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導/台灣空有寶山 產業鏈匱乏

2019-06-01 00:57聯合報 
行政院要鬆綁登山限制讓民眾親近山林,「國家賠償法」擬修法,未來登山、攀岩、溯溪、...
行政院要鬆綁登山限制讓民眾親近山林,「國家賠償法」擬修法,未來登山、攀岩、溯溪、垂釣等危險性活動,國家會提供適當的警告標示,但對人身安全將不負損害賠償責任。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環山面海,但因長期戒嚴,管制人民靠近山海,身為百岳之島卻不鼓勵登山,各地方政府更訂定登山自治條例嚴加防備。在山友的呼籲下,政府打算山域解嚴,但若要進一步發展山岳觀光、賺登山財,從申請入山的繁複、入山後山屋的破落……各種軟硬體的缺陋依舊橫亙於途。關節沒打通,要擦亮這張名片依舊是空談。
為呼應聯合國倡議的永續觀光,觀光局先後推動生態旅遊年、海灣旅遊年、小鎮漫遊年,明年是脊梁山脈旅遊年,一年一口號有如煙火般迅速消逝。尤其若山岳旅遊要提升為國際級,更不能只求「有」,若沒一定的舒適度,缺乏設備、廁所,別說國際旅客,高山症登山者也難照護。
台灣本是環山面海,生態、海灣、小鎮、山脈是台灣的本錢,除了活動式的補助推動,當台灣再談觀光旅遊發展,認同觀光立國時,是否應以觀光為核心,投入適當的預算資源與人員配備,使其成為可永續的產業鏈,對內從登山教育訓練,對外從申請制度、山屋整備、嚮導培訓、行程包裝到山難搜救,不應只是各部會本位思考。
以南韓為例,登山前的小鎮聚集了登山裝備,登山者可在山下就近補給,長年形成產業鏈,創造可觀的產值。回到台灣,不僅網路上難以申請,國際旅客下飛機後,若要去阿里山,要如何抵達嘉義?如何上山?如何補給?台灣做到無縫接軌的交通了嗎?
上了山,面對的是如工寮般的山屋,多由原住民擔任的背工成為工具人,將滿腹的神話、知識藏在心中。可惜了空有寶山與內涵的台灣,讓人空手而歸,或因申請限制多、硬體條件讓人卻步,改選擇鄰近國家登山。
台灣登山環境不佳,背後還有一個關鍵。台灣雖有百岳,但山岳活動迄今卻沒有主管機關,從入山申請、山屋管理、山難救援…,散落內政部、農委會、消防署等不同的部會,多頭馬車的結果就是三不管。這長年存在的問題,在政府組改藍圖中,卻依舊是失落的拼圖。可以想見這個問題未來會隨著開放而更加糾結,卻也不見配套。
這些障礙就像是阻塞發展山域觀光穴道的「氣結」,如果台灣真的要擦亮山岳觀光這張最美麗的名片,把爬山變成一門好生意,非得打通這些關節,否則開放山林不僅只落得做半套,「二○二○脊梁山脈旅遊年」也注定只會是煙火式的口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