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曾爆下陷危機 10年前「差異沉陷」花4年轉危為安

 

行政院前政務委員、台大土木系名譽教授陳振川證實,高鐵十年前的確發生墩柱不均勻的「差異沉陷」,且有橋墩結構受損,地層下陷一度「很危險」;他表示,深淺水井抽水都會影響地層下陷,對高鐵營運都不利,政府和高鐵要好好管理抽地下水,高鐵沿線的旱作也要繼續推動,讓高鐵長保安康。

陳振川表示,十年前的下陷若不及時改善,高鐵確有行車和改線危機,當時行政院總動員處理危機,靠科學方法花了四年才扭轉劣勢。他看到太魯閣號事件,感慨守護軌道安全的重要性,希望相關部門要集合科學力量,為高鐵安全做好萬全準備。

監院二○一○年調查報告,指高鐵雲林段地層下陷沒有改善跡象,是行車安全最大隱憂。台灣高鐵公司則反映,地層下陷長期將影響結構安全。行政院在二○一一年三月提出「雲彰地區長期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暨行動方案」,二○一二年由陳振川督導。

雲林段墩柱下陷曾加速

陳振川表示,當時交通部高鐵局檢測報告顯示,彰化雲林部分路段墩柱下陷速率有增加趨勢,特別是高鐵與台七十八線快速道路交叉點和該點以南的路段,有異常沉陷,分析原因是高鐵下方的台七十八線路基填土築成,「重重的土堆壓在墩柱上,加上乾旱、大雨交錯而來,造成基樁與土壤的摩擦力減少,承載能力降低,成為『軟腳』,以致下陷加大」,造成墩柱和軌道之間的角變量超出規範,「大家都很緊張」。

此外,高鐵該路段也發現墩柱結構受損,出現程度不一的裂縫。陳振川表示,高鐵定期用精密儀器檢查墩柱,發現裂縫就修補,但問題根源來自地層下陷,要去除病灶才能遏止狀況惡化。

鋼結構減重、管制抽地下水

期間高鐵立即補強,並調整墩柱的支撐墊,抵銷部分的下陷量。至於台七十八線的土堤施予高鐵墩柱的壓力,陳振川要求去除台七十八線土堤,改為輕量的鋼結構,完成「減重」後,二○一四年五月監測的角變量就降低並維持穩定,解除危機。

陳振川說,管制抽地下水是維護高鐵安全的重中之重,不論深層或淺層,「抽得多就有影響」,加上乾旱、降雨交錯,以及外力因素,就可能影響基樁安全。

資料來源/陳振川 製表/鄭朝陽
資料來源/陳振川 製表/鄭朝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