳熟能詳,偶而印象中穿插街友、老人等身影,其實北市萬華區開發較早,許多角落仍保有老台北的氣息,擁有46年歷史的華江整建住宅就是一例,復古氛圍不只吸引偶像劇取景,還是攝影團隊、婚紗業者的最愛。
萬華區華江整宅仍保有50年前的復古氛圍,成為攝影班、婚紗業者、學生製片團隊甚至是...
文史工作者高傳棋老師日前在華江整宅成立文史工作室「台北水窗口」,盼透過辦理社區工作坊、專題講座、導覽等活動,凝聚地方共識,找尋老舊街區活化的可能。華江整宅除擁有社區共用水塔、公園、汙水處理場、衛生下水道、派出所、幼稚園、加油站等設施,1樓挑高的天花板搭配2樓騎樓設計在當時相當新穎,3樓則有空中花園。因為緊鄰當時台北第一碼頭,全盛期進駐478戶店舖住宅,地下商場還有180個攤位,在當時曾是生活機能完善的社區。蔣經國時代才可能蓋成這樣;這種規劃全球絕無僅有,六位設計師還包括北美館建築師高而潘、台北車站建築師、沈祖海及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建築師陳其寬等人。
高老師說,華江整宅2樓「亭仔腳」的設計全台少見,取景相當優美,又因建物呈現360度圓環設計,不同角度有不同光影,假日常有10多組攝影團隊輪流借場地拍照。此外,華江整宅是台灣第一個實施區段徵收與辦理都市更新重建地區,四棟整宅就位於十字路口四方,分屬四個里;高老師表示,四座環狀陸橋可通往捷運站、華江雁鴨公園、仁濟醫院,糖廍公園,「我們天橋跟別人不一樣,比文化資產價值更高層,應該叫做日常生活的通道,希望市府不要為了拆天橋而拆」。
 
     
  

    
 
  

 
 
   
      
  
華江整宅興建於1980年代,橫跨柳鄉里、華江里、青山里與糖部里,除了有挑高的騎樓空間、屋頂花園外,連接每棟之間的陸橋呈八卦形狀,是世界少有的環狀空中廊道。高傳棋說,當時的設計概念,是把陸橋當作心臟,2樓串起來周邊社區約2公里,早上小朋友上下課,可很快地到龍山寺,周遭地區,3、4樓的樓梯就像動脈,大大小小樓梯約100多座,是全世界少數看到用陸橋、樓梯來串連生活住宅區。且陸橋東眺101,北望台北盆地、學海書院,南看環南批發市場,可做指示牌,介紹當地文化。
剝皮寮「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在目前可得的艋舺地契資料中,福皮寮街在嘉慶四年便有店屋買賣的紀錄,可以推估剝皮寮聚落的成形當在清代早期,開發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時間。 2009年8月底,剝皮寮老街歷經6年的整修,終於落成,正式開放供遊客參觀。這條橫跨清代、日據(日治)、民國三個時代的老街,混合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成為一條足以代表艋舺市街歷史特色的老街。
艋舺古蹟》剝皮寮老街 艋舺古蹟》剝皮寮老街

剝皮寮地名由來

「剝皮寮」由字面上解釋,與剝樹皮、剝獸皮有關,但若以發音來研究,在清朝嘉慶4年(西元1799年)當時稱為「福皮寮」,而道光18年(西元1838年)至清朝末年改為「福地寮」,到了日據時代因發音關係,被改稱為「北皮寮」,最後音近似閩南語發音的「剝皮寮」而得名。

剝皮寮歷史街區簡介
艋舺龍山寺旁的剝皮寮歷史街區,位在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口,整條街區保存了清代完整的街型、傳統居屋以及日據時代的市區改正後的立面和光復後改建的面貌,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整個建築空間,見證了當年艋舺的發展,在街區內包含了不少具有紀念意義的歷史古建築以及店家,如呂阿昌醫生宅、章太炎旅臺居所、鳳翔浴室、宋協興號、長壽號茶桌仔店、永興亭、秀英茶室、威靈壇、日祥旅社、太陽製本所等,因此蘊含了相當豐富的在地鄉土文化,是最佳的鄉土教學場所。而剝皮寮歷史街區因緊臨老松國小南側,自日據時代開始,就在都市計劃中劃入為學校用地,而民國77年又歷經徵收補償等一連串的作業,直至88年6月確定為老街保存再利用的政策並如期徵收,且以保存文化資產及用作本土文化教育的基礎重新規劃。
 
 
因應新路的落成,剝皮寮老街南側的房子紛紛將房屋立面改向廣州街。因此在現在的廣州街上,可看到一整排日治時期流行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剝皮寮老街(即今康定路173)為艋舺現存仍保有清代街型的道路之一,當時剝皮寮老街向西約經頂新街(今西昌街)達龍山寺前,向東至萬安街(今龍山國中附近)達古亭庄。
圖-光緒二十一年(1895)剝皮寮老街環境及周邊環境
 光緒二十一年(1895)剝皮寮老街環境及周邊環境
日治時代初期:
日本政府有感於清代街道狹窄和缺乏下水道,開始一串的「市區改正」的都市政策,主要的內容以道路網、公園、下水道及排水計畫為主。明治三十八年(1905)的市區改正劃設了廣州街、康定路、昆明街,明治三十八年(1908)開始開闢道路,使得清代老街被截斷並隱沒在廣州街的背後,老街北側留存較多清代傳統的店屋,臨康定路、廣州街、昆明街上的建築則築起牌樓厝。
圖-民國八十年剝皮寮街及周邊環境範圍
 民國八十年剝皮寮街及周邊環境範圍
都市計畫:

將部分剝皮寮街區劃為今老松國小的學校用地,限制了街廓的發展,所以街道及建築物舊貌得以保存至今。街區內有些建築不敵歲月的摧殘,經過數次的改建,因此街區內可以看到清代、日治及光復後等不同時期的建築空間形式、流行式樣、建築材料和工法。
新富市場
  「新富市場」的圖片搜尋結果
(1)新富市場位於今萬華區三水街內,興建於昭和十年,建物平面呈馬蹄形,
以中庭作天然採光,完整涵蓋日治時期木造、磚造、鋼筋混凝土造三種結構,
兼具採光通風的實用優點。日治時期,日本官方以制定公共衛生費、制定市場
取締規則,使新富市場成為臺北市第一座符合新式衛生標準的公設市場(新富市
場前身為綠町市場)。光復後,新富市場因批發需求繁華一時,惟因民國67年環
南市場開幕,逐漸侵蝕客源,加上東三水街攤販的合法化,使新富市場逐漸沒落。
(2)該市場建築是臺北市少數僅存維持原貌的日治時期公設市場,市場本館建物及
辦公室於民國95年列為市定古蹟。
(3)另本府亦於98年度委託中國科技大學針對新富市場辦理古蹟整修及再利用研究
計畫,已於101年度進行市場本館攤位回收,辦理新富市場整修工程,並於102年
底完工,古蹟本館及事務所經103年招商作業,未來將以「青年創意基地共同工作
空間」為方向,原新富市場續留29攤安置於現址外圍三水街持續營業。
(4)現行新富市場中以生鮮熟食及日用品為主,其中阿城鮮魚號、阿婆油飯及多餃
舍皆為歷久不衰的名攤。
「新富市場」的圖片搜尋結果
知名老店鋪


艋舺青草巷
「青草巷」的由來要追溯到四、五十年前,有不少青草店聚集在西昌街與廣州街上,尤其是西昌街二二四巷內,幾乎每一家都是以販賣青草為業的青草店,各式中藥青草材料琳瑯滿目,因此西昌街二二四巷,就被稱為「青草巷」。
「青草巷」的圖片搜尋結果
過去,青草巷還有一個尊稱,叫做「救命街」,其來有自。原來,在清朝傳統農業社會的時代,正值開墾之初,流行疾病眾多,但漢藥店及中醫生並不普及,人們生病的時候,沒有醫院可以看病、沒有診所可以拿藥,就只能靠著街坊鄰居口耳相傳的草藥秘方,或是到廟裡求來的廟籤,去採買所需要的青草,回到家熬煮治病。當時因為艋舺龍山寺內附有藥籤,許多的信徒就向觀世音菩薩以及後殿的華陀仙師求籤治病,因此在龍山寺附近巷道,就聚集了許多青草攤販,在光復過後,逐漸在西昌街附近聚集,尤其是西昌街二二四巷內,更集中了不少青草商家,所以,不僅擁有「青草巷」的美名,更有「救命街」的尊稱。
   
民國九十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編列預算,來進行青草巷整修工程。現在的青草巷,在經過整修之後,搖身一變成為清新、明亮又不失古早味的老街。
高老師說店名有"順"的都是平埔族開設的店,早期平埔族幫漢人找草藥,後來乾脆自己做生意。
除此之外,文化局還在靠近龍山寺旁的廣州待通道的木牆上,設置了十二面解說牌,並附上清末1895年間的艋舺古地圖,以及昔日老店家販售青草藥材的黑白老照片,並詳細記載著青草巷的歷史、以及草藥的功效。
艋舺地藏王廟
艋舺地藏庵,俗稱艋舺地藏王廟,乃台灣三級古蹟,廟位於今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建於清乾隆25年(西元1760年),並於道光十八年(西元1838年)重修,原為民間私有財產,日治時代為了免於收歸被官有,乃將管理權移轉龍山寺。
地藏王廟坐東朝西,迄今仍保持清代中葉單殿式寺廟建築之風格,建築結構簡潔,雕飾樸拙。為面寬三開間的單殿建築,屋頂採用燕尾脊及人字山牆,入口為捲棚式步口簷廊,柱礎為圓形,殿內大木結構採用二鼉柁三瓜的抬樑式棟架,在大柁間橫有燈樑,以便懸掛燈籠。
地藏庵內除了主祀地藏王菩薩外,其旁左配祀北極大帝、右奉府城隍爺、田都元帥,於左右兩側配祀范、謝兩將軍。府城隍廟原位於臺北城內,日治時期被毀,府城隍爺遷奉於本寺;田都元帥原供奉於西園路紫來宮內,後來宮廟被毀,也改奉於此。而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的地藏王菩薩生日,必舉辦大型普渡慶典儀式。
裕豐車行

裕豐車行已經在這塊土地默默耕耘了半甲子,在人來人往的康定路上,承載了老萬華人共同的情感記憶。裕豐車行在上一代父執輩的傳承下,一開始是從手推車做起的,在歷經了一開始萬華商圈的繁華,從推車到純手工訂製的三輪車、特別的黃包車,一直到叫賣小攤的冰淇淋車,王老闆一件一件接受訂製,打造出一台台本土特有的三輪車。 在這五十多年當中,訂製過無數的純手工車,如果你到這家店,你會發現阿公正在焊燒目前幾乎已看不到的純手工白鐵車輪,堅固耐用,每一個輪框角度都在阿公的精準拿捏之下,成為獨一無二的工藝品,即使,王阿公已經七十歲了。隨著萬華商圈的產業移轉,各種新興的腳踏車店、連鎖車店方便人們購買與維修,裕豐車行在這歲月輪轉之下,所來的客源自然是以老客戶為主
 萬華萬象萬華發展早,有錢人不少,因此銀行、酒樓、賭場、風化場所及當鋪也不少。
 
 桂林路上老舊房子
馬偕與艋舺長老教會
著名的馬偕博士遺留足跡於台北市艋舺地區,1876年創建「台北市基督長老教會艋舺教會」,歷經清朝、日治與戰後3個時期,見證艋舺地區的發展,更是長老教會在北部地區的重要據點,今年設立滿140週年。
艋舺教會今舉辦140週年慶典及第9任主任牧師魏健祥的就職典禮,氣氛融洽且典禮順利完成。(艋舺教會提供)
艋舺地區的族群結構和民眾篤信佛道儒,源遠流長,相對的,接觸異教的初始也顯得格外的保守和抗拒。1872年來自加拿大的馬偕牧師初次踏上這個極力排外的城市傳播福音,當他走在艋舺的街頭,迎面而來的是石頭、果皮和糞便,還有當街張貼的標語—「漢民族應當合力把外國鬼趕出台灣」。在這樣的環境下,馬偕被趕出城去。艋舺當局旋即公告,試圖以監禁和死刑來阻止民眾將房屋租賃給教會,但馬偕經歷萬難,終於在萬安街仔(今龍山國中南側)賃屋創會,於1876年三月十四日掛牌傳教,不料房東被捕,馬偕只好應允退租,以免房東受其牽連。
接著教會遷租草店尾街(今貴陽街二段),阻力還是跟著來,艋舺三大姓「黃、吳、林」和大批民眾聚集在教會門外抗議叫囂,威脅要拆教會。1877年四月八日,數百民眾終於動手拆除教會,馬偕趁亂搬進附近客棧,一星期後他拒絕了政府在郊區提供土地建屋的盛情,而堅持在原址重建。
馬偕牧師同時也是一位醫師,當時台灣尚未引進拔牙技術,他率先以獨門的拔牙技術替患牙病的民眾拔牙治病。他拔牙前後必唱聖詩、說教義作為心靈的撫慰,為他嬴得廣大的友誼。
1879年,馬偕在八甲庄(今貴陽街現址,當時泛指貴陽街二段、柳州街、廣州街一帶)購地自建教堂,建構他在台灣設立的第十二座教堂,艋舺人不再強行抵制。  竣工落成典禮,馬偕向艋舺人說:「你們若是拆毀這座教堂,將會有比本地的廟宇更高的教堂在原地重建起來。」為了安撫當地民眾情緒,他在哥德式尖塔下配置數座中式的玲瓏寶塔,以爭取民心。恰巧,艋舺人連中三秀才,從此許多和教會對抗的人也入會信教了。1884年中法戰爭起,暴民再度攻擊艋舺教會,將教會夷為平地,馬偕親自拜訪欽差大臣劉銘傳,經多次交涉,官方共理賠一萬洋銀,重建七座教堂。三個月後,一座高七十英尺石塔的教堂在原地重起,馬偕對艋舺人說:「現在是用石頭做的,如果你們再拆毀她,我就用鐵來建造一座新的。」 在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過程中,馬偕替基督傳福音的赤忱和固執打動了在地人的心坎,從此艋舺教會在萬華生根了,變成萬華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也為艋舺的歷史留下一份見證。 如今經過了一百二十多個年頭,艋舺教會發展成一個多元化的教會,擔負起社區教育的使命,除了開辦幼稚園外,現又感於高齡化社會的到來,更創辦了「松年大學」,全校學生三百多人,無異替銀髮族打開充電、再教育的大門。另外教會還經常舉辦各種活動團契、社區媽媽教室等活動,逐步達成教會社區化的目標,這也是馬偕牧師歷盡艱辛的心血結晶吧!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艋舺古蹟》艋舺 清水巖祖師廟 
艋舺清水巖俗稱祖師廟,為第三級古蹟,今位於萬華區康定路,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1787年〉,奉祀清水祖師陳昭應,為福建安溪移民,自原籍湖內鄉清水本巖分靈而來。
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年〉重修,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頂下郊拼」時毀於戰火,至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又重建。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艋舺清水巖曾台灣總督府充作為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年)廟址亦被當作台北州立第二中學校(成功高中前身)校舍。
艋舺清水巖主祀的清水祖師陳昭應是福建安溪移民從故鄉請來,共有七尊,其中以蓬萊祖師最靈,也就是所稱的「落鼻祖師」。相傳天災地變時,祖師的鼻子就會自行掉下來,警告信徒,一直到災變過去,才又會自行回復。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早期臺北盆地周圍田地多為安溪移民所開拓。清末中法戰爭,法軍侵犯淡水,臺北告急,民間傳說是因為迎請清水祖師助陣,臺北才得平安,因此香火更加興盛。
 
祖師廟歷史悠,久在前殿中門前,有一對粗壯的龍柱;而兩側的山牆,有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磚雕圖案,是廟中現存最古老的藝術品。此外,在樑架、石壁、龍柱上,也都刻有清朝的帝號年代,都是渾厚樸拙的作品,所以祖師廟曾被稱為表現清代中期最具特色和藝術水準的台灣廟宇。《以上清水巖照片採自"古蹟與狗"部落格》
 
     
 
 
萬華區史展示中心地 址:臺北市長沙街2段171號2樓 
「萬華區史展示中心」的圖片搜尋結果 
萬華區內有全市第一所區史館,保存萬華區豐富的歷史文物,刻畫先民的常民生活,協助年輕一代認識萬華的演進過程,也讓耆老有機會回憶舊時光
300年前的萬華有著淡水河沿線最大的港口,青山宮到淡水河一帶曾是北市最熱鬧的市集,萬華區公所搜羅史料,同時接手許多老家族的文物,在2007年利用昔日戶政事務所三樓空間改建為「萬華區史館」,展覽主題圍繞常民文化,如建築史、美食,甚至是產業發展,迷你的空間濃縮300年來萬華人的食衣住行。
  
 
 
 
  
萬華區史館宛如動態的社區博物館,成立至今文物種類包羅萬象,如玻璃展示櫃中可看到許多火柴盒。導覽老師高傳棋說,萬華早年商業行為豐富,火柴盒是當時普及的隨身用品,成為業者打廣告的最愛。許多火柴盒上可見當時知名餐廳的廣告,和現在利用打火機、原子筆作為廣告文宣品的做法雷同。
除生活小物品,萬華區史館還可看到老家具,其中一個棺木造型的木製家具居然是古時候的小金庫,商人每晚推開厚重木板,把金銀珠寶藏在其中,再由店家最信任的家臣睡在木蓋上,替主人守護錢財。

萬華區史館搶救艋舺老廟、老店中許多老文物,反映先民來台胼手胝足、為生活打拚的認真身影,不少世居艋舺的老家庭,在區史館內看見兒時印象的文具、餐具等生活用品,開心得直說想帶孫子來看看當年使用的日用品。區史館的存在不只為搶救老文物,更串連萬華許多老家庭祖孫三代的生活記憶。
萬華區史展示中心位於台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祖師廟西側),館內有非常豐富的萬華歷史文物及保存著一些史料珍藏,走進史展中心,即可見到許多古早五、六O年代的文物展示,從物質文化看見「萬華故事」,館內主要分為常設展區及特展區二大部份。
艋舺老店
有日治時代即創立的歷史老店及各行各業的傳統老店等,都在這個具有歷史年代意義的街區附近,提供很多人再度造訪,重溫舊夢的場合。
西園路口 - 佛具街 近龍山寺,提供給民眾各類宗教信仰所需的用品,在這裡隨處可見。
西昌街內 青草巷  西昌街 224 巷內聚集了十多家青草店,提供各類 天然野生藥草,貨源多來自臺灣南北兩地。
康定西園路口 -大理街 成衣批發區
大理成衣商圈的範圍廣及萬華火車站週圍一帶,是臺灣最早、最大的成衣批發區,店面的騎樓下掛滿如旗海般等待買家青睞的衣飾,形成本區最大的特色。 

台北第一街
台北市萬華區的貴陽路,西園路以西到 淡水河這一段稱「台北第一街」;它是 艋舺最早匯集成街市的一
小段路,艋舺既是台北市區最早發源地,此地稱台北第一街當之無愧。這區域包括貴陽路二段後段及華西
街前段,舊時稱「蕃薯市」;曾經因商賈、苦力人潮來往頻繁,娼妓、酒樓隨之興盛,成為台北的風化區
豔名遠播。隨著民國86年(1997年)廢公娼,此地結束了超過半世紀的風花雪月事蹟。貴陽街不僅僅是
「蕃薯市」聞名,艋舺三大廟龍山寺、祖師公和青山王,其中青山王就在貴陽街上。第一街有黃合發糕
餅店、協記藥鋪、老明玉香鋪等百年老店。

 
   
第一街有一間精緻的古建築---朝北醫院,日治時期市街改正台灣成為建築新秀設計舞台,“三角窗”更是能讓建築師發揮創作的空間。朝北醫院目前已成空屋,這裡昔日出過市議員,現今子弟依舊活躍在台灣政經界與學術界。
「朝北醫院」建於1930年代,建物臨貴陽路、西園街口,轉角立面之洗石子裝飾極為優美,泥塑裝飾極具特色,尤以垂花飾最為特殊,在臺北市屬罕見。另二樓木作隔間尚存,原有格局尚可見原有醫院舊貌。朝北醫院創辦人李朝北為日據時期艋舺名醫之一,院址位在艋舺發展的樞紐地區,深具地方發展的意義為市定古蹟。
朝北醫院  
淡水河上舟楫蝟集,凱達格蘭族與漢人在現今的貴陽街匯聚,形成市集街道,為艋舺、為台北的建街開啟
序端,因此稱為「台北第一街」。貴陽街是台北市重要的文化資產,但因為社區人口結構老化、商業凋敝、
老房子默默消失,而漸漸被淡忘。因著對貴陽街的情感,一群由貴陽街店家、關心萬華的青年組成的
「好管家工作室」,在貴陽街上設置茶桌仔,傾聽居民意見,也與外來遊客交流,訪問地方耆老、繪製
貴陽街記憶圖庫,並開始發行社區報「台北小船仔」,寫出社區故事,現在進一步邀集老店家及社區團隊
以在地人的角度辦理「艋舺老街藝術節」,讓萬華存在已久的軒社及廟會文化,在藝術市集中以演出及
店家分享等方式,讓民眾可以在各項跨領域與新創議題中,發現幫助地方變得更美好的機會。

艋舺青山宮
座落於貴陽街上的艋舺青山宮,俗稱青山王宮或青山王館,是艋舺地區居民重要信仰之一,與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為艋舺三大廟宇。青山宮除了主祀由福建惠安移民從原鄉分靈而來的「靈安尊王」以外,並奉靈安夫人顯慶妃,配祀掌管人間善惡的八司(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及枷將軍和鎖將軍等眾神祇。
艋舺古蹟》艋舺青山宮 艋舺古蹟》艋舺青山宮
相傳在清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當艋舺市街逐漸繁榮興盛之時,發生了一場大瘟疫,福建惠安籍漁民特地由原鄉奉靈來台,想藉以弭平瘟疫。而途經舊街(今西園路)一帶時,神輿突然加重,無法抬舉,漁民乃焚香擲筊卜問神意,後經神示駐蹕於此,就地暫立小祠安靈奉祀。當時罹病者聞訊紛紛前來祈禱求助,均得以平安保身,因而信徒倍增。
   
《以上照片採自"古蹟與狗"部落格》
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三日為青山王誕辰,艋舺地區均循例舉行「青山王祭典」。其中,在壽誕前二天舉行的「青山王暗訪」,更是祭典的重頭戲。暗訪隊伍約從夜間六點多出發,巡行艋舺地區的大街小巷,掃除瘴癘,探視民間疾苦。二十二日當天為青山宮「遶境」之日,俗稱「迎青山王」,有樂隊、鼓陣、文武判官、七爺、八爺、哪吒、鍾馗等各路神明護駕接送,信徒則扮成神兵神將沿途分贈光餅,沿途家家戶戶擺設香案、供品,虔誠祭拜,這就是所謂的「艋舺大拜拜」,最後一天則會在青山宮廣場興行青山王祝壽大祭,一連串的祭祀活動才算告一段落。
          
消失的寶斗里情色專區
號稱天下第一里-寶斗里,已經從台北市萬華區的行政編制上消失了。遠近馳名的寶斗里,在人們的印象中,寶斗里就是風化區,去寶斗里,就是去「開查某」的代名詞,因為寶斗里是台灣最大的妓女戶集中區,是公開的性交易保留區。寶斗里入夜後,燈火通明,拉客女郎打扮得十分妖艷,街道上行人擁擠,有的是來尋歡,有的是純觀光,來看熱鬧、或是看女人。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是台灣過去對外通商的三大要道。艋舺這個港口,就是現在淡水河第一水門這個地區,這個碼頭的位置,就是寶斗里,當時叫「凹堵仔街」,相當繁榮,從福州、泉州、廈門等地,運送貨物來台交易,這些離鄉背井的商人,上岸後,難免要花天酒地,尋歡作樂一番。就在現在的貴陽街、桂林路底、華西街一帶,商賈雲集,熱鬧非凡,繁榮無比。不僅僅妓女戶多而已。 
寶斗里變成風化區,從日據時代就形成了。日本話「遊廓」就是妓女戶的意思,台語叫「暗間仔」。色情與黑社會總是結合在一起。早期對寶斗里的刻板印象,就是妓女戶、色情、性交易、黑道、幫派、龍蛇混雜的地方。
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正式廢除公娼前,台北市分別在萬華俗稱「寶斗里」的華西街,和大同區俗稱「江山樓」歸綏街都有合法的公娼區,雖然俗稱「綠燈戶」,屋裡卻懸掛「紅燈」,消費方式係以每十五分鐘為「一節」,時間超過必須補票方式經營。 民國90年3月28日零時,緩衝兩年的「台北市公娼管理辦法」正式廢除,存在長達40年之久的台北市公娼生涯從此步入歷史。但現在仍存私娼,好壞各有定論。

華西街觀光夜市旁的阿精嬤
從1965年創立迄今,傳承許久的好味道!米糕粥加入桂圓的香氣,而且煮的濃稠又粒粒分明,實在是不容易,非常的香醇可口,濃濃的香氣在口中,很綿密的口感,非常的好吃。
  
 「萬華阿精嬤」的圖片搜尋結果  「萬華阿精嬤」的圖片搜尋結果
華西街夜市

民國76年10月成立的華西街夜市位於龍山寺附近,是我國第一座觀光夜市,以販賣各式山產海鮮野味小吃為大宗,也是國內外觀光客最鐘愛的景點之一。夜市入口處為中國傳統牌樓建築,沿途掛滿紅色宮燈,極具特色,兩旁店家皆為老字號,口碑與品質兼顧,連高級餐廳也有據點,像是廣受日本觀光客青睞的台南擔仔麵一店,就是在這裡發跡。
艋舺》華西街 「華西街」的圖片搜尋結果
其他小吃類,例如大鼎肉羹或是兩喜號魷魚羹等,更是座無虛席,夏天時清涼刨冰與新鮮果汁供不應求,冬令時節各類進補食品一一上市,更見萬頭鑽動。華西街夜市以小吃為主,從山產到海產一應俱全,並有腳底按摩等休閒業。又因靠近早期尋芳客密集地「寶斗里」因此夜市出現了許多以去毒壯陽為號召的蛇店及鱉店,形成當地小吃的特色。

2 則留言:

  1. 太好了。我是在圓環那一带出生的。是不是萬華區?你寫得真好,希望可以和專家走一一趟老台北

    回覆刪除
  2. 1853年是主為三邑和同安之爭的頂下郊拼,非泉漳械鬥。敗走的是八甲庄的泉州同安人,先投奔大龍峒的同安人而後轉居大稻埕,所以霞海城隍才會在大稻埕。您前一段已寫了這段故事,為何下一段又將之後幾年才發生的泉漳大械鬥植為1853年?(漳州人多在迦納仔和板橋地區,與八甲庄同安人有往來,頂下郊拼時暗助同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