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推城鎮化 需體制改革配合

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經濟6大工作,意圖透過宏觀調控、經濟體制改革、「城鎮化(都市化)」擴大內需帶動經濟。但城鎮化需要體制改革配合,才能發揮效益。

許多大陸學者認為,城鎮化應該是大陸今後10年、20年的經濟成長點,伴隨城鎮化所需投入的基礎建設,會帶動各行各業與內需直接相關的產業蓬勃發展,進而大幅促進經濟成長。

大陸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森說,如果未來城鎮化每年保持1個百分點的成長,大陸2030年城鎮化率將達到70%,「可望拉動人民幣30萬億(兆)元至40萬億元的投資內需。」

但並不是每位學者都這麼樂觀看待城鎮化。大陸前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賀鏗表示,官方所說去年大陸城鎮化率達到51.3%,只是依城市常住人口計算,而非真正的城鎮化率,因為有2.63億流動人口沒有固定事業和住所;若扣除這些人,大陸城鎮化率「還不到35%」。

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兼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也說,大陸現在的城鎮化基本上是「半城市化」,「目前有城市戶籍的人口約35%,有些人住城市,但還是農民行為,不可能帶動真正消費。」

哈繼銘認為,若住在城市的農民長期得不到社福照顧,他們年紀大了將會返回家鄉,形成「去城市化」。

他說:「『真正市民化』才是要追求的真正過程,這才會帶來內需、極大的拉動投資、極大的帶動消費。」

因此,哈繼銘認為,「要達到城鎮化,絕非靠投資,而是要靠制度上的改革,例如戶籍制度的改革。」

香港大學經濟系教授許成鋼更直指,「中國城鎮化是機遇,也可能是陷阱。」若農民土地仍無法自由流轉、若未搭配戶籍等改革,推動城鎮化反而會激化社會矛盾。

許成鋼分析,大陸自1998年開放住房市場才開始城鎮化,但城鎮化開始了,「社會矛盾則愈來愈激烈」。因為政府才有權變更農地地目開發,而政府向農民徵地低價補償,高價賣給建商,地方政府與農民出現嚴重矛盾,「社會矛盾會在經濟發展中更加激化」。

他認為,要推動城鎮市化,就不能不碰土地問題,如果大陸能推動土地所有權改革,城鎮化才能真正成功。

顯然,儘管「擴大內需」是2013年大陸經濟發展主旋律,但類似城鎮化這麼重大的方向,需要許多體制改革配合方能見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率領的新領導團隊,會提出那些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及路線圖、時間表,還需拭目以觀。【取自中央社】 2012/12/23



  • 留言者: 睿仔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2-12-29 15:46:23
大陸要毀滅了阿 哈哈哈

20525 陳泓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