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4日「尋訪桃花源」選修課程暨社團校外教學-龍潭客家文化之旅

六和高中105學年度第一學期「尋訪桃花源」選修課程暨社團校外教學
龍潭客家文化之旅(2016年11月4日)

  龍潭區人口約12萬餘人,面積總共有75.2372平方公里,因市中心的龍潭大池而得名。
「桃園地圖」的圖片搜尋結果20141225日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龍潭鄉改制為龍潭區,同時村改里。就地形分布的狀況而言,龍潭鄉大部分位在台地上,而台地的海拔的高度大約是在150公尺至230公尺之間,東南邊地勢較高,西北邊地勢較低。龍潭區位居桃園丘陵台地最南端,面積七十五平方公里,東以大漢溪、石門水庫為界,與大溪鎮、復興鄉相鄰,西接楊梅市、南沿新竹縣關西鎮、新埔鎮界,北連平鎮、八德兩市,由於桃園台地略成扇形,以石門為起點向西北放射成數階段漸次傾斜至台灣海峽,因此本鄉地勢較高,地形也較複雜,大體可分為丘陵區 ( 銅鑼灣台地及店子湖台地 ),及平原地區 ( 龍潭台地) 兩大部分。

龍潭區的河川有老街溪、新街溪、茄冬溪、大漢溪、牛欄河、社子溪、霄裡溪,但是由於河川流域範圍小、長度短、水量少的緣故,灌溉功能無法充分發揮出來,因此灌溉必須仰賴石門水庫。因土壤大部份為紅壤或黃壤,有機質含量低,酸性較強,土壤貧瘠,不適於水稻的栽種,且丘陵區地勢高亢,可耕地不多,水源不足,故以茶為生產大宗;沖積土則僅分布於霄裡溪三洽、清水坑、大平村二坪、三坑村河川底帶,土壤較肥沃,池塘密佈,農業生產力高,為本鄉稻作主要產地,亦為人口主要聚集區。
認識龍潭地理環境水文圖片   「龍潭茶園」的圖片搜尋結果

龍潭」地名的由來,與龍潭大池脫不了關係。據說,這口大池塘水面遍佈野菱,當時先民稱之為「菱潭陂」,相傳泉穴有白石,即使歷經多次旱季,大池始終保持一定水量,倘若久旱不雨,只要在潭畔祈雨即可天降甘霖,先民深感其靈驗,後稱此潭為「靈潭陂」後因有人在某日風雨交加夜晚,發現潭中出現有黃龍出沒,因此改名為「龍潭陂」,又稱「龍潭庄」,龍潭的地名從那時開始沿用至今。擁有數十年歷史的南天宮猶如守護神般,庇祐著龍潭人。
龍潭的開發前後約兩百多年,最早發的地區,是臨近大漢溪邊約三坑一帶,漢民移居一直到乾隆九年(西元1744),此時也建立永福宮。
「龍潭永福宮」的圖片搜尋結果
乾隆十三年時,霄裡通事知母六招佃開墾菱潭陂附近土地,這是龍潭開發史上第一次有計畫的開墾。乾隆37年及47年黃慶興兩度大規模展開墾,吸引了各地農民,嘉慶年間墾民合力利用大潭之水,興建完成龍潭圳,潭水流經烏樹林、黃泥塘、八張犁一帶,奠定了龍潭農業開墾的基礎。龍潭大量開墾可追溯到林本源到大溪開墾後,再逐漸向龍潭發展,早期閩粵雜處,後因地貧民窮,閩人大多他遷,只有少數同化為客家人,使得龍潭成為粵籍客家人聚居地。
近年來,由於陸總部、中山科學院、石門水庫水資局等軍公設施的成立,以及新杜區的紛紛建立,加上觀光事業的蓬勃發展,外來人口大量遷入,使本區人口結構漸趨複雜,閩籍及大陸各省籍人士所佔比例逐年增加,使龍潭又漸漸成為較大的鄉鎮。
第一站桃園客家文化館-濃厚「客」味特色園區
 
 桃園市的客家人口數達80萬人次,是全台灣最多客家人口的地方,為了繼續傳承客家文化,選在縣內的龍潭鄉建構了桃園客家文化館。在20088月正式營運的桃園客家文化館,園區內結合了客家文化保存、展示、教育、休閒娛樂等多功能用途,並且以客家文學與客家音樂作為發展的主軸。客家文化館展演空間、地方創意產業與三坑、大平、清水坑等客家文化觀光資源所建構「客家文化生活體驗園區」的思維,要讓民眾親身體驗「參與式博物館」的新模式,深刻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是鄧雨賢音樂館及鍾肇政文學館,鍾肇政1925年生於龍潭鄉,一生寫下了許多長篇小說如《濁流三部曲》、《台灣人三部曲》、《怒濤》、《高山組曲》、《八角塔下》、《魯冰花》等,且曾獲國家文藝獎、台美文學獎及吳三連文學獎。肇政的文學著作,皆深刻的描述其濃郁的鄉土情懷,為近代著名之本土作家,是台灣開啟大河小說創作第一人。鄧雨賢,生於1906年,係龍潭八德村大庄人。 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合稱為「四月望而」,係鄧雨賢一生的經典代表作 ,其音符曲風深切來映出對時代、民族的關懷,也顯露了鄧雨賢藉由樂曲抒發其愛國心情的寫照。 他對保存台灣文化所付出的貢獻,以及曲曲動聽的旋律,不僅足資後人的楷模;更是龍潭深感驕傲之處。 

 

  
 

 



 


   

 

  


 

 

 
  


 
 

 
  
  
  


 
  
  
 
 
    
  

 
 
 
 第二站三坑老街
 
三坑子為一河階地形,其上有三條河流分別注入大漢溪,台地面上形成三處坑谷,三坑子地名是由三條的小坑得名,位於北邊是『鴨母坑』,中央則是『火劫尾坑』 ,而位於南邊則是『蔗部坑』。三坑子的起源至少可以推溯在康熙年間陸細番對於龍潭的開發,最早開發的地區,首推臨近大漢溪邊的三坑一帶,直到乾隆九年(西元1744年)才有漢民移居在此,並且建立的永福宮,就是現在的三坑村。早年的三坑子在沒有陸運的開展時候,所有的貨運一切皆是仰賴水運,透過大漢溪的水利之便,在三坑子集貨站的物品,一部分可以將運輸到國外去,一部分物品也可直接從三坑仔送到新莊、萬華,甚至於大稻埕、淡水等地,在此情形之下,三坑子逐漸發展成了商業街屋,當時的街屋的風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三坑街屋。三坑老街的範圍大致上是以永福宮為聚落的核心,向外至黑白洗,老街呈現外窄內寬的型態當時的三坑老街以永福宮為信仰的中心,可以說是整個聚落的核心,老街聚落幾乎全是商店,在廟前有一廣場,是老街中最大的活動空間,每天幾乎都會有茶及日用雜貨的交易。
      
後來因為桃園大圳的修築,使得大漢溪水位的下降,加上陸路以及鐵路的開通,也讓三坑吃足了苦頭,再加上石門水庫的庫建攔截了大漢溪的水,至此也因此註定水運的停擺,也因為如此有禁建及水源保護區的限制,使得三坑多年來一直無法改建,保留了原有景象,三坑老街沒落了。現今三坑老街大的房屋大致上有二種:所存最多的是「步廊式街屋」不論是街屋的形式、屋頂的形式都相類似。
屋內的牆以夯土塊疊砌而成,牆壁是與鄰居共用,從屋外可以看到在窗板有二個窗戶,除了有透氣功能之外,還有吊卸物品及防盜的功能。以往晚上關店時,若有人要購物,就會用二樓的窗戶來探視,若是熟人才會開門,不熟的人就會沿窗戶將物品垂下以完成交易,確保安全。
目前除了店舖之外,政府也將建立老街公共設施,例如涼亭、候車亭與長180公尺未使用任何鐵釘的加州紅木步棧道,並且將所有的管線地下化,其中最為特別的就是「黑白洗」的洗衣場所,因清徹泉水與混濁的水庫漏水混合而得此名,是早期民眾不可或缺的洗衣場。


 

 
"坑" ,是客家話中的小溪澗或水渠之意,"三坑"之名源自於"蔗蔀坑"、"火劫尾坑""鴨母坑"三條溪流流經本地而得名。
 
黑白洗位於老街入口處。形式為小溝渠上架著幾塊石板,是早期居民晨曦黃昏洗滌衣物的據點。
 
三坑子的江夏堂位於三坑老街的街上,是三坑村黃村長的祖厝。江夏堂是黃姓人家的堂號。江夏是湖北省雲夢縣境內,漢朝時設郡,於是黃姓以江夏為堂號。江夏堂早期用來經商,是一座『商業街屋』形式的建築,也是一座百年以上歷史的古厝。
三坑老街導覽圖 

 
三坑子老街,又稱三坑老街範圍大致上是以永福宮為聚落的核心,向外至黑白洗,老街呈現外窄內寬的型態;三坑子為一傳統客家聚落,為龍潭區開發較早的地區,有『龍潭第一街』之稱。

   
   
是當地有名的阿香菜包,以糯米+蓬萊米混合製作,口感比起一般包子還Q,因為用料實在、每天出爐兩大特點,成為觀光客來此必吃的美食。
  
老街內總共不到30戶人家,可說是迷你老街
 
開啟新視窗-龍潭三坑川盛信記商店  
創建於清朝乾隆至咸豐年間,為清朝傳統步廊式街屋。具有罕見之古式街道,柱子下之石墩具有雕刻、樸拙的特色。建築本體牆身材料為土埆牆,屋身構造為承重牆構造硬山擱檁, 屬於台灣北部形成較早且保留較完整之傳統客家聚落, 2003年登錄為桃園市定歷史建築。
 
二樓有隔柵式的窗口,如果有人半夜來買東西,為了防止來者是否意圖不善?或是也可以節省下樓的麻煩,店家會從二樓把籃子垂下來,讓來者把錢放在籃子裡再拉上去,然後店家再把貨物放下來,這建造方式不只能讓空間空氣流通,還可以防盜與便利。一樓的窗戶,過往也是賣東西的窗口。  

 
三坑老街不長,體會淡淡的古味、懷舊的人情和客家的飲食文化,是隨遊三坑村的重點~
  


 
三坑老街走到盡頭就是「永福宮」,是三坑村居民的信仰與集會中心原先供奉三山國王,為當地信仰的中心,後改為主祀三官大帝,配祀三山國王及開漳聖王、文昌帝君等神明。其特色是屋脊上的三川脊飾,有福祿壽三仙及騎馬的武宮,值得細細觀賞。

  

 
  
  
 三坑子的青錢第建於1895年甲午戰爭時,至今約有一百多年。當初張姓的祖先在做生意「童叟無欺」,有一年家鄉發生飢荒,因此私自發行「青錢」做為脤災之用,就好像鏢局有發行自己的鏢單一樣,四處流通。因為「青錢」非常有信用,到哪裡都可以對換,因此皇帝嘉許他的善舉,賜與「青錢第」之封號。青錢第此處禁止遊客入內參觀,只能隔著鐵欄杆拍照。第三站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公園位於大漢溪畔,由內政部營建署規劃重新整建,面積約四公頃,公園依山傍水,有一綠色小湖泊,湖泊主要水源來自石門大圳,佔地約3.8公頃,以佔地廣大的生態湖與周邊大草坪休憩區為主體,全區採用生態工法建造,並大量種植當地的原生花草樹種,將生態公園融合了自然景觀,並且規劃有休憩公園、涼亭、木拱橋、戲水渠道等設施,還可串連三坑自行車道,創造出休閒的運動健身空間。

其實三坑生態公園早在日據時代曾是繁忙的渡船頭,後因河道的淤塞,而宣告水運的沒落,再加上砂石場盜採砂石後任意回填廢棄物,嚴重破壞當地的自然原貌,在地方與各界人士努力與爭取下,由內政部營建署重新設計規劃,引入石門大圳的水源,逐漸改善周邊植栽綠化,打造成為波光瀲灩、蓊鬱青翠的自然生態公園。此外,公園旁即為大漢溪堤坊,沿著石階登上河堤,可遠眺石門大壩與大漢溪的沿岸風光;公園的後方則連接知名的三坑鐵馬道,全長6公里的自行車道,坡度適中,適合大小朋友一同來騎乘遊賞,盛夏時節可欣賞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稻田;秋冬稻作收割後播種下波斯菊種子充當綠肥,就成就了大片的波斯菊花海,演繹出賞心悅目的花海嬌點。
  


背後可看到河階地形河階即是河流下切作用造成河谷斜坡形成台地地形,階地從一階到多階的河階地形皆有,則視階地地質與河流侵蝕能力而定。
「河階」的圖片搜尋結果

  






    

 
 第四站聖蹟亭
聖蹟亭,又稱惜字亭敬字亭,是用來焚燒字紙、崇敬倉頡文昌帝君的台灣民間設施,多分布於客家地區龍潭聖蹟亭始建於光緒元年(1875年),由監生古象賢、楊鳳翔、庠生鄧觀奇、貢生鄧逢熙、廩生楊鳳池、士紳黃龍蟠等人(分屬「文光」、「崇文」、「拿雲」3大詩社)發起集資,並分別由楊鳳池(撰序),黃龍蟠(楷書勒石)等人合力完成,現存的聖蹟亭於光緒18年(1892年)、民國14年(1925年,日治時期大正14年)、68年(1979年)皆曾整修,建築保留清代3進式規制,為全臺灣面積最大(950平方公尺,2012年面積為422平方公尺)、規畫最完整的惜字亭,已列為市定古蹟。一般的聖蹟亭或惜字亭多半只有焚燒字紙的爐體,但龍潭聖蹟亭具有完整的聖人形(凸)格局,具有三進庭園。為善盡社會責任,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自民國89年(2000年)4月起,逐年撥款認養此亭,鍾肇政資政、漢聲出版社黃永松先生及地方人士亦曾協助龍潭區公所進行完善的維護,為地方保留珍貴的文化資產。
近年(1995年起)因為道路的多次拓寬,主體與聖蹟亭外的牌樓(非古蹟)有許多的爭議,以致部分庭園終究被截去一塊,形成今日所見緊臨馬路的聖蹟亭。
目前所見的聖蹟亭是1925年重修後的景象,是全臺灣面積最大、規畫最完整的惜字亭。其具備建築群與景觀的室外祭祀空間,是非常珍貴的文字祭祀古蹟。聖蹟亭整體的格局是呈現凸字形,左右對稱,空間的布局採三進庭園的方式,第三進則是中門以後至字紙亭之間。在第三進有供台、祭台、字紙亭三大部分。字紙亭的外觀高一丈八尺,由壇台底部至爐體頂部漸收,由遠處看去可以成三角形,有如小塔一般,其大致的結構分為爐頂、爐體、台座、紅磚護欄、壇、台等結構,其整個結構非常的講究,崇敬之心不禁油然而生,這也是龍潭人愛護文字的表現。
惜字亭的台座以花崗石材為建築料,就體積而言,比爐體及爐頂要大了很許多,人們將字紙焚燒後,所得的灰燼都會落入台座的部分。台座正面有三種不同圖案的石雕作品,位於左方是鳳鳥銜書,代表科舉高中,位於中央是獅子滾繡球含寶劍,代表驅邪避魔,右方則是麟玉吐書,文風鼎盛。壇及台是以四方形方式來建造的,在壇台的正面有個石梯置於正中央。 
在壇的四個邊角上有著特殊的造型圖案,內容是螭龍吞腳。爐體正面有付對聯,其中的鳥喙筆峰光射斗詞句由來是因為正對著爐體的前方有個鳥嘴山,而龍潭墨浪錦成文的詞句,則是代表著龍潭的文風將盛,人才備出。在爐口的上方有點題文字分別是文運宏開及過化存神。爐體的左側的對聯是文章炳於霄漢及筆墨化為雲煙,同時有光緒元年乙亥歲月仲冬月日本統治台灣時的記載,大致上的內容是勸人不可隨意丟棄字紙〈寫有文字的紙章〉,要愛惜文字。

 

  



 

 

 

 


 

  


 

 

  

 


儀式「送聖蹟」、「迎聖蹟」
歷年祭典,原參考倉頡誕辰「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的當月假日實施,2014年起,改依新的考究以及耆老的解釋,配合開學祭儀,改選擇農曆8月3日後的假日舉行,例如,2015年9月20日(農曆八月初八,星期日)舉行「送聖蹟」儀式,除祭拜倉頡、文昌帝君外,部分灰燼投入河中,其餘則掩埋土中。

特產
龍泉茶  
龍潭區出產的包種茶享譽全省,民國七十二年,蒙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為其命名為「龍泉茶」。茶區分布龍潭台地、店仔湖台地、銅鑼圈台地、三水村、三和村、三林村一帶,共規劃四處觀光茶園,開放參觀、品茗及採購,除了享受茶園的優美風光外,並了解龍潭的茶香風情,且為本區茶農帶來可觀收益。龍潭除了著名的龍泉包種茶外,還有不黏牙的花生糖、一魚多吃的石門活魚,並極力推動有機栽培的良質米、芽菜、山野蔬菜等。軟泥花生糖為龍潭溫氏家族近年來,將傳統花生糖改良為精緻且多樣化之特產,其多種口味有原味、薑昧、芝麻、海苔、椰子、茶香等,成為色、香、昧俱全之休閒食品,與大溪豆乾成為桃園市二大知名特產。
「龍潭花生糖」的圖片搜尋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