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長達十一年的中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於廿七日正式通水,北方通水地區的自來水管從此有南水可汲,官方稱北京每年人均水資源量將從原本的一百立方公尺提升○.五倍。但專家認為,南水北引的「權宜之計」僅能暫解北京「渴」求,且恐使南方旱象加劇,不計一切代價追求眼前發展的下場,將是中國自食惡果。
「南水北調」為毛澤東在一九五二年提出,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於二○○二年付諸實行。為解決北方水資源問題,投資人民幣五千億元(約台幣二.五八五兆元)興建工程,分東、中、西三線調水線路,引長江水至華北與西北地區;其中西線尚在規劃,東線則已於去年通水。
中線南起湖北省丹江口水庫,經河南、河北,向北流至北京,全長逾一千四百公里,年均九十五億立方公尺的總調水量,約為六分之一條黃河。為實現「一江清水永續北送」,逾三十三萬名原居水源地的民眾被迫離開故鄉。
在資源分配上,河南省獲得的南水配額最多,約占四十%;其次為河北省,約得三十七%;北京排第三,分得十三%、約十二.四億立方公尺的水源。
法新社︰無法讓北京解渴
但中國學者提出警告,認為「南水北調」將威脅中國南方飲用水和灌溉用水的供應量及工業生產力;且南方近年降雨有減少趨勢、旱象環生,南水北引恐使問題加劇。環保人士認為,節約用水及調漲水價才是正確對策。
法新社認為,北京取得的南水不足以「解渴」,因北京目前年用水量為三十六億立方公尺,借用南水後仍有十五億立方公尺缺口,況且城市的人均用水量將隨著城市發展持續上升。
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克羅.米勒直言,「南水北調」未處理水資源短缺的真正原因,「中國當前發展模式非常短視」,為追求眼前發展不計代價,中國自食「惡果」指日可待。
此外,於去年通水的「南水北調」東線已產生水污染問題,外界擔憂造價更高的中線將步上後塵。中國媒體曾於去年報導,處於中線工程起點的丹江口水庫已成「天然化糞池」,排放的污水嚴重污染支流,水中常見人類排泄物及動物屍體。中國官方因此關閉水庫上游的數千家工廠,並於今年宣稱水質已達飲用標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