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林務局與國立台灣博物館昨舉辦生態米博覽會,展出十四位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驗證的農友所生產的「生態米」,採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每一種米都至少保育一種動物。
來自秀姑巒溪最上游的「哈拉米」,是「吉哈拉艾」聚落的阿美族人堅持沿用百年水圳灌溉復育的成果。卅二歲的準部落媳婦王佳涵深愛原民文化,東華大學族群所畢業後,兩年前放棄中研院工作,跟著就讀台大博士班的阿美族男友,回到花蓮豐里,以友善環境農法復育濕地生態的「哈拉米」。
「哈拉米」名稱是取自保育類動物台東間爬岩鰍的阿美語「Hara」。王佳涵說,族人之前採用慣行農法,蝌蚪、青蛙、泥鰍都不見了。七年前起使用自然農法,雖需更多人力整理田地,但族人都很開心,「兒時玩水,泥鰍爬滿身」的回憶都回來了,部落老人也主動幫忙種稻。
有伴鳥農夫之稱、卅六歲的謝佳玲,五年前,一場大埔事件的網路筆戰中,她發表有關農田應農地農用的文章,被網友嗆聲「既然農田這麼重要,不然你來種田啊!」為賭一口氣,她放棄辦公室工作,捲起褲管當農夫,證明年輕人也能靠種田養活自己。
「我想把田地留給鳥兒!」謝佳玲在宜蘭租田地種起生態米,要讓更多在田間的鳥兒能有環境生存。在她的田中,連不常見的彩鷸,都是常客。她將自己生產的米,命名為「小鶹米」。
「生態米博覽會」今明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在台博館南門園區登場,民眾可以購買行動支持這群友善土地的農夫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